配色: 字号:
南音的套曲
2013-04-02 | 阅:  转:  |  分享 
  
南音的套曲



说到南音的构成,一般均称由谱(如梅花操、三不和……)、指(如一纸相思、趁赏花灯……)、曲(如因送哥嫂、元宵十五……)三种构成;具体的曲式结构,又是极其丰富多彩,板式有七撩拍、三撩拍、一二拍、疊拍之分,慢板有慢头(慢针、慢簪)、破腹慢、慢尾(余文、尾声)之异,段式有南北交(南北合套)、过枝曲(带过曲)、换头、重头、务头之不同,曲调的犯、过、落之嬗变,以及俳体(巧体,如百鸟图、百美图、百药图、百花图种种)、集曲之各异,难以一一详述。南音中还存在多种套曲曲式,惜未加详细研究,原因是受套曲(套数)定式的影响。南音不是域外奇葩,而是中华瑰宝,不能离开中华民族音乐这条长河而特立独行;所以南音必须和古代曲学、音乐学、律学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和讨论。

套曲在曲學中,也稱“套數”。我們知道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

近代对于套数的研究,出现新的动向,对于说套曲“由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赵义山在他的《元散曲通论》中,通过对《中原音韵》的总结宫调曲牌的规律的考察,认为“这话似乎有些说倒了,确切地说,应该是一个曲子中的各只曲结合在一起,必须使用大致相同的调高。”(p98)这在南音就是“同管门”,就是南音套曲如果是纳入同一管门(如五空管、四空管等),也是可以算套曲;这无疑对南音套曲的研究开辟一条新路。

对于南音的“套曲”,实际上是对古代曲学的发展,应该进行新的定义,就是:一,由三首或三首以上的不同曲子组成,也就是“多曲组合”;二,属于同一个管门,也就是“同一宫调”;三,具有同样的格式,如一韵到底、节拍以降、带尾声、特定故事情节、季节转换等。这点在曲学是“首尾一韵、一般有尾声”,南音中表现更为多样化,应该说是对古代曲学的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对于南音的“谱”,又称“大谱”,也是由许多节段组成,或有一定规律,或有同样吟咏对象,但是因为没有曲辞,也就没有韵律,所以所谓的“节”,只能算是乐段,不能算套曲。南音“指”,也称“指套”、“指骨”,除了弹奏的乐谱,还有曲辞,并且是押韵的。指套是由许多曲子组成,以50首指套计,应排除南海观音赞、弟子坛和普安咒,这三首不能算套曲,三曲16首,四曲8首,五曲1首,六曲2首;最多是2首20曲;即使是二曲,他也符合从七撩拍到三撩拍,再到一二拍或疊拍的规律,可以组成套曲结构。还可以是叙述同一个故事,如春今卜返(雪梅教子)、共君断(陈三五娘)等,二曲一组的大多也是叙述同一个故事情节。当然,还有一些不在此例,如汝因势分属雪梅教子、朱寿昌和姜孟道三段故事合成;因为指套发展到今天时间很长,各个时期均有扩充,又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出现这种结构上不完整情况;现今留下带慢头的有:出汉关、照见、趁赏、金井梧桐、心肝跋悴、举起金杯、手抱琵琶等7首;带慢尾有:妾身受禁、小姐听、汝因势、春今卜返、一路行等5首;慢头慢尾全有南綉阁、北綉阁、记相逢、飒飒西风、父母望子、所见可浅等6首。南音不少大曲原来都有慢头、慢尾,以示曲子的完整,后来在传承过程中,嫌慢头慢尾的拖沓,不少都不唱了,也就被省略,但是在符合南音的演奏规律上,大多可以算套曲。

南音最完整的套曲结构应是“整弦排场”。整弦时,南音乐曲的编排,是遵循一种严谨的规律,这个规律一般是奏指、宿谱,中间唱曲,曲子排列按慢头——七撩拍——过枝曲——三撩拍——过枝曲——一二拍——过枝曲——疊拍——尾声的格式进行,最主要是所有曲子都得是同一个管门;

举一个完整的例子如下:一、〔指〕《因为喜欢》(二调十八飞花)二、〔起曲〕《过岭盘山》(二调二郎神慢头起)三、〔落曲〕《客鸟叫》(二调宜春令)四、〔过枝〕《共君断约》(二调下山虎过长滚)五、〔落曲〕《灯花开透》(长滚潮迓鼓)六、〔过枝〕《中秋时节》(长滚过中滚)七、〔落曲〕《看伊人读书》(中滚杜宇娘)八、〔过枝〕《三更入》(中滚过短滚)九、〔落曲〕《庙内青凊》(短滚)十、〔煞曲〕《谢天地》(短滚慢尾煞)十一、〔谱〕《八骏马》上述的4、6过枝曲,后面的标注滚门,都带有过字,如《三更》中滚过短滚,这是过枝曲的一个特征。

2.弦管活枝演奏演唱曲目(起二调煞短滚)

一:嗳仔指《自来生长》箫指《春今卜返》,

二:起曲四空管《画堂彩结》(带慢针)

三:接拍四空管《金杯寿酒》《西出阳关》、《万紫千红》

四:二调过长滚过枝曲《共君断约》

五:接拍四空管《见许水鸭》《三更鼓》《书今写》《灯花开透》

六:长滚过中滚过枝曲《中秋时节》四空管

七:接拍四空管《山险峻》《听门楼》《望明月》《嫺随官人》

八:中滚过锦板过枝曲《记当初》四空管过五空管

九:接拍五空管《告大人》《小将军》《远望乡里》《听见杜鹃》《你停喳》

十:锦板过相思引过枝曲《行来到只》五空管

十一:接拍五空管《遥望情君》《领路斜崎》《思想情人》

十二:相思引过长潮阳春过枝曲《暗想暗猜》,五空管落倍思

十三:接拍倍思《为你瞑目》《早起日上》《年长月深》《三哥暂宽》

十四:潮阳春过短滚过枝曲《春花秋月》

十五:接拍倍思《咱东吴》《一望长安》《不觉是夏天》《梧桐叶落》

十六:《今旦庆寿》(带尾声)

十七:宿谱:《五面金钱经》

上面1.“弦管整弦排场演奏演唱曲目”是湖头陈练老师根据1947年的一次整弦排场回忆列出的曲目,对于了解南音套曲比较有参考价值。2.“弦管活枝演奏演唱曲目”则是1948年的一次整弦排场实录,这种套曲较为特殊,其中五空管、四空管和倍思管混搭,称为“活枝起曲”,总的是按照七撩拍到三撩拍,再到一二拍、疊拍排序,慢尾结束,但其中如果采用转调过枝曲进行转接,可以从一个管门转到另一管门,然后在这个管门下可以尽量延续,直至通过过枝曲又转到另一管门或撩拍。这类套曲,在曲数和尾声上符合套数的格式,在一韵到底或同宫调、等调高上,则不符,如果我们把一韵到底或同宫调、等调高作为一种格式来思考,“活枝起曲”这样的套曲,是符合撩拍以降的整弦排场格式,可以算是南音对曲学的一种发展;这种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还有一种套曲,目前只见于台湾抄本,在陈秀芳编《台南所见的南管手抄本》中有详细介绍。即(一)十三腔套;(二)薔薇序套;(三)黑毛序套;(四)恨簫郎套;(五)玉樓春序套;(六)百打齊雲陣套;(七)大小都會套;(八)傾杯序套;(九)梁州序套。这些套曲目前已经没有人会演唱,试列一完整曲目如下:

十三腔套:

暗切情人恩愛依然勞得十三腔序大慢花心動四腔慢頭

日靜風輕滿園內好景致貳徑芍藥花貳月卯

是清明三月天深深宅院三徑千秋歲三月辰

不寒不熱好景致天色晴四徑瓦盆兒四月巳

石榴花紅似錦五色綿侢頭徑和首徑人五月午二次翻唱耍孩兒落銀柳絲

水閣涼亭去遊賞好景致次徑日靜二節六月未和(河)陽會

庭前梧桐葉落西風天做叁徑七月申翻是清明人唱和佛兒

中秋月照紗窗欄杆空倚四徑八月西不寒不熱唱二節越任好

芙蓉滿樹開金菊花含蕊頭徑連首節九月戊滴滴金

一暝北風冷微微烏雲起貳徑十一月亥水閣涼亭天影戲

滿天上雲窗外雪花濆風叁徑十二月子庭前梧桐接彩旗兒

臘雪紛霏不睡聽更推月四徑此見抵潤月之用中秋月連入隆冬暮

一年四季好景致返頭不共十三節首見紅繡鞋帶余文連慢尾

十三腔序計十三徑分作四人為唱

全章十三節完備鷺江徐啟章先生重心

慢頭

一人唱暗切情人次石榴花三芙蓉滿樹四尾聲一年四季完

一人唱首日靜風輕二水閣涼亭三一暝北風完

一人唱首是清明二庭前梧桐三滿天上雲完

一人唱首不寒不熱二中秋月照三臘雪紛霏完

指和二調妾身二節譜和百鳥歸巢六節

原同安洪意之種



详细分析,可见本套曲由十三阙曲子组成,有慢尾,遵循一定的格式,这里是按一年四季编排,应该都属四空管。可见应该可以归入套曲范畴。这种套曲由四人轮流演唱,每人一段,有慢尾,最后奏指、宿谱。据林碧姬云:“套曲的唱序,不同於一般整絃活動,以四個人輪流演唱為一循環,依套曲的長短,可能需要幾個循環才能唱完整套。〔黑麻序〕門頭屬〔雙調〕,為五空管,但其慢頭卻是四空管,完全不符合現在南管活動的習慣,如此銜接二曲之管門轉換,這可視為是南管音樂藝術與技巧的一大考驗。”这里就有“活枝起曲”的痕迹存在。

这种套曲起源于何时,并不清楚,据吕锤宽教授介绍:“目前所知的「套曲」共有九套,分別是《黑麻序套》、《傾盃序套》、《十三腔序套》、《恨蕭郎套》、《齊雲陣套》、《玉樓春序套》、《薔薇序套》、《梁州序套》和《大小都會套》。現今能找到抄錄「套曲」的曲簿包括臺南南聲社(以下簡稱南聲社)、鹿港聚英社(以下簡稱聚英社)、菲律賓金蘭郎君社(以下簡稱金蘭社)、吳再全、郭炳南(即鹿港雅正齋)、潘榮枝等曲館與南管先生收藏的曲簿。這些曲簿中,只有吳再全和聚英社收藏的曲簿抄錄九套的套曲,其他如南聲社、郭炳南、潘榮枝所收藏的曲簿則僅抄錄八套套曲,都是未抄錄《梁州序套》。而金蘭社收藏的曲簿,只抄錄《梁州序套》的後半套一二拍的曲子,以及《齊雲陣套》前半套七撩的曲子,兩者皆抄錄不完整,且其他幾套套曲也未收錄。套曲一般作为“排场”时演唱。

各抄本抄錄的套曲名稱寫法不盡相同,如《黑麻序》一般抄本多記為《黑毛序》;《傾盃序》亦寫作《傾杯序》、《輕盃序》或《輕杯序》等;《十三腔序》在聚英社收藏的《聚英社四十三》抄本中寫作《十三樣》;《恨蕭郎》在《聚英社四十三》中記為《雲霄郎套》;《梁州序套》亦有寫作《涼州序套》;《大都會套》在《聚英社四十三》中寫作《大度會套》。《齊雲陣》或稱為《百打齊雲陣》。其中一些曲子已经脱离套曲而成为散曲存在於大陆南音曲簿中,如:《春去人心悲,五空管蔷薇花》、《無意去對鏡,五空管蔷薇花》、《幸逢是春天,五空四管大倍过长玉交》、《嫺走返僻》、《暗想伊》、《勸官人》、《念顏臣》、《勸小姐》、《向般人》、《早起西風》、《全伊去》、《君隔在東》、《利刀做侢》、《停針覓綉》、《恨我爹》、《幸前日》、《更深寂靜》、《推枕著衣》、《清早起》、《想冤家》、《拙時無意》、《我一身》、《北風吹》、《所見可淺》、《我為尓》、《謝姐姐》、《阮為恁》、《恁為阮》、《自生長》、《恨劉珪》、《輕輕放落羅帳》等。

套曲中的不少曲子追溯最早可见于《明刊三种》,据林碧姬分析,有《齊雲陣套》的〔不孝男〕、水晶絃〕;《黑麻序套》的〈試望樓中〉、〈秋蘭聽我吩咐〉、〈簡走返僻覓〉、〈暗想伊今即〉;《薔薇序套》的〈雨過春草青〉、〈無一般贏得伊〉;《玉樓春序套》的《麗錦》、〈西風冷微微〉、〈雪花飛滿天〉;《梁州序套》〈問君君不應〉、〈光陰如箭走〉;《傾杯序套》完整出現在《滿天春》下欄的《劉圭會雲英》戲文中,各曲次序,並與角色的對唱,角色轉換時,一曲終、下曲開始,大部分吻合,除了最後幾曲稍混。这些套曲,原来大约都是散曲,后来才集成套曲,加上慢头、慢尾;观其奏指、宿谱部分,也应是在形成指套之后。至于演唱方式,则和整弦排场相似,唯整弦排场是两组互相接拍,而这种套曲是四人分唱,具体方式则无从得知了。

还有一种套曲是几首相似的曲子凑成一套套曲,不一定存在尾声。如內對,四對八曲,春景:《風霜不落葉》——〈正是春天〉、〈有人處說〉。夏景:《漁夫第一》——〈一望峻嶺〉、〈值曾識出路〉。秋景:《九串珠》——〈拙時無意〉、〈情人分散〉。冬景:《古輪台》——〈雪花飛入〉、〈鵝毛雪〉。外對,四對八曲,春景:《薔薇花》——〈謝得夫人〉、〈芳卿佳期〉。夏景:《石榴花》——〈月上東邊〉、〈略聽得〉。秋景:《芍藥花》——〈偷身出來〉、〈咱雙人〉。冬景:《鶯爪花》——〈子富貴〉、〈因當初〉。曲子分內外對,主要是早期整絃排場時,作為演唱曲目順序的安排依據。目前见到只有〈正是春天〉、〈子富貴〉、〈月上東邊〉三首留下慢头;〈河汉光〉、〈因當初〉留下一个“展声”尾,不知所云。大陆这边的资料外对是蔷薇花、石榴花、催拍子、白芍药四种,具体曲名和上述也稍有不同。可见原来可能是有头有尾,后来为了演唱方便,去掉头尾,现在还存有痕迹。

这类套曲还有“四时”(春、夏、秋、冬)、“四听”、“四爱”、“四惜”、“四百图”(百鸟图、百美图、百花图、百药图)、“四人”(读书人、佚桃人、讨鱼人、侥幸人)、“三行四去”、“八音歌”、“内对双”、“外对双”等,据其由多曲组成,有相同格式,唯不具尾声,只不知原来有否慢头,尾声而已;似乎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其为套曲或组曲。不再详细介绍,留待专家考证。



《关渡音乐学刊第九期》《南管音樂門頭探索(三)—從知見曲目探索明刊本〔雙〕與〔背雙〕相關曲目》........林珀姬

呂錘寬《泉州絃管彙編》頁293-311,稱之為「散套」,其中並詳述各套曲演唱編制與方式,但此套曲的演唱方式在現今整絃活動中已不存。



(5)〔十八嬌.妾身受禁〕轉變為〔二調.十八飛花〕〈妾身受禁〉在《滿天春》之牌名為〔十八嬌〕,今牌名則為〔十八飛花〕,從〔十八嬌〕到〔十八飛花〕,究竟為何?呂錘寬《泉州絃管研究》頁1,提到:

「民間藝人云〔八寶粧〕、〔九串珠〕、〔十八飛花〕、〔十八學士〕等亦為集曲,

惟係由那些曲牌組成,則闕漏不全,其中〔十八飛花〕僅知16牌名:

『〔四犯頭〕、〔三解酲〕、〔大下山〕、〔小下山〕、〔串明珠〕、〔八大開〕、

〔醉扶歸〕、〔將軍令〕、〔繡停針〕、〔宜春令〕、〔集賢賓〕、〔太師引〕、

〔哭春歸〕、〔滿地嬌〕、〔二郎神〕、〔下山虎〕』(黃根柏先生提供)。

以上說法尚缺牌名,其中的〔將軍令〕亦未見於南管抄本,是否它曾經在南管中被使

用?不得而知。

另《陳本》所錄〔十八飛花〕牌名為:

〔一封書〕、〔二郎神〕、〔三遇反〕、〔三解酲〕、〔四幻(犯)頭〕、〔四大開〕、

〔八大開〕、〔大下山〕、〔小下山〕、〔哭春歸〕、〔醉扶歸〕、〔滿地嬌〕、〔繡停針〕、

〔皂羅袍〕、〔石榴花〕、〔宜春令〕、〔太師引〕、〔集賢賓〕

上述牌名中,〔石榴花〕是五空管,為〔中倍〕門下的牌名,陳天助把它放在〔二調〕之下不知是何因?而從以上二書中所言〔十八飛花〕牌名,亦有所不同,《呂書》有〔串明珠〕、〔下山虎〕為《陳書》所無;《陳書》有〔一封書〕、〔三遇反〕、〔四大開〕、〔皂羅袍〕、〔石榴花〕為《呂書》所無。

目前〔十八飛花〕的曲目,只有二首:〈妾身受禁〉、〈因為歡喜〉,筆者與吳昆仁師學過〈因為歡喜〉,從曲韻判斷,或據吳師言,它都不是十八個曲牌,〈因為歡喜〉之牌名〔十八飛花〕與〔十三空?輕輕行〕的〔十三空〕一樣,並非集曲。據吳昆仁師言,〈因為歡喜〉自「憶著..」起,實將〔倍工〕之韻,改以四空管演奏,故如果要當散曲唱,可從「恨我爹爹」句,翻作五空管〔倍工〕起唱。也因此曲之曲韻係自五空管移至四空管演奏,故音域極高,與大譜「三面金錢經」並稱為最具挑戰性之洞簫曲目,絃友有言:「簫畏『因為』」。卓聖翔先生亦謂:〈因為歡喜〉音域極高,故才有「十八飛花」之名。詞調或南北曲中,並無〔十八嬌〕或〔十八飛花〕牌名,〔十八嬌〕應該不是真正的牌名,從〔十八嬌〕轉變為〔十八飛花〕,其實都無牌名意義,只不過指其旋律在高音盤旋之特殊性罷了。

從〈因為歡喜〉與〈妾身受禁〉兩工尺比對,發現〈妾身受禁〉起段「妾身受禁在冷宮,仔細思量氣上心,恨煞延壽巧寫丹青,掠阮一身只處苦無盡。」是將〈因為歡喜〉的起段「六」(fa),改以「毛一」(bsi)演奏,等於以高度起奏。接下來的句子則回到原來的空位上演奏,一般曲目的移調方式,常常是從五空管改為四空管演奏,或倍思管改為四空管演奏,但如此曲在四空管內,再移高「空位」演奏,好像也只有〈妾身受禁〉一曲,是一個相當特殊的移調奏法曲例;習「簫」的人,通常以〈因為歡喜〉與〈妾身受禁〉作為吹奏技巧練習的挑戰,特別是高音的吹奏、氣息的運用與口風的控制,可藉由此曲做一訓練。〈妾身受禁〉中的「毛一」,為此曲所獨用,其他曲目未見。

摘自:林珀姬《关渡音乐学刊第九期》《南管音樂門頭探索(三)—從知見曲目探索明刊本〔雙〕與〔背雙〕相關曲目》





























12









献花(0)
+1
(本文系银角子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