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易经思维与生命教育
2013-04-03 | 阅:  转:  |  分享 
  
易經概論

1

易經思維與生命教育2008/04/15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華語文中心孫劍秋主任

人的一生,由於感到精神上的茫然,生活上的無定,常會對個人的生存價值

產生懷疑,而對未來更是有著莫名的恐懼。因此,構想未來、推斷未來,以滿足

洞燭機先的心理,便如是而產生了。



易經,向來為國人所重視。傳統讀書人認為它是我國學術的源頭,道家則認

為它是煉丹養生旳憑據、醫家拿它來說明醫理、天文家也用它來闡明星象,當然

命理學家也不例外的借用它來推演吉凶災異。不容諱言,易經的確具有占卜的特

性與功能。以下介紹易經的基本概念:

一、自然界的象徵符號

古代聖人觀察自然現象,發現孙宙間一切事物,都具有陰陽兩性(祇有乾、

坤是獨具陽性陰性,其餘都有陰陽相混)。於是便想到用陰陽來統攝萬物,並賦

予陰以「--」的符號,陽以「-」的符號。「--」、「-」便是所謂的陰爻與陽爻。

光有這兩個符號,祇能說明萬物的共性,還不能明確表現萬物的特性,於是古聖

人又將這兩個符號作技術上的排列組合。所謂技術便是聖人發現四不能代表一個

小團體,而八、六十四則可完整說明一個物象或概念的象徵內容。如八卦恰可代

表天地間的自然現象,六十四卦恰可代表人事上的一個循環等。因此易卦便以八

為基本卦數,以六十四為配合卦數。八卦是:乾、兌、離、震、

巽、坎、艮、坤。

八卦中的任意兩卦,交互配合,是六十四卦。位於上面的卦稱為上卦(又稱

外卦),位於下面的稱為下卦(又稱內卦)。舉例來說,所謂泰卦的上卦為坤,

下卦為乾。

二、畫卦的方法

爻是構成卦的基本要素,所有六十四卦中的任意一卦都是由六個爻所組合而

成。而它的組合方式及稱法是必須由下面往上數,最下面的爻稱初爻,其次為二

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爻因分陰陽,所以又以六來代表陰數,九來代表

陽數。換句話說,如果第一爻是陰爻,我們稱它為初六(陽爻稱初九),依次為六

二(九二)、六三(九三)、六四(九四)、六五(九五)、上六(上九)。舉例來說,既濟

卦的第三爻是陽爻,稱九三,第四爻是陰爻,稱六四。



三、八卦的原始卦意

古人解釋「卦」字為「懸掛物象以示於人」。由此可知八卦有它特具的象。

易經概論

2

而這象也是我們將來解卦時,所須引以為憑據的。以下我們將八卦的特性作一介

紹,這是有助於我們瞭解卦象的。

乾卦:在這三爻中,全是陽爻,因此陽剛的本質便可完全顯現出

來,當然這本質是有著好壞二方面。其卦象就自然現象上說是天,就數目上說是

一,就動物上說是陽剛健動不止,就像是馬,在人身上代表首(頭)、在人倫上代

表父、在官祿上代表君、在五行上代表金、季節上代表秋天、卦德的顯示上是剛

健不息。

兌卦:本卦包含一個陰爻、二個陽爻。依據易卦原則,三畫中有

一個或三個陽爻的稱為陽卦。有一個或三個陰爻的稱為陰卦。所以兌卦是陰卦。

拿人作比方,就像是一個懦弱無能的人(第三爻為陰),居於二個有能力的人上

方。可見得這處境必須要在上位者和顏悅色以撫慰下屬。由此,我們可知它的

卦象有:數目為二、現象為澤、動物為羊、人倫為少女、人身為口、五行為金、

季節為秋、卦德是和顏悅色。

離卦:本卦有一個陰爻、二個陽爻,因此也是屬於陰卦。屬陰卦,

當然是以陰爻為主體來加以說明。同樣以人來作比方:本卦表現是一個柔弱的

人,處在二個剛強的人中間,可以想見,他必須要內心光明正大,行為端落中正,

且不隨便傾向任何一方,如此才能履險如夷,不會遭忌。所以本卦卦象是:數目

為三、現象為火、動物為雉、人身為目、人倫為中女、五行為火、季節為夏、卦

德為附麗(附著、附合)。

震卦:本卦有一陽爻、二陰爻,所以是陽卦,以陽爻為主體來論。

以人來比方,就是一個陽剛的人,處於二個陰柔人的下方,換句話說是一位有能

力、有作為的人,受到二位懦弱無能的人欺壓。如此,有能力的人必定不滿而予

以反抗,或要求變革。因而表現在外便有變動、變革、動盪的態勢。所以本卦卦

象是:數目為四、現象為雷、動物為龍、人身為足、人倫為長男、五行為木、季

節為春、卦德為振動。

巽卦:本卦有一個陰爻、二個陽爻,所以是陰卦,以陰爻為討論

的主體。以人作比方,就如同一個陰柔的人處在兩個陽剛者的壓迫下。由於陰柔

的人,本身便是能力不足,不能有所作為,因此他是無法反抗,甚至根本沒有反

抗的念頭,一切都是逆來順受。故知它的卦象是:數目為五、現象為風、動物為

雞、人身為股(腎部)、人倫為長女、五行為木、季節為春、卦德為潛伏(並非真正

柔順、只是隱忍不發作)。

坎卦:本卦有一個陽爻、二個陰爻,因此是陽卦,以陽爻為主體。

易經概論

3

以人作比就像是位陽剛正直的君子為二位陰險狡猾的人所包圍。表現出來便是陷

溺在困方,難之中。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這樣的人,因為環境關係,逐漸便能

深思遠慮,養成智慧。本卦卦象是:數目為六、現象為水、動物為豬、人身為耳、

人倫為中男、五行為水、季節為冬、卦德為險陷。

艮卦:本卦有一陽爻、兩陰爻,所以也是陽卦,須以陽爻為主。

以人作比喻,便是一個有能力的人,處在兩個能力差的人的上面。有能者居高位,

無能者居下位,這是合理旳現象,自然呈現著風平浪靜、相安無事的局面。因而

本卦卦象有:數目為七、現象為山、動物為狗、人身為手、人倫為少男、五行為

土、季節為四季之交(季與季轉換之時)、卦德為靜止。

坤卦:本卦三爻皆陰,是為陰卦。在此卦中,陰柔的本質,可以

盡情發揮,不論優缺點都能表露無遺,故而它的卦象有:數目為八、現象為地、

動物為牛、人身為腹、人倫為母、五行為土、季節為四季之交、卦德為柔順。



四、解卦實例

易經、繫辭下第二章,提供了一些解卦的實例,雖然它著重在解釋人類文明

的進化,不過在幫助我們瞭解解卦的方式上,仍是有其價值的。

離卦這個卦上下三爻都是離,它的卦爻形狀像是漁網、獸網,因為

網線(綱、目)之間正是中空的。而前面提到離卦的德性是附著,更是符合魚網

捕魚,獸網捕獸的道理。

益卦這個卦上三爻是巽,下三爻是震。巽、震都有木頭的象,震

卦有動的象,結合起來便是木頭向下動,象徵在人事上,便是耕土種田,所以繫

辭上說此卦有「耒耨之利」。

噬嗑卦這個卦的上三爻是離,下三爻是震。前面提到自然現象中,

離為火,代表光明、日光;震卦在德性上有運動不息的屬性,就像是商人們搬有

運無、百姓忙著交易的樣子,所以古聖人在繫辭傳中便說此卦有「日中為巿」的

現象,換成現在口語便是在白天作生意買賣。

渙卦這個卦上三爻是巽,下三爻為坎。巽在自然現象上是風,在

五行上是木;坎在自然現象上是水。把上下的卦象組合起來,便是在水面上浮著

一塊木頭,而當時又正吹著風,這很明顯就是藉風乘船出海的表示,所以繫辭上

便說此卦有「舟楫之利」。

從以上四例,我們可以知道,古代解釋易經的方式並不複雜,相反的都有其

易經概論

4

規律可循。當我們占出一個卦後,便針對那個卦,以及我們所要問的事,去尋求

卦象,就可以得到滿意的解答。

五、易經占筮是否可信

人都有趨吉避凶的心理。當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情,心中疑慮,不能解決時,

往往會想到求助於冥冥的鬼神,而占卜術就是假借鬼神的旨意,應運而生了。

但占卜術到底可不可信呢?

這是一個挺有趣的問題,也是一個無法提出數據,讓正反雙方都信服的問

題。在此,本文提供一些史書上有關占卜的實例,提供各位參考,至於是否可信,

還是留給各位朋友自己下判斷。

在傳統儒家的觀念裡,卜筮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的。尚書洪範篇

說:「考量一件事情,要從自己內心先思索起;若有不妥處,便要和大臣們共同

商討;如果還有爭議,就必須徵詢百姓們的意見。等到人的智慧都不能解決時,

才使用占卜。」在這裡,古聖人教導我們,只有在連人的智慧都束手無策時,才

聽天由命、問於鬼神。

於是,我們不禁會問,什麼是人類智慧所不能及的呢?孙宙的萬象、天人的

關係、未來的預測等等都是。那麼,我們再問,人類一定要了解那玄妙不可知的

變化嗎?沒有它是否不能生存?相信各位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人類最早

的祖先,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便能靠自己的「智慧」過活,不是嗎?

反過來說:什麼是人類智慧可以發揮功能的呢?答案也很簡單,就是「人

事」。人的事情當然可以用人的智慧來解決。又何必要靠所謂的「天意」(機率)。

春秋時代,魯國有位大夫叫石夷仲,還來不及立嫡子(繼承人),就不幸去世

了。當時他有六個孩子,魯國的名占卜家預測說:「國君召開立嗣大會時,如果

有人先梳洗一番,穿著整齊朝服,再戴上玉佩的,便是嫡子。」其中五個兒子聽

到傳聞都照著去做,只有石祁子不以為然。他說:「父親去世,哀傷都來不及,

那有心情去梳洗打扮呢!更何況居親喪的禮節,本來就規定不能梳洗打扮的!」

後來,盡孝知禮的石祁子被選為嫡子。

古代有一位著名的占卜家叫嚴君平。他幫人占卜,從不失誤。一天有人當面

問他,為什麼你的占卜從不失誤呢?他說:「易經有六十四卦,請人卜卦時,六

十四卦都可能出現,又怎麼會不出錯呢?不過我有個訣竅,就是遇到為人子的來

問,便告訴他孝順的道理;為人子弟的來問,便告訴他謙遜的道理;其他人來問,

也是同樣的回答方式,這就是我從不失誤的原因啊!」

史書上,另外也記載一則易經的卦爻和辭相矛盾故事。有一位姓李的占卜

家,和姓趙的易經學家是好朋友,兩人也經常為占卜的事情在辯論。某天兩人又

為著占卜的方式以及準確性在爭執時,正好有個人面色沉重的走進來,說他的父

親病了許久,都不見起色,希望兩位能替他占個卦,斷個吉凶。當時占到的是坤

上乾下的泰卦。姓李的占卜家說:「泰,就是否極泰來,恭喜你,可以回去

易經概論

5

慶祝了。」那個人聽了以後,很高興的回去了。這時姓趙的經學家很擔心的說:

「卦象顯示的,恐怕是死亡,而不是否極泰來。」李先生說:「我是依卦辭來做

推論,絕對不會錯。」不料,三天後,那人的父親便去世了。這時李先生便謙虛

的請教趙先生,何以卦象顯示死亡?趙先生說:「那個人問的是父親,而占到的

下卦是乾卦,正代表父親;占的上卦是坤,坤的卦象是土地。結合上下卦來看,

父親在地底下,不正意味著死亡嗎?」李先生從此才甘拜下風,虛心向趙先生學

習。

王通文中子說:「北山有位黃先生醫術相當高明,而他幫人看病,都是請病

人先吃得飽、睡得好,如果沒有起色,才下藥給他;汾陰有位侯先生占卜非常靈

驗,而解釋卦象則是先告以人事,才言及其他。」

古聖人使用占卜術,是用它來引導人做善事,相信各位朋友細看本文後,也

能夠適切拿捏面對占卜術的心態了!



六、易經取卦法

一、以象取卦法:依卦象及五行解卦。

問題:假設蔡理事長要出國旅遊,不知此行平安否,為蔡理事長占得一卦為

下坎上巽,即,請問結果如何?

二、以時取卦法:將年(民國)、月、日相加得上卦,年、月、日、時(十二

時辰)相加得下卦,便可得知吉凶。

三、以理推卦法:此法須配合承、乘、敵、應及時、位、中、正以解卦:

1.本質與位置

九───────────上

本質六────────五位置

九───────────四

九───────────三

六────────二

九───────────初

2.承、乘

───────────承

乘────────

───────────承

乘────────

───────────比

───────────

易經概論

6

3.敵、應

───────────

應────────敵

────────

───────────

───────────應

───────────



4、易經四目:時、位、中、正



A、時:把握時機

時機:用行舍藏(適時)

趨勢:因時制宜(權宜)



B、位:個人本分以及在環境中的職位(身分)

本分:慎孚本分

職分:安上撫下



C、中:執中(選有利的做)

事理之當然

兩權相害取其輕



D、正:擇善(選正確的做)

事理之必然

理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E、時位合:上臺靠機會、下臺靠智慧。



F、中正合:個人在社會團體中的進退出處之道



七、測驗:

1.甲男喜歡一較年長女子,問未來結果,占得下巽上艮蠱卦,問吉凶。

2.某女,男友在美,未知近況如何,占得下離上艮賁卦,問吉凶。



易經概論

7

附錄

從《周易》四目~位、時、中、正~談出處應對之道



壹、位:繫辭傳:「別貴賤者存乎位。」韓康伯注:「爻之所處曰位。」

一、爻位:就一卦而論:自下而上,分別為初、二、三、四、五、上。

二、陰陽之位:初、三、五為陽位,二、四、上為陰位。

三、貴賤之位:初、上、爻無位。(王弼說)二三四為臣位,五為君位。



貳、時:繫辭傳:「變通者,趨時者也。」

一、內涵:易之變通,由卦、爻來呈現。故卦、爻的實質內涵便是時。

二、原則:王弼、周易略例:「卦者時也。爻者適時之變者也。」

三、應用:時即趨勢。大趨勢由卦得見,小趨勢由爻得見。



參、中:乾文言:「五曰龍德而正中者也。」

坤文言:「君子黃中通理美在其中矣。」



一、孔子:無過不及,允執厥中。

二、中庸: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

三、中即衡量事理之應然。



肆、正:乾文言:「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朱熹注:「中者,其行無過不及。正者,其立不偏。」



一、正位:陽爻居陽位,陰爻居陰位。

二、中正:居中方能處正。二爻為陰爻,五爻為陽爻,皆是居「中」得「正」。

三、正為實踐事理之必然。



伍、從時、位、中、正論處事之道。

一、左傳:祭仲之女,悟「中」、「正」之理而全孝道。

二、孟子:舜父瞽叟殺人,深知「時」、「位」、「中」、「正」而全忠孝之義。

三、明末洪承疇、吳三桂,忘卻「位」、「正」而遺臭萬年。

四、抗日戰爭時,汪精衛不明「時」、「中」而鑄下大錯。



陸、結語:

献花(0)
+1
(本文系大道至简64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