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7西北四省专列旅游纪实(第七集)交河故城遗迹、吐鲁番农家乐、葡萄沟、坎儿井、火焰山形成原因★
2013-04-06 | 阅:  转:  |  分享 
  
★7西北四省专列旅游纪实(第七集)交河故城遗迹、吐鲁番农家乐、葡萄沟、坎儿井、火焰山形成原因★



上接★6西北四省专列旅游纪实(第六集)★













上图右上侧也看到了从界沟河道里生长出的高大树木的“树头”,刚刚与交河故城的黄土高台地面相平!























































上图是故城东侧周界边缘,界河长出的树木只露出树尖。河对岸的三座方形建筑是专门用来凉干葡萄的作坊。

















上图是故城东边界河对岸的现代民居。















以下有6张照片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交河城内最高的一个“瞭望台”遗迹:







以上有6张照片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交河城内最高的一个“瞭望台”。





















上图为故城的“东城门”。



下图:从故城的南城门下坡、离开交河故城。下图上侧是南门外的的广阔“平台”。



我们于2012.9.17,10:28进入交河故城遗迹,在景区内待了近一个小时时间。按导游的要求于2012.9.17,11:20离开。

在驱车去农家葡萄园的路上正好遇见参加演习的部队汽车通过,我们的客车停在路边等待,于2012.9.17,12:04拍摄过路的军车。有人统计大约通过了近辆军车。



下图就是我们的客车停车的四叉路口。



下图:2012.9.17,12:30我们来到一家维族农家,受到他们的热情接待。

他们先用西瓜招待我们,感觉西瓜很甜。他们接着拿出自己的葡萄给我们品尝。之后他们又上“第二道”西瓜请我们吃,我们便发现西瓜“淡而无味”了。通过我们自己无意之中的感受,进一步体验这里的葡萄非常甜!













上面照片中的这位维族小伙是这家的“外交部长”,会流利的汉语,口才很好,说话也很幽默。这里的小伙子头戴绿色的小帽子表示“很帅”。





下面的照片于012.9.17,12:33拍摄:



照片中的年长者是这个家的“大嫂”,右边的女孩是“外交部长”的妹妹。招待我们吃他们家生产的西瓜、葡萄之后,还给我们表演了新疆舞蹈。









下图:2012.9.17,12:36拍摄:

















2012.9.17,12:50拍摄:下面的照片是这家的“庭院”:











下面便进入“采购”环节,人们在购物(葡萄)时都有一点“盲目性”、互相影响,“你买我也要买”,三、四个人在柜台前应付“称秤、收款”都忙不过来,乐得“外交部长”笑不拢嘴!

吃完葡萄、买足葡萄之后,我们乘车来到下面的“鹰咀崖葡萄沟”。下图拍摄于2012.9.17,13:25。











葡萄架上的葡萄并未收摘,被直接掛在葡萄架上“自然风干”。







根据吐鲁番的民间传说“阿凡提的故事”,做成如下图所示的“泥塑”,右侧站着一个财主,左站着阿凡提,中间坐着审判长官。请注意此长官是坐在水缸里。据导游介绍,这是原始的“降温空调”,因为吐鲁番太热了。我想要使水缸能够降温,唯一的办法是缸内注有凉水,长官是坐在水里!!2012.9.17,13:39拍摄。



我们于2012.9.17,14:29来到上图所示的“麦西来甫风情庄园”就餐。有一个旅游团除规定中餐消费之外,又点了“烤全羊”。餐厅作为“奖励”,专门为此桌旅客表演了一段新疆舞蹈及下面的“独人舞”:

注:由于我们15团午餐地点安排在里面的“单间”,外面热闹表演的新疆舞蹈未能看到、拍到,待我们走出单间时,才发现正在表演独人舞,于是拍摄了这几张照片。









吃完中饭,我们随车于2012.9.17,14:53来到下面的“坎儿井”博物馆参观。



所谓“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的结构原理: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又叫暗渠)、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先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源,后按一定间隔打一深浅不等的竖井,然后再依地势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沟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与地面渠道相连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如下图所示)。



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所以,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设施,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

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也是送气通风口。井深因地势和地下水位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浅,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井就越深,最深的竖井可达90米以上。竖井与竖井之间的距离,随坎儿井的长度而有所不同,一般每隔20—70米就有一口竖井。一条坎儿井,竖井少则10多个,多则上百个。井口一般呈长方形或圆形,长1米,宽0.7米。乘车临近吐鲁番时,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就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

暗渠:又称地下渠道,是坎儿井的主体。暗渠的作用是把地下含水层中的水会聚到它的身上来,一般是按一定的坡度由低往高处挖,这样,水就可以自动地流出地表来。暗渠一般高1.7米,宽1.2米,短的100—200米,最长的长达25公里。暗渠全部是在地下挖掘,因此掏捞工程十分艰巨。坎儿井始于西汉,而指南针在明朝时期才从中原传入西域,在开挖暗渠时,为尽量减少弯曲、确定方向,吐鲁番的先民们创造了木棍定向法。即相邻两个竖井的正中间,在井口之上,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上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然后再按相同方法在竖井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在掏挖暗渠时,吐鲁番人还发明了油灯定向法。油灯定向是依据两点成线的原理,用两盏旁边带嘴的油灯确定暗渠挖掘的方位,并且能够保障暗渠的顶部与底部平行。但是,油灯定位只能用于同一个作业点上,不同的作业点又怎样保持一致呢?挖掘暗渠时,在竖井的中线上挂上一盏油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就可以不偏离方向,而渠深则以泉流能淹没筐沿为标准。暗渠越深空间越窄,仅容一个人弯腰向前掏挖而行。由于吐鲁番的土质为坚硬的钙质粘性土,加之作业面又非常狭小,因此,要掏挖出一条25公里长的暗渠,不知要付出怎样的艰辛。据说,天山融雪冰冷刺骨,而工人掏挖暗渠必须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因此长期从事暗渠掏挖的工人,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所以,总长5000公里的吐鲁番坎儿井被称为“地下长城”,真是当之无愧。暗渠还有不少好处是,由于吐鲁番高温干燥,蒸发量大,水在暗渠不易被蒸发,而且水流地底不容易被污染,再有,经过暗渠流出的水,经过千层沙石自然过滤,最终形成天然矿泉水,富含众多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当地居民数百年来一直饮用至今,不少人活到百岁以上,因此,吐鲁番素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名。

龙口:是坎儿井明渠、暗渠与竖井口的交界处,也是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

明渠涝坝:暗渠流出地面后,就成了明渠。顾名思义,明渠就是在地表上流的沟渠。人们在一定地点修建了具有蓄水和调节水作用的蓄水池,这种大大小小的蓄水池,就称为涝坝。水蓄积在涝坝,哪里需要,就送到哪里。



上图是陈列在博物馆大厅里的一个大模型:模型右上方的白色山脉是天山山脉的雪山。南面较低的“红色山脉”即是“火焰山脉”。火焰山再向南的大片平川便是在火车上、或汽车上拍摄到的“广袤无垠、荒芜人烟”的戈壁滩!模型下方是大片适合人们生活生产的“绿州”。正是广大吐鲁番人民采用了“坎儿井”技术,利用成排的“竖井”、在戈壁滩深处由北向南挖出条条“暗渠”,将天山溶化的、并潜入地下深处的雪水从戈壁滩的“肚皮”底下一直引至地势较低的“蓄水池”,供人们生活与生产,于是乎也才有了吐鲁番这大片的美丽、富饶的绿州!

从上面模型可看到:在火焰山与低处绿州之间的大片戈壁滩上,从北向南整齐排列着由无数的竖井排列的队列!





上面两张照片拍摄的是正在“暗渠”里掏挖水渠的工人雕塑。他们长期半趴在阴暗的水渠里掏挖泥土,下肢长期浸泡在冰冷的雪水中!下面的照片是一个工人正在利用木棍定向法确定暗渠走向的雕塑模型。





上图是已经露出地面的坎儿井“明渠”。下图是“工人正在竖井口将暗渠中的泥土吊上地面”的雕塑照片。

下图于2012.9.17,15:07拍摄。离开坎儿井景区时经过此购物通道,工艺品、纱巾还真不少。



离开景区时又一次回顾坎儿井景区建筑,再拍摄留念。





离开坎儿井景点后,我们的客车在驶往“吐鲁番火车站”的路上迷失方向,一直向北、将车开到了火焰山山脚下,“无路可走”了。下面的十一张照片就是逐渐与火焰山“亲密接触”的纪录!最后的几张照片可看出,基本上已经到了火焰山山脚下了。只是此地处于火焰山最西端,其“红赤色”的地貌不如火车拍摄到的那样明显。

司机发现路错了,立即返回、赶往火车站。

































在介绍“交河故城”时,给出了一张火焰山示意图,可看出:火焰山脉呈东西走向。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公里,最宽处达10公里。火焰山重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燎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火焰山区气温夏季可达47℃,太阳直射处,可达80℃,沙面可烤熟鸡蛋。

火焰山为什么这么热?有学者认为火焰山的火是来自地下煤层的自燃。火焰山的“地质形成”:天山是地质活动较为剧烈的地区,现实中的火焰山实为天山支脉之一,形成于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千万年间,地壳横向运动时留下的无数条褶皱带和大自然的风蚀雨剥,形成了火焰山起伏的山势和纵横的沟壑。埋在地层中的水平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大多变为倾斜煤层,煤层露头后与空气接触,氧化后积热增温,引发自燃。有学者在考察火焰山时曾经发现这一带历史上确实有过烈焰熊熊的时候,这是因为构成山体的地层中含有煤层。其中有的煤层厚达11米,它们曾发生过自燃,近地表较浅的已经自燃殆尽,而且还可以看见那留下的紫红色燃烧结疤。

煤层自燃于2008年才被扑灭。现代的煤田灭火工作者显然没有找到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不过他们却有更为实际的办法:首先用推土机把火区作业面推平,然后用水管往火区注水。待温度降到70摄氏度左右之后,开始用钻机往地下火源上钻孔。紧接着,往钻孔里灌黄土泥浆,用泥浆把地下裂缝堵住,隔绝火源和空气的接触。最后一道工序是在地表上覆盖一层厚厚的黄土,以彻底使煤层脱离氧气。“现代铁扇公主”——新疆煤田灭火工程处日前已经表示,最迟到2015年,新疆境内的全部煤田火灾将被扑灭。到那个时候,新疆境内将不会再有燃烧着的“火焰山”了。

“吐鲁番”为维吾尔语的“最低地”。此处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围为大面积的干旱区,夹处在东天山博格达山脉与库鲁克塔格山脉之间,形成著名的吐鲁番——哈密陷落盆地。因气候极度干旱,“流水冲刷、夹带泥土的能力”很弱,盆地中水力堆积作用甚微;又因火焰山盘亘在盆地中北部,阻拦效应使天山流水侵蚀的风化物质难以进入盆地中心,故使其陷落后得不到物源补充,盆地自然越来越低洼,山地与盆地在短距离内高差超过5600米!

加上吐鲁番远离海洋,海洋湿润气团无力进入,西来的大西洋水汽又被天山阻隔。其地势过低,气流下沉增温产生的焚风效应,使得此地干燥炎热。故素有“火洲”之称。由于山地裸露,草木无覆,戈壁沙漠面积大,日照时间长,白天增温迅速,盆地过低,热空气不易散失,形成了北纬42°线以上世界唯一的热火炉。所以,尽管现在(2008年)已经没有明火烧山,但是此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仍旧将火焰山造就为“火焰山”,将吐鲁番造就为“火洲”。

虽然吐鲁番高温难耐,但火焰山山体却又是一条天然的地下水库的大坝。正是由于火焰山居中阻挡了由戈壁砾石带下渗的地下水,使潜水位抬高,至使吐鲁番的“坎儿井”引水系统有了充足的水源!

2012.9.17,17:29到达吐鲁番火车站后,才知道小小的车站广场上挤满了从各地来的“摘棉花”的工人。我们火车专列来的700多名旅客被堵在车站口、无法进入站台。加上火车原定的驶出时间就要到了,在此紧急情况下动用了警察维持秩序、另开进站渠道,才解决了我们700多人的及时上车问题!

看到这时的车站拥挤情况,我不由得想起了50多年前的“文革大串联”的情景!



下图于2012.9.17,18:04拍摄。



按原计划,我们的专列终于于2012.9.17,18:23从吐鲁番车站开出,这次的火车目的地是青海省的西宁市。

从吐鲁番车站到青海的西宁市,必须途经“鄯善火车站镇、柳树泉农场、哈密市、柳园、柳西、七道沟、玉门、玉门东、嘉峪关市、临泽、张掖市、山丹、河西堡、武威市、古浪、黑松泽、永登、红古区、海石湾、乐都、平安”等地,最后抵达终点站西宁市。



下接★8西北四省专列旅游纪实(第八集)★



陆传基拍摄并整理













1







献花(0)
+1
(本文系lcj611406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