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化石吟
2013-04-07 | 阅:  转:  |  分享 
  
教学设计

题目 化石吟 总课时 2 年级 七 学科 语文 教学时间 2011年10月28日---29日 设计来源 自我设计 教





析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写的是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它,能给我们展示出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奇异画面。它以诗的形式写科学的内容,也正是许多学生所喜欢的。课文以诗歌的形式,传达科学的内容。兼具科学与文学之美。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学情分析 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创设适宜诵读的情境活动,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诵读中来。读中见意、读中品词、读中悟情,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参与意识不断加强,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学目

标 理解、积累“奇幻、葱茏、幽雅、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词语。

了解化石展现的亿万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和前后照应的结构特点。

学习快速阅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认识到科学的美,培养对生物世界的兴趣和对科学的热情。



点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 难



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

2、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化石的形成。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5分钟











感知

体会

35分钟





















































小结

5分钟

请大家看投影电脑中的关于古生物恐龙的图片,有兴趣吗,这将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问题讨论:

1整体把握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诗歌。

例: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结构分析

理清层次,明确结构。全诗可分为发问、抒写、回应发问三部分。分析结构,让学生对诗的结构作以了解。

3内容解剖

体会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把握思想内涵,体味诗歌韵律,能有感情的朗读本诗。从而达到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4揣摩研读

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5表达感受

面对这幅猛犸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用一两句诗来表达。

??在这首诗中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去想、去说、去读,不只局限于语文这一小的知识圈子中,使语文知识和自然、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学生观看大屏幕投影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掌握生字词。

教师指导阅读:

















思考问题





汇报结论











学生揣摩品味诗歌语言的形象、精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投影仪

















□把握思想内涵,体味诗歌韵律,能有感情的朗读本诗。从而达到本节课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习这一课时,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必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鱼类的进化、鸟类的进化、两栖类的进化、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讲解过多,不能上成生物课。





导入

5分钟













研读



拓展



35分钟































布置作业



5分钟























《化石吟》是一首生动优美的科学抒情诗,它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并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本节我们继续分析。



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诗中提到的古生物,可以说包括了海、陆、空全方位立体的古代生物世界,假如我们通过时光机器,分成几个探险小组,漫游到了那个世界,你看到的应该会是一幅怎样奇丽的画面,下面我们分组讨论,看哪一组想象合理,奇异,描绘的优美动人。



“沉睡千年的石头说了话”能说些什么呢?除课文之外,还能想像些什么?



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或有哪些疑问?教师与学生可以相互质疑,形成参与式讨论。



拓展延伸作业

1.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观)××有感》



2.收集有关化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进入本课情境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







学生可为海、陆、空三个小组





质疑分组发言









化石吟

科学诗

首尾圆合1~2节:问句引发想像

收放自如3~6节:主体具体抒写遐思内容

7节:回应







□以优美的语言,有条理的思维描画一翻,这对于锻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献花(0)
+1
(本文系临江二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