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题目 11.4测物质的密度 总课时 1 年级 九年 学科 物理 教学时间 2011年9月12日 设计来源 自己设计 教
材
分
析 这时一节探索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可得实验活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学情分析 这时一节探索性实验课,是对天平和量筒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节可得实验活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熟练掌握天平的使用,和对量筒的正确运用,并能够通过对密度公式的理解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完成实验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和量筒的使用方法。2知道测量物质密度的原理3、学会使用郎同测量液体体积和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习探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并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希望两物理量的科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操作实验的欲望,并能够熟练的使用天平,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认真做好实验,变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
点 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难
点
灵活运用量筒测量物体的体积
利用公式p=m/v进行有关实验去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天平、砝码、量筒、盐水、水、细线、小石块、烧杯、铝块。
?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1课时
引入新课
5分钟
探究新知
17分钟
学一致用
15分钟
小结
5分钟
布置自学
3分钟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如何用实验的方法测量?用什么仪器可以测量密度?
回答得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具体学习一下测量物体的密度的方法
测铝块的密度
测水的密度
测不规则物体石块
根据我们上节课学习的知识,同学们会测吗?分几步?注意什么?
如何测水的密度?
师讲授量筒得使用,(出事小黑板)及读数包括种类
自己完成(三)
如何测一杯牛奶的密度?写出步骤及数学表达式
如何鉴别奖牌是用何金属作的?
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你知道修道时为什么有缝隙吗?
11.4测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及读数
2、测液体的密度的方法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对试验方案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试验方案时能够想的全面一些,从而在试验时,使误差降到最小值,增加试验的准确性。因为本次试验要求经过计算才能得到结果,所以,在试验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及认真准确、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前的教学中我很少注重试验课,经常是教师做做演示实验或者是纸上谈兵,学生的感受不深刻,通过这节课,我认识到,构建知识应从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的倒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于教师和其他的人的帮助,通过意义构建而主动获得的,只有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而获得知识才是真正意上变成属于学生的知识
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后上台分析讲授。
感悟收获
独立思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交流思考后回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书能力。
□老师点评
△本堂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讨论、交流、回答,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自己得体会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