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的前瞻性公共交通工具原本是“文化沙漠”,地铁摆脱了公共交通工具的属性,开始成为展示城市公共艺术的窗口。同时也为文化的教育、 传播和普及带来机会。地铁文化从无到有,从简陋到丰富,从小众过渡到大众,渐渐承载起一个城市的品质。地铁文化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之一,地 铁文化对于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地铁文化建设离不开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它日后发展的方向。上海应当把握好世博会 提供的机遇,开发、设计文化地铁,培育地铁文化,使地铁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地下艺术殿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海地铁取长补短杭 州:在地铁里看城市风景客运中心是杭州的大门,两幅壁画作品《都市青花》和《莲响节拍》安放在客运中心地铁站。前者用青花瓷镶嵌 ,远景是西湖山水,桃红柳绿,近景则是时尚女性,步履轻盈,旨在表现杭州“天堂美女、女装之都”的特色。后者则是40位身着蓝印花布的村姑 在白墙黑瓦的街巷里,击打莲响——串着铜钱的竹竿。画家在客运中心所在的九堡镇采风时找到了‘打莲响’的民俗。希望游客能从两幅壁画上看到 杭州的传统与现代。”????在钱塘江畔的婺江路站展示的是《江海潮会》“钱江四别”的场面:白居易卸任太守时的惜别、岳飞率部北伐时的 壮别、白娘子与许仙的惜别、弘一法师李叔同的送别。“用‘四别’讲一个关于杭州之水的意境,我希望既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机勃勃。”文化与 商业如何舍留为了给公共文化艺术墙腾出空间,杭州地铁共减少了“含金量”相当可观的8%的广告墙面面积。领导者曾表示,地铁首要 的功能是交通,同时也要兼顾商业开发和文化传播,作为城市的名片,地铁非常有必要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载体。地铁应该成为城市文化财富的聚集 地,像法国巴黎地铁、荷兰阿姆斯特丹地铁都留出了相当规模的公共文化空间,成为国家和城市的文化窗口,而像俄罗斯莫斯科地铁的艺术氛围更是 举世闻名。????地铁需要大量的商业广告,但是文化也不能让位。公共空间有别于私密性的个人空间,是以让公众分享为目的的,因此,公共 空间应该是公共文化空间,这样有助于形成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地铁文化文明素质在地铁上经常有人吃东西,不但弄得垃圾碎屑到处都 是,还让整个车厢充斥着食物的味道。即使是小孩子,我觉得也应该从小养成好的习惯,不应该在地铁上吃东西,这样会勾起旁座的人的食欲,给别 人造成影响。地铁里不发“低头族”和“宅文化”。乘客似乎都爱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或听耳机,或玩游戏,或看智能手机或闭目养 神。即使是上班高峰,车厢内人头攒动,也很少听到有人为拥挤而争吵,更多的人是把眼一闭,忍字当头。地铁是一个狭小的公共空间, 无论你做什么,都要注意不要影响到别人,我想这一点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纽约:历史悠久,井然有序纽约地铁在硬件方面面临着设施 旧,环境差等问题,但地铁乘客的文明素养总的来说仍然较高。例如,虽然纽约早晚上下班高峰期一些线路的客流量也相当大,但总能保持良好的秩 序。人与人之间非常有默契地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身体之间一般不会有触碰。如果一辆车厢人已装满,车下的乘客就会自觉地等待下一辆,而不会互 相推挤。而且,在纽约的地铁上,从未见过有人抢座占座。很多人会主动地把空出的座位让给老人、孩子和女士,而上车时如果不是人很 多,一般也会“女士优先”。有一次,记者看到一个小伙子把座位让给一位大约七八十岁的老绅士,但这位老者却执意不坐,要把座位留给女士,让 人很是感动。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纽约人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把“抱歉”和“对不起”挂在嘴边。在乘坐地铁时,如果有人需要 下车,大多都会先客气地跟身边的人打招呼,表示道歉,而不会不顾三七二十一地“杀出一条血路”。日本:细致的提示和贴心的规定 像中国城市里面的城铁、地铁一样,日本很多列车都在车门附近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广告,这些广告有字幕、有动画,却悄无声息,这源于不给乘客 添麻烦的思想。广告你愿意抬头看就看,不愿意看,我绝不强塞到你的耳朵里。深圳:大力兴建公共地铁文化首个地铁社区画廊已现身 少年宫地铁站,深圳地铁龙华线将在福田的福民站、少年宫站、上梅林站内开设社区画廊。“图书漂流”“‘人在地铁’微小说大赛”、“地铁电影 周”、“世界名城地铁文化图片展”等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地铁文化活动轮番上演,旨在形成地下文化长廊,提升市民文化素质。2011 年深圳读书月,深圳阅读文化首次结缘地铁。深圳地铁携手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共同推出的“书在地铁中穿行”活动正式与市民见面,在世界之窗等7 个站点坐地铁时,可以先到站厅层的图书漂流架选一本感兴趣的图书,登记借阅后就能带走细细品味了。借阅完毕后,只需到这些地铁站归还即可, 同时也让书香通过地铁在城市中继续传递。人们每天在地铁上的时间较长,能够有效并且有意义地利用好在地铁上的时间才是良好的地铁文化趋势。地铁阅读风潮有利于地铁文化的建设。编者:李纪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