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二单元
2013-04-17 | 阅:  转:  |  分享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设计人 范德茹 审核人 课题 二、分数乘法 总课时 8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9月7日—9月19日

【学习目标】1、2、3、++=

②、++=

想一想:第②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探索新知:

(一)、利用第②题学习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_________;表示_____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______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3,

所以×3=__________=

2、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8页例题1,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

说一说“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是什么意思?

☆友情小提示: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_______份,其中的______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

3、、P9例2,看一看你乘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想一想分数乘整数有几种约分的方法?哪种方法简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友情小提示: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再计算的

习惯,注意约分的书写格式。

知识应用:

独立完成P9“做一做”1—3题,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P12练习二第1、2题。

2、拓展提高P12练习二第4题。

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1、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2、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三、计算题

×(-)(13+)×













×12+×+÷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设计人 范德茹 审核人 课题 二、分数乘法 总课时 8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9月7日—9月19日

【学习目标】

1、3、×=×=×=

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一)、观察P10例题3主题图,自主探究以下问题:

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此关系列式解决“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再涂出小时粉刷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





3、根据涂色结果得出×=,由此推导出计算方法:×==

4、自主完成P10“想一想”和P13练习二第5题。看谁做得即对又快。组长检查核对。

5、归纳总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

分数乘分数,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学书本P11例题4

1、

2、P11“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2、拓展提高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的和,应该怎样列式简便()。

A、3+B、×3C、++++

2、一瓶油重8千克,吃掉千克,还剩()千克。

A、4B、7C、9

3、12×(+)=3+4=7,这是根据()计算的。

A、乘法分配律B、乘法交换律C、乘法结合律

4、下面各式中积大于被乘数的是()。

A、×0.55B、3×1C、4×

5、算式3×4下一步应怎样计算()。

A、3×4+×B、3×4(直接约分)C、×

计算题:



×(-×)×11-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设计人 范德茹 审核人 课题 二、分数乘法 总课时 8 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9月7日—9月19日

【学习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练习、交流等活动中,发展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养成大胆猜测,勇于实践的良好思维品质。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难点是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

一、复习

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36×2+×6+×3=15×(34-1、友情小提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计算下面各题。

(1)+×(2)×-(3)-×(4)×+





2、复习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

(2)这些运算定律有什么用处?你能举例说明吗?







用简便方法计算:

25×7×4=36×101=

3、观察P14例5的三组算式,每组算式的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它们的得数各是多少?○里面应该填什么?

4、联系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知识,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5、观察P14例6,看一看教材中给出的第一步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并将计算过程补充完整。并思考:为什么能使计算简便?

☆友情小提示: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知识应用:

完成P14“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先观察题目中已知数的特点,说说怎样做简便?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然后再独立完成。)

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2、拓展提高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是();24的是()。

2、看一本书,每天看全书的,3天看了全书的()。

3、一袋面粉25千克,已经吃了它的,吃了()千克,还剩()千克。

4、比30千克多是();比36米少是()。

5、六(4)班有45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人,男生有()人。

二、计算题





×+×+++















××101×-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设计人 范德茹 审核人 课题 二、分数乘法 总课时 8 第4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9月7日—9月19日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及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

2、难点是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过程】

一、复习

复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复习乘法的简便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册P16“我会填”1、2题: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仔细观察算式特点,正确运用定律进行计算)。





练习三第2题:剪一朵花要用张纸,一个同学剪了9朵,列式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同学剪了11朵,列式_____________,他们一共用了×9+×11张纸,还可以这样列式:×(9+11),这种列式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形式。



3、课本P15练习三第3题是分数混合运算

☆友情小提示:

注意运算顺序,有的题目也可以进行简便计算,如:-×=×(1-);×(5-)既可以按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也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5-)=-==

练习三第8题是改错题,这两道题主要都是________错误。

正确结果是___________

5、练习三第6题:先观察题目,能用简便算法的要用简便算法。

三、拓展提高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设计人 范德茹 审核人 课题 二、分数乘法 总课时 8 第5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9月7日—9月19日 【学习目标】

1、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在观察、猜想、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发展分析思维能力,。

3、善于自主探究,大胆质疑,学会创新。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题中的单位“1”和问题的关系。

2、难点是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学习过程】

一、复习

1、先说出下面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12××

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的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______法。

二、探索新知

1、P17例题1,组内交流讨论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是什么意思?



自己动手在反面画出线段示意图,将已知条件和问题标在线段图上,想一想在题目中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友情小提示:这句话是把“我们人均耕地面积”与“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相比较,其中“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表示单位“1”的量,知道世界人均耕地面积为2500平方米,求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就是求2500的是多少。

3、列式计算,解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想一想列式的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计算结果和具体国情,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知识应用:P17页“做一做”,先画线段图表示题意,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依据是什么?然后独立解答。(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友情小提示: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

①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②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③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2、拓展提高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第二天看了第一天的,小华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2、六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同植树,一班植树80棵,二班植树的棵数是一班的,三班植树的棵数比二班的还多7棵,三班植树多少棵?

















3、某粮店有大米560吨,面粉350吨,运走多少吨大米,可以使剩下的大米吨数相当于面粉的?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设计人 范德茹 审核人 课题 二、分数乘法 总课时 8 第6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9月7日—9月19日 【学习目标】

1、2、3、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2)一条路,已修了。

(3)水结成冰,体积膨胀。(4)甲数比乙数少。

2、口头列式:

(1)32的是多少?(2)120页的是多少?

(3)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降低了,降低了多少分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化造林对可降低噪音,原来80分贝的汽笛噪音,经绿化隔离带后只剩下原来的,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下面各题的单位“1”

(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作单位“1”。

(2)梨的重量是苹果重量的,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作单位“1”。

(3)甲的工作效率相当于已的,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作单位“1”。

(4)做游戏时间是看书时间的,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作单位“1”。

二、探索新知

(一)1、阅读P20例2的主题图和题目,想一想测量声音强度的单位是什么?___________

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

2、自己动手画出线段示意图,将已知条件和问题标在线段图上,想一想在题目中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讨论,根据线段图提出解决办法,并列式解答,看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4、阅读书本的两种方法,交流讨论他们的解题思路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

☆友情小提示:两种解法的不同:两种方法都是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入手。第一种思路是从总量里减去一个部分量;第二种方法是求出部分量与总量的比较关系,再运用求一个数的几份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求出这个部分量。

(二)1、阅读P21例3题目,把重点的地方读出来,组内讨论“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表示什么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中谁与谁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谁看作单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中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要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己动手画出线段示意图,将已知条件和问题标在线段图上,明确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想一想在图中谁是表示单位“1”的量?

3、结合自己画的线段图,交流讨论,列式解答,看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友情小提示:结合例2的解题方法

解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20-21“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2、拓展提高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0=×=×12=×=45×=

9×=×=×100=18×=×=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做单位“1”。

(1)甲数是乙数的。()

(2)男生人数占女生人数的。()

2、12个是();24的是()。

3、在○里填上>、<或=

×4○9×○×9×○

4、边长分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

5、六(1)班有50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女生有()人,男生有()。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设计人 范德茹 审核人 课题 二、分数乘法 总课时 8 第7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9月7日—9月19日 【学习目标】

1、理解倒数的意义,自主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

2、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3、学会与人合作,愿与人交流。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理解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

2、难点是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

(1)××6××40

(2)××3××80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倒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秘密?







二、探索新知:1、计算例1并观察比较这些算式,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请你给出倒数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互为倒数”的?判断“是倒数”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友情小提示:

倒数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数相互依存,一个数不能叫倒数

4、自学例2,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倒数的?怎样找到6的倒数?

5、你能归纳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吗?



☆友情小提示:

求倒数的方法:

(1)写出的倒数:求一个分数的倒数,只要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行。



(2)写出6的倒数:先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6=

想一想0和1它们有没有倒数?倒数是多少?



☆友情小提示:

①因为0与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所以0没有倒数。

②因为1×1=1,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

知识应用:

独立完成书本P24“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层级训练:

1、巩固训练:P25练习六第1、2、4题

2、辨析练习:P25练习六第3题。

3、开放性训练:×()=()×=()×()

五、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______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写出你的发现或见解)



作业检测与合作探究

班级:姓名:2012年9月17日

一、想一想,填一填。

1、+++=()×()=()

2、12个是();24的是()。

3、的倒数是();()和互为倒数。

二、对号入座。

1、“小羊只数是大羊只数的”,()是单位“1”。

A、小羊B、大羊C、无法确定

2、()的倒数一定大于1。

A、真分数B、假分数C、任何数

3、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多,今年的产量就相当于去年的()。

A、B、C、

4、12×(+)=3+4=7,这是根据()计算的。

A、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结合律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面积的算式是()。

A、20×B、20×+20C、20×(20×) 导学案设计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设计人 范德茹 审核人 课题 二、分数乘法 总课时 8 第8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2年9月7日—9月19日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个方法进行相关计算。

2、能分辨清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能熟练地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能准确地找到单位“1”,并能熟练地解答一步和二步的乘法应用题。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找准单位“1”,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难点是正确、独立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学习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法

独立计算P26第1题,并思考式子的意义及计算法则。







2、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或表示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乘整数: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把整数与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2)分数乘分数:同样把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练习:练习七第1题。

二、复习计算及简便计算

1、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先算_________,再算_________,有括号的要_____________

2、乘法的运算定律:

乘法分配律:(a+×c=a×c+×c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

观察P26第2题,说说这三题适合运用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然后独立完成。

练习:练习七第4题。

三、复习分数乘法应用题

1、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步骤:

①找出分率句,确定单位“1”;

②画出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③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

2、交流讨论P26第3题

(1)读题,分别找到两道题的单位“1”,并说说这两道题有何不同?

(2)根据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小组讲评订正。

3、练习:练习七第6题。

四、复习倒数:1、倒数的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征?1的倒数是多少?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

3、写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交换原来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注意如果是整数要先把它写成分母为1的分数,然后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4、练习:练习七第7题。

五、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2、拓展提高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习心得___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

献花(0)
+1
(本文系临江二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