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中学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课题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课型 主备 杨雷 审核 班级 姓名 时间 12年11月19日 小组 编号 LS019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的简要史实;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及其撰写的《史记》的简要内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和磅礴气势。
过程与方法:2、通过对佛教和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社会意识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初步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通过学习秦汉时期辉煌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操。
【学习重点】:
司马迁的《史记》,秦兵马俑。
【学习难点】:
司马迁的《史记》,秦兵马俑。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定向解难,。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东汉 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
称他为“医圣” 华佗 麻沸散 东汉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天文 张衡 地动仪 132年 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佛教的传入
1、佛教发源于古印度,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2、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经,并在洛阳建成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白马寺。
二、道教的出现:道教源于中国,在东汉时兴起。
三、王充《论衡》: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论衡》
天是自然的存在,日食、月食、打雷、下雨都是自然现象;人死了骨肉化为灰土,神?也随着消亡,怎么会变成鬼?世界根本没有鬼神存在。
四、司马迁与《史记》:
《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创立了纪传体的体例;既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又是一部文学著作。
二、【合作探究】:
王充在《论衡》中说:“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你是否同意王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三、【达标检测】:
阅读下列材料: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请回答:
(1)这是鲁迅先生对哪一部书的评价?该书的作者是谁?
(2)该书记载了哪一历史时期的史实?
(3)从创作体例上看,该书有什么贡献?
(4)我们应该学习作者的哪些优秀品质?
四、【课堂总结】:
? 宗教 史学 艺术 秦 ? ? 秦兵马俑 西汉 佛教的传入(来源、教义、影响) 司马迁写《史记》(作者生平、体例和内容简介) ? 东汉 道教的兴起(来源、时间、创始人、教义、影响) ? ? 五、【拓展训练】:
(1)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你能说出《史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吗?
六、【布置作业】:
七、【教与学反思】: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作业检测班级姓名时间
基础达标:
1、关于道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B、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C、它对人生采取积极态度D、创始人之一叫张陵
2、要了解陈胜、吴广的历史,可查阅()
A、《春秋》B、《左传》C、《诗经》D、《史记》
3、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
A、纪传体通史B、纪传体断代史
C、编年体通史D、编年体断代史
4、佛教受到封建统治者积极扶植和提倡,最根本的原因是()
A、信佛来世可得到幸福B、对我国文化发展有深远影响
C、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5、下列人物生活在东汉时期的是()
(1)蔡伦(2)张衡(3)司马迁(4)张仲景
A、(1)(2)(3)B、(1)(2)(4)
C、(2)(3)(4)D、(1)(2)(4)
6、《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历史著作,因为它()
A、内容丰富B、开创了编写史书的新体例
C、歌颂了农民领袖D、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是谁说的?写在什么书上?
2)他生活在什么朝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这部书内容如何?
4)这部书地位如何?
5)作者曾做过什么官?
6)鲁迅怎样评价这部书?为什么这样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