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设计
年级 九年级 学科 化学 设计人 王立兵 审核人 谢殿军 课题 水的组成 总课时 2 第2课时 课型 综合课 时间 2012年11月9日 1、学习目标
1.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
2、正确描述氢气的化学性质。
3、简述氢气的主要用途。
2、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正确描述氢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氢气的主要用途
3、知识链接:水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但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法指导
通过实践活动、合作讨论、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学习方法。
5、学习内容
本节课围绕“情景建模——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网络探究——学习测评——课堂小结”的环节完成教学全过程,促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课前预习】
【情境导入】奇瑞汽车副总经理称力争3年内推出氢能源车。氢燃料轿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不产生任何废气,成本比传统轿车提高了10%。(摘自2009.06.25《京华时报》)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氢气的性质
【实验】P65实验3-5,仔细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阅读】P66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性质:
色、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的气体,溶于水。
【实验】P66实验3-6和3-7,观察并思考。
2、化学性质: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与许多物质反应。
①可燃性:
H2+O2点燃=
a.纯净的氢气在氧气或空气中能燃烧,发出色或色火焰,放大量热,有水生成。
b.氢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气体点燃会发生现象。
【交流讨论】
1.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气体为什么可能会发生爆炸现象?混有空气或氧气杂质的氢气点燃时,一定能发生爆炸吗?为什么?
2.检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的纯度时,听到爆鸣声,为什么要用拇指堵住该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检验,或另换一支试管再收集检验?
【归纳小结】
(参见教材P47)不纯的H2点燃时易发生爆炸,H2的爆炸极限:4%~74.2%。
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轻微声——较纯;尖锐爆鸣声——不纯。
知识点2:氢气的用途
【阅读】P67概括氢气的用途:①②
③④
【交流讨论】氢气是理想能源三大优点:
(1)
(2)
(3)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6、评价与反思
水的组成作业检测班级姓名时间2012年11月9日
1.氢气的下列用途中运用了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A、焊接或切割金属B、驱动火箭C、冶炼金属D、充探空气球
2.下列混合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与氦气B、氢气与空气C、氢气与二氧化碳D、氢气与氮气
3.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A、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B、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C、加热到1000℃以上使水分解D、用焦炭和水反应制水煤气
4.氢气作为未来燃料的突出优点是()
A、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且没有污染B、安全、价廉、质轻
C、资源丰富、易燃D、很容易制取,
5.报载深圳某商场开业庆典、店外挂满了氢气球,周围挤满了欲入店的人,在拥挤中氢气球被挤爆,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一串气球爆炸,迅掠而过的火苗烧了一些顾客头发并浅度烧伤约二十余人皮肤,简答:
①该事实说明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②解释爆炸的原因。
6.某兴趣小组围绕着“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进行探究,记录的现象和数据如下表所示:
H2体积分数(%)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空气体积分数(%) 95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点燃时现象 不燃不爆 弱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强爆炸 弱爆炸 安静燃烧 安静燃烧 (1)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教材“单元探究活动”中提到: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点燃,如果发出“噗”的声音,表明收集的氢气已纯净。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分析“氢气已纯净”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3)近年来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主要是甲烷气体燃烧爆炸)。你认为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瓦斯爆炸事①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