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何創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2013-04-19 | 阅:  转:  |  分享 
  
第一印象注意七大關鍵







無論面對投資人、顧客、新團隊成員或策略夥伴,第一印象對企業家至關重要。

儘管不良的第一印象可以避免,但許多企業人士仍在重要場合犯了不必要的錯誤而不自知。

「準備」是關鍵所在。

有些人認為自己能在各種場合臨機應變、含糊帶過或獲得他人支援,並將這認為是勝利,但事實上卻是無法挽回的失敗。

我們都曾遇過第一印象極佳、立即給人好感的對象,而希望與他從事交易。以下是這些人改善第一印象的技巧,你也能夠學習應用在各種商業或談判場合上。

一、根據對象選擇適當穿著。

這是最基本常識,卻也常被忽略。

就算你習慣穿夏威夷衫去上班,但拜訪傳統銀行業者以尋求貸款時,最好還是穿上素色服裝。

二、利用網路在初次見面前先了解對方。

在LinkedIn及臉書(Facebook)等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縱使無法掌握對方的興趣與學歷,也應事先得知對方長相與成就。

三、了解對方任職的企業及職位。碰面時詢問對方任職的企業是禮貌的作法,但更聰明的方式是直接切入議題。使對方了解你已掌握他任職的企業及職位。

四、透過共同的商業夥伴或朋友來鞏固交情。透過共同朋友將自己介紹給新顧客或有潛力的天使投資人是最好的方法,比電話連繫有用許多。無論交易性質為何,這能讓成功機率增加二至三倍。

五、簡明扼要地表達來意。你應該在他人詢問前說出你的目的,甚至事先預測對方可能提出的疑問,同時不忘記爭取這筆交易。

六、多方涉獵但不炫耀。有些人雖然廣泛吸收知識,卻喜歡賣弄,傲慢或諂媚的態度使他們自取滅亡。因此,如你與重要人物初次碰面,在寒暄問好之後,應以提問代替冗長的演說。

七、樂觀、禮貌、準時與專注。

你一定碰過有一種人當你向他們問好時,他們的回答永遠是抱怨不幸,或對當今政治議題開罵。

另外,未準時與會、心不在焉或顯得不感興趣,也會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你必須保持微笑與放鬆。

以上這些常見錯誤都可以避免,掌握正確技巧也非難事。多數創業家為說服投資人而耗費大量心血,這股幹勁也應用於塑造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往往深入人心,影響力比你準備的文件還大。

媒體業主管艾爾斯(RogerAiles)在《你就是訊息》(YouAretheMessage)這本書中說,七秒鐘可以決定人的第一印象,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利用這七秒鐘。

第一次跟人見面時,如何創造良好的第一印象?

常有菁英業務們問我:「跟客戶見面時,如何讓對方留下親切誠摯的好印象?」的確,在商業場合中,能夠在客戶心中留下親切誠摯的第一印象,就能為自己創造機會,贏得人心。

中文造字非常有趣,「見面」=「看見你的臉」,俗諺:「見面三分情。」當你在跟客戶見面時,客戶也在跟你的樣子見面;那是一種:眼睛對眼睛、笑容對笑容、手對手、話語對話語的交流;正因為人跟人之間有了這些交流,才能對彼此的「見面」留下情感,未來商談業務時,就會以較親膩一點的關係,而不是以初見面或未見面的感覺來做商場上的往來。

而在這初見面短短的30秒內,你可能還沒有機會展露你的專業,但對方已經在「見面」中,就他所看到的你的樣子,已經在心中為你打分數了;因此,想要在商場上留下一次成功的見面,需要從你的「眼神」、「笑容」、「握手」、「開口」等同時到位,才能建立完美的印象,我稱之為「6S形象基本功」。這個基本功是我在美國求學時,人際關係大學教授傳授的;我將它融合了形象學動作與情感連結關係,就形成「6S形象基本功」:

站起來(Stand):看到客戶的第一剎那就要馬上站起來,這個動作會讓客戶覺得你是「積極、反應快、熱切歡迎他」的人。

微笑(Smile):此時展露16顆牙齒的笑容走上前迎接客戶,這個動作會讓人覺得你是「親切、熱情、快樂、樂於見到他」的人。

注視(See):微笑時同時注視對方的眼睛,讓對方能夠感受到你是個「坦誠、無隱藏、充滿自信」的人。

握手(Shake):此時將你的手伸出來和對方握手,握手時,確保手掌與手掌完全接觸,利用你的手溫、手力的肢體接觸,讓對方感受到你「真誠的交流」;若對方是女士或是長輩不方便握手時,可以改以「點頭」的方式來取代。

先開口(Speak):這時可以先開口破冰,例如:「您好,我是xxx,歡迎您來。」先開口說出自己的名字也是為了提供對方一個機會稱呼你,並化解萬一對方不記得你名字時的尷尬。

說話(Say):當對方也說出自己的名字時,你可以重覆對方的姓名,例如:當對方回應你說:「你好,我是王xx。」,你可以馬上重覆一次:「王先生你好,路上有沒有塞車?」等話語。透過再次重覆對方的名字,讓對方心中感受你的重視;因為每個人一聽到自己的名字,當下身心靈都會被「註冊」,聽到自己的名字其實是最好的情話。

以上「6S形象基本功」幾乎是同步完成的動作,建議不善交際或比較內向的人多練習幾次,讓這些動作成為肢體舉止的一部分,能很自然地行使;再配合個人形象特質,如此展現的實力,將得到應有的成就與回報。

從別人眼光檢視自我形象







要建立良好印象,應該從何做起?

許多人期許能給人良好、正面的第一印象,並在自己的穿著打扮下了功夫;可是卻忘了:真正要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需要先了解「別人如何看你」的過程與步驟,「全身鏡」正是訓練此步驟最好的工具。

當兩個人從遠處相互向彼此靠近時,先看到的是:此人的全身,進而產生基本印象,例如:對方是男士或女士?他給你的感覺是開朗或嚴肅?他看起來是高貴或正派或保守?此時你已經因為對對方的第一印象,產生武裝自己或卸下心房的心理變化。

隨著雙方逐漸走近到約3公尺時,視線注意力將移轉到胸部以上,與臉部各種細節,並在心中對這個人下了更進一步的註解。如同從相機鏡頭往外看,先看到全面風景,再拉近到焦點畫面。

想要留下良好且深刻的第一印象,對於品味卓越的人當然易如反掌,可是若我們的品味修練尚未成熟,至少先學會「別人如何看我們」的程序,來剔除負面形象殘留的因子,做好形象基本功。這時,一面「全身鏡」是最好幫手:

「全身」的形象檢視,先站在離全身鏡約3公尺左右,如此可以看到自己的全身,並可以從頭到腳、前後360度的檢視自己「第一眼」會被看到的地方,是否有負面因子:

1.有任何的性徵外顯嗎?職場上,不論男女,性徵絕對不能醒目。例如:內衣顏色明顯(男士只能穿白色內衣)、內衣質感浮凸隱露(女士在柔軟布料下勿穿蕾絲內衣)、印花設計的部位在胸部或小腹或胯部、褲子的胯部太緊、臀部露出內褲褲痕等,都會引起視覺集中,減低質感。此外,女性穿著內衣,應選擇包覆性佳的尺寸與材質,千萬不要因為胸部晃動,引人「側目」。

2.配件喧賓奪主嗎?配件最主要的目的是烘托形象,不是形象主角;建議可以像從遠處看別人一樣,「瞇眼」看鏡子的自己,會不會第一眼就看到身上有「閃」、「晃」、「亮」、甚至「發出聲音」的配件。例如:第一眼就看到鞋子,有可能鞋子顏色過於鮮豔;若第一眼看到耳環,表示耳環晃動發出聲音或是太閃爍;若第一眼看到包包,則要檢查包包是否太大?塞太滿?或者當你西裝畢挺時,包包卻太邋遢,都要避免。3.髮型扁塌出油嗎?國外曾經做過調查:在詢問證人對犯人的印象時,證人或許不記得犯人的臉,卻對犯人的「髮型」記憶深刻。職場上,髮型不好看,亦會造成負面形象。遮住臉部的髮型是職場大忌,它會讓人因為對表情解讀不全產生不確定感;男性則常因頭皮出油,讓人感覺邋遢不舒服;女性頭髮扁塌,不但缺乏美感更會使人產生忙亂、辛勞、隨便的感覺。建議頭髮稀少或容易出油的人,最好早上洗頭,可以讓髮型好看又有精神。

「胸部以上」的形象檢視,接著站近全身鏡約1.5公尺處,約莫可以看得到全身,卻又能將主視覺放在胸口以上,然後開始細部觀察:

1.臉部清爽嗎?臉部的乾淨清爽一定要注重,像是:眼角分泌物、鼻毛過長、眉心雜毛、臉泛油光都予人不清爽的印象,務必隨時清潔、修剪。女性則建議化自然的彩妝,完全不化妝或濃妝都不符合職場生態;此外也要注意妝容的乾淨,儘早淘汰容易糊掉的彩妝品。

2.衣服是否磨損髒汙?除了臉部,領子、袖口、腋下等自己不易注意、別人卻一定會看到的地方,是否磨損、髒污或起毛球?衣服的縐褶、脫線、脫鈕釦等,都容易吸引別人注意,不容放過。

3.背面風光乾淨嗎?「職位愈高,愈多人只看你的背面」是句雙關語,但在衣著細節上卻是不容忽視的警語。像是看不到的背面:後衣領是否整潔、臀部線條是否平順、開叉位置、有無頭皮屑殘留肩膀等,都要注意。

最後要提醒你,做形象檢視時,請將出門的行頭,包括首飾、包包、鞋子等配件都要穿戴上,才能精準看到「你今日出門的樣子」;針對「今日最重要場合的樣子」,也要事先模擬;例如:今天最重要的是開會,必須模擬開會實況,可能會坐下來、脫下外套、包包放著,所以照鏡子時,可以坐下來、脫下外套、包包放著,看看自己的樣子是否合宜?全身造型好看,不代表只看到上半身時也會好看。

我建議常上電視的朋友們,先在家模擬鏡頭帶到上半身時,髮型、臉上彩妝、衣領到胸口,乃至手表或配戴的配件,在鏡頭前是否合宜。攝影機就像超級放大鏡,寧願模擬時當自己的形象糾察隊,也不要在正式場合中,因為一個失誤,破壞多年建立的形象。

古代俗諺:「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千萬別拿自己的形象開玩笑!

献花(0)
+1
(本文系prs456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