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讲学稿”编制的方法和过程
2013-04-21 | 阅:  转:  |  分享 
  
“讲学稿”设计的过程、方法及评价讲学稿们湖北黄石八中的”教学练评”山东枣庄奚仲中学的”导学案”珠海九中的
”导学稿”东莞玉兰中学”讲学稿”新疆学案......纲要一、讲学稿备课的流程二、讲学稿设计的目的三、讲学稿
设计的原则四、文本设计案例解读五、讲学稿文本的评价二、讲学稿设计的目的中心--看书以教材为本,它是教材的辅
助,不能取代教材对象--更多学生目标—看懂联系生活,增加兴趣;补充材料,降低难度.方法--引导铺垫收获—
心得和疑问时间—课前作用—用于课堂交流三、讲学稿设计的原则四、文本设计案例解读1、广义讲学稿解读⑵原因:从
狭义到广义的演变学科太多,没时间预习—部分(学科、学生、内容)预习学科特色,没有学科味—内容(工具、人文、思维)有别同科人少
,没有人讨论—要求(目标、篇幅、课堂)降低1、广义讲学稿解读引导铺垫的方法—乐看、会看1.结合环境创设情境2.结合时事
创设情境3.结合生活创设情境4.结合生活降低难度5.结合思维增加梯度6.结合考点寻找准度7.结合教材理出头绪
8.结合经验挖出深度9.结合资料拓出广度作为学案,书的问题作为教材,内容太实,学生不好预习。作为教材,收发不便,不便检查
。全国通用,情境缺地方特色,远离学生生活。全国通用,中考中重难点要求不同。篇幅有限,思维跨度比较大。篇幅有限,题目量不够。
篇幅有限,题目缺少梯度。1、寒暑假,教研组学课标,疏通教材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2、确定
主备教师和审核人提前一周备草稿3、备课组集体审稿主备教师修改草稿交分管领导审定文印室油印一、讲学稿备
课的流程4、师生同做,上课5、根据课堂效果,课后修改讲学稿通过引导和铺垫,降低教材的难度,从而使更多的
学生在课前能看懂书,进而获得更多的心得和疑问用于课堂交流。新授课:引导预习书(一节)讲评课:引导预习试卷复习课:引导预
习书(一章)+用过的讲学稿主体性原则: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创新性原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指导性原则: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
用层次性原则:关照多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探究性原则:设计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开放性原则:有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民主性原则:
师生可共同参与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做中学经典性原则:目标、回顾、例题、分层练习1、广义讲学稿解读2、学科课型解读3、导
学策略解读4、典型反例解读⑴背景:讲学稿在发展……实用性→经验性→技术性(成绩)学科性→统筹性→科
学性(特色)人文性→策略性→艺术性(文化)⑶内容:①四精习题集适用学科:史、地、生特点:没用预习,精选精练。
②狭义讲学稿适用学科:语、英、政特点:部分预习,课堂诵、品、悟、赏。③全程导学稿适用学科:数、理、化特点:全程导学,分
层练习。(1)存在原因①学科多,没时间预习。②课时少,没效果预习。③小学科,没同事讨论。④分值少,没学生主动。(2)实
用功能①小黑板,省时增容量;②多媒体,省电少设备;③笔记本,少记多参与;④练习册,精选精练习;⑤作业本,不抄多练习。(
3)适用学科史、地、生(4)模式特点①课前无预习②课堂分层练①四精习题集(5)结构介绍①学习目标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②学习过程典题分析(选例题或相关中考题)课堂检测(最好分A、B组)课堂小结(相当于知识树)(6)使用介绍①教
师编写人员:独立或合作方法:电子或剪贴资源:购书加网站②学生保管方法:文件夹收藏
监督:不定期抽查③课堂使用当堂发放当堂测评次日交批(1)存在原因①思维方式,学生没能力全预习;②学科
特色,需要走到文字背后;③体验需要,促使师生走向课堂;④载体多元,合作形式超越文本。(2)实用功能①小黑板②
多媒体③笔记本④练习册⑤作业本⑥预习背景、字、词、句、意(3)适用学科语、英、政(4)模式特
点①课前浅预习②课堂品人文②狭义讲学稿(5)结构介绍①学习目标知识技能+过程方法②学习过程预习导学(背景、字
、词、句、意)课堂研讨(导入、检查、诵读、品析)课堂巩固(针对课文练习)拓展延伸(相关课外文章)(6)使用介绍①教师编写
人员:独立与合作方法:电子或剪贴资源:购书加网站②学生保管方法:文件夹收藏
监督:不定期抽查③课堂使用提前发浅预习查预习多感官品人文二次批③全程导学稿
(1)存在原因①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全预习;②探究多元,文本导文献探究;③实验需要,器材资料先准备;④学会学习,自主合作
加导师。(2)实用功能①小黑板②多媒体③笔记本④练习册⑤作业本⑥预习所有知识,学会多
元学习(3)适用学科数、理、化(4)模式特点①课前深预习②课堂究是非(5)结构介绍①探究目标知识技能+过程
方法②探索导航引导预习(教材、生活、已有)预习自测(自测、检查)心得疑问(针对预习)③课堂评价(检查课堂效果)④课后拓
展(分层提优)(6)使用介绍①教师编写人员:独立与合作方法:电子或剪贴资源:购书加网站
②学生保管方法:文件夹收藏监督:不定期抽查③课堂使用提前发深预习查预习多讨论
达共识二次批1、新授课2、学科课型解读(化学为例)演示实验课3、讲评课2、复习课单元复习主题复习
纯理论课学生实验课1、新授课5、说明文2、复习课3、讲读课4、诗歌课6、文言文7、议论文8、作文课2、学科课型
解读(语文为例)1、新授课5、reading22、复习课3、热身课4、reading16、语法课7、听说综合
8、作文课9、检测课2、学科课型解读(英语为例)数学1、新授课2、复习课3、课题课2、学科课型解读(其他学科)
物理1、新授课2、复习课政治1、新授课2、复习课历史1、新授课2、复习课地理生物⑴导思维过程和方法3、导学
策略解读⑵导学设计中的走进与走出⑶讲学稿在教材与中考试卷之间案例导图案例导图案例1导图1导图2案例2教材
⑴过分详尽过程(统一素材,不统一流程)4、典型反例解读⑵挂羊头卖狗肉(教案换名讲学稿)⑶着力点当(设计重点是选题和导学)
五、讲学稿文本的评价1、过程性评价(100分)⑴及时性-不影响教学进度-审核人评⑵合作性-上交修改样稿(电子或文本)-审核人评⑶科学性-无科学性错误-审核人评⑷合理性-符合地区符合认知规律-审核人评⑸层次性-难点分层练习分层引导分层-审核人评2、终结性评价(100分)学生评(50分)学科评(30分)专家评(20分)
献花(0)
+1
(本文系娄志峰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