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舌尖上的中国》,说出一种很好的菜,本来那时播的时候我正在跳台,兼看其他台的节目,只是最后听到如何鲜美的程度到了梁老先生因为不在大陆,解不了馋,因为有一书《雅舍谈吃》所载的内容为证,我赶紧在网络下载了这本书,打开一看就知道是什么了,虽然之前看电视并没有听到这道菜叫啥。
这道菜很简单,就是鸡胗炒羊肚,鸡胗要去内皮,先放鸡胗,因为鸡胗不好熟,然后放羊肚,即羊的胃,要把握好火候,最绝的是要拿着那炒锅颠几下,让一红一白两种主料在空中像游龙上升又下降,很难,其一,羊的膻味要去,其二,鸡胗羊肚的软硬生熟要靠火候的精确把握。这些食材很容易买到,我也很想试一试。
今天是2012年7月的暑假,学校放假,在老师看来是绝好的假期,虽然没钱出去,例如旅游呀之类的,可是独自一人在自己的寓所里,一直很惬意,制作美食更是锦上添花,还想象着父亲要是来我这里,我一定做好吃的,至少能买一些好的食材。现在的蔬菜水果很便宜,就想怎么做着吃。看到书中的饮食,有好多我从来没吃过的,也有好几样菜,我可都能做。
例如,鸡蛋炒豆腐,再放很多葱,茄子炒肉,最好的是酸梅汤,我直接从药店买来三块钱的酸梅,和冰糖一起放在电水壶里烧开,凉下来喝。
已经有半个月了,我一直牙痛,不知道啥原因,想起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会是我用搅拌机做饺子馅开始的?
我自制了一种饺子馅,其实也说不上什么馅。把1斤青椒,2斤豆腐,6-7两的五花大肉,还有半斤大蒜,全部打成泥,都搅在一起,搅拌的时候要放一些调料,例如酱油,我的口味很清淡,因此不敢放盐,只在肉里放了混合的几种调料粉,有花椒,孜然,八角,桂皮等。我买了60张左右的饺子皮,全部吃完,可馅还有一半,我又放了半斤大蒜泥,又不想再包饺子,因为实在是一个人吃不急,最后那几张饺子皮在冰柜里冻着都硬掉了,只好把煮熟的馅和皮吃了,不熟的不吃,所以我直接蒸熟了馅就着米饭吃,这下齁死我了,被大蒜的辣呛了一次,弄得我第二天舌头根似乎还有余味,还好还没有辣椒那个辣味厉害。
我没有口福的很,正是果蔬很多很便宜很容易买到时候,又开始牙痛,左边的牙齿干脆不能动,只好用右边的牙齿吃东西,吃了又不消化。而市场上一买就要买至少1斤,很多时候是一堆不论斤两,这在平常一天或几天才能吃完,现在尽量要不能隔夜,甚至要一顿吃完,肠胃不堪忍受,我肚脐以下的小肚子天天像鼓着的气球,我安慰自己说睡一觉,明天就会憋了,就消化掉了,下次一定少买一点,可是那么诱人的蔬菜,只有这几天而已,不买来吃多可惜呀。
有一种冲动,很想把每天吃的食谱像记流水帐不重复地记下来,家常小菜,很别致又印证着生活的轨迹。
现在就想着茄子南瓜饼,把茄子削皮切丁过油,南瓜蒸熟,混合搅拌成泥,放在有形状的模具里或直接蒸煮切块即可,我可能在饭局中吃到过南瓜饼之类的,可这种饼我从来没有做过,想来也很复杂,在我看来是吃着东西的时候脑中就像云彩一样在飘着这道我自创的茄子南瓜饼,不知道世界上是否有这种饼,做法是否也大同小异?注意,这里可是纯粹的两种食料,没有面粉,没有盐之类调料的。
这次自己做饺子,总结出两点,在瓷盘子里蒸,仍然会粘皮,这就是为什么在路边摊贩蒸包子时候那个蒸笼里要垫一张草垫或者其他东西的原因,还有饺子皮在冻硬之后再煮熟就很难了,开始以为是水放少了,后来加水,仍然煮不熟,咬开皮可以看到里面那层面仍然是没有吸收水分的生白色,我很担心自己不消化,可是不能浪费。我自己家在江南,即便是除夕夜也不吃饺子的,我自己很少做。本来新买来一个搅拌机,用来搅肉再拌上豆腐,蒸熟来吃,纯粹是增加身体对肉类蛋白质的吸收,没想就做了一次饺子,还吃得牙痛肚胀的,没有口福呀。
而现在的蔬菜很多又便宜,我很想吃,所以尽量每次都换着吃,例如菜花煮熟凉拌或炒着吃都行,还有长长的豇豆,豆角,干香菇泡软后和白菜炒,韭菜炒豆腐皮,如果要醋味,加入西红柿就可以了,这样能提味,炒熟的西红柿也很好吃。当然,油要多,炒的菜才好吃。因此一次放很多油,炒菜后还有剩的,今天就剩了油一直放在锅里,正在想明天要烧什么菜吃。
看电视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例如养生类的,我就不敢乱吃糖了,例如烧菜的三步,汆水过油入味,还有在高温下盐中的碘会挥发,炒完菜后趁热放盐等。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