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只要超級團隊 不要超人,合作更甚才能
2013-04-25 | 阅:  转:  |  分享 
  
只要超級團隊,不要超人「我們公司沒有超人(superman),我們看重超級團隊(superteam)更甚於看重超人,」印尼奧斯特國際公司(AstraInternational)總裁蘇吉亞托(PrijonoSugiarto)如是說。「只要超級團隊,不要超人」的經營哲學,讓奧斯特持續保持市場龍頭的地位。根據富比士雜誌(Forbes)報導,創立於一九五七年的奧斯特,核心事業是在汽機車,平均每兩秒鐘生產出一台機車、每八十秒鐘生產出一台汽車,汽車跟機車都享有五三%的市占率。公司是印尼最大的私人企業。公司幾乎是年復一年都交出好成績。過去十年,公司的營收平均年成長率為一九%,利潤為三六%。去年的數字再次刷新記錄,年營收一七六億美元,比前年成長了二四%,稅後淨利二十億美元,比前年成長了二六%。從這些數字不難看出,公司追求的是持續做出長期的改進。光看這一季的數字要比上一季更好,不是公司的哲學。每年公司都會舉辦名為「創新奧斯特」(InnovAstra)的活動,專門向員工蒐集改進公司的建議。去年的活動,公司十六萬八千名員工總共提出三十五萬個建議。奧斯特很重視員工的留職率,看的一樣是長期。以現年五十二歲的蘇吉亞托為例,他已經在公司工作了二十二年,許多員工一輩子只在公司工作。為了留住員工,公司在政府的退休金之外再加碼,員工享有公司的退休儲蓄機制。此外,公司也提供訓練,協助退休員工自行創業或者學習其他技能,再創事業生涯第二春。為了加強管理能力,奧斯特定期送高階主管到國外的頂尖學校進修。除了重視訓練之外,公司會為員工工作表現打分數,並且針對每名員工的個別需求進行一對一的指導。畢竟,公司要的是超級團隊,而不是超人,所以每一位員工都相當的重要。

合作更甚才能

「執行力」一書作者、知名的企管顧問夏藍(RamCharan)表示,已故的賈伯斯做到了一件大家都做不到的事。他在世的時候,大多數的副手都是跟著他十年或更久的夥伴。他是大型企業唯一建立了長期明星團隊的人。財星雜誌以賈伯斯的例子說明,現今的企業如果能擁有表現傑出,同時能成功合作的明星員工,那麼這家公司就擁有一大優勢。財星雜誌指出,觀察各式各樣的團隊,不管是在企業界還是在運動界,不難看出一件事:一群明星人才不見得能組成一支傑出團隊。以充滿明星高階主管的團隊來說,如果所有人都只想搶奪執行長的位子,當一個人的成功意謂其餘所有人的失敗,期望他們合作是不切實際的。所以一支充滿執行長候選人的團隊,很可能會失敗。過去五十年,許多企業最佳的紀錄,是由兩個人的團隊共同寫下,例如,可口可樂前執行長高祖塔(RobertoGoizueta)與前總裁基奧(DonKeough)。信任與合作的力量,即便是在只有兩個人的團隊裡也很強大,要在兩個人以上的團隊保持更不容易,但是蘋果公司已經展示了,雖然難,但是做得到。明星員工拿出傑出的績效數字固然重要,但這還不夠,因為公司整體能否成功,不只是數學問題,還有人跟人之間的化學變化。去做就對了

成長過程中,我們受教導而認為未來是可預測的:只要我們用功讀書努力學習,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過著快樂、成功的人生。但是,在今天這個再也無法規畫或預測的世界,當變化似乎是唯一不變的東西,我們該如何面對未來呢?在創業領域排名世界第一的美國貝伯森學院(BabsonCollege)校長史萊辛格(LeonardSchlesinger)等三人所著的新書「開始去做就對了」(JustStart)中,就傳授了這個方法。這個方法可以用一個簡單的速記,稱為「行動,學習,成長,重複」。簡而言之,面對未知的未來時,創業家會採取行動。他們面對變動、沒有把握的情況時,不是試圖去分析它,或是為每一個突發狀況準備應急計畫,也不會去預測結果將是什麼。相反地,他們會採取行動,從中學習,然後再次行動。更具體地說,過程大致如下:1.首先是有個渴望。你發現或想到你想要的東西,不需要很多熱情,只需要有足夠的渴望去作個開始。例如,「我真的很想開一家餐廳,但是我毫無頭緒,不知道開不開得成。」2.盡快朝著你的目標邁出聰明的一步。什麼是聰明的一步?就是運用手邊的資源,包括你懂得什麼、你認識誰,以及其他任何可用之物,迅速行動。「我認識一個很棒的廚師,如果我懇求家人和朋友支持我,也許可籌到足夠的錢,開一家餐廳。」要確保,如果事情沒有成功,這一步驟所花費的金錢絕不可超過你所能承受的。而且最好把別人拉進來,以獲得更多資源、分散風險,並確認你的點子是個好點子。3.反省,並以前一個步驟中學到的事情為基礎,增加心得經驗。你必須這樣做,因為每次你採取行動,現實就發生變化。有時候你採取的步驟讓你更接近目標,「我應該負擔得起就在鬧區外圍開一家」;有時候是你想要的東西改變了,「看起來這附近的義大利餐廳已經多得不得了了。我們必須重新考慮我們的菜色。」用心注意,你永遠會學到一些東西。所以採取行動後,要問:這些行動是否讓你更接近目標?「是的,看起來我有能力開一家餐廳。」你是否需要額外資源,來讓你更加接近目標?「是的,我需要找到另一位廚師。我認識的那位只會做義大利菜。」你仍然想要達到你的目標嗎?「是的。」4.重複。行動、學習、成長、重複。這就是一再獲得成功的創業家征服不確定的方法。對他們有效的辦法,對我們大家也有效。?正面思考



「心想事成」通常是給人的一句祝福,這句祝福的話,對正面思考的人來說,是美夢成真。但對負面思考的人而言,可能就是惡夢一場。

人生教練首席顧問陳彥宏表示,沒有人可以做到百之百的正面思考,一般人都是正、負面思考夾雜,只是傾向正面思考的人,察覺到自己有負面的思維,跳脫出離的速度,會比常負面思考的人快。

負面思考的人,通常會覺得別人說的話、做的事,都是針對他個人,因此別人一句沒有特別意思的話,聽在負面思考的人耳裡,可能就是一句中傷,且耽溺在負面思維中,久久無法跳脫。

陳彥宏說,當人的情緒一直沈浸在負面的狀態,他所發出的語言、肢體動作,自然也就傾向負面,因此他所回收到的,通常也是別人的負面言語和行為,這會造成惡性循環,久而久之,具有負面的「心想」,很有可能就會自然地演變為「事成」,這時心想事成就不是祝福,而是惡夢成真。

化衝突為良性競爭







人與人之間,人與組織之間,衝突不可避免,當發生衝突之際,銓誼整合行銷總經理陳辭修表示,先問問自己希望事情的結果是如何?接下來就會知道該怎麼處理。

陳辭修表示,所謂的衝突,泛指一切各式各樣的爭議,衝突不見得都是壞事,它可以是良性,但因為衝突通常夾雜著負面情緒,因而讓衝突大多都變成模糊焦點的對立。

組織上的惡性衝突,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情緒,因此自然削弱對工作目標的努力,導致生產品質降低。修補或解決衝突,可能需要耗費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卻無法完全彌補組織成員之間的互信。

陳辭修認為,組織平時就應該風險溝通,也就是可能的衝突事件,在尚未引爆之前意見交流,這樣不只可以預防衝突的發生,就算事情真的發生,也能迅速察覺,並知道如何處理。

對於組織上的衝突,主管應該用心傾聽,但專注的焦點是事件的本身而非人。在聆聽的過程中,應容許當事人發洩一些怒氣和敵意,這樣才能讓當事人在情緒稍微緩和之後,願意改變自己的想法和行為。

陳辭修指出,大多數人都認為衝突是不好的,應該極力避免,但衝突有時可以是良性的,因為衝突可以激發適當的競爭,提升創新的能力。而當組織有共同的向心力,願意接受衝突的挑戰,衝突反而能夠加強內部的合作,改善決策品質。

對個人來說,面對衝突是「借事練心」的機會,畢竟每個人都要懂得如何在情緒之中,控制自己的憤怒和不平。陳辭修表示,對於衝突大家做的都是「症狀處理」,就是把表面上看到的問題解決掉,卻忽略了引發衝突的內心,這是個人的涵養和修煉,但卻是下次面對衝突時,可以用更好的態度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

献花(0)
+1
(本文系prs456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