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山之旅(三,重游歙县太白楼)
?
黄山之旅(五,呈坎也有一个八卦村)
??
2011-05-2515:26:39|??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
黄山之旅
四,潜口古民居
“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这是潜口古民居的宣传词,令人有一点望而生畏,竟然与故宫分一个上下,故宫每天人山人海,这里究竟怎样,很好奇,应该很有来历。
清代这里曾是汪沅家别业,名“水香园”,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毁于兵火。车到潜口,二面是山,中间一条河,民宅在河的二边,依山而建,一边是“明园”;另一边是“清园”,这就是说明“明园”里都是明代的建筑,“清园”里则是清代的建筑。
奇就奇在这里!一般一个老宅是一直传承下来的,哪会明代建在一块,清代又择地重建的道理,再说汪沅家别业“水香园”是清代的,哪里来的明园,为探究竟我进了明园。
潜口明园
山门没有明代的气势,横匾明明是“潜口民宅”,不会错的。
村口
顺着山坡的小路上去,就是萌秀桥。萌秀桥始建于明嘉靖申寅年(1554年),这里有介绍;它由当地尼姑出资所建,桥的一头是尼姑庵,另一头是鸡犬相闻的村庄,所以这“萌秀桥”的三个字一半刻有阴文;一半刻有阳文,桥中央成了佛界和人间的分界线,故又叫“阴阳桥”。
荫秀桥
这个典故很诱人,出典清晰,我的疑问更解不了,请教了导游才恍然大悟;
这里的“水香园”明代被兵毁了以后,由于在紫霞山下,就成为了紫霞山庄,1984年当地政府为了保存周围将要拆除的老屋,集中于此,明代的建一个“明园”,清代的在河对岸建一个“清园”,这就对了!
心里有了底,拍摄就有了方向,这里只是一些建筑群的代表,方祠宗祠坊孤零零的在那里,就能解释了。
这个牌坊好气派,精美无比,是明代的无疑,因为就是这个风格,是我见到过的最精美的明代牌楼之一,最奇的是它的雕刻,我们来看;
方祠宗祠坊
一个人和一个量米的斗,是什么意思?你想想吧!
魁
这个雕刻在牌楼正上方最高处,这个人是鬼,鬼字右边加一个斗字,象征着一个字;这个字就是“魁”,表示这个家族世世代代将得以高中,好厉害!
无题
二边的雕刻看了半天没有懂,说龙不像龙,说麒麟不像麒麟,令人惊奇。牌楼是旧的搬过来新建的,但是这雕刻是老的无容置疑。看着这五百多年前的老牌楼真的感叹万千,我们的老祖宗太聪明了!
善化亭
路中央有一个善化亭。“善化亭”,建于明代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亭名“善化”,乃取旧时“善化贤良释化愚”之意。亭为方形,四柱居空,飞檐翘角,造型美观,亭顶梁横木上刻有对联:“阴德无根方寸地中种出,阳春有脚九重天上行来”,意在劝人诚心行善方可积德。此亭还有一对联:“走不完的前程,停一停,从容步出;急不来的心事,想一想,暂且丢开”,寓意十分深刻,万事均是如此。
???司谏第
又来到了司谏第,“司谏第”建于明弘治八年(公元1495年),为明厅式的文化型建筑。第内设天井,四周绕以石柱,中架单孔石拱小桥,直通正厅,厅上设石座寝室,供奉神位,该第构架用料宏大,梭柱、月梁、荷花墩、叉手、单步梁、斗拱雕刻精美,显示了明代建筑风格。此第原是明永乐初进士、谏官、吏部给事中汪善的孙辈,为祭祖所建的家祠。中堂高悬“敕谕匾”,上书:“皇帝敕谕进士汪善……特命尔荣归故里,以诚德业,副联所期”。
???一个进士、谏官、吏部给事中的家祠,石台阶有三个,男左女右,中间肯定是重要人物才能走,现在谁也不管。
司谏第内宅
它的内宅古风扑面,仿佛又到了明代,这就是历史的氛围,这些都是原物搬来重建的,比毁了好多了!
乐善堂
顺山而上,即见第一座民宅“乐善堂”,又称“耄耋厅”,建于明代中叶,此堂是供族中80岁以上的老人娱乐和议事的场所。宅高雅古朴,二进三开间,正面为三开间柱式门厅,厅的两侧多有门房,前后进间设有天井。
明代徽州民居家家如此,谓之“五岳朝天,四水归堂”。古时徽州人聚水如聚财,选设天井,不仅是通风采光的需要,还图“肥水不外流”之吉利。乐善堂天井两侧都有廊室,正堂20根大柱巍然挺立,横梁雕刻精细,整个建筑气势不凡。
按说大门的门槛是很高的,这里却很低,这是什么道理,我在这里出一个题目大家想想,是不是忘了带过来,还是遗失了?
门槛
??
好气派的曹门厅,规模比司谏第大多了!
曹门厅
“曹门厅”建于明嘉靖年间。此厅檐罩高悬,门庭九开间,献柱八根,整齐划一,庄严肃穆。曹门厅建造者为潜口汪曹(其先人曾任宋代漕运使)后裔支祠,建筑宏伟,为一般祠堂所不及。
???宋代漕运使的家祠,不但年份久远,而且气势雄伟,这说明了政府这件事做对了,这里的建筑虽说是搬来的,要没有这个工程,这些东西早就毁了!
想想老上海的痕迹,有谁在这样做。要开发了,拆开来一看,啊!老房子,悄悄地赶紧拆,给人发现了工程就要“泡汤”,多多少少好东西毁于一旦,好可惜!记得游艇总会(上海划船俱乐部)已经拆得只剩地基,网上专家一哄,才得以保留,沈家大院和宜稼堂哪来这样的好运气,还不是在等待末日。
曹门厅内宅
这些柱、这些梁、这些屋架、这些门窗,都是一件一件原封不动地搬来的,使它们才能得以重见天日。
曹门厅台阶
台阶依旧在,飞檐同样显示了先人们的智慧,外国人是没有的!
飞檐
“明园”里包括山门一套,石桥、路亭、石坊各一座,祠社三幢、宅第四幢,各显明代的风采,令人印象深刻。
河对岸是“清园”,园门气派雄伟,清代的粉墙黛瓦历历在目。
潜口清园
??
安徽的民居与浙江大不一样;
浙江民居
路过浙江的人都知道,尤其浙江北部以小别墅为多,房顶都有一个小亭子,放什么大家都知道,我不多讲。这张照片的拍摄很有趣,在回来的路上我已经议好了提纲,还缺一张浙北民居的照片,朋友建议在车上拍,这就难了,车不但快,时速每小时一百公里以上,而且颠簸厉害,试试吧!路边的树都虚了,后面的房子依然很清晰,我也弄不懂,难道这就是光学避震的效果?好厉害!
到了安徽就变了,尤其那些老民居很有特色,这与当地的风俗有关。
粉墙
安徽民居的围墙都很高,当地的男人长期在外经商,夫妻俩一生在一起不到三个月,造就了著名的徽商,尤其在清代。经商赚了大钱,回家置地造屋,这屋里没有男人,只有老人、女人、小孩和钱,强盗来抢怎么办?高墙应运而生,谁爬得进?
小窗
门不但小而且结实,最有特色的是窗;小得连人也钻不进,这就为了防盗。最高的小窗什么用?小媳妇天天盼郎归,趴在最高的小窗上遥望远方的官人早一点归来,望眼欲穿到心灰意冷,孩子养到读书,还没有见过爸爸,这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安徽的贞节牌坊特别多。
小后门?
正门很少开,除了官人回来。平日里走走后门,还要小心翼翼,据说大户人家都有地道,一旦真的强盗冲了进来,只好躲进地道,有钱人也有苦恼的地方,不要看他们一时风光。
义仁堂
也有公众的所在,这像是一个议事的厅堂。
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是原来就有的,搬来了,怎样布局还原原来的面貌,也做了一些巷道,营造一点气氛。
巷道
前后交替倒也有一点身临其境的感觉。
交替
别致的门楼引人入胜,好不容易,原汁原味的全部照搬,世上奇迹。
门楼
难怪这里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像一个一比一的原型博物馆,身临其境,体验一下几百年前生活情景,就在这山墙里,很不错!
山墙
山墙上的砖雕;现在的“精品”也不见得及得上,如果给我捡上一块,拿到东台路去,这次旅游的费用也不用愁了,我一直说就是老东西好!
墙雕
这一集《潜口古民宅》行将结束,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这门槛为什么这么低;原来门槛是能拆卸的,一旦装上老门槛小孩子就要爬过去了。
门槛
这样岂不要踩坏了,所以把老门槛给拆了。
生活中碰到“老门槛”大家都会敬而远之,生怕被他赚了便宜,这里真正的老门槛确是保护对象!令人唏嘘。
在潜口古民宅玩了二个小时,拍了不少照片,也为政府有此壮举感到钦佩,但总有遗憾,没有石板路、没有高墙夹着的小弄堂,没有抬桥子也难拐弯的弄堂转角,没有青苔斑驳的高墙,对拍照来说韵味不够,我正在叹息,导游告诉我,不要急,下一站我们要到“呈坎八卦村”,那里全部是原汁原味,住着人,还有几百年前的冷暖空调,真正号称“江南第一村”,这不是吹出来的,是朱熹说的。好啊!我早早地钻进了大巴,快点开车!
?
??????????????????????????????????????????????????????Caikangan
?
?
?
?
分享到:????????阅读(734)|?评论(7)|?转载?(0)?|举报
?
黄山之旅(三,重游歙县太白楼)
?
黄山之旅(五,呈坎也有一个八卦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