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如何跨越初中与高中化学衔接的鸿沟
2013-05-07 | 阅:  转:  |  分享 
  
如何跨越初中与高中化学衔接的鸿沟摘要:从知识内容、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跨越初中与高中化学衔接的鸿沟,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高中;化学;衔接

高一新学期刚刚开始,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化学听不懂,学习中遇到很大困难,甚至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有不少学生把初中进入高一学习化学的那一阶段当成是一道很难逾越的鸿沟。初中与高中化学的衔接,是中学化学教学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一个基本内容,也是需要去探讨和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跨越鸿沟,做到“知识内容”上的衔接

中学化学新课程更注重科学对个人、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目标是提高大众的科学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化学更重视以“事实学习”为特征的课型,容易淡化知识本身的规律性,容易出现“一听就会,一用就乱”的问题。例如:初中化学讲到酸、碱、盐的时候举了几种代表物,学生并没有掌握判断酸、碱、盐的规律。到了高中遇到的物质多了,就很难正确地判断出一些物质所属的类别。事实上中学化学课程按照化学知识内容的基本线索,建立了既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内容体系。只有深刻理解了中学化学课程知识内容里的相互关联和相对独立,才能真正处理好初中与高中化学在“知识内容”上的衔接。

1.理清“知识结构”

中学化学课程知识内容可以分为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其中高中阶段又可分为必修和选修八个模块。按照知识本身的结构规律,又可以把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内容主题。可以用图1所示的关联图进行描述。

2.领会“知识内涵”

内容主题下的知识点,在相同学习阶段的不同知识点之间和不同学习阶段的相同知识点之间也都存在着关联,图2为内容主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下知识点“元素”、“微粒”和“物质”在相同学习阶段和不同学习阶段的关联图。

3.把握“知识处理”

在明确了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和“知识内涵”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关联后,就要面对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关联,并把这种关联贯彻到教学中去。仔细琢磨,关键有三点:首先,认识要“准确”,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其次,理解要“到位”,做到不浮于表面,也不挖的太深;最后,贯彻要“落实”,不要想的跟做的不一样,以致在执行上打折扣。例如,化学用语作为一种化学专业的特殊符号系统,对化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正确而熟练地掌握是绝对必须的。初中化学教学作为化学启蒙教育,这方面要求太高是不需要的,但从为高中化学学习提供基础角度看,若要求太低,必然造成高中化学学习的很大困难。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教学内容安排基本上遵循学科体系,在多年的教学和中考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教学衔接的的教学要求细则,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又例如,物质分类知识,对于初中启蒙教育而言,只要求通过一些简单事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区别)的了解,认识物质种类繁多而有序,可以依组成性质加以分类就足够了。而高中必修模块,要求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教材通过分散在各章节的各类物质典型代表物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各类物质的区别与转化关系。

二、跨越鸿沟,做到在“学习能力”上的衔接

掌握知识不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通过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化学学习的能力。新课程实施以后,中学化学提出了新的四种学习能力,分别是“实验与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和加工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这四种学习能力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又是发展联系的。准确理解和把握这四种能力在初中和高中这两个不同阶段的要求,对做好初高中化学学习的衔接是必要的。

1.发展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对比初中与高中化学在“实验与探究的能力”上的要求,初中化学用到的行为动词有“设计”、“完成”、“形成”、“认识”、“提出”等,程度副词或形容词有“简单”、“基本”、“初步”等,说明了主要定位在基本认识和简单尝试上;而高中化学用到的行为动词有“了解”、“实践”、“掌握”、“运用”、“解决”、“解释”等,程度副词或形容词有“一般”、“简单”、“合理”等,体现了更重视分析理解和实践运用。

2.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比初中与高中化学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的要求,初中化学用到的行为动词有“分析”、“解决”、“认识”、“描述”等,程度副词或形容词有“一些”、“简单”、“常见”等,体现了对常见事物进行简单分析和简单解决的要求;而高中化学用到的行为动词有“分解”、“运用”、“分析”、“综合”、“解决”、“表达”、“解释”等,程度副词或形容词有“实际”、“简单”等,反映了更重视问题解决过程中对培养学生思维方法和表达能力的要求。

3.发展信息处理和加工的能力

对比初中与高中化学在“信息处理和加工的能力”上的要求,初中化学用到的行为动词有“形成”、“认识”、“了解”、“学会”、“获取”、“加工”等,程度副词或形容词有“一些”、“初步”等,强调了对化学基本思想以及对信息分析、获取和加工的要求;而高中化学用到的行为动词有“融会贯通”、“复述”、“再现”、“辨认”、“提取”、“加工”、“储存”、“整合”、“重组”等,程度副词或形容词有“能够”、“有序”等,反映了更重视对知识或信息进行内化、转化和整合的要求。

4.发展自学能力

对比初中与高中化学在“自学能力”上的要求,初中化学用到的行为动词有“交流”、“讨论”、“表达”、“形成”、“了解”、“分析”等,程度副词或形容词有“主动”、“清楚”、“逐步”、“良好”、“简单”等,突出了对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积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要求;而高中化学用到的行为动词有“接受”、“结合”、“解决”、“分析”、“评价”、“应用”等,程度副词或形容词有“敏捷”、“新”等,体现了更重视在新信息整合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分析评价能力的要求。

三、跨越鸿沟,做到在“科学素养”上的衔接

现代科学素养在强调科学知识、技能、过程学习的同时,更加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要求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决策,从科学与社会的角度主动地思考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付诸行动,这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在对中学化学学习调查中,学生对化学的喜欢随着学习时间的转移在不断下降,学生对化学的认识就是危险、有毒、有害等关键词。可见,中学化学教育还应承担一项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注意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把化学中真善美的一面展示给学生。

1.尊重客观事实

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实验方法,学习化学也离不开实验,故尊重客观事实是研究和学习化学最重要的品质。但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受“考什么讲什么,怎么考怎么讲”思想的影响,“讲实验”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讲实验”中存在两种普遍的情况:一种是单纯文本性的讲述实验过程和要求,让学生只是知识性地去记忆;另一种是演示性地“讲实验”,尽管有演示实验,但缺少对实验思维的建立、实验过程的体验、实验现象的分析等,学生只是机械地、表面地、被动地接受实验结果。学生的实验能力应该通过学生对实验目的的把握、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仪器和试剂的选择、实验装置的设计、实验过程的设计、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实验结论的提炼等方面得到体现,要通过对实验整体的要求来回应那些“讲实验”的现象。

2.坚持科学态度

当面对纷繁复杂的现象、言论和观点的时候,只要坚持科学的态度,那就不会让自己迷失方向。中学化学学习要紧密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就在这个紧密联系当中,大家就放大了对“水俣病”、“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苏丹红”和“二噁英”等对人类的危害,而掩盖了化学对创造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很多人把“化学”当作危险、有毒、有害的代名词。由此可见,化学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当做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从初中接触化学开始,一直延续下去。

3.发扬创新精神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不仅支持了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而且为解决困扰现代社会的各种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有效途径。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创新是化学学习源源不断的动力,要通过各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课堂上积极开展探究学习,本质上与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是一致的,通过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科学知识与技能。

初中与高中衔接,不是把高中的学习要求挪到初中来,也不是把初中的学习要求拿到高中来。在高中化学教学前,安排几个初中与高中衔接的专题,为高中教学做好铺垫,这不是中学化学整体教学的组成部分,而是中学化学教学不到位的弥补方法。因此,应该把初中与高中的衔接准确、到位地贯穿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始终,保证初中与高中化学教学的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全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献花(0)
+1
(本文系围炉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