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当婚姻触礁
2013-05-16 | 阅:  转:  |  分享 
  
当婚姻触礁

来源:网络情感分类:婚姻

这是我在《时尚育儿》最后的两个专栏文章。虽然问题比较沉重,但是因为国内越来越多婚姻遇到触礁的问题,不能不去讨论它。因为这个话题很广,在杂志字数的限制内我无法用一个专栏给予足够的讨论。因此,我会把内容分成两个月的专栏,第二部分会在下个月上刊和博客。

对于面临离婚的家长,我建议你们可以参考《父母离婚后:孩子走过的内心路》这本书:

http://product.dangdang.com/main/product.aspx?product_id=20040507。在做出这么重大的决定以前,请先多多考虑孩子将要面临的挑战,多多做出心理准备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当婚姻触礁,是选择地狱般的生活,还是选择单亲家庭?

本期话题尽管有些伤感,但贴近现实。事实是,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婚姻触礁、没有爱情的婚姻、单亲现象……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如何应对?哪种情况更坏?哪个更痛:切断胳膊还是切断腿?

我的回答是:两种都痛,让我判断哪个更痛,这不公平。从我在《佩蓉的妈妈经》一书中援引莱因霍尔德?尼布尔的一句祷告中可找到答案:

“上帝赐我以宁静,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

赐我以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

赐我以智慧,去分辨二者之间的不同。”

坚强面对

当陷于没有爱情的婚姻,需要接受什么?需要改变什么?你能分辨两者的不同吗?你会为区分两者的不同而寻求帮助吗?既然你是单亲父母,你就要接受现实,但是你能改变什么呢?

这些问题的根本前提是只能在两件坏事中选择较轻的。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如何在不利情况下尽力而为,而不是容忍伤害?

陷于没有爱情的婚姻,或作为一个单亲父母,犹如实施了截肢手术,因为身体中一个关键的功能消失了。但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非常顽强的。尼克、胡哲(NickVujicic)没手没腿,一个重度残疾的人顺利成长,完成大学学业,娶了个漂亮的妻子,过着美满的生活,任何人看了都会惊讶不已。他的秘诀就是接受残缺的身体,乐观地对待生活,而不是自哀自怜。他选择对自己拥有的抱有感恩之心,而不是盯着没有的。

是的,你可能有不幸的婚姻,你也可能不得不依靠自己照顾孩子。但从现在起,告诉自己:你要感激什么?只要孩子的父母身心健康,孩子就有希望。人类具有顽强的意志。

改变比离婚更重要

好的婚姻是这个世界的天堂。坏的婚姻是这个世界的地狱。为了孩子勉强维系婚姻对孩子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的回答显然是“不好”。但是,没有人希望步入一个以离婚为结果的婚姻殿堂。

更重要的问题应是“婚姻是否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对于深陷不幸婚姻中的人来说,答案不一定是离婚,而是改变。如果夫妻任何一方希望或愿意挽救婚姻,那还是有希望的,有峰回路转的可能。

我不认为离婚后,任何一方都是更加幸福,除非出现积极的变化。缺乏爱的感情并不代表婚姻已经寿终正寝,缺乏改变才是致命的。如夫妻一方决定改变,家庭作为家属关系的动态系统就有出现转机,也会更良性地发展。

若真离婚,如何面对孩子?

如果真的分开了,该如何面对孩子的疑问:妈妈/爸爸去哪了?

俗言:“诚为上策”。这适用于任何情况。离婚时,信任极具重要性,因为这时孩子的世界已被打乱。

你最起码要对孩子诚实,告知他们未来要面对的现实。这是证明你相信孩子具有应对坏消息的勇气和能力的一个好机会,因为离婚会逼迫孩子更快地成长。

告诉你的孩子说,父母两人决定过独立的生活,这样他们可以更好地爱孩子。说清原因,保持理智,但不要诬蔑另一方的人格。

告诉孩子,离婚与他们无关,而是因为父母经常会伤害对方,无法找到相处的方法。

向孩子保证父母会继续关爱孩子,尽管父母过着独立的生活,但对孩子的爱是不变的。父母要继续关爱孩子,融入孩子的生活,尽最大努力履行自己的诺言。

帮助孩子面对事实是更好的做法,而不是等孩子过几年以后才发现事实,那时他们会感觉被背叛了,或更糟糕的是,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相信他应对坏消息的能力。这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让孩子受到的伤害最小化?

大多数人结婚是因为冲动,后来发现两人格格不入。这时,他们没有为修复婚姻而努力,也没有像成年人一样和平分手,而是凭一时冲动地去生孩子。对于有了小孩后要求离婚的夫妻,我告诫:孩子会永远留下伤疤的!要有成年人的担当,继续关爱孩子,帮助他们走过这一段。

是你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的。即使你认为你的另一方伤害了你,你也要做好父母的角色!你必须承担责任,处理好自己所受的伤害、愤怒、悲痛,继续培育你的孩子。

如果需要,可以寻求帮助,但不要把气愤、背叛、心胸狭窄等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

帮助孩子能继续从另一方获得所应有的父爱/母爱,至少孩子需要并应能得到你的爱。

不要拿她与另一方对抗,这会毁掉她应得到的爱,孩子是本需要另一方的。

单亲父母要注意些什么?

我在鄙作《佩蓉的妈妈经》一书的“单亲妈妈不影响幸福”章节中,为单亲妈妈提供了一些小窍门,这也适用于单亲爸爸:

1.积极在生活中尝试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想法、观念和信仰去面对发生的事情。一定要记住,婚姻的失败并不代表人生的失败。只要你有积极的人生观,就能养育出健康、快乐的孩子。正如我们从席哲博士那里学到的一样,虽然无法控制我们的环境,但却可以选择我们对待环境的态度和方式。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尽量选择那些积极的有帮助的人生态度,而不要总是选择那些消极的没有帮助的人生态度。

2.直面痛苦明确切实可行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信自己一定能度过那些黑暗的时光,别总是自怨自艾。尽管痛苦某种程度上总是在那里,但也要相信,只要你愿意努力去面对和克服遇到的困难,你也能重新感受到欢乐。给自己一些时间,去理解悲痛的过程,然后克服悲痛,不要让自己逃避或者试图缩短这个过程。让自己直面痛苦,然后恢复。

3.反思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获得成功。给自己一些时间,单独面对自己的内疚、害羞、生气、悲伤、痛苦和退缩。学会克服内疚和自我谴责。给自己一些时间考虑和反思人生,反思你想要获得的东西。

4.原谅学会原谅,给自己、给自己的另一半、给他人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当你生气、自怨自艾或者悲伤时,选择原谅和放手。我发现有种办法很管用,就是想象自己正拿着一个充满了怨恨和生气的气球,然后一一把这些伤害和失望从气球中释放出去。原谅不仅仅是让其他人免受惩罚,也是让自己逃出内心痛苦的牢笼,这种痛苦会毒害我们的灵魂,让我们远离那些健康的情绪。当我们原谅和放手时,就是把自己从这些情绪中解放出来,放弃报复的权利,选择享受生活中的那些积极部分。

5.肯定自己肯定自己值得被爱。一定要记住,并不是你的另一半离开了你,就意味着没有其他人会再爱你,或者你不再可爱。至少,你应该尝试提醒自己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积极方面,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6.恢复活力不要孤立自己,去交些朋友,去参加社区活动。找到一些爱好,能给自己充电,恢复自己的活力。

7.丰富自己用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帮助他人。用别人曾经帮助过你的方法去帮助其他人。这有助于你在自己的痛苦中找到目标和意义,因为你也能够利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去帮助和丰富其他人。当然,也不要因为害怕孤独或者害怕面对痛苦,就不顾一切地依赖其他人。

感谢《时尚育儿》允许我把今年1月刊的专栏文章放在博客分享。这是我最后的一篇“佩蓉谈婚姻”专栏文章。谢谢《时尚育儿》给我分享的机会与平台。以后我会继续为杂志写适当的一次性的文章。



然而,如上期所述,触礁的婚姻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变化是不会发生的,变化需要外界的帮助。

心理印记:结合分离,合适有度

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印记’的词,描述了动物或物体对主体产生‘印象’的敏感学习阶段。一个鲜明的例证就是:科学家使巨大的白球在小鸭子头脑中留下‘印象’,使鸭子认为这就是其母亲,并且时时刻刻跟着白球,模仿球的行为。最著名的‘印记’就是直系亲属印记:动物的多种行为特征都是从父母那里习得的。在孩子的成长中,这个说法可用于婴儿从父母那里学习的过程。1

一个不幸福的婚姻之所以不幸福,或最终导致离婚,就是导源于上一代的‘印记’,导源于冲突解决的沟通方式。

我们通常会陷于这种行为中。除非我们通过再学习,或‘重新印记’来努力纠正这种情况,否则我们就无法摆脱从父母或周围的人学来的模式,就无法改变。这种‘印记’概念与我们所熟谙的‘依附理论’非常相似。

心理学家玛德琳?勒文(MadelineLevine)在其新书《培养孩子之方法》中为‘依附理论’提出了新的见解:

“如果父母为孩子带来温暖,提供支持,家庭稳定,感情协调,则孩子就会对父母产生安全的依附感。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更有冒险精神,因为他们相信,在困难时期也有安全的后盾。具有安全依附感的孩子自信心强,容易接受别人的爱。

而另一些父母处理不当,使孩子产生不安全的依附感。这些父母过于焦虑,无法理解孩子,或不协调,或自身心烦意乱,不能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后盾。结果他们的孩子的能力受到影响,无法培养正确的人际关系,不容易接受别人的爱。不消说,‘不安全依附型’的孩子无论在人际关系抑或自信心方面,一般都无良好的表现。

这种分类系统可以让人简单明了地理解教养方式。这表明,以后自己作为父母,很可能与我们自己的父母无多大差别。并且通常得出这样的结论“真不感相信,我居然跟我母亲一样”,这也是历史的一贯的结果。

‘依附理论’对于心理学家了解我们如何培养人际关系,以及处理自身心理平衡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然而,这不是一个静态的分类方式,而是动态的。

在早期与父母的关系,为孩子后来的成长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但生活通常以各种方式进行干扰。好事情会降临那些具有不安全感的孩子,使他们成为负责的成年人。他们天资聪颖,一些可靠的成年人为其提供帮助、支持,给予稳定的环境,以弥补之前所不足的。坏事情也会出现在具有安全感的孩子身上,长大后情况与小时候相反。

生活为一个具有安全感的小孩子出了一记弧线球——致命的灾难,从此那个孩子的生活轨迹很可能摇摆,甚至改变。

是的,父母分离大大影响了我们的孩子,但还有其他很多因素。这是个痛苦的现实,因为我们孩子所面临的风险是我们无法预测的。另一方面,这还表明世上事情变化不居,无论我们早期的经验如何,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希望由此而生。不论我们的年纪多大,只要我们能通过学习新的教育或婚姻经验对自己进行‘重新印记’,不论是通过咨询师还是朋友的帮助,我们均能改变,成为心理平衡、健康的人。只有自己处理得好,我们才能成为合适的配偶、父母。

《改变带来医治》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它帮助我进行再印记,让我学会如何正确地相连(印记或依附)、分离。

离婚后如何开始

现在我们看看已故管理大师富兰克林?柯维所编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智慧,帮助你迈出第一步:

前进道路中必须克服的10种情况:

1.受控于别人的言论

?别人怎么想不重要,你对自己的看法才是重要的。

?你必须做对你以及你的生活最有益的事,而不是迎合其他所有人的意愿。

2.过去的失败是耻辱

?过去不代表未来

?最重要的是你现在做的事。

3.对自己要追求的优柔寡断

?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永远只能原地踏步。

?做个决定,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全身心地去追求。

4.在至关重要的目标上拖拖拉拉

?生活中有两个重要的选择:接受现状、接受改变现状的责任

?栽树的最佳时间是20年前,次之是目前。

5.没有行动

?如何死,什么时候死,在这个问题上你不用选择

?你要决定自己如何生活——马上。

?每一天都是进行选择的新机会。

6.必须要做对

?力争成功,但永远不要放弃做错的权利。

?如果没有做错,你也会失却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无法取得进步。

7.逃避应解决的问题

?不要再回避!

?直面这些问题,然后解决,与自己生活中认为值得的人进行沟通,欣赏他们,原谅他们,爱惜他们。

8.制造借口,而非做出决定

?大多数失败的起因是借口,而不是决定。

9.忽视生活中的积极现象

?你看到的通常取决于你要找的

?如果现在不对生活中的美好心存感激,你将很难找到幸福。

10.不懂得欣赏当下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努力做成大事情,而没认识到,生活中的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

所以,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境况,从自身开始。从改变开始。











1







献花(0)
+1
(本文系磨坑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