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安徽省肥东县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3-05-21 | 阅:  转:  |  分享 
  
肥东县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制卷:肥东县张集中学陈聪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题。(8分)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qiānxǐ()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的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cǎi()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1、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分)

qiānxǐ()jīngcǎi()

2、联系上下文,仿照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2分)

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达_______________。

3、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4分)

抵达起伏琐碎不胜其烦弥足珍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同学们街头发现的错别字,请你在题后的方框中改正。(6分,每空一分)

(1)饭店门口:“抄”饭。(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



(3)店铺门口:“另”售。(4)快餐店门口:大排“挡”。



(5)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6)停车场招牌:“仃”车收费。

5、根据要求填空(11分)

(1)《夜雨寄北》中想象和友人重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泰戈尔《金色花》)

(4)月光淡淡,____________________。白云团团,。(郭沫若《静夜》)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一诗中,借“莺燕”表现早春美景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南京人杰地灵,曾在此居住过的文化名人灿若群星:王羲之、李白、吴敬梓、鲁迅..….小华就此拟了副对联,但觉得下联有一处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请你修改。(2分)

上联:吴敬梓冷眼观世,《儒林外史》讽丑恶

下联:深情怀旧周树人,《朝花夕拾》忆往昔

你将下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故事,写出阅读后的收获。(3分)

有个齐国人特别喜欢打猎,可是费了很多时日也没有猎获野兽,回到家觉得愧对妻子儿女,出外觉得愧对邻里朋友。他思考自己打猎一无所获的原因,是因为所带的猎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的猎狗,但家里穷没有钱。于是就回家努力耕地,结果家里就富了,家里富裕了就有钱买来好猎狗,有了好狗就屡屡能打到野兽了。因此他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

答:





二、阅读(50分)http://www.1haoti.com/shiti/zhongxue_yw/a7/

(一)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8、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趟()遍()

9、第①节第一句中的“偷偷地”,“钻”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10、词可以叠用,能加重语气,加深语意,并且还有不同的叠用格式,请在第①节中找出两种不同格式的叠词例子。(2分)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11、第②节在描写上很有层次,请找出语段中表现层次井然的三个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写这些人的动作、行为的目的是()(2分)

A、草地有人在活动,所以要写。B、说明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情很愉快

C、是间接写草地,突出草的嫩绿可爱D、写了草,又写人,构成一个画面

13、下面是对第②节的评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从视觉、听觉、触觉角度写出了一幅五彩缤纷的春花图。

B、这节的描写,色味俱全,虚实相生,动静相配,高低映衬,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立体感很强的春花图。

C、这节运用排比、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春花的美丽。

D、这节表达方式多样,描写角度别致,多种感官并用,写出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愉悦。

(二)

一场台风,把这座美丽的小城变成了汪洋大海。忽然,楼群中间晃晃悠悠摇出一条小船,上面挤满了人。浪高水急,船小人多,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有人提议得下去两个人,不然的话大家都会被淹死。提议是正确的,得到全船人的拥护,可是让谁下去呢?

谁下去谁就会立即被洪水吞没。船上的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开口说话。

洪水越来越急,小船已经进水了,眼看就要沉没。这时一位白发的老人说:“我下去吧,我已70多岁了,是船上岁数最大的人,你们年轻人活着比我用处大。”说着就要往水里跳。他的话音刚落,又有一位瘦得皮包骨头的小伙子说:“我也下去,我得了绝症,医生说没有多长时间了。迟早也是死,倒不如就死在今天。也好留下一个健康人的性命。”说着也要往水里跳。

正在这时,一个胖胖的中年人伸手把他们两人拉住了。他问老人:“您的体重是多少?”老人一怔,说:“100斤左右。”中年人又问小伙子体重是多少,小伙子说:“只有80斤。”中年人说:“那你们两个都别下去,我一个人下去就行了。”老人说:“别别,你年轻力壮,正是好时光,要珍惜生命啊!”小伙子也紧拉着汉子的衣襟。中年人着急的说:“我180斤,正好是你们两人的体重之和,一样的重量,我下去只死一个人,你俩下去两个性命就完了。这么简单的算式你们难道不会算吗?”说着用力挣脱小伙子的手,纵身跳进了汹涌的洪水中,一个巨浪打来,中年人再也没有露出头。

全船人好似回到了小学时代。望着中年人跳水的地方,就像盯着黑板上老师出的数学题,嘴里喃喃着:180=100+80……100+80=180……人们打开中年人留下的黑皮包,得知他叫张茂德,正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

台风过去,洪水退尽,小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人们在小城中心广场建起一尊张茂德塑像,碑文是这样写的:

你用宝贵的生命证明了一道数学“难题”:100+80=180……

(作者:顾文俊选自《青年文摘》)

14.这篇小小说主要写了哪几个人?主人公是谁?简要阐述理由。(2分)





15.仔细研读下面句子,按要求答题。(4分)

(1)忽然,楼群中间晃晃悠悠摇出一条小船,上面挤满了人。

如果删去句中划横线词语,句子的意思表达受到怎样的影响?(2分)





(2)他问老人:“您的体重是多少?”老人一怔,说:“100斤左右。”老人“一怔”的原因是什么?(2分)





16.你认为张茂德的行为跟他小学数学老师的身份有联系吗?简要阐述理由。(2分)



17.该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2分)





(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___________是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_________家_________家。(4分)

2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分)

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 )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故: )

择其善者而从之(从: )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 )

.:(分)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6.1988年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巴黎共同宣言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从孔子那儿重新寻找智慧。”这说明儒家的根本智慧和核心价值并没有过时,她正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着作用。(分)





____

(四)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繁星》

19、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笔名),原名________________。(2分)

20、《繁星》、《春水》大致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3分)



21、请说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可以是艺术上的,也可以是内容上的。(2分)





三、写作实践(40分)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面对父母、老师、朋友的关爱而感到幸福;面对失败挫折而感到无助;或是一个人独处而感到孤独……只要你细细品尝生活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味道。请以“感受_______________”(幸福、孤独、成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先任选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要写出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5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



















400



















600











肥东县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

1、迁徙精彩(2分)2.参考示例:(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地方才算完成使命(2分)

3.参考示例一:长大了,才知道琐碎的童年趣事弥足珍贵,才知道当年不胜其烦的父母唠叨价值连城,才知道历经起伏跌宕才能够抵达事业的巅峰。参考示例二:抵达目的地已是傍晚,他们不顾旅途的劳累,立即来到海边欣赏落日。沐着落日的余晖,听着海浪的欢歌,远离都市的喧嚣,他们体验到一种弥足珍贵的生命愉悦。(4分)4、(1)炒(2)充(3)零(4)档(5)蜡(6)停(6分)

5、(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4)笼罩着村外的松林漏出了几点疏星(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6)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11分每空一分)6、周树人深情怀旧,《朝花夕拾》忆往昔(2分)

7.(3分)围绕“要实现自己的愿望,先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或“思考很重要”等观点谈收获,言之成理即可。(3分)

二、阅读(50分)

8、tàngbiàn(2分)

9、把小草拟人化了,而且“钻”字还透露出小草的顽强生命力。(2分)

10、①偷偷、嫩嫩、绿绿②一大片一大片(以上仅写一个叠词也可)(2分)

11、树上、花下、遍地(3分)

12、C(2分)13、B(2分)

14.主人公是张茂德。(1分)理由:小说着力塑造了为了大家的安全而舍身赴死的小学数学老师张茂德这一形象。(1分)

15.(1)删去就不能表达出船小人多,情况危急。(2分)(2)老人为别人在这个危急的关头还有心思关心他的体重而感到诧异。(2分)

16.示例:有一定联系,他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所以对这样的简单运算十分敏感,出现这样的危急情况,他自然地想到了自己的体重大概是另两人的体重之和;没有联系:这样的算式每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甚至是没知识、没文化的人都会算,关键是看他是否有舍己为人的品质。(以上两种答案说出一种答案就行)(2分)

17.示例:这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运算,而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才得来的算式。也点明了主旨,使张茂德老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2分)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分)

19、《论语》儒教育思想(4分)

20、愠:发怒、生气;故:旧的知识;从:跟从;其:大概(分)(分)(分)(分)(分) 评分标准 ?

一类卷

(35—40分) 1、立意正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 2、结构完整,注意照应,详略得当。 3、语言得体、流畅。 ?

二类卷

(30—34分) 1、立意正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 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3、语言规范、通顺。 ?

三类卷

(20—29分) 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 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 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 ?

四类卷

(10—19分) 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 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 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 ?

五类卷

(0—9分) 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 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 3、文理不通,错别字很多。



















中学语文



七年级语文试卷































共6页第6页



共6页第4页



共6页第3页



共6页第2页



共6页第1页



.............................................................密…………………………封…………………….………线………………………………………………………………...



.............................................................密…………………………封…………………….………线………………………………………………………………...



.............................................................密…………………………封…………………….………线………………………………………………………………...









献花(0)
+1
(本文系晚秋红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