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题复习指导
2013-05-23 | 阅:  转:  |  分享 
  
高考化学选择题专题复习指导

热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描述和应用。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T℃时,1LpH=6的纯水中,含H+数为10-6NA个B.15.6gNa2O2与过量的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C.1molSiO2中含2molSi-O单键D.如果5.6LN2中含有n个氮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一定约为4n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B.pH=2、体积为1L的醋酸溶液中含醋酸分子的数目为0.01NAC.7.8gNa2O2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4NAD.4.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NA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应用。1702年德国化学家GeorgStahl最先发现并报道了高铁酸钠,随后对高铁酸钠的研究报道一直没有中断过。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广阔,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O2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B.O2是氧化产物C.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2mol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10mol电子转移分析

所以Na2O2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错。O2是氧化产物,B对。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对。2molFeSO4发生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10mol,正确。仿照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我们可以把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分成“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如Fe+2H+=Fe2++H2↑可分成氧化反应:Fe-2e-=Fe2+还原反应:2H++2e-=H2↑则下列正确的是DFe+2Fe3+=3Fe2+可分成氧化反应:Fe-2e-=Fe2+还原反应:2Fe3++2e-=2Fe2+MnO2+2Cl-+4H+=Mn2++Cl2↑+2H2O氧化反应:2Cl--2e-=Cl2↑还原反应:MnO2+2e-+4H+=Mn2++2H2OCl2+H2S=S↓+2H++2Cl-氧化反应:H2S-2e-=S↓+2H+还原反应:Cl2+2e-=2Cl-A.????????B.????????C.????????D.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主族元素的阴离子、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同周期、同主族原子的半径大小比较;电子式的书写。B.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为W>X>Y>Z

C.X与W形成的化合物W2X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D.Y、Z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

【变式训练】下列各选项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Al原子和N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NaCl的晶格能与MgO的晶格能;F元素和O元素的电负性;和元素的第一电离能;H原子和H+离子的半径A. B.C. D.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关系。热化学方程式的表达(状态、计量数、能量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不同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焓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有能量变化。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焓(设为x)与生成物的总焓(设为y)之间的关系为:x>y,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x<y,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x≠y。答案:AC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B-29轰炸机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了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巨大威力将两地夷为平地,加速了日本的投降,却也杀死了10万多无辜的生灵。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物质发生的变化中伴有能量变化的都是化学变化C.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一定不同D.并不是任何一个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的放出答案:B解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核变化(如原子弹的爆炸)也都伴有能量变化。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关系中,反应物的总能量(设为x)与生成物的总能量(设为y)之间的关系为:放热反应中x>y;吸热反应中x
热点六、溶液浓度、离子浓度的比较。微粒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中离子及水解产物的综合考查。下列有关离子浓度及pH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①(NH4)2Fe(SO4)2?②(NH4)2CO3?③(NH4)2SO4,溶液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②>①B.由pH=3的HAc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其离子浓度不可能是c(Ac-)>c(Na+)>c(H+)>c(OH-)C.pH=13的Ba(OH)2与pH=1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的pH>7D.将pH=12的Ba(OH)2与pH=14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13<pH<14Fe2+水解呈酸性抑制的水解,水解呈碱性促进的水解,对的水解无影响,浓度相同,三种溶液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应为②③①,A项错。B项两溶液混合后,相当于HAc和NaAc的混合溶液,离子就是c(Ac-)>c(Na+)>c(H+)>c(OH-),B项错。C项混合成中性,pH=7,C项错。答案为D。某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显碱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Y的电离方程式:H2Y2H++Y2-B.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H+)+c(Na+)=c(OH-)+c(Y2-)+c(HY-)C.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H+)+c(H2Y)=c(OH-)+c(Y2-)D.该酸式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Na+)>c(OH-)>c(H+)>c(HY-)NaHY水溶液显碱性,说明H2Y是弱酸,应分步电离,A项错。B项电荷守恒关系中c(Y2-)的化学计量数应为2。电荷守恒c(H+)+c(Na+)=c(OH-)+2c(Y2-)+c(HY-)①物料守恒c(Na+)=c(HY-)+c(Y2-)+c(H2Y)②①-②可得c(H+)+c(H2Y)=c(OH-)+c(Y2-),C项正确。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应为c(Na+)>c(HY-)>c(OH-)>c(H+),D项错。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反应速率计算、各物质计量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应用“平衡三步曲”。特别是平衡移动中的“等效平衡”的分析与运用(难点)。以下是几位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后发表的一些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D.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可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对实际生产的指导意义。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而平衡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答案:C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已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N2+3H22NH3)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H3(已知起始时,N2、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速率的变化是()。A.对反应速率无影响B.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C.正反应速率不变,逆反应速率增大?D.开始时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随后又逐渐恢复原来的速率(2).平衡的变化是()。A.化学平衡不被破坏B.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化学平衡暂时被破坏,但最终平衡并未发生移动(1).D???(2).D

热点八、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例】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答案:AD

【变式训练】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苯酚与碳酸钠反应:2C6H5OH+CO32-→2C6H5O-+CO2↑+H2OB.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C.Fe2O3溶于过量氢碘酸溶液中:Fe2O3+6H++2I-=2Fe2++I2+3H2OD.用石墨电极电解MgCl2溶液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电化学。判断“原电池”及变形装置的电极位置。书写极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利用“电子守恒”原则计算电化学中的定量关系。【例】下图为模拟铁生锈的实验。铁粉中均匀混有少量碳粉,撒入在内壁已分别用氯化钠溶液和稀醋酸润湿过的甲、乙两支具支试管。打开止水夹片刻后,以下有关该实验的说法合理的是A.甲装置中红墨水倒吸量比乙装置多B.甲装置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吸氧腐蚀C.乙装置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D.乙装置开始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接着红墨水又较快倒流答案BD?本题考查钢铁的腐蚀原理。甲装置中溶液呈中性,铁发生的是吸氧腐蚀;乙装置中溶液开始呈弱酸性,铁发生的是析氢腐蚀(放热反应),当醋酸反应完之后,随之发生吸氧腐蚀。LiFePO4,电池的正极材料是LiFePO4,负极材料是石墨,含U导电固体为电解质。下列有关LiFePO4电池说法正确的是()

A.可加入硫酸以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B放电时电池内部Li向负极移动.

C.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

D.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4+Li++e-=LiFePO4

解析:放电时,负极:Li--e-==Li+,正极:FePO4+Li++e-==LiFePO4;充电时,阳极:LiFePO4--e-==FePO4+Li+阴极:Li++e-==Li,所以易知C.D正确若加入硫酸,与Li单质(固体)发生反应,所以A错;放电时,Li+应(正电荷)在电池内部(电解质中)向正极移动,故B错。“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一种可行的化学反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副作用。下列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消除硝酸工业尾气氮化物污染NO+NO2+2NaOH====2NaNO2+H2OB.工业上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CuSO4+H2OC.乙炔水化法制乙醛CH≡CH+H2OCH3CHO

D.消除硫酸厂尾气污染SO2+2NH3+H2O====(NH4)2SO3

解析:对“绿色化学”有不同的说法,如“原子利用率”。注意C项中的催化剂HgSO4为重金属盐,有毒,会污染环境。答案:C汽车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智慧的杰出体现,它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由此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1)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因含有氮的氧化物而污染大气,产生氮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A.燃烧含氮化合物燃料引起的???????????????????B.燃烧含铅汽油引起的C.是由于燃烧不充分引起的?????????????????????D.是在汽缸中N2被氧化生成的(2)下列有关城市各项污染源与其造成的恶果排列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工业废气—酸雨工业废水—“公害病”B.汽车尾气—酸雨?工业废气—“公害病”?工业废水—光化学烟雾C.汽车尾气—“公害病”?工业废气—酸雨?工业废水—光化学烟雾D.汽车尾气—光化学烟雾?工业废气—“公害病”?工业废水—酸雨(3)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都是汽车尾气里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发生如下反应:2NO(g)+2CO(g)N2(g)+2CO2(g);ΔH<0现利用此反应,拟设计一种环保装置以消除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下列设计方案可以提高尾气处理效果的是(???)①选用适当的催化剂?②提高装置的温度?③降低装置的压强?④在装置中装入碱石灰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新型环保出租车采用LPG+汽油的双燃料系统,其尾气中的有毒气体成分较普通车型下降80%左右,解决了汽车尾气排放给城市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上述有害气体的是(???)A.H2O(g)?????????????????????????????????????B.NO2和NOC.CO和SO2??????????????????????????????????D.碳粒和含铅化合物解析:(1)汽缸气温很高,且引擎不断产生电火花,在高温或电火花作用下,N2和O2化合生成NO气体。N2+O22NO

(2)工业废水与光化学烟雾或酸雨无关,排除B、C、D三项,A项为答案。(3)催化剂可以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①可取,B、D两项被排除。题给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高平衡向左移动,但温度高反应速率快,保持适当的温度是必要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加压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③不可取,排除A项,C项为答案。碱石灰可吸收CO2,使平衡向右移动。④可取。(4)LPG是液化石油气的简称,主要成分是烷烃和烯烃,LPG和汽油燃烧都能产生NOx、CO、C(s)、CO2、H2O(g)等,但H2O(g)不属于有害气体。答案:(1)D?(2)A?(3)C?(4)A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Na2O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C.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D.金刚石的硬度大,则C60的硬度也大

解析:选项A中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Na2O2;选项C中CO2为分子晶体而SiO2为原子晶体,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选项D中金刚石是原子晶体,C60为分子晶体,所以C60的硬度小。答案:B

【变式训练】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解析:CO2的中的C最外层上只有4个电子正确的电子式为: 。答案:B

热点十二、实验基本操作

【例】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 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 B 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 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 C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HF、HCl的酸性 比较氟、氯的非金属性强弱 D 用同一电路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醋酸两溶液的导电性 比较盐酸、醋酸的酸性强弱 解析:A项通过与H2反应的条件和难易不同,可得出氯的非金属性比溴的非金属性强的结论;B项中均得到了白色沉淀,无法表明镁、铝金属性的强弱;比较氟、氯非金属的强弱,是不能通过比较其无氧酸酸性强弱来判断的,故C项错误;溶液的导电性决定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故可通过导电实验测出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的酸性强弱,导电性强的,也就是溶液的酸性较强。答案:BC【变式训练1】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实验室制取并收集NH3B.构成铜锌原电池C.检查装置气密D.利用排空气法收集CO2下图是某些实验的部分装置,其中所注明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下列四种有机物是某些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对此四种有机物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有机物都是芳香族化合物B.四种有机物中,环上的一氯代物都只有2种C.四种有机物都能发生水解D.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有机物与NaOH溶液反应,阿司匹林消耗NaOH物质的量最多解析:草酸中没有苯环,所以它不是芳香族化合物,A项不正确;莽草酸环上一氯代物只有1种,B项不正确;四种物质中只有阿司匹林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不正确;物质的量为1mol的四种物质与NaOH反应,需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1mol和3mol。答案:D【例】将3molO2加入到VL的反应器中,在高温下放电,经t1s建立了平衡体系:3O22O3,此时测知O2的转化率为30%,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m)跟时间(t)的关系的是解析:3O22O3n(始):????3?????????0n(变):???0.9????????0.6n(平):???2.1????????0.6故C符合变化。答案:C根据相应的图象(图象编号与答案对应),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t0时改变某一条件有如图变化所示,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B.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关系如图所示,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a>bC.物质的百分含量和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B、C是气体、D为固体或液体将2molA和1molB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化学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假设该反应的条件分别和下列各选项的条件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1时,按1.5molA、1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B.若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1molB、2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C.若在恒温恒压下,当x=3时,按1molA、1molB、6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D.若在恒温恒容下,按0.6molA、0.3molB、1.4molC作为起始物质,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仍为a,则x为2或3解析:在恒温恒压下将C换算成A和B,若为2∶1即为等效平衡。当x=1时,将1.5molA、1molC作为起始物质等效于3.5molA、1molB;当x=3时,按1molA、1molB、6molC作为起始物质等效于5molA、3molB,故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都不为a。在恒温恒容下,当x=2时,将1molB、2molC作为起始物质等效于2molA、2?molB,故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不为a。在恒温恒容下,当x=3时,0.6molA、0.3?molB、1.4molC作为起始物质等效于(0.6+1.4×)molA、(0.3+1.4×)molB,满足2∶1;当x=2时,0.6?molA、0.3molB、1.4molC等效于2?molA、1molB,为等效平衡。故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a。答案D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Ⅰ、将3molA和2mol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a;Ⅱ、若起始时A、B、C投入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n(B)、n(C),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也为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Ⅰ达平衡时,A、B、C各增加1mol,则B的转化率将一定增大

B.若向Ⅰ平衡体系中再加入3molA和2molB,C的体积分数若大于a,可断定x>4

C.若x=2,则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应当满足3n(B)=n(A)+3

D.若Ⅱ体系起始物质的量当满足3n(C)+8n(A)==12n(B)时,可判断x=4 B.Al(OH)3 C.AlCl3 D.Al2O3

解析:m(Al):m(NaOH)=27:40;

m(Al(OH)3):m(NaOH)=75:40;

m(AlCl3):m(NaOH)=33.375:40;

m(Al2O3):m(NaOH)=51:40;

所以相同质量的物质,消耗碱量最多的是Al。故选A。现有200mLMgCl2和AlCl3的混合溶液,其中c(Mg2+)=0.2mol·L-1,c(Cl-)=1.3mol·L-1,要使Mg2+转化为Mg(OH)2,并使Mg2+与Al3+分离开,至少需要4mol·L-1的NaOH溶液的体积为A.140mL??????????????????B.120mLC.100mL?????????????????D.80mL

解析:由题意c(Al3+)=(1.3mol·L-1-0.2mol·L-1×2)=0.3mol·L-1,Mg2++2OH-===Mg(OH)2↓n(Mg2+)=0.2mol·L-1×0.2L=0.04mol,Al3++4OH-===AlO+2H2On(Al3+)=0.3mol·L-1×0.2L=0.06mol,需n(NaOH)=0.04mol×2+0.06mol×4=0.32mol。则需V(NaOH)==0.08L。答案:D





















1







20070414



C



O



O











































CH2OOCCH3



N



N



H2N



CH2CH2CHCH2OOCCH3



N



N







献花(0)
+1
(本文系wwwijhyt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