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
2013-05-26 | 阅:  转:  |  分享 
  
行为主义发展理论: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体系



(一)行为的分类

???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类。

应答性行为:???"应答"是由一种确定的刺激所激发的行为,服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它可以是无条件反射,也可以是条件反射。这是经典行为主义所注重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事实上,有机体的行为总是为了适应一定的环境的。一个有机体在一个环境中更多的行为是自发的,偶然的。一些自发的行为受到结果的强化【强化(reinforcement):使有机体的行为的发生频率得增强的刺激。强化有正负之分,当一种刺激的增加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称为正强化;当一种刺激的减少能增强行为发生频率的,就称为负强化。不管是正强化或负强化,都是为了增加行为发生的频率。】,就会经常重复出现。另一些行为没有得到结果强化,发生的频率就会下降直到不再发生。斯金纳把那些自发发生而受到强化后经常性重复的行为,称为操作行为。他把操作行为当作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构成操作行为主义的理论体系。???例如:???斯金纳长期从事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研究。他在著名的"斯金纳箱"(如下图所示)所进行的实验中,一只饥饿的白鼠被放入箱中,箱子的构造尽可能地排除了一切外部刺激,而白鼠则可以在箱内自由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白鼠迟早会偶然地按压箱壁上的杠杆,如果这一动作导致了食物,这就是"正强化物",因为它能提高按压运作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另外,如果按压动作导致了电击,后者就构成了"负强化物",因为它能使反应率迅速下降,而也正因为此,与提供正强化物一样,负强化物的移去也是一种强化,即可以提高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



????请想一想,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有什么不同?(参阅教材第81-82页,和www.psycn.com)?

???教材在分析这一问题时,讲到操作性行为的三个特点。其中,第二点提到一个概念:"耦合"。???什么是耦合呢?耦合,又叫相倚性联系。????【相倚性联系:指决定有机体行为的各种相互关联的因素系列。它包括有机体所处的现存环境和过去经历过的历史环境、有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及其结果、有机体所属物种的遗传特性。】???意思是:当我们考虑人的行为原因时,不能只考虑刺激本身,不能脱离各种相倚性而孤立地对环境进行分析。一个特定的环境只有处于具体的相倚性联系中才能对行为发生作用。也就是说,一个刺激能否引起反应,要考察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条件。用一方程式表示为:R=f(S.A)。

???理解操作性行为的关键是把握强化的概念。曾经得到强化或正在得到强化的行为才会被巩固。

(二)研究的方法论

??????斯金纳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方法原则,把行为主义的研究推向更规范、更值得分析的水平。教材第82页告诉我们四项方法论原则。总的精神是对行为的研究,既要控制环境,又要便于观察纪录,以便定量。"斯金纳箱"就是贯彻这一方法论的典型。

(三)儿童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我们利用"反应--强化"原理可以塑造儿童的行为。既然强化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强化呢?哪一种强化最有效呢????我们可以把强化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

???有关定义请参阅教材84页)

???各种类型的强化中,强化的时间规律是怎样的呢???????斯金纳曾做了大量关于强化的实验研究,"尽管结果繁多,但基本的、一般性的结论是:强化的时间隔越短,动物的反应就越快;相反,在延长反应强化间隔时间的情况下,反应的速度就下降了。"(乐国安:《从行为研究到社会改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我们也可以把强化分为:无论是积极强化还是消极强化,都是为了增加行为的发生。??????【积极强化是指通过增加强化物来增加行为的发生。如:儿童的每一个规范行为发生后所给与的表扬,以鼓励他继续发扬。】???【消极强化是通过减少强化物来增加行为的发生。如:当儿童没有发生规范行为时,就不给与支持,以促使他发生规范行为。】

???既然强化能增加行为的发生,那么,不予强化或中止强化就会有助于消退已发生的行为。教材第85页介绍了关于消退的原理,请注意阅读。

(四)儿童行为的变化

??????斯金纳认为,儿童的操作行为是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一个好的行为由于不断得到强化,变得越来越巩固,这就叫"塑造"。而一个已经形成的不良行为,也可以运用强化规范行为、消退不良行为来使之消退。这就叫"矫正"。从这个意义上讲,操作行为主义不再是经典行为主义那样观察刺激与行为的关系,而是可以控制和预测人的行为。这是一种更彻底的行为主义!??????为了控制儿童的行为,斯金纳为研究工作提出应考虑的四种条件:即第一基线、第一实验期、第二基线、第二实验期。(请参阅教材第85-86页)??????对于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是一门专门的心理技术,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我们只要求学员了解一些原理即可。

(五)在儿童教育中的运用

??????针对传统教育的强制性和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斯金纳运用操作条件反射的原理,设计了一种由儿童自主学习的教学机器,在学校中开展程序教学从而在上世纪中叶引发了一场教学改革。

??????【程序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学机器应用小步子渐进和及时强化原理,把复杂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小的、易懂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呈现给学生,如果学生的回答与机器后来呈现的正确答案相符,机器接着呈现下一个问题。依次回答所有问题之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解决这个程序中的问题,并改正他先前回答中的错误,经过多次重复,直到学生完全掌握程序中的所有材料为止。程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有利于减轻教师的繁重教学任务。】 斯金纳总结机器教学的原则有三点:(见教材第87-88页)??????1.小步子原则;??????2.主动参加原则;??????3.及时反馈。

??????机器教学本身也有难以克服的弊端,因而并没有推广到足以使教育改观的地步。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网络教学的普及,机器教学的三原则又开始发挥作用了。它无疑对网络教学提供有益的启迪。

??????请大家想一想,是不是有这个理儿?

(六)斯金纳的人格理论

??????斯金纳认为,人格充其量是行为的总体,即是一种行为模式。人格的差异,就是行为的差异,而行为的差异是由于人的行为历史上受到的强化不同而造成的。如有人走路时总是小心翼翼,这不是他性格谨慎,而是因为他曾经滑倒在路上,(受到过行为后果的惩罚!)每个人由于受到不同的强化而具有了不同的行为特点。??????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人格也是可变化的。在他看来,人格终生都在变化,因为人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献花(0)
+1
(本文系读书人12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