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读《狼图腾》有感
2013-05-29 | 阅:  转:  |  分享 
  
制作人:关海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如果不是因为此书,狼——特
别是蒙古的草原狼.——这个中国古代文明的图腾崇拜和自然进化的编者荐言发动机,就会像某些宇宙的暗物质一样,远离我们的地球和人
类,漂浮在不可知的永远里,漠视着我们的无知和愚昧。这本书讲了文化大革命时,作为知青的陈阵、杨克等
人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大草原插队。在草原,他们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也与狼战斗过,经历了白毛风、鼠灾等灾害。后来,来了一
支兵团,用高级装备把整个草原大狼群给消灭了,草原鼠、黄羊没有了天敌,如打草机一般把整个大草场啃成了沙地。沙尘暴来了,笼罩在北京城上
空。千百年来,占据正统主导地位的鸿学巨儒,畏狼如虎、憎狼为灾,汉文化中存在着太多对狼的误解与偏见。比如:我们一翻开词典,
一查狼,没一个形容狼好的,全是贬义,什么狼狈为奸、狼奔豕突、一片狼籍、狼心狗肺、狼子野心……这本书是由几十个“狼
故事”一气呵成。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都在这
本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看完这本书后,我发现,狼身上的优点不计其数,除了它的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外,还有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狼的智慧
、顽强和尊严,以及狼族中的亲情和友爱……现在人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实这种精神的源头和实
质就是炎黄先祖的游牧精神和草原精神,其核心就是狼图腾精神,并通过几千年来游牧民族的不断输入和补充而得以确立。实际上,最能概括中华民
族精神的就是两句早期的儒家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而这四个“不
”:不息、不淫、不移、不屈,就是典型的狼精神和狼图腾精神,也是对狼图腾精神的准确写照和高度概括。每条蒙古草原狼都具备这种强悍的“四
不精神”,而且早在几万年以前这种精神就已成为草原狼的“全民精神”了。可是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达不到这种精神高度,它只是华夏先贤号召人们
景仰、追求和学习的精神楷模。说起草原,脑海里的第一幕就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象。湛蓝的天空下可以豪情万丈的
踪马驰骋,可以肆无忌惮的呼吸新鲜空气。但是黄羊和牛羊马争抢鲜嫩的青草,草原鼠啃食草根,使得青草不复生长,旱獭滋生
蚊虫,蚊虫吸食马牛羊的鲜血,影响他们的健康和生长。
献花(0)
+1
(本文系观海听涛02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