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神奇543選股法 不懂線圖照樣賺
2013-05-30 | 阅:  转:  |  分享 
  
好股票長抱一定賺







神奇543選股法──不懂線圖照樣賺圖/經濟日報提供



短期操作要舉出操作獲利的例子非常容易,但這樣的操作方式,能否長時間經得起考驗,卻有待時間的證明。

同樣地,長期投資是市場老手普遍認同的投資模式,但要證明這樣的方法有效,需要極長的時間,但耐性會考驗投資人,如果時間一到,長期投資結果不如預期該怎麼辦?所幸,這個市場上已經有諸多長期投資的成功案例,例如巴菲特、葛拉漢、彼得林區等。

長線布局績效看得見

可口可樂是一家大家耳熟能詳的國際飲料公司,我從小就喝著可口可樂長大,總覺得這個瓶子裡面藏著魔法。

巴菲特就是可口可樂的擁護者,但他不只每天喝,還直接買進股票,長期持有。可口可樂屬於傳統產業,沒有科技產業的花俏,只專注在核心的飲料事業,這樣全球性的品牌,透過強大的銷售系統,持續維持產業的競爭優勢,而且長期穩定成長。長期投資可口可樂15年,讓巴菲特投資這檔股票的部位增值約6~7倍。

巴菲特其他的投資項目,還包括吉利刮鬍刀。如此簡單的傳統產業,一樣具備全球性的品牌概念及市場的競爭優勢,讓這檔公司的股票價值,14年來增值5倍。美國政府雇員保險公司,在巴菲特投資20年的過程中,增值了50倍。而這家公司只不過就是一家單純販賣保險的金融機構,保險對象為軍公教,內容為汽車、住宅、財產、意外險等,「簡單」就是巴菲特投資這家公司的重點:業務簡單、易懂,加上獨特的銷售方式,讓這家保險公司長期保持競爭優勢。「華盛頓郵報」更是巴菲特投資標的中的經典案例,他持有這檔股票3年,該檔股票增值了128倍。

績優股定期定額投資

在台灣,統一企業的營運性質類似可口可樂。它不僅是國內知名飲料及食品大廠,在食品飲料業具領導地位,還有轉投資大統益、星巴克、統一超商,只要跟「吃」有關,幾乎都會貢獻營利給統一企業。如果在1990年投資統一企業3萬元,到2012年總共22年,加上配股配息,這筆投資就增長到45萬元左右,成長15倍。

「長期投資」其實是對所有散戶最有利的投資方式,不論從巴菲特身上或是台股的實際案例,我確實看見,「選對標的、長期持有」對累積財富大有幫助。

許多散戶喜歡追逐短線,卻又缺乏持股信心,造成交易頻繁,獲利因此隨之減損。調查顯示,只有1~2成的被調查者的核心持股抱著超過12個月以上。若是處於震盪加劇的行情中,投資人恐怕更難有作為。

3獨5高4低選股有一套

若想要成功累積資產,建議遵循以下幾個原則:先從容易控制風險的「績優股」開始,如果沒有時間理財,可從中選擇投資「高現金股息殖利率股」(就是俗稱的「定存股」),藉此長期投資、穩定領取現金股息。另外,定期定額買績優股,不僅適合長期布局,也能減輕投資帶來的財務壓力。

定存股的選擇首重「3獨」,換句話說,就是這家公司的經營是否「獨家」(例如有特許執照的大台北瓦斯)、「獨特」(例如中碳生產的介相瀝青煤炭球)或「獨大」(例如電信業中的龍頭中華電信)。

一旦找出具備3獨的企業後,接著用「5高」(高股東權益報酬率、高資產報酬率、高毛利、高殖利率、高股利支付率)與「4低」(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低負債、低貝他值)的選股原則,自然就能一本萬利,早日財富自由。

簡單有效的長線選股法







2008年的金融風暴,不但讓全球經濟快速進入景氣衰退循環,更讓全球投資人遭遇到空前未有的損失;2009年的無基之彈,並沒有能夠持續為企業帶來利多。2010年景氣剛回升,企業的轉型或變革才剛要站穩腳步;2011年日本東北大地震,一夕間重創日本製造密集的工業區,加上接連而來的歐債風暴與泰國大水患,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台灣,也跟著在供應鏈與需求鏈兩端都受衝擊。

這些年來,投資人前仆後繼地投入證券市場,無非是希望找到一絲賺錢契機,卻忽略本質上的需求與風險管理的規畫。其實,自金融風暴乃至日本東北強震,全球的投資市場經產生莫大的變化,投資再也不能單純以線圖來找答案。

台股為淺碟市場,易受消息面左右及國際財經變化的影響,尤其這幾年在開放外資投資後,外資法人的交易比重已占台股交易量的20%以上,盤後訊息的透明化,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外資動向動見觀瞻。以上的變化,也意味總體經濟研究的重要性,本書作者謝晨彥能夠將總體經濟的觀念深入淺出地表達,著實不易。

本人在學術生涯中,投入諸多心力研究企業實證的分析,研究我國企業創新與科技業中的許多產業個案,包含IC設計、個人電腦、網通、光電、太陽能、金融等各產業最新發展與產業實務議題,其涵蓋許多金融管理的相關議題,發現要單純了解一家公司並不容易,不但需要大量的資料庫來做計量運算,更需要非常熟悉財務領域的專業知識,才有辦法剖析一家企業,評估其價值。這也是一般投資人,為何對財務領域的分析方式望之卻步的原因。

晨彥在《神奇543選股法》能夠以淺顯易懂的方式,點出財務面分析的要點,讓讀者能夠更接近財務領域的殿堂。書中對企業的評價方式,簡化了許多步驟,就學術的角度來看,或許仍有許多補強的空間,但就實務操作面來看,確實有其精進的一套,若能熟讀書中對企業評價的方式,並活用在股票的操作上,相信必能有一番令人激賞的成果。

此外,除了能協助讀者深入了解總體經濟、財報與企業評價外,本書也可培養讀者具備挑選值得長期擁有的好股、買賣區間及持股配置的能力,甚至提升基本分析的專業知識與選股能力,值得一讀。證所稅,其實是短空長多







「證所稅」一直是台股不能觸碰的傷口,1988年時任財政部長郭婉容宣布實施證所稅後,台股連續無量下跌達19個交易日,有如自殺式的殺盤,讓許多台灣股民陷入難忘的苦海。當然,後來政府在多方考量下,最後還是喊卡。

證所稅的實行主要目的,除了實行租稅正義──「有所得就要課稅」之外,就是為了打擊市場的短線投機。姑且不論證所稅對台股的影響,但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卻是一大福音。因為長期投資極少進出,券商自然賺不到投資人的手續費。也由於極少買賣,證交稅也比短線投資客付出得少,所以證所稅的實行,影響不到長期投資人,加上證所稅當中有一優惠條款,以2012年5月行政院版本來看,只要持股3年以上,手續費減半。

但案子到了立法院,國民黨又推出證所稅整合版,逾8,500點才課稅,與財政部版本差距甚大,財政部長為此請辭。

消息傳出,台股狂漲逾200點,一舉衝高超過7,330點。

課徵證所稅是對的事,但推出時間不對,證所稅一推出就面臨油電雙漲、國際經濟不景氣,民怨四起,股市不跌才怪!

從財政部3月28日推動證所稅開始,台股自8,085點跌到財政部長請辭前一天,最低點7,047,總共跌掉1,038點。

根據證交所公布資料,3月底到5月底台股市值整整蒸發大約2.7兆。

財政部長下台風波,也讓國民黨再次提出「共識版」:2013~2016年,個人採「雙軌制」課稅方式:若選「設算所得制」,台股加權指數達8,500點以上,須多繳0.02%證所稅。

若選「核實課徵制」,證券交易所得併入個人綜所稅計算,依照累進稅率合併申報,只要持股1年以上,可享減半課稅優惠,且盈虧互抵3年。

由於長期投資的收益,主要來自股利分配,以及投資股票成本回收後賣股的收益,就此觀點來看,等到領取的股利已經將投資成本回收後,股票賣出的部分都是多賺的,這時就不像短線投資客一樣要急著獲利了結。因此,不論過關版本為何,只要賣股票時分年調整,算好每年賣出的金額,自然就不會讓政府多課半毛稅。

證所稅的實施讓股市大跌,信奉價值投資的投資人,應該是再次準備進場撿便宜的時候了!所以證所稅的出現,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不是利多是什麼?

挑公司財務穩健是首選







在選股的操作領域裡,從財報面出發選股的概念,叫做「價值選股」或「基本面選股」,另一個領域就屬於「技術面選股」。

許多散戶喜歡後者,為什麼?因為不用花很多功夫,只要把分析軟體叫出來看一下,就可以決定是買還是賣。想想巴菲特、羅傑斯等投資大師的操作策略吧!他們其實談的都是所謂的財報面。再觀察一下法人端的外資、投信與自營商,他們開口閉口是不是都是EPS(每股盈餘)、本益比?

素有「女巴菲特」稱號的賽拉佐豪森,曾在12年間讓一檔瀕臨清算的基金,從規模200萬美元增至17億美元。後來大家訪問她以後,才發現她的選股模式和巴菲特一樣。

她講求由下而上的基本面投資法,透過質性分析清楚過濾選取標的股,一路地篩選,從120檔股票中選出40檔投資。

慧眼獨具的她,靠著價值投資的長線布局方式,把利潤像雪球般愈滾愈大。

賽拉要買每一檔股票之前必定會詳細閱讀公司的報表,甚至會約這家公司執行長或發言人,從中了解這家老闆的經營理念與經營方向。

一切分析完之後,什麼時候買進?就在這家公司的股價低於公司價值的時候!

王品是家好公司,好到不管是離職或在職員工,口口聲聲都是感謝老闆。假日到它旗下的品牌餐廳,沒有預約很難有座位,甚至平日去,生意還是很好,遇到這情形,你會不會想投資這家公司?一定會!

一旦看好這家企業老闆沒問題,而且財報經營、現金流量各方面都很好,這時就可以利用財報算算公司價值,等股價低於價值時再來買進吧!

或許有人會說,好公司不用看。我認為不對,因為當你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時,你就是這家公司的股東,股東本來就應該持續追蹤公司的財報,當財報出現異狀時,就能提早警覺、及早防範。

要了解一家公司的體質,才能決定是否要投資,好比情侶要結婚之前,要先身體健康檢查及身家調查。一家公司是否有賺錢?一年賺多少錢?如何賺錢?是靠本業賺錢還是靠業外的收益?公司目前累積了多少資金?資金的來源是靠舉債還是靠增資?它運用這些資金未來是否可賺更多的錢?公司賺的錢如何分配給股東?股東投入的資金用到哪裡?未來營運的資金夠不夠?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中,可以看得出來。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價值投資的股票買法與技術面不同。短線操作者以擇強為主,擇強自然要追價,但價值投資者卻要買在夠便宜的價位。

以做生意的行話來說,就要壓低進貨的成本。可以說,價值投資的買點是等來的,也因此,「布局時機」對價值投資者來說更形重要。

要判斷是否為適合的買賣區間,方法多樣,可以透過經濟數據的追蹤,例如景氣燈號、國內生產毛額(GDP)經濟成長率的變化;也可以透過價值的分析,如本益比、股價淨值比,或是技術指標來判斷。不論用什麼方法,目的都是為了買在相對低點,賣在相對高點。

記得,價值投資的買點是等來的,利潤是等來的,連賣點都是等來的。

543選股法是以長年領取穩定現金股利為主要目的,賺取價差為次要,既然如此,股票的取得成本當然要愈低愈好,但是在景氣多頭時期,公司營收與獲利不斷成長,股市表現勢必大好,自然吸引投資人的目光,追價買盤的力道自然又將股價往上再推一層,短線交易客也跟著欣喜萬分,買高賣高賺取價差。但價值投資屬長期投資,必須買在價格被低估的時候。

只有當景氣轉壞,投資人開始對股票市場視之如無物,股價才會被低估,投資時點才會浮現。換句話說,價值投資的操作準則,就是要「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每當市場出現過熱的現象,總會看到電子股的本益比高到嚇人、傳產股的股價淨值比高到嚇人,而穩定配息的好股票卻乏人問津。2009年台股大盤都能出現高達100倍的本益比,好像個股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宏達電也在隔年漲到1,300元,成為道地股王,但台股跟宏達電在隔年創新高後都無法再有表現。在當時,反而該冷靜減碼持股比重,而非一股腦兒追進。

若再往前看,2008年兆豐金股價最低跌到7.82元,如果以兆豐金在承平時期的配息水準,其實都穩定在1元,算下來股價股利比不到8,若以殖利率概念計算,買進後不管往後股價如何變化,只要兆豐金能持續配發1元股利,當時投資100萬元,等於每年都能領到約1萬元現金股利。

中華電信2008年最低價45.6元,當時投資100萬元,以5元現金股利計算,等於每年都能領到約11萬元現金股利。只要確實買進這些股票,歐債風暴與我們何干?因為這些公司的營運與獲利,仍然持續穩定地前進。

基本面選股4大迷思







在運用總體經濟數據做決策分析的過程中,有些迷思容易造成投資的誤判:

觀念1:升息未必不利股市

根據我的經驗,央行最後一次降息表示景氣落底,正是布局股市最佳時點,第一次升息則是景氣復甦的訊號。當央行開始升息,雖然短期內可能對股市造成衝擊,但從長線角度來思考,一旦央行開啟了升息循環,一個升息循環通常會持續3~5年不等,屬於景氣擴張階段,股票自然是最佳的投資標的。另外根據歷史經驗顯示,升息循環往往發生在經濟正成長階段,此時通常是景氣回升的開端,股票市場位處多頭,後市看漲。

觀念2:高殖利率股不一定能賺到錢

高殖利率股有能力配發高股利,是因為上個年度公司經營績效良好,但是「未來是否仍然具備相同的獲利能力」也很重要。股價反映的是未來,若看不到公司的前景,很可能在除完權息後,股價一落千丈,高殖利率就變成包著糖衣的毒藥。更何況,高殖利率表示目前股價偏低,若殖利率那麼好,為何此檔股票沒有人青睞?

觀念3:參考同類股的股價淨值比才有意義

股價淨值比是投資股票的參考數據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為淨值是落後指標──淨值是反映公司過去的經營績效,但公司淨值會隨著營運狀況而跟著變動,當公司持續虧損,季報的淨值將逐季下降,股價當然也就跟著下修。這時股價淨值比也會一直下降,所以股價淨值比愈低不見得好,畢竟,股價會低於淨值一定有原因,可能是公司價值被低估,也有可能是反映公司將面臨的庫存跌價損失,或未來長期的虧損。

觀念4:低本益比在空頭市場才有用

經濟景氣轉趨蕭條時,投資者預期公司盈餘轉差,股價會領先下跌,產生低本益比。但低本益比在空頭市場較為有用,因為在空頭市場,防禦性較高的股票收益較穩定,獲利也較好,因此本益比較低;反之,當經濟景氣轉趨勢繁榮,由於投資人對未來感到樂觀,股價將領先公司盈餘上升,使得本益比具有領先特性。所以在多頭市場,本益比愈高的公司表示預期未來獲利愈高。

合理價位反映公司實質價值







不論個股還是大盤,股價走勢都是起起伏伏,不會固定在一個價位上不動,那麼,股價的波動來自什麼原因?

股票的價格來自買賣的撮合,也就是供給和需求間協調的結果,供給小於需求,買方自然願意提出更高的價格來收購股票;供給大於需求,賣方只好降價求售。

短期來看,每個成交的價位,都是市場所認定該檔股票的「合理價位」。

但在股票市場裡,每個人對一檔股票的「合理價位」都有不同的定位。對長期投資人來說,價位合理與否跟公司的價值有關,股價必須反映公司的實質價值,而公司的實質內在價值可用「淨值」來衡量。

一般來說,股價必須反應公司的獲利能力,當公司營收持續成長並帶來盈餘,公司的價值提高,股價也該合理反映。

若股價出現不合理的表現,遠低於或遠高於公司的價值,買點或賣點就會出現。

價值投資重視的是公司整體的基本面,只有體質健全的公司,計算公司的價值才有意義。

當公司營運表現良好、獲利能力佳,並且穩定成長,短期股價的波動便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的真實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異。

如果目前公司的股價遠低於公司的價值,即是被市場低估,長期價格勢必會反映公司的價值而往上漲;若目前公司的股價遠高於公司價值,即使被市場高估,長期價格勢必會反映公司的價值而往下修正。

彼得.林區曾說:「一家經營成功的好公司,即使短期股價偏離其價值,長期而言,仍會反應其價值」。評估公司的真實價值與公司市場價格的關係後再進行投資決策,績效表現才能極大化。

找出買賣點的基準







一般人多認為,股票屬於高風險投資,盡量不要碰,寧願將錢存入定存賺微薄利息,結果卻被通膨和稅吃掉利息收益,甚至錯過更好的投資機會。不然就是人云亦云,一會買基金,一會買期貨,非但沒有認清這些工具,也不適時停損停利,結果多以賠錢收場。

信奉長期投資的大師認為,只要能夠用很便宜的成本,買進價值相對很高的股票,就不是高風險的行為。

持有一檔股票之後,雖然股票上漲已經產生獲利,但只要公司的淨值仍在持續成長,就沒有必要賣出。

大師們都認為長期投資不光只是1年而已,而是「永遠不賣」。當然,如果公司股價已經貴到離譜,不符合公司的真實價值,或是公司的體質已經轉壞,就必須趕緊出脫。

不過,股價的波動是來自於什麼原因?一般來說,股票價格來自買賣的撮合。

短期來看,每一個成交的價位,都是市場所認定該檔股票的「合理價位」。但在股票市場裡,每個人對一檔股票的「合理價位」都有不同的定位。

對長期投資人來說,價位合理與否跟公司價值有關,股價必須反映公司的實質價值,而公司的實質內在價值可以用「淨值」來衡量。

當公司營收持續成長並帶來盈餘,公司的價值提高,股價也應該合理反映。

若股價出現不合理的表現,遠低於或是遠高於公司的價值,買點或賣點就會出現。

景氣愈差愈是投資黃金期







前幾個禮拜到香港出差,看到路上滿街進口轎車,跑車數量更是驚人,讓我訝異港人的賺錢能力。聽朋友說,香港車價跟台灣差不多,但薪資水平卻是台灣的4倍──大學生起薪就是1.5萬港幣,開不了雙B代表工作能力有問題!我聽完後直搖頭,心想:台灣大學生起薪才2.3萬台幣,這還是找得到工作的,找不到工作躲回研究所的就更不用說了。

不只香港,上海的成長也很強勁,不只商辦租金超越台北市,連薪資水平也遙遙領先。12月,我將受邀到上海演講,開出的條件是台灣的3倍,邀請單位還說,當我上線時,至少會有100萬名網友上線觀看…兩岸三地經濟發展過程中,開始出現拉鋸的時刻!

台股自證所稅事件之後,一蹶不振,即使在6,800跟6,900附近打了兩隻腳,到了年線附近還是畏畏縮縮,投資人不但沒信心,而且已經身受重傷,一時難以復原。

消退大於成長台灣景氣情勢嚴峻

這次永豐金證券舉辦的全國巡迴講座,前幾站到中南部跟幾個高階經理人聊到市場狀況,大家都不勝唏噓。透過他們的觀察,發現這次市場主力退出觀望的比重很高,甚至感受到這次主力的退場似乎是長期的決定。

最新一期的「亞洲政經風險報告」出爐,內容指出,台灣第二季的經濟成長率為「-0.18%」,不僅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甚至是亞洲區直接倒數第一名,而且是唯一呈現負成長的國家,不禁令人傻眼。加上,國泰金控台大產學合作團隊公布最新的經濟預測,將2012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由原預估2.45%大幅下調到1.47%,下修幅度之大、預估值之低,直教人憂心。

不過,「經濟成長率1.47%」代表什麼意思?意即整體台灣企業的成長幅度只有1.47%,這種情況下,該如何應付大於2%的通貨膨脹率?更不用談什麼加薪了!我在香港的友人,是個避險基金的操盤手,當我問到香港地區的基金對於進入台灣投資市場的看法,他的回答真是道出市場的心聲。

他說,大陸股市雖然頻頻破底,但7%的經濟成長率還是意謂著7%投入企業的回報率,即使擺在定存也能爭取到5%,這樣我們怎麼會對經濟成長率不到2%的台灣企業有興趣?

根據勞委會在9月3日公布的最新無薪假統計結果,無薪假企業實施家數來到23家,為近4個月的新高點,通報人數則回升至605人。根據資料顯示,這次新增3家中小企業,包含電子業和傳產業。若對照景氣情況,市場當然會擔心掀起無薪假的連鎖效應,因為經建會景氣燈號出現「連9藍」,若再出現第10顆藍燈,將超過2008年時金融海嘯的記錄。

沒有想像那麼差危機就是轉機

當民眾對未來經濟前景看壞、消費意願疲弱,自然無法帶動經濟成長;加上歐美景氣尚未完全恢復,出口值同樣持續衰退。不過歐、美、中等國,經濟情況並沒有繼續惡化,加上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將推出無上限購債計畫,都將有利穩定惡化的經濟情勢。原本企業接單保守的情況也有所改善,目前製造業小幅反彈,服務業在內需政策底定後逐漸回穩。

國泰金控台大產學合作團隊也認為,下半年經濟成長動能高於上半年,今年7至12月每月經濟成長都在0.32%~0.48%間,雖仍呈現成長動能不足的現象,但至少已不再負成長。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也帶來好消息,8月分「消費者信心指數」(CCI)為75.18點,比7月小幅增加了0.1點,止住連4個月下降的態勢。另外,民眾對未來半年的「投資股票時機」指數上升了5.90點,顯示民眾對短期股市前景看法已經顯著好轉。

根據過去經驗,只要景氣落入藍燈,都是長期投入股市的好時機,大家也不要灰心,只要找到好標的,運用我發明的神奇543選股法,在景氣低迷時,仍可持盈保泰,甚至保持增長態勢。

献花(0)
+1
(本文系prs456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