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越是害怕的疾病越要找上头来
2013-06-02 | 阅:  转:  |  分享 
  
越是害怕的疾病越要找上头来



顾亦



你父母患有关节炎,因而你杞人忧天担心自己难逃一劫,那么很可能你真的会患上关节炎。



刚入吉林大学就被选为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现在也许不算什么事,当时对于我一个小中学生小县城考上来的,还算作一个奖赏吧。没想到的是,一篇短文刚刚播完,我就官方被开除了。

拿到那篇短文之后,台长再三叮嘱我预习一遍,千万不能念错。我为了把握,竟然反复读了三遍,通篇没有一个生僻字,更没有我不认得的字。其中有一句“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那个“藐”字,我早就认得,也知道我的不少同学误读为“貌”。我想,只要这个“藐”字不读错,我就不会出错,而这个“藐”字我又非常熟悉,绝对不会把它读成“貌”。

我这样说,也许你已经猜到结局,但我好长时间都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当时读到“我们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这句时,我的嘴里突然另有一个声音,痛痛快快就读成了“我们在战略上要貌视敌人”,这可是另有一个人出来跟我恶作剧。广播站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打进来,愤怒的人们纷纷抗议纷纷指责我竟敢“貌视敌人”。

为什么最把握的字被我读出了最荒唐的错误?我没法辩解说我认得这个字,读错只是口误。

这件事的反常让我想不明白,所以我从没有忘记这件小事。

心理学上有一种心理焦虑效应,又叫作努力逆转法则,说是初学骑自行车的人,看到前面路上有块石子,不由紧张起来,反复想着别撞上别撞上,这种努力别撞上的结果,反而让他撞到了石头上。等到他学会了骑自行车,再看见那块小石头,他想我要压上它压上它,努力压上的结果,他却发现很难压上它。

原来,这就是我的努力把“藐视”读成了“貌视”。

高考了,临上考场前,唠叨的家长们不断嘱咐考生,你不要紧张不要紧张,仔细一些,考不好咱们明年再考。结果,考生反倒紧张了,只好再等到明年。

半夜里吃完饭,你和朋友在餐馆门前分手,关心你的好朋友突然关心你,你一个人回去不用害怕,没事儿,现在很安全。结果呢,你会怎样想?你会觉得安全吗?

你去检查身体,结束了,医生看着你说,你不要紧张,你没检查出癌症。听了这话你会怎么想?

想起一个有些年纪的笑话。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丈夫赌气,离家出走。妻子想好哇,你不有本事走嘛!出去割上二两肉,回家剁馅包饺子,酒足饭饱之后,气消了,忽然想到这事儿干得有些鸡贼。早先年,家里吃顿饺子也算是挺大个事儿,自己背着丈夫干了大事儿,只好告诉小女儿,你爸爸回来,你千万别告诉妈妈给你包饺子吃来!记住啦?女儿说记住了!爸爸回来,女孩儿看一眼爸爸,再看一眼爸爸,还是忍不住扑到爸爸怀里说:爸爸爸爸,你没在家,没有包饺子吃我们!

当兵时候训练夜间射击,开训前要对老兵、新兵做一次测试,好与训练后的成绩做对照。我虽然大学毕业后入伍,从单兵训练上说我也是新兵一个,被算作新兵卧倒在战壕里,发给我三发子弹,简单地给我讲了一下射击原理。当时只觉得好玩,什么也没乱想,结果,三枪全部中靶,成绩优秀!轰动了全连,副连长非要我向全连介绍经验,我能讲出什么?但是不讲不行。到底还是讲了,讲了些什么我自己一点也没印象。

经过一个多月的严格训练,正式考核开始了。

我卧倒在战壕里,正在聚精会神瞄准,心想,这回更得打个优秀。突然,身后传来排长的大声提示:

“放松!放松!不要紧张!不要紧张!”

不要紧张,是的,不要紧张,我的手哆嗦了,心里乱了套。真的,我不能紧张,千万不能紧张,一旦紧张我肯定打不好。就在这时,身边砰的一声,吓得我一哆嗦,扭头看,竟然是个新兵先击发一枪,更让我没了镇静,因为我从学习射击那天开始,就立下一个准则,击发要快,不要拖泥带水,免得失去战机,现在新兵已抢先我一步……正在胡乱思想,又有人击发一枪。我只好警告自己要放松,可是,脑袋里就像似另有一个人,他不听我指挥,偏要告诉我你没经过训练,夜间射击就打个优秀,经过训练成绩反而下降,难道老兵不得说你那个优秀不过是瞎猫撞了死耗子!我真的知道不应该紧张,也不想紧张,可是我却越来越紧张。这就是排长好心提示我们不要紧张的结果。我勉强打出一个良好。

独木桥行走训练,班长看到新兵走得很稳当,从来没走得这么快,不由高兴起来,大声鼓励新兵:“注意脚下!不要害怕!”

受到鼓励的新兵,应声失脚,摔到地下。

在北京采访一家蒙台梭利幼儿园,我发现孩子们使用铅笔,就向教师提问:

“铅是有毒的,这么小的孩子使用铅笔,你们是不是经常提醒孩子们,不要用嘴咬铅笔玩儿?”

那位漂亮女教师奇怪地看着我,话说得很严肃:

“我们从来不提醒孩子们,不要咬铅笔。”

她的理直气壮震住了我。半天,我才敢问道:

“为什么不提醒?”

“我们从来不提醒孩子们没有出现的错误,我们的孩子从没有咬铅笔的。”

接下来,我看见孩子们使用真正的剪刀做手工,他们都是三岁到六岁的孩子呀,这在我们通常的家庭里,绝不会让孩子这样赤裸裸接触剪刀的。我没法控制自己的恐惧,又问老师:

“这么小的孩子,使用剪刀,没有危险吗?”

“我们一直这样使用真剪刀,从成立幼儿园到现在,从没有发生过孩子铰手的事儿。”

“为什么?”

“因为我们从来不提醒孩子们,不要铰了手。”

这个从不提醒孩子们注意没犯错误的做法震动了我,原来,孩子身上的许多错误,都是我们大人嘴里提示出来的,是我们常年耳提面命的结果。你的经常提示,既可能刺激孩子的好奇心,非要尝试一下咬铅笔、铰铰手;也可能引起他紧张恐慌,反而不断铰了自己的手;还可能强化了他的焦虑意识,促成事情的反向落地。比如,孩子并没有撒谎,或者他虽然说错了,也不是有意撒谎,可是我们偏偏要小题大做,再三再四强调孩子你不要撒谎你不要撒谎,或者一口咬定孩子的随便说的话就是谎话,你猜结果会怎么样?我们就是这样无意识教会了,或者促成了、强化了孩子撒谎。

难怪我有位医生朋友嘲笑那种妈妈,成天关照孩子,你要小心不要感冒了不要感冒了,结果孩子经常感冒。

日本著名医生筱原佳年在他的《快愈力》中写道:



我常在演讲时要求听众,“现在开始闭上双眼,请不要想柠檬!”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人们只要听到“柠檬”二字,就会立刻想到它的形状,甚至还会感觉嘴里酸酸的,像似就要流出口水。



小时候偷听过母亲与邻居婶子说,村里有个男人阑尾炎,割开了肚子,开肠破肚元气大伤,这人肯定不能长寿了。她们还说因为吃了饭里的沙子、大米上的稻壳子,才得阑尾炎,说是割下来的阑尾里装着一包沙子。

听着这些话,我感觉到自己肚皮被切开的疼痛和可怕,从此,吃饭格外小心,生怕吃进沙子和稻壳,引起阑尾炎。

我在连队当指导员时,专门跟山东兵的炊事班长严肃交待过,你们把饭做夹生了、串烟了、做糊了,我都不管,我就要求你们一条,一定要把大米、小米还是高粱米淘干净了,千万千万不要有一粒沙子。没想到炊事班的山东兵们果然就把饭做得没有一粒沙子,让我想起他们就感激不尽。

很担心得阑尾炎的母亲,从来没吃过沙子,五十多岁的时候,到底得了急性盲肠炎,作了手术。我吃饭向来谨慎,敢保证从没吃进肚里一粒沙子、一个稻壳,没想到也在中年患上急性阑尾炎,手术时已经化脓。

诗人、作家胡昭,吃饭向来狼吞虎咽,多次看见他和家人嚼得沙子咔咔响,听得我直起鸡皮疙瘩,可是他却照咽不误。我说你也不怕得阑尾炎?他说当年能吃饱就不错了,还管什么沙子不沙子?切开的西瓜掉地上,他捡起来就吃,根本不在乎那上面的尘土,看得我直冒汗:这不得阑尾炎吗?当年在乡下过着右派改造的生活,他没有条件像我那样不吃沙子,再讲究就得饿死了。

我和母亲从不吃沙子,小心保护自己,很怕得上阑尾炎,结果我们都作了阑尾手术。人家胡昭一家人,从不忌讳吃沙子,也不得阑尾炎,我想,可能就是他没有我们那种害怕阑尾炎的焦虑和恐惧,练出了坚强的肠胃,尽管吃进肚子里不少沙子,也照样不得阑尾炎。

当兵时候有位副指导员,不断告诉我他父亲是高血压,还告诉我有的高血压遗传,他说他将来老了肯定要得高血压。其实,没有等到将来他老了,他就已经患上高血压,而且还比较严重。

美国致力于开发右脑的专家提醒孩子,不要说你这次数学一定考不好,如果你这样提示了自己,你的大脑就会像计算机一样根据你的提示设计程序,你果然就考试失败。

你相信这种说法吗?

早些时候读《乳房的历史》,对书里说的“不少性别史研究者认为社会文化对身体具有强大的建构力量”,“大众媒体塑造了理想的乳房,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不被影响。”“16世纪到17世纪中期,有时女人以平胸为美,有时又流行丰乳。咪咪















献花(0)
+1
(本文系长夜无眠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