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血型和临场输血基本知识与自测试题
2013-06-08 | 阅:  转:  |  分享 
  
p515-538血型和临场输血基本知识与自测试题



11.1概述

输血科(血库)担负着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任务。临床科和输血科在执行输血治疗任务时,应了解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以及血型的复杂性。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建议临床尽量减少输血,特别不要将输血作为给病人补充营养和提高免疫力的手段;应减少输用全血,杜绝输用“新鲜血”,大力提倡和实行成分输血,以提高治疗效果,节省血液资源,减少和避免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应选择适当的病人,采用自身输血,更有利于输血安全。

自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以来,血型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它已经广泛应用于诊断学、治疗学、遗传学、法医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等领域。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血型的概念已由过去仅指红细胞表面血型抗原的差异发展为各种血液成分遗传多态性的标记。人体不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均有各自的复杂的血型系统,而且血浆中免疫球蛋白、酶等亦有很多型的差异。

红细胞血型是首先发现的人类血型,到目前为止至少已发现29个血型系统,200多种血型抗原,还有一个高频率血型抗原组、一个低频率血型抗原组和一个血型集合。

严格地说,一个人的血型在一生中是不会发生改变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发生血型异常或暂时变异,如所谓嵌合体血型,即红细胞有一部分为O型,另一部分为A型。所谓“孟买型”,即其红细胞不与抗A、抗B、抗H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而血清中却有抗A、抗B和抗H。疾病亦可引起血型暂时改变,如恶病质者、白血病病人,原为A型或B型可被鉴定为O型,病情缓解后又恢复原型;有肠道疾病病人,O型或A型可被定为“B”型或“AB''’型,此为“类B”或称为“获得性B,,。A型和B型均有亚型,亦可干扰实验,甚至误定血型或给交叉配血带来困难。进行ABO血型鉴定反定型,可以防止和减少正定型带来的疑惑和误差。Rh血型系统也有40多种抗原,是仅次于ABO血型的一个重要的血型系统。其中抗原性最强者为D,Rh血型不合带来的输血反应常为迟发性溶血反应。ABO血型和Rh血型常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母亲通常是O型或Rh阴性,而父亲则为A型(或B型)或Rh阳性。亦有其他血型引起本病者,不过甚为罕见。

如上所述,血型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新的血型抗原还在不断发现。除血型本身的问题以外,由于对供血者的体格检查、诊断试剂的敏感性及某些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窗口期”,化验项目尚不能完全排除所有血源性传染病,这些是对输血治疗带来的另一个威胁和潜在的危险,因此决定采用输血治疗时应慎之又慎。

为此,输血科应加强技术力量和设备条件的配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血液质量和安全输血。应大力宣传并创造条件开展成分输血,与临床配合开展自身输血,使输血工作达到高质量和高水平。



§11.2基本知-iR问答

1.解释下列遗传学名词。

(1)遗传:遗传信息从亲本和祖先传递给后裔。血型的信息能通过遗传而代代相传。

(2)染色体:染色体系和遗传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染色体位于细胞核内。人类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1对为性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借着丝点将其分为长臂(q)和短臂(p)。染色体由核酸(主要是DNA)和蛋白质组成。

(3)基因:基因是一段具有编码能力的DNA,即在DNA(或RNA)分子上代表一个遗传功能单位的核苷酸特定序列。它是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位置的遗传单位。

(4)等位基因:在一特定座位上的基因所采取的各种形式,被称为等位基因。由2个以上个别等位基因组成的一组等位基因为“复等位基因”。

(5)基因定位:对同一染色体上两基因之间的距离或它们的连锁程度的测定。

(6)多态性:多态性是指一个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对某一个基因座位,一个个体最多只能有2个等位基因,分别出现在来自父母方的同源染色体上。

(7)基因型:一个个体所带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型,基因型可通过家系调查推测。

(8)表型:可以直接检测出的基因产物称为表型。

(9)性状:性状是指一种可检测的、由遗传决定的特性。性状能按预期的方式从上一代传给下一代。血型是血液特定的遗传性状。



2.红细胞有多少血型抗原?

红细胞血型至少已发现有29个血型系统,还有高频率血型抗原组、低频率血型抗原组(即在人群中发生率高和低的抗原,但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系统)及“血型集合”。总共至少有200种以上抗原。



3.何谓血型集合(关联)?

血型集合(collections)是指在血清学、生物化学或遗传学上有相关性,但又达不到血型系统命名标准、与血型系统无关的血型抗原。



4.红细胞血型抗原可分为哪几类?

可分为血型系统、血型集合和血型系列。血型系列又可分为低频率系列和高频率系列。



5.血型是否只指ABO血型?

血型是人体血液的一种遗传性状,自发现红细胞ABO血型系统以来,不仅连续发现29个血型系统、200多个血型抗原,还发现白细胞、血小板均有其各自的血型系统。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和酶等也有型的差异。故血型不只是指红细胞血型,更不能局限于ABO血型,它是人体各种血液成分的遗传多态性标记。



6.如何区分ABO血型?

红细胞上有A抗原,血清中有抗B抗体,为A型;红细胞上有B抗原,血清中有抗A抗体,为B型;红细胞上有A和B抗原,血清中无抗A和抗B抗体,为AB型;红细胞上无A和B抗原,血清中有抗A和抗B抗体,为O型。



7.ABO血型基因在第几号染色体上?

在第9号染色体上(9q34)。



8.ABO血型有几个基因型?几个表型?

有6个基因型:OO、AA、AO、BB、BO和AB。表型有4个:O、A、B和AB。



9.A抗原和B抗原的特异性是如何形成的?

红细胞表面的ABH血型抗原物质是由多糖和多肽组成,一般而言,多肽部分决定ABO血型的抗原性,多糖部分决定其特异性。主要的糖有β—半乳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和L岩藻糖。由H基因控制的L岩藻糖转移酶将L岩藻糖连接在多糖链的第1个β—半乳糖上,即形成H物质。A基因控制的一种转移酶,能使N乙酰氨基半乳糖连接在H物质的半乳糖上,即成A抗原。B基因控制的一种转移酶,能使α半乳糖连接在H物质的半乳糖上,即成为B抗原。



10.何谓ABO血型分泌型和非分泌型?

ABH有两种抗原:一种是存在于体液及血浆中的可溶性糖蛋白,另一种是存在于红细胞膜及其他一些组织细胞上的脂蛋白。两种抗原具有相同的型特异性。可溶性ABH抗原约在80%人群的分泌液中显示出来,这些人被称为分泌型。不存在这种抗原者,为非分泌型。分泌状态由一对Se和se基因控制。



11.ABH血型物质有什么意义?

(1)测定唾液中血型物质,辅助鉴定血型。

(2)中和ABO血型系统中的“天然抗体”,以检查“免疫性抗体”。

(3)通过检查羊水,预测胎儿ABO血型。

(4)血浆混合时,各型血浆中的血型物质可相互中和相应的抗A或抗B抗体。为避免污染,采供血机构发给临床使用的血浆均为单型血浆。



12.人体ABH血型抗原、抗体各在什么时候形成?强度有何变化?

ABH血型抗原在第5一第6周胚胎的红细胞上即可检测出来,但直到出生时抗原性仍不太强,2—4岁时才发育完全,终生不变。ABO血型抗体(1gM)在新生儿出生头几个月开始形成,5—6岁具有较高的效价,以后一直维持到青壮年期,到老年时期抗体水平又有所下降。



13.什么病人的ARO血型可发生“改变”?

严格地说,一个人的血型在一生中不会改变,但某些疾病可使血型抗原减弱或发生暂时“变化”。恶病质者可遇到这种情况,如患胃肠道腺癌时由于丧失了转移酶而缺乏A和B抗原;血液病病人因缺乏H转移酶或酶受到抑制,致使ABH抗原发生“改变”或减弱,病情缓解时又恢复过来;有肠道疾患的O型或A型病人,可因肠道细菌影响而形成“类B,,(获得性B),表现为B型或AB型,在疾病恢复时,“类B,,即可消失。



14.什么是血型亚型?

血型亚型是指属于同一血型抗原,但抗原的结构、功能和抗原位点数有一定差异的血型。



15.A型血有些什么亚型?

ABO血型系统中以A亚型最多,包括A1、A2、A3、Ax、Am等,其中主要的是Al和A2亚型,占全部A型的99.99%,可用抗A1血清予以鉴定。相应的还有A1B和A2B型。其他A亚型很少,与抗A反应很弱,有的只有混合外观,甚至不起反应。但与O型血清可发生程度不一的凝集,故现在主张在鉴定ABO血清时,应加O型血清,以免误判。这些亚型血清常含抗Al。



16.如何制备抗A1试剂?

(1)B型血清中含抗A和抗A1,可将其中抗A吸收,剩下的即为抗Al。

(2)有些植物的种子中含有一些抗体样物质,可凝集人的红细胞,如从双花扁豆提取并稀释的植物凝集素,可凝集Al红细胞,但不与A2、B及O型红细胞起反应。



17.B型血有些什么亚型?

B亚型较少见,其命名与A亚型平行,如B3、Bx、Bm。B亚型很易误判为O型,应仔细观察。



18.何谓“天然”抗体?这种抗体有些什么性质?

所谓“天然”抗体,是指“天然”存在于人体的血型抗体,如抗A和抗B抗体,实际上是自然界中具有与A、B血型抗原结构相同的物质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而产生的,主要为IgM性质。IgM血型抗体活性的最适温度为4℃~25℃,故又称为冷抗体,在生理盐水介质中即可与相应血型抗原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故又称为盐水抗体或完全抗体,过去亦有称之为双价抗体者。



19.何谓免疫性抗体?有些什么性质?

经妊娠或异型输血等免疫而产生的抗体,被称为免疫性抗体,实质上为IgG抗体。免疫性抗体在盐水介质中不能与相应的血型抗原红细胞凝集(但可使之致敏),必须用血清白蛋白、酶介质或用抗球蛋白试验等才能使之凝集。IgG抗A(抗B)可通过胎盘。免疫性抗体又称为温抗体或不完全抗体。



20.何谓不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ABO血型Landsteiner规则的血型抗体,即抗A、抗B以外的血型抗体。



21.ABO血型定型标准血清的血清学部分有些什么标准?

卫生部规定的抗A、抗B的产品标准血清学部分包括:效价≥1:128,亲和力≤15秒,冷凝集素效价<1:4,必须具有检出A2、A2B血型的能力。



22.何谓ABO血型正定型和反定型?

ABO血型正定型是用抗A、抗B和抗A+、B(O型)标准血清鉴定受检者红细胞上的血型抗原。反定型是用A型、B型和O型试剂红细胞鉴定受检者血清中的血型抗体。两者结果符合,才能发出报告。



23.如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是将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和供血者血清与受血者红细胞分别进行抗原、抗体反应。交叉配血用的病人血清应是输血前3天以内的血标本,如反复多次输血病人,应采取输血后的血标本而且是冷藏且无污染者。



24.盐水介质立即离心法作为交叉配血试验有何缺点?

能在盐水介质立即离心法中出现凝集或溶血的血型抗体多为IgM抗体,无法预防因IgG类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为此,特别对有输血史、妊娠史的病人应采用不完全抗体交叉配血法,如聚凝胺法、抗球蛋白法、低离子强度盐(LISS)法或酶法等。通常采用聚凝胺法,因其较为快速、灵敏。



25.ABO定型和交叉配血时可出现一些什么凝集现象?

(1)真凝集:特异性红细胞血型抗原和抗体结合发生的凝集,但老年人、新生儿、恶病质者及亚型亦可反应较弱,甚至不发生反应。

(2)自身凝集:受检者本人血清与红细胞发生的凝集。

(3)假凝集:某些疾病引起血清球蛋白或纤维蛋白原增高,或操作时水分蒸发,均可出现缗钱状凝集。

(4)冷凝集:血清中含冷凝集素。

(5)细菌性凝集:样品被细菌污染而发生的凝集。



26.简述聚凝胺法原理。

聚凝胺(polybrene)是一种高价阳离子季铵盐多聚物,溶解后能产生很多正电荷,可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能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性的非特异性凝聚。如果是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则被聚凝胺凝集。凝聚和凝集在外表上是不能区分的,如再加入含枸橼酸钠的假凝集清涂液,枸橼酸根负电荷与聚凝胺上的正电荷中和,重悬后凝聚消失,而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的凝集则不消失。



27.简述低离子介质法原理。

降低介质离子强度,可以增加抗原抗体间的引力(或降低红细胞的Zeta电位),促使原来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的红细胞与相应抗体发生凝集。



28.简述酶法原理。

红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唾液酸,带有大量负电荷,减少细胞间的排斥力。蛋白水解酶能消化破坏这种唾液酸,降低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从而IgG血型抗体分子能与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产生凝集。酶法能显著增强Rh和Kidd系统的抗原抗体反应,但蛋白酶能破坏M、N、S、s、Fya和Fyb抗原,对它们不能用酶处理的方法。



29.Rh血型有多少抗原?常规Rh血型鉴定哪些血型抗原?

Rh血型系统至今已发现45种抗原,与临床关系密切的主要是5种抗原,即D、C、E、c和e,其中以D抗原性最强。一般情况下只作为Rh(D)定型。



30.什么是Fisher-Race命名法(CDE命名法)?

CDE命名法是由Fisher-Race提出的,认为Rh基因是3个基因的复合物,每条染色体上有3个基因位点,相互连锁。



31.什么是Rh-Itr命名法?

Rh-Hr命名法是由Wiener学派提出的,认为Rh基因在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位点,一对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每个Rh抗原是几个抗原因子组合而成,每个因子都能用相应抗血清识别。



32.什么是Rh抗原的数字命名法?

Rosenfield等将Rh抗原按数字编号,红细胞上有某抗原的用正数(+)表示,缺乏某抗原的用负数(一)表示。如用5种抗血清鉴定:抗D(十)、抗C(一)、抗E(+)、抗c(+)、抗e(一),则表型为1、一2、3、4、一5,用CDE命名法表示即ccDEE。



33.Rh血型基因在第几号染色体上?

在第1号染色体上。



34.Rh血型有多少基因型?用5种抗血清可查出多少表型?

根据Fisher-Race命名法,Rh血型有36种基因型。用5种血清可查出18种表型。



35.Du这一术语还在使用吗?

Du被认为纯粹是D抗原量的变化,即每个红细胞上正常位点单纯性地减少,本质上没有Du抗原和抗Du抗体。美国AABB技术手册12版规定:Du这个术语不再使用,携带弱的D抗原的红细胞仍被归类为D阳性,称之为“弱D”。



36.弱D有什么特点?

弱D红细胞上表位是完整的,只是表达弱。其与某批或几批抗D血清在盐水介质及酶试验中不发生凝集,但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中均发生凝集。因此,遇到前面所述试验无反应时,不应立即定为D阴性,需进一步排除弱D。



37.弱D有什么临床价值?

(1)弱D型人经输注D阳性红细胞,可产生抗D抗体,因此受血者若为弱D,应作D阴性看待,应输注D阴性血。若供血者为弱D型,应作D阳性看待,不应当输血给D阴性病人。

(2)弱D型妇女与D阳性丈夫生育婴儿,仍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38.用5种Rh抗体标准血清鉴定Rh血型如何报告结果?何谓Rh阳性?

用抗C、抗c、抗D、抗E和抗e鉴定Rh血型,如受检者红细胞与上述各种抗血清反应如下(“+”表示凝集、“一”表示不凝):抗C(+)、抗c(+)、抗D(+)、抗E(一)、抗e(十),按CDE命名法则受检者的Rh血型为CcDee。

实验室检查,如抗D阳性,报告应是Rh(D)阳性。临床上习惯认为凡有D者即Rh阳性。



39.鉴定Rh血型要用什么方法?

鉴定方法因抗血清的性质而定,如盐水抗体用盐水法,IgG抗体用聚凝胺法、抗球蛋白法或酶法等。最新开展的微柱凝胶法,更加快速、准确、简单。



40.临床上Rh抗体是如何产生的?

Rh抗体主要是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产生的。



41.Rh血型有何临床意义?

Rh阴性者接受Rh阳性血,可产生Rh抗体,如再次接受Rh阳性血,可产生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Rh抗体为IgG抗体,它可以通过胎盘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故Rh血型的临床意义甚为重要。



42.新生儿溶血病是如何发生的?

新生儿溶血病(HDN)是发生在新生儿时期的一种疾病,主要原因是母婴血型不合。孕母体内IgG类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胎儿红细胞被母亲的同种抗体包被,被包被的红细胞在分娩前后加速破坏,使胎儿发生以溶血为主要损害。这是一种被动免疫性疾病。这种抗体是针对胎儿红细胞上父源性的血型抗原的。

免疫性抗A、抗B和抗Rh(特别是抗D)以及凡是以IgG性质出现的血型抗体,理论上都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43.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其实验室检查应包括哪些内容?

应包括能证明下列内容的各种实验室检查:

(1)证明母婴之间血型不合。

(2)证明产妇血清中有与患儿红细胞抗原相应的致病性IgG血型抗体。

(3)证明新生患儿红细胞已被由母体来的致病性IgG血型抗体致敏,或血清中仍存在游离抗体。

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内容:①产前检查产妇血型(先查ABO和RhD)和血清中不完全抗体及其效价;最好能获得丈夫血型。②产后检查新生儿血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及游离IgG血型抗体等。



44.什么是HLA抗原?

组织移植过程中,引起移植排斥的抗原,称为移植抗原,亦称组织相容性抗原。引起快而强的排斥应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系统(MHS)。编码MHS的基因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人类的MHC通常称为HLA基因或HLA基因复合体,其编码产物为HLA分子或HLA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45.HLA分子分为几类?

可分为3类:I类基因区,主要包括HLA-A、HLA-B、HLA-C3个位点,这些基因产物即HLA-A、HLA-B、HLA-C;Ⅱ类基因区主要由DR、DQ、DP3个亚区构成,其产物为DR、DQ、DP。还有Ⅲ类基因区,即含有编码补体C2、C4、B因子等的基因。



46.HLA抗原在体内是如何分布的?

HLA-I类抗原在体内分布相当广泛,见于所有有核细胞,以淋巴细胞上表达量最高,幼稚红细胞上亦有,血小板除自身带有HLA-I类抗原外,还可从血浆中吸附一部分可溶性HLA。

HLA-Ⅱ类抗原分布较窄,仅表达于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一些吞噬细胞及B淋巴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及一些活化的T淋巴细胞上。



47.HLA抗体是如何产生的?

临床上HLA抗体多由妊娠、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免疫产生。



48.HLA系统分型采用什么方法?

HLA分型技术已从传统的血清学分型方法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方法;从细胞水平的检测提高到基因水平。



49.HLA分型有何临床意义?

HLA分型对器官移植、输血、亲子鉴定等均有重要意义,部分HLA基因位点与某些疾病有关联。



50.粒细胞血型抗原可分为几类?

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粒细胞特异性抗原;一类为与其他组织共有的抗原,如HLA—I类抗原,与单核细胞、血小板或红细胞共有的抗原,但无ABH抗原。



51.粒细胞抗原和抗体有何临床意义?

粒细胞同种抗体可破坏粒细胞而导致粒细胞减少症。在输血时,受血者粒细胞抗体与供血者粒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可引起输血性发热反应,有的可出现非心源性肺水肿,严重者可出现致死性的肺部反应。



52.血小板血型抗原可分几类?

血小板血型抗原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血小板特异性抗原,主要是HPA1~5及HPA-15等系统24个抗原。还有一类称为血小板相关抗原,主要是与红细胞ABO血型系统(A抗原和B抗原)和HLA,后者主要是在血小板膜上存在于HLA-A和B位点的抗原。



53.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试验有什么意义?

输血前对病人进行血型抗体筛选试验,以发现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必要时对供血者血清进行抗体筛选,可以减少不规则抗体进入受血者体内而发生反应。



54.抗体筛选试验要用什么方法?

抗体筛选试验的原则是让受检的血清与特殊的试剂红细胞——筛选红细胞起反应,以发现在37℃中有反应活性的抗体。试验中使用的方法有盐水试验法、白蛋白介质法、低离子强度介质法(LISS)、酶技术、抗球蛋白试验及凝胶法等,可按抗体的血清学行为和试验的具体条件选择,但必须做抗球蛋白试验。



55.抗体筛选试验至少要包括哪些红细胞血型抗原?

抗体筛选试验用的筛选红细胞,通常是2个或3个人份的O型红细胞成为一套试剂,每套试剂筛选红细胞中至少有以下常见的抗原:D、C、E、c、e、M、N、S、s、P、Lea、Leb、K、k、Fya、Fyb、Jka、Jkb;有条件的实验室还可用Lua、V、Cw、Kpa、Jsa类的抗原。



56.红细胞血型抗体筛选适用于一些什么情况?

交叉配血不合及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必须做抗体筛选试验。此外还适用于:①ABO血型鉴定发现受检者血清中有意外抗体时。②供血者血清抗体筛选。③输血前受血者血清抗体筛选。④输血后溶血性输血反应疑为同种免疫引起时。⑤孕妇血清的抗体检查。⑥新生儿溶血病婴儿血液中抗体检查。⑦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红细胞上抗体的检查。



57.如何分析抗体筛选试验阳性和阴性结果?

抗体筛选试验出现阳性结果,应做特异性鉴定。如为阴性,并不意味着血清中无意外抗体,下列结果均可出现假阴性:①筛选红细胞不包括低频率抗原。②筛选红细胞为某种特定抗原杂合子。③筛选红细胞中缺乏对某种血型抗体的抗原。④最近输血,红细胞血型抗原刺激后尚未产生抗体。如遇此情况,可隔数日后抽血复查,因此时抗体浓度可逐渐增强。



58.抗体筛选试验对血标本有何要求?

一般采用血清标本,且一定是48小时内采集的。如果为冰冻保存者,融化后应充分混合。不能用反复冻融的血清标本。



59.ACD血液保存液包括哪些成分?

ACD的全称是Acid-citrate-dextrose,包括枸橼酸、枸橼酸钠和葡萄糖。



60.血液中各种有形成分和凝血因子在ACD保存液中保存期各为多久?

ACD保存液保存血液的保存期为21天,是指在4℃士2℃,输注24小时体内红细胞存活率至少达到原来标准的70%。其他成分保存期较短,如白细胞只能保存5天,其中粒细胞破坏最快,24小时即丧失功能;血小板在4℃保存1天即明显破坏,48小时存活率为40%,3天后已无治疗价值;因子Ⅷ24小时活性下降50%;因子V保存3~5天可损失一半。



61.ACD保存液有什么缺点?

ACD保存液pH过低(5.03),血液与其接触仍有容易损伤和破坏红细胞的作用,而且血液在ACD液保存过程中红细胞的放氧功能迅速下降。



62.CPD保存液有些什么成分?有什么优点?

CPD(枸橼酸盐—磷酸盐—葡萄糖)保存液除枸橼酸、枸橼酸盐和葡萄糖以外,还含有磷酸二氢钠。由于加入磷酸盐,保存液pH有所提高(5.63),从而使红细胞保存期延长到28天。现在还有CPDA-1保存液,即于CPD中再加入腺嘌呤,因腺嘌呤是ATP分子的前体,可以促进ATP的生物合成,有利于维持红细胞活性,故血液保存于CPDA-1中,保存期可延长到35天。



63.为什么说全血并不“全”?

因为血液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而设计的,只对红细胞有保存作用。其他如粒细胞破坏最快,24小时即丧失功能;血小板需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4℃保存1天后即明显破坏;因子Ⅷ24小时活性下降50%,因子V保存3~5天也损失一半。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他成分均不够一个治疗量。



64.为什么不提倡输全血?

(1)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在储存过程中已丧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疗作用。

(2)全血中细胞碎片多,血浆中乳酸、钠、钾、氨等成分含量高,如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

(3)全血中血液成分复杂,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导致输血不良反应。

(4)对血容量正常的贫血病人,特别是老人和小儿,输全血可加重心脏负荷,发生肺水肿和心力衰竭。

(5)全血未去掉血浆,传播疾病和导致过敏比成分输血的危险更大。



65.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输全血?

一般而言,血容量不足且有进行性出血的急性大量失血病人可以考虑输注部分全血。全血能同时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但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



66.哪些病人不宜输用全血?

以下各类病人不宜输用全血:①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病人。②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急性贫血病人。③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贫血病人。④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体质弱者。⑤需要长期和反复输血的病人。⑥以往输血或多次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抗体的病人。⑦对于血浆蛋白过敏并产生相应抗体的病人。⑧可能施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等。



67.何谓成分输血?

将全血中各种有效成分,用物理方法分离成高纯度、高浓度的制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输用。这种更有效、更合理的输血方法,称成分输血。



68.成分输血有什么优点?

成分输血的优点是一血多用,节约血源,制品浓度与纯度高,疗效好,混入其他成分少,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输血反应和疾病的传播。



69.简述目前临床常采用的各种成分血的特点和适应证。

(1)浓缩红细胞(CRC):浓缩红细胞是从全血中分离出部分血浆而制成,血细胞比容为0.7一0.8,运氧能力和体内存活率与一袋全血相同。适用于:①各种急性失血的输血。②各种慢性贫血。③高钾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用。④小儿、老年人。浓缩红细胞中残余的白细胞、血小板与全血相同,故目前已少用浓缩红细胞。

(2)悬浮红细胞(CRCs):悬浮红细胞是用离心方法除去大部分(90%)血浆,加入适量红细胞添加剂后制成,因而含有全血中全部红细胞,但还有一定量的白细胞、血小板和少量血浆。其作用和适用范围与浓缩红细胞相同。

(3)少白细胞红细胞(LPRC):LPRC是为了减少全血或红细胞制品中的自细胞给受血者带来输血反应的一种安全输血的制品,它可以采用过滤器法、手工洗涤法和机器洗涤法等,目前多采用过滤器法,过滤后白细胞去除率为96.3%~99.6%、红细胞回收率>90%。LPRC同样起增强运氧能力作用,适用于:①由于输血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发热等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人。②防止产生白细胞抗体的输血(如器官移植的病人)。但该制品并不能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4)洗涤红细胞(WRC):一般用无菌生理盐水将红细胞洗涤3—4次,它可以降低白细胞、血小板数以及血浆蛋白含量,是一种减少同种免疫输血反应的良好措施。洗涤结果,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90%、红细胞回收率>70%。它同样可以增强运氧能力。适用于:①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病人。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③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病人。④高钾血症及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

(5)冰冻红细胞(FTRC):采取降低红细胞保存温度的办法,使红细胞代谢率达到几乎停止时,红细胞代谢耗能最少,从而避免代谢毒性产物的积累,达到延长红细胞保存期的目的。冰冻红细胞可以长期保存,低浓度甘油超速冷冻的红细胞可以保存10年以上。其作用亦为增强运氧能力,适用情况除与洗涤红细胞相同外,适用于:①稀有血型病人输血。②自身输血。③新生儿溶血病换血。

(6)血小板制品:可分为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PC-1)和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PC-2)。两者均需22℃土2℃轻振荡保存。①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200mL全血制备者,血小板含量为≥2.0×10l0/袋(20~25mL)、400mL全血制备者血小板含量≥4.0×10l0/袋(40~50mL)。②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PC-2):本制品系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血小板含量为≥2.5×1011/袋(150~250mL),红细胞含量<0.4mL。

浓缩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适用于:①血小板减少所致的出血。②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为了达到治疗目的,用手工法制备者,由于血小板含量少,需用多个供血者的血小板反复多次输注,致使受血者容易形成同种免疫和输注无效,故有条件最好采用机器单采浓缩血小板。

(7)新鲜液体血浆(FLP):新鲜液体血浆系采取的全血在6小时内经离心,去掉红细胞的血浆。它含有全部凝血因子,血浆蛋白为60~80g/L、纤维蛋白原2~4g/L、其他凝血因子0.7~1.0U/mL。其作用为补充凝血因子和扩充血容量。适用于:①补充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的因子V和因子Ⅷ)。②大面积烧伤、创伤。

(8)新鲜冰冻血浆(FFP):新鲜冰冻血浆是将新鲜液体血浆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冷冻而成,内含物与新鲜液体血浆相同。因其迅速冷冻,可保存一年,便于提供临床急需。其作用和适用范围同新鲜液体血浆。

(9)普通冰冻血浆(FP):新鲜冰冻血浆保存一年后者,即改为普通冰冻血浆;普通冰冻血浆在20℃以下,可保存四年。普通冰冻血浆与新鲜冰冻血浆相似,但缺乏因子V和因子Ⅷ,其作用是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血浆蛋白。可适用于:①主要用于补充稳定凝血因子的缺乏,如因子Ⅱ、Ⅶ、Ⅸ、X等。②手术,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浆大量丢失。目前普通冰冻血浆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

(10)冷沉淀(Cryo):冷沉淀是新鲜冰冻血浆在l℃一5℃解冻后沉淀白色絮状物。主要含因子Ⅷ、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因子XⅢ和纤维结合蛋白等成分。400mL全血制备的冷沉淀为2U,为20~30mL,适用于:①甲型血友病。②血管性血友病。③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冷沉淀与其他血液成分和血液制品一样,有传播传染病的危险,特别是长期反复输注病人。

(11)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悬液(GRANs):本制品系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从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每袋内含粒细胞≥1×10l0。作用为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适用于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并发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48小时无效者。由下浓缩白细胞对机体副作用大,因此很少应用于临床,并应从严掌握。



70.输注血浆有些什么副作用?

(1)传播病毒的危险:对供血者化验检测项目有一定局限性,即使已检测的项目亦不能完全排除假阴性。

(2)同种抗原抗体反应:血浆中混入少量血细胞抗原和血浆蛋白中各种抗原表型,都能激发受血者产生同种抗体,进而发生各种免疫反应。

(3)过敏反应:特别是荨麻疹和发热反应比较多见。

(4)给血容量正常的人输注血浆,可使循环超负荷,重者引起肺水肿。给血浆蛋白浓度正常的人输注血浆,可破坏体液胶体渗透压平衡。血浆中含有抗凝剂,输注过多可使肝功能异常病人出现低钙。



71.输注血浆有些什么禁忌证?

不要把血浆用于扩容、补充清蛋白和增强免疫力。血浆过敏和严重心、肾功能不全病人,不宜输注血浆。



72.为什么浓缩白细胞的应用日益减少?

(1)所谓输注浓缩白细胞实际上是输注粒细胞。粒细胞抗原性强,异型粒细胞输注容易产生同种免疫反应。粒细胞输注后容易并发严重的肺部并发症,还能传播病毒如巨细胞病毒等。

(2)浓缩白(粒)细胞常混有大量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对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可导致危险的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AT-GVHD)。

(3)新型抗生素不断发展,无菌层流病房亦广泛应用,其抗菌和控制感染的效果并不比输注浓缩白细胞差。



73.输注粒细胞的适应证有哪些?

一般认为病人最少需能满足下列条件,医生在充分权衡基础上考虑输注:①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0.5×109/L。②发热24~48小时,有明确的感染证据。③经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48小时无效。④骨髓造血功能短期内能够恢复。



74.什么是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

TA-GVHD是由于输入异体血中的淋巴细胞视受血者HLA抗原性不同的细胞为异体细胞进行攻击而发生的免疫反应。该病潜伏期一般为8~10天,症状严重,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75.简述血小板输注的适应证。

(1)治疗性血小板输注:包括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②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③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2)预防性输注:作为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应慎重选择其适应证,因反复血小板输注可发生同种免疫,还有感染疾病的危险。



76.输注血小板制品有些什么不良反应?

除可能发生与输全血相同的副作用以外,还可发生以下不良反应。

(1)与粒细胞和血浆输注相同的副作用:因浓缩血小板中混杂有血浆蛋白、中性粒细胞及T淋巴细胞等。

(2)循环超负荷: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输注手工分离者血浆容量较多时更易发生。

(3)感染:血小板悬液应保存于22~C土2~C。保存时间过长,容易滋生细菌,导致受血者感染。

(4)同种免疫:包括血小板输注无效、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5)血管收缩反应:这是由于血小板在制备过程中受损,释放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介质所致。



77.何谓自身输血?有何优点?

自身输血是采取自己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在紧急情况或手术时需要的一种输血疗法。

自身输血可以避免血液传播性疾病和免疫抑制,对一时无法获得同型血的病人也是唯一的血源,同时可以避免同种异体输血可能发生的差错事故。



78.自身输血主要有哪些方式?

自身输血有下面3种类型。在执行时应严格注意其适应证、禁忌证,并应严格无菌操作,选择最佳血液储存条件,确保自身输血者安全和有效输注。

(1)储存式自身输血:术前一定时间采集病人自身的血液进行保存,以备择期手术、术后或将来需用时使用。

(2)稀释式自身输血:一般在麻醉后、手术主要出血步骤开始前,抽取病人一定量自身血在室温下保存备用。应同时输入胶体液或等渗晶体液补充血容量,适度稀释血液,降低红细胞压积,使手术出血时血液的有形成分丢失减少。

(3)回收式自身输血:血液回收是指用血液回收装置,将病人体腔积血,手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血液进行回收、抗凝、过滤、洗涤等处理,然后回输给病人。



79.可以经输血感染的疾病有哪些?

除在血液采取和保存过程已被污染而致菌血症以外,目前已知与输血相关的感染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艾滋病、梅毒、革登热、回归热、鼠咬热、疟疾、人T细胞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弓形虫感染等。



80.输血反应有哪些?

(1)即发反应:①免疫反应:如溶血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性休克反应、荨麻疹、非心源性肺水肿。②非免疫反应:如高热(细菌污染)、充血性心力衰竭、物理因素引起的溶血反应(如血液本身因素)、空气栓塞。

(2)迟发反应:①免疫反应:如溶血、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紫癜等。②非免疫性反应:如各种经血传染病、铁超负荷等。

(3)其他:如出血倾向、低钾血症、碱中毒、枸橼酸盐中毒、微血栓形成等。





§11.3基本技能训练

一、ABO血型正、反血型鉴定

(一)试管法

【操作】

1.正定型:

(1)取3个干净小试管分别标明抗A、抗B和抗A+B;分别用滴管加各种经过检定合格的标准血清2滴于相应的试管内。

(2)用滴管取3%~5%受检者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2滴加于上述3个小试管内。混匀,在室温稍待片刻。

(3)1000r/min离心。

(4)取出试管先以肉眼观察有无溶血,再轻轻弹动试管,观察凝集情况;如肉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

2.反定型:

(1)取3个干净小试管分别标明A、B、O,于每个小试管内加受检者新鲜血清2滴。

(2)分别用滴管吸取3%一5%A、B、O试剂红细胞生理盐水悬液2滴于各个已标明的小试管内,混匀,在室温放置片刻。

(3)1000r/min离心。

(4)取出试管先以肉眼观察有无溶血,再轻轻弹动试管观察凝集情况。如肉眼不见凝聚,应将反应物倒在玻片上,再以低倍镜观察。

【注意事项】

1.标准血清要求:有批准生产文号,并经批准检定。购回的标准血清,本室应复检,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2.用本法,不论正、反定型或交叉配血试验,均应先加血清再加红细胞悬液。

3.不得混用滴管;不得将已取过样品或污染的滴管与试管内容物接触。

4.离心的速度和时间均应严格控制。

5.正、反定型结果符合才能发出报告,否则应检查原因。

6.红细胞悬液不得过浓或过淡。

7.注意冷凝集、假凝集和细菌性凝集与真凝集(包括弱凝集)的区别。观察并记录凝集强度,因其有助于对亚型、类B或cisAB的发现。

8.报告单上应书写收样品及发报告的日期和时间,化验者签全名。

【提问】

1.ABO血型鉴定为什么要做反定型?

防止正定型的差错或某些情况下红细胞上ABO血型抗原减弱或暂时“变异”。进行反定型时可从受检者血清中的ABO血型抗体核对红细胞上的抗原。但如有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者等情况血清定型中将不见凝集或只见弱凝集。

2.ABO血型鉴定为什么要在室温中进行?

ABO血型鉴定所用的标准血清为IgM抗体,IgM抗体为冷抗体,与相应红细胞抗原反应在4℃时最强,为了防止冷凝集,一般在室温进行。如在37℃下进行,可使反应减弱。

3.如何处理冷凝集?

可将红细胞用37℃(温度不可过高!)生理盐水洗涤,以除去夹杂红细胞间和夹杂于血清中的冷凝集素。或将反应试管用逐步加温法加热至37℃,以除去干扰。

4.什么情况下可出现串钱状凝集?

血清蛋白紊乱病人或试管中水分蒸发均可出现串钱状凝集,此时可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或加少量生理盐水稀释即可除去,并应了解病人诊断,以资证实。

5.反应试管内如出现溶血,有何意义?

由于新鲜血清中有补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补体结合,可发生溶血,故进行反定型或交叉配血试验时发现试管内有溶血现象或在镜检下红细胞有减少趋向。其意义与凝集相同,不可忽视。

6.哪些血型可出现亚型?如何鉴别?

A型有Al、A2、A3、Ax、Am等;B型也有与A亚型相应名称的亚型。可从混合外观及吸收和放散能力鉴别。对Al、A2可用抗Al血清鉴别。

7.除正、反定型外,还可用什么方法证实ABO血型?

常用的方法是检测唾液中的血型物质证实血型。但应注意只有80%的人唾液中有血型物质,还有20%的人体液中无血型物质。如要预测胎儿血型,亦可用羊水。



(二)微柱凝胶法

【操作】

1.撕开血型卡密封纸。

2.在正定型管各孔及质控管孔中,分别加入用低离子介质液配制的受检者5%红细胞悬液10μL。

3.在反定型管各孔中分别加入相应的0.8%的试剂红细胞5%μL和受检者血清50μL。

4.置于专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

5.结果判断:如红细胞悬浮在反应管顶部或凝胶中,则为阳性结果。反之,如红细胞沉于凝胶管底尖部,则为阴性结果。质控管应为阴性结果。

【注意事项】

(1)操作前微柱凝胶卡和受检者标本均须离心。

(2)操作过程中须先加红细胞悬液再加血清。

(3)红细胞悬液配制应准确,不可太浓或太稀。

(4)用微量加液器,加样要准确。

(5)质控管结果应为阴性。

【提问】

1.微柱凝胶法是根据什么原理而设计的?

微柱凝胶法是根据生物化学凝胶过滤技术和离心技术以及免疫学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原理而设计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后形成凝集,悬浮于凝胶上层(根据凝集强弱亦可弥散于凝胶中);而未结合的红细胞,则沉于凝胶管底尖部。

2.微柱凝胶法是如何鉴定ABO血型的?

微柱凝胶法利用微柱凝胶中所含的特异性单克隆抗A、抗B血清试剂检测红细胞上相应的血型抗原和在微柱凝胶中用A型和B型试剂红细胞检测血清中相应的血型抗体。

3.微柱凝胶法有什么优点?

微柱凝胶法比传统的液体介质法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更准确、简单、敏感,并有质控对照,而且可以较长期保存,但成本较高。

4.微柱凝胶卡结构有几部分?

有反应腔和凝胶柱两部分。操作时应加红细胞,然后再加血清或抗体。





二、交叉配血试验

(一)低离子聚凝胺法

【操作】

(1)主(次)侧管加入受(供)血者血清2滴,加供(受)血者4%红细胞盐水悬液1滴。

(2)各管加低离子介质液0.8mL,混匀,静置1分钟;各管加聚凝胺溶液1滴。混匀,1000r/min离心1分钟或3000r/min离心15秒,倒出上清液(残留约0.1mL),扣摇,肉眼可见明显的凝集状(如无凝集须重做);加假凝集清涂液1滴于管底,轻摇,凝集1分钟内消失呈均匀混悬液,为阴性;凝集1分钟内不能被消除,即为阳性。

(3)结论:阳性表示受(供)血者血清中含供(受)者红细胞血型抗原相应的血型抗体(IgG;、IgM),供受血者不相容。阴性表示供受血者相容。

【注意事项】

(1)聚凝胺试剂,按说明书操作。

(2)加人假凝集清涂液后,应尽快观察结果(不可超过1分钟),以免反应消失。

(3)聚凝胺是一种抗肝素药物,所以使用含肝素标本,要加大聚凝胺量以中和肝素。

(4)加标本时应先加血清,后加红细胞悬液。

(5)吸取病人与供血者标本不能使用同一支吸管。

(6)如多个供血者与同一病人配血,应在试管上写明病人和供血者姓名以及标本性质(血清或红细胞悬液)。

(7)报告应写明“病人XXX(X型)血清与供血者XXX(X型)红细

胞()凝集、()溶血。供血者XXX(X)型血清与病人XXX(X型)红细胞()凝集、()溶血”。复检者与配血者应签全名,写明收标本和发报告的日期、时间。

(8)注意与冷凝集、假凝集等的鉴别。

【提问】

1.进行交叉配血时,对病人血样有什么要求?

要求病人血液样品是输血前3天以内、冷藏且无污染无溶血者。反复输血的病人更应抽取新鲜样品进行配血试验。

2.可否用血浆作交叉配血?

因为用血浆交叉配血时,纤维蛋白原可对试验带来干扰,故一般主张用血清。如必要抗凝,则应用EDTA抗凝剂。

3.交叉配血试验在操作上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哪些?

(1)不是“交叉”,而是在同一试管内加同一样品的血清和红细胞。

(2)忘记加血清,所以操作时应特别注意先加血清,后加红细胞这个程序。

(3)使用同一支吸管吸病人和供血者样品。

(4)离心的转速和时间未严格控制。

(5)未用显微镜观察结果或细小凝集被忽视,或忽视了轻微溶血现象。

4.交叉配血生理盐水介质立即离心法有何缺点?如何解决?

以生理盐水为介质的立即离心法能检出ABO血型不配合的完全抗体,而不相配合的红细胞血型不完全抗体则不能发现。除ABO血型系统以外的其他很多血型系统的抗体、多次接受输血病人及多次妊娠妇女产生的抗体绝大多数为IgG抗体,此类抗体在盐水介质中不能凝集相应红细胞。为输血安全,必须改进配血方法,以检出不完全抗体,习惯上可采用抗球蛋白法、蛋白酶法及胶体介质法,这些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目前应用较多的是聚凝胺法,可以同时检出IgM和IgG两种血型抗体,能发现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几乎所有规则及不规则抗体。有条件者,可采用微柱凝胶法。

5.交叉配血试验后血标本应如何保存?为什么?

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标本在输血后应置于2℃~6℃保存7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二)微柱凝胶法

【操作】

1.撕开配血卡密封纸,编号。

2.用低离子介质液配制0.8%供血者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

3.单号管中(主侧)加入0.8%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μL和受血者血清25μL。

4.双号管中(次侧)加入0.8%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μL和供血者血清25μL。

5.置专用孵育箱37℃孵育15分钟。

6.置专用离心机离心10分钟。

7.判断结果,同ABO血型鉴定。

【注意事项】

1.操作过程中须先加红细胞悬液再加血清。

2.反应卡封口有损坏,管中干涸,或有气泡时,不可使用。

3.一张卡可以配血3个,要有计划地根据需要撕开密封纸,以免浪费,并一定做好标记。

4.细胞浓度要在0.8%~1%,不可太浓太稀。

5.纤维蛋白可吸附部分红细胞,导致假阳性结果,故应将标本离心。

6.某些药物、疾病可导致假阳性结果。

7.细菌及异常血清蛋白可影响结果。

【提问】

1.微柱凝集卡有几种类型?

有3种类型,分别作不同的血型血清学检验。

(1)中性凝胶不含抗体,可用于检测IgM类血型抗体和血型抗原的反应,如ABO正反定型。

(2)特异性凝胶含特异性血型抗体,可用于检测血型抗原。

(3)抗球蛋白凝胶含球蛋白抗体,可用于检测IgG不完全抗体和相应红细胞血型抗原的反应,如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以及应用抗D血清检查D血型等。

2.用微柱凝胶法作交叉配血试验有何特点?

微柱凝胶中含有抗球蛋白试剂,不仅能检测IgM类血型抗体,更能检测IgG类血型抗体。操作简单,程序标准,灵敏度高。

用本法实际上是传统的盐水介质法加抗球蛋白试验。特别是传统的抗球蛋白试验反复洗涤,步骤复杂,需要时间长,而微柱凝胶法克服了原法的缺点,更快捷、准确。

3.使用微柱凝胶卡需要什么离心机?

需要水平转子离心机。因水平转子离心机和凝胶微柱中的红细胞离心力是同一方向(同轴线),这样,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凝集复合物不会偏向凝胶表面一侧或胶中一侧;如为阴性结果,红细胞也不会偏向管底之一侧,而沉淀于凝胶管底之尖部。而角转子离心机,由于其离心力和凝胶微柱中红细胞离心力轴向不一致,可能造成凝集复合物偏向管的一侧,特别是阴性结果的红细胞将位于管底一侧,而不是管底尖部,易形成弱阳性假象。





§11.4自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为避免不完全抗体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交叉配血试验不应采用

A.LISS法B.盐水介质立即离心法C.聚凝胺法D.抗球蛋白法E.酶法



2.做ABO血型鉴定,下述哪种凝集是反映被检者血型的真凝集

A.冷凝集B.细菌性凝集C.缗钱状凝集D.弱凝集E.类B凝集



3.下述哪种体液中无A1灼血型物质

A.唾液B.泪液C.脑脊液D.胃液E.血液



4.血清中不可能存在的天然抗体是

A.抗AB.抗BC.抗ED.抗DE.抗CW



5.输全血不适应于

A.大手术B.大创伤C.大出血D.粒细胞严重减少E.换血



6.下列病原物与输血感染疾病不相关的是

A.梅毒螺旋体B.疟原虫C.弓形体D.HTLVE.血吸虫



7.构成ABH血型抗原的多糖中没有

A.乳糖B.α—半乳糖C.N-Z,酰氨基葡萄糖D.N-乙酰氨基半乳糖E.L-岩藻糖



8.不属于“天然”抗体的特点是

A.为温抗体B.IgM性质C.不能通过胎盘D.无可察觉的血型抗原刺激E.在生理盐水中可与相应抗原发生凝集



9.欲中和B型人血清中的“天然”抗体以检查其免疫性抗体,应加什么人的唾液

A.A型分泌型B.B型分泌型C.O型分泌型D.父母或子女的E.任何人均可



10.ABO血型物质不可能

A.辅助鉴定血型B.中和“天然”抗体C.预测胎儿ABO血型D.存在于每人唾液中E.血浆混合中,互相中和了相应抗体



11.病毒性肺炎病人血样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可出现

A.细菌性凝集B.类B凝集C.串钱状凝集D.溶血E.冷凝集



12.关于新生儿溶血病的叙述,哪一点是错误的

A.发病是由于母胎血型不合B.母亲血清中存在IgM抗体C.胎儿红细胞被母亲血清中相应的血型抗体致敏D.母亲常为O型或Rh阴性E.为同种免疫性溶血



[B型题)

问题13—14

A.红细胞B.因子Ⅷ或因子VC.代血浆或血浆D.白蛋白E.全血

13.病人如需补充血液中携氧能力,可输

14.新鲜冰冻血浆中有

问题15一16

A.缺乏H转移酶或酶受到抑制B.肠道细菌影响C.无Se基因D.h基因型E.A、B抗原可能为弱抗原

15.非分泌型

16.孟买型



(C型题]

问题17—18

A.浓缩红细胞B.洗涤过的红细胞C.两者均宜D.两者均不宜

17.对输注白细胞或血小板有反应而需补充红细胞者,应输用

18.血小板严重减少而有输注血小板的适应证者,应输用



[X型题]

19.串钱状凝集的原因是

A.冷凝集素B.红细胞悬液过浓C.亚型干扰D.血浆蛋白紊乱E.用玻片法时水分部分蒸发

20.成分输血的优点有

A.减少输血反应B.减少病人心脏负担C.提高治疗效果D.节约血源E.减低输血传染病的发生



二、判断题

1.O型红细胞无ABH血型抗原。()

2.中国人绝大多数为Rh(D)阴性血型。()

3.鉴定ABO血型,不做反定型则不能发出报告。()

4.决定ABO血型特异性的是ABH血型抗原的多肽部分。()

5.ABO血型IgM抗体在胎儿期并未形成。()

6.有的血液病病人的ABO血型抗原可以减弱。()

7.用酶法检查Rh血型,与不完全抗D抗体无反应,即为d。()

8.产妇血液中存在IgG抗体即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9.ACD保养液中的葡萄糖只是作为红细胞代谢必需的营养成分。()

10.检查Rh血型不用直接抗球蛋白试验。()

11.给弱D型人输血必须用d型血而且是ABO同型者。()

12.对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需要换血者必须用洗涤红细胞。()

1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人,如需要输血,应用洗涤红细胞或少白细胞红细胞。()

14.如白细胞为1×109/L,即为输白细胞的指征。()

15.只有致热源才能产生输血性发热反应。()



三、填空题

1.根据Fisher-Race命名法Rh血型有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种表型。

2.红细胞血型至少有________个血型系统,________种血型抗原。

3.血型是________。

4.ABO血型有________种基因型,________种表型。

5.ABO血型抗原在第——周胚胎期的红细胞上即可检测出来,________岁才发育完全。

6.有肠道疾病人,如为O型或A型血,可因肠道细菌影响而呈________B型,暂时“变”为________型或________型。

7.人类淋巴细胞膜上富含HLA抗原,根据受控遗传座位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系列。

8.酶法或抗球蛋白法鉴定Rh血型应存________℃下进行。

9.用ACD保养液保存全血于4℃±2℃,21天红细胞在体内存活率为________%。

10.ACD保养液的A、C、D的中文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检查新生儿脐血红细胞是否被不完全抗体致敏,可用________抗球蛋白试验。

12.检查产妇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可用________抗球蛋白试验。

13.ABO血型反定型是用已知ABO血型红细胞作为试剂,利用其________鉴定血清中的________。

14.已接受过输血者如果再次需要输血,要注意其血中有无________抗体。

15.孕妇血中凡是有________性质的血型抗体,理论上都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







































17

















献花(0)
+1
(本文系qq112278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