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生有幸遇上你
2013-06-14 | 阅:  转:  |  分享 
  
三生有幸遇上你

黄昏,独坐窗前,任思绪在静谧中慢慢飘漾,让记忆与思念的涟漪在心头缓缓泛开,在窗外行色匆匆的人们渐行渐远的背影中想家,想亲人,想念我的爸爸。忽而,一阵凉风伴着落叶迎面飘来,心,不禁打了一个寒颤,秋,真的来了,走过夏的热烈与繁华终于还是来到了这个萧瑟而忧怨的季节,人们常说见一叶而知秋,那见一叶又何尝不会增添人的思念情结?那缓缓飘落的黄叶不正是我绵绵的思念,那萧瑟的季节不正是为我诉说着心底最深而不尽的眷恋?

一直以来都喜欢古典,喜欢古典小说,也许这一爱好是从小受到爸爸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中培养起来的。也许很多人都会不解一个男生怎会有如此的恋父情结,但我要说的是这不是柔软情肠,而是心底灵最深的归恋,一直以来,爸爸都是我的精神原动力。昨天,那匆匆而过的昨天,那已无法补偿的昨天,遗失了我多少年少的梦幻。当我从迷惘困惑中走出,爸爸,我那平凡而瘦弱的爸爸在我的心底刻下了多少坚忍的烙印。

灵魂往往上升为汽化的思想,以其迷离的美态打动人。我爱爸爸,尽管他总会沉默不语,然而对爸爸的敬重却已永久的占据了我的心灵,我的爸爸是个坚韧而心地善良的人。时间的心和空间的心紧紧相通,而我的心也和爸爸的心紧紧相连。

人生有旅途,爸爸默默而坚忍的走着,用对生命和生活的执着在岁月的琴弦上弹奏着一曲又一曲的勤劳、质朴、刚毅、谦和与爱的交响曲。今生都不会忘记那段经历高考失利的时光,那时,我真的以为自己的一生就将在灰暗与迷惘中度过,沮丧,无助,颓废,彷徨,仿佛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已经塌陷,什么理想,志向都随之灰飞湮灭。于是爸爸带我出去散心,我无力的跟着他来到海边,望着大海,我更倍感自己的渺小与人生的无常,可是爸爸却深情的对我说“人生就像大海,难免会风起云涌,潮起潮落,但要敢于包罗万象,好的与不好的都是它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要为一时的疲倦而忧伤,人不经历一点曲折哪能真正的成长,而没有忧伤与沮丧的青春就像淡如流水的时光飞逝,年轻的时候多点经历不是什么坏事,关键就在与自己的心态……”如今,这沮丧与彷徨都已离我渐渐的远去,可爸爸那真情的话语却已深深的刻进了我的心灵,成为我一生的财富与亘久的记忆,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从容而坦然的走过生命的四季。

爸爸,我亲爱的爸爸,感谢你,感谢有我的地方都留下了您的印记,感谢有你,是你用执爱与坚韧教会了我这世界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更没有比心更宽广的舞台,只要用心去体会,用情去感受,用爱与努力去表达,就没有过不去的河。


此刻,且让我动情的为这来日的清秋,来日的时光尽心装点一掬甘露,一捧清泉,一片芳菲,在心与心的历程中远走一程又一程。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命运,感谢三生有幸遇见你,与我一起解读岁月,解读人生。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爸爸,以此纪念他四十五岁的生日,愿爸爸身体健康,幸福平安。

三生有幸遇上你

甘肃省靖远县第四中学高三文1班雷蕾指导老师段明琳

沈从文曾对你说过:“我们相爱一生,但一生还是太短。”而我只想对你说:三生有幸遇上你!——题记

我想,在这奇幻的世界里,我定是经过千万次回眸,亿万次寻觅,才在滚滚红尘中与你相遇,然后深深地爱上你,为你陶醉,为你痴迷!

知道为什么用吗?因为,你——文学!是你,是你!是你,让我走遍大江南北,飞越千山万水,领略大自然的瑰丽神奇;是你,让我了解了一个个文人雅士诗一样的美丽人生,让我读懂了许多诗人的心思。是你让我看到了李白怒喝“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执剑出长安;共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漂泊入江南;是你让我看到吴敬梓一身落魄修儒林,曹雪芹满腔哀思寄红楼……是你让我穿越时空,体味人生的绚丽。“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读懂了李白的自信与豪迈,“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是何等的壮志凌云,然而现实不遂人愿,无奈的他只能骑着名鹿遍访名山。我读懂了他的怀才不遇,更读懂他的高洁,他的傲岸。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读懂了苏东坡的豪放,读懂了他宽广的胸怀,虽然他被一贬再贬,却仍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因而写出许多传世佳作。“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不仅是他对西湖的赞叹,更是他坦然面对一切的最好见证。在我无限崇拜他的这种豪迈时,我又看到了他坚强背后的泪光:“十年生死两茫茫”,以至“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对爱妻的怀念让我懂得了他的一片痴心与柔情。在苏轼身上,豪放与柔情结合得如此完美,我想,这就是依靠文学的魅力吧!因为你,世间一切都美不可言。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让我看见李清照的哀思与寂寞,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更让我佩服她的气节。若不是你,文学,我又如何能在浩翰的历史长河中与这样一位多情的才女相遇?

而你给予我的又何止于此啊!

文学,你让我人生美丽如斯。所以,我只想说:三生有幸遇上你,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

献花(0)
+1
(本文系黄盛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