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镀锌前清洗剂
带钢在镀锌前必须经过表面清洗处理,以除去其表面的油颗粒和其他表面残留物。冷轧带钢的油污一般为3种,即植物油、动物油和矿物油;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可皂化油和非皂化油。动植物油都属于可皂化油,这些油与碱作用生成肥皂,从而去除;矿物油都是非皂化油,由表面活性剂清洗去除掉。
清洗剂的设计:
1、碱的选择
金属表面对碱有一定亲和力,易于形成碱的表面覆盖膜,不易被冲洗去除,导致清洗之后出现冲洗工艺问题。清洗剂常用NaOH作为碱进行皂化反应,但是NaOH较难清洗干净。用Na2CO3的残留液需冲洗次数大量减少。因此选择NaOH和Na2CO3作为碱组分。
2、防锈缓蚀剂的选择
金属清洗剂中应含有一定量的防锈缓蚀剂,以满足清洗时对金属表面无腐蚀、无损伤,清洗后使金属表面洁净、光亮并有一定的防锈缓蚀剂的作用。磷酸盐是常用的防锈缓蚀剂,具有缓冲PH值作用,磷酸盐浓度越大,缓冲能力越大。因此选择磷酸盐作为防锈缓蚀剂。
3、螯合剂的选择
金属皂是Fe3+、Ca2+、Mg2+等金属离子与脂皂化形成的脂肪酸结合成的,由于不溶于水,它会沉积在清洗设备内,也会再次粘附于钢板而导致清洗效率下降。清洗剂中加入螯合剂可与Fe3+、Ca2+、Mg2+等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减少金属皂的形成。
4、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在金属清洗剂中应用较多的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抗硬水能力强,一般不受水的硬度影响,而水硬度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洗力影响很大。但是多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浊点,浊点太低会影响到金属清洗剂的表面活性。把两者复合使用则能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其乳化、增溶和洗净作用将会得到增强。
5、配方成分和质量分数
成分和质量分数:35-45%NaOH、20-30%Na2CO3、15-25%磷酸盐、10-15%螯合剂、3-7%表面活性剂。
这种新型清洗剂,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清洗温度80℃、工作液质量分数3%、清洗时间3min)清洗能力可达到99%以上,并且成本比进口低36%,效果很好。
可以得出脱脂剂较适宜配方
所配脱脂剂经检测符合行业标准JB/T4323-1999,且脱脂率达到99%,重复性好。
实验所得脱脂剂配方为
氢氧化钠
硅酸钠
碳酸钠
多聚磷酸钠
焦磷酸钠
柠檬酸钠
磷酸钠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