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庐江二中《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研究》课题 |
|
|
庐江二中《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研究》课题
阶段成果汇报
束义福
本课题组按既定目标展开具体研究,按原订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研究内容,活动开展正常,资料查阅、收集较广,研究深入具体,交流讨论认真,并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验教学,撰写编著论文教材,虽教学任务紧张,但老师们均能挤出时间,尤其集中利用节假日时间开展专题研究,并相应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较顺利地完成了计划内所规定的研究项目和内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研究进展情况(具体措施按课题申报时的计划略有调整)
(一)对传统的实验教学的观察分析。
(二)对适应新世纪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验教学的思考,探讨、设计。
(三)组织集中学习与自行钻研相结合,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我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课程简论》、《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文献》、《创造理论与应用》、《STS教育论》、《教育创新素质与方法》、《物理实验论》、《物理课程论》、《中学物理创新教法》、《中学化学创新教法》、《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收集查阅相关资料。
(四)对学生实验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
(五)讨论在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六)全面研究,探索实践(师生互动)。开设讲座;实验制作;学习、参观、访谈;撰写论文、编著教材(校本);组织竞赛(科技活动)评选;投稿;选送论文、教具参评;自制教具;制作课件;公开教学等。
(七)阶段成果统计、整理。
二、主要收效情况
(一)教师方面
1、拓宽了新世纪教育思想的教学新思路,明确了新世纪理科实验教学的目标、任务、方法、要求;增强了实验教学的时代责任感和自觉性。
2、增强了教科研意识
在教科研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更加认识到教学离不开教科研,尤其是新大纲、新教材对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要求更高,教师没有一定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就不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地从事新课程教学,就不能指导辅导学生科学,有效地从事学习。同时更清楚地认识到:认真进行教科研是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3、强化实验教学和自制教具
进一步认识到实验在理科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改变了过去不重视实验,不开展教具学具的研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们对实验意义的认识大大提高,自觉主动地开展实验教学,不仅学生实验认真完成,且增加了演示实验和小实验(编写实验教学材料);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认真研究学生实验的认知规律;并力争开放实验室,走出教室课堂,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学具教具;教师身体力行参加教具学具设计制作和参展,组织学习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4、提高了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增强了教师自身研究问题的能力
新大纲、新教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不但学生不大适应,教师也不太掌握。但通过本课题研究,逐步了解了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过程,基本上能够与学生一道进行学习研究,指(辅)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学生一道选题、论证、查阅收集资料、调查访谈、交流探讨、撰写论文等。使一大部分学生提高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心理状态有了较大改变,由“怕学”、“厌学”到“乐学”、“想学”,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在体会中谈得非常深刻具体。
2、学生动脑动手和研究性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并有了初步形成。
3、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阶段成果情况
(一)论文获奖情况
1、大实验教育开放式实验的思考与研究一等奖(巢湖市教委)
2、谈演示实验作用、要求及失误的处理三等奖(巢湖市教育局)
3、中学生学习物理实验认知过程的探讨二等奖(巢湖市教委)
4、教学挂图和特点与使用三等奖(巢湖市教委)
5、开辟和拓宽现有教具新用途三等奖(巢湖市教委)
6、用废旧料制作系列简易教具三等奖(巢湖市教委)
7、用系统论方法优化思维能力的培养二等奖(省教育学会、
省教研所)
8、大实验教育开放式实验的思考与研究一等奖(省教育厅)
9、谈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二等奖(省教育厅)
10.开辟和拓宽现有教具的新用途三等奖(省教育厅)
11.把课外兴趣小组办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源地一等奖
(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省教科所)省优秀教育科研论文奖
12.几种科学思维方法及其应用三等奖(省教育科学规划办、省教科所)省第三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
13、演示实验作用、要求及失误的处理二等奖(省教育厅)
(二)自制教具获奖情况
1、手摇抽气机和马德堡半球设计和制作一等奖(巢湖市教委)
2、手摇抽气机和马德堡半球设计和制作三等奖(省教育厅)
3、自制简易有趣的斜抛运动演示器二等奖(巢湖市教委)
4、惯性定律演示器设计制作二等奖(巢湖市教委)
5、橡皮筋笔称三等奖(巢湖市教委)
(三)辅导学生参赛获奖情况
1、一学生入选中央电视台青少年“发明之星”电视大赛播出并获奖。(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电视台主办)
2、三学生获“首届全国中小劳技教育创新作品邀请赛”二、三等奖(安徽赛区)。(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发明协会、中央教科所主办)
3、省首届“光大银行标”青少年创造发明大赛十四件作品入选,一作品获二等奖,全国播放。(省关工委、教育厅、科技厅、信息产业厅等八家单位主办)。
4、3学生获巢湖市自制教具评选二、三等奖。(市教委)
5、(1)、5位学生获巢湖市首届(2002年)青少年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市教育局市科协主办)。“智能管理密码保安插座”(蒋俊);“汽车尾部跳动大的探讨”(汪义超);“关于电风的讨论”(徐海生);“高压锅密封圈再生使用”(朱志保);“水瓶塞温度计”(沈超)。(2)、3位同学获巢湖市第三届(2004年)青少年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1人获省三等奖。
6、研究性学习论文等15篇,其中获省一等奖3篇。
(四)文章发表情况
A、教师发表文章
1、创新五步法《巢湖日报》2001.3.22
2、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方法《教育管理》2001.1—2
3、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文汇》2001.2
4、电解电容器的电路中的接法《电子文摘》2001.1.18
5、省电双管8W日光灯《家电检修技术》1999.11
6、保护灯泡的幻灯机电路设计《家电检修技术》2000.3
7、整洁加滤波后为何输出电压升高《电子制作》2000.4
8、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思考《实验教学与仪器》2001.11
9、用秒表检验电度表《家电检修技术》2000.11
10、原子核物理的两个实验《教学仪器与实验》2001.10
11、在留心中发明《少年发明与创造》2002.3
12、谈演示实验的几个问题《实验教学与仪器》2003.4
B、学生发表文章
1、胡广防电磁干扰插座《少年发明与创造》2002.5
2、朱志保高压锅橡胶密封圈再生《少年发明与创造》2000.6
3、朱枞庐双节约电热蚊香《少年发明与创造》2002.10
4、蒋俊惯性定律演示器《少年发明与创造》2003.3
5、朱纵庐自制简易斜抛运动演示器《少年发明与创造》2003.6
6、徐海生透镜成像仪《少年发明与创造》2003.7-8
(五)撰写论文、编著教材情况(已形成初稿)
A、论文
1、演示实验新奇巧激趣乐学效果好。
2、巧用空瓶洗发精。
3、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实验仪。
4、自制简易照度表。
5、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
6、浅谈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7、实验仪器开关接通的先后有讲究。
8、谈传统教学手段与电教媒体的运用。
9、
10、掌握课堂教学调控,提高教学效率。
11、谈中学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12、物理教学中科学素质的培养。
13、比较中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14、加强仪器管理搞好实验教学。
15、现代教育技术误区探析。
16、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教学的探索。
17、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误区探析。
B、实验教材
实验(校本)教材三编,共4万字。四十多件自制的教具学具。
(六)开设讲座情况
1、创造性思维一、二、三(已开设)
2、发明创造的意义、方法、技巧(已开设)
3、实验讲座(部分开设)
4、创造性思维的良法——组合法(已开设)
5、浅谈直觉思维及其特征(待开设)
(七)课件制作情况
学科教学课件4个。
讲座课件4个。
(八)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情况
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调查实践、访谈。
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四份(获省级一等奖三篇)。
撰写学科性专业论文十多篇。
(九)媒体报道(多家报刊、电台报道)
(十)网站选载(“百度”搜索可查寻)
四、问题与困难
(一)研究不平衡。各子课题组研究的开展情况不平衡,有的小组研究薄弱,缺乏扎实研究和创新研究,与整个大课题的目标计划存在一定差距。
(二)时间不足。一是课题组的每个成员教学任务重、事务多,抽不出时间研究。二是投入研究的时间不足,该课题到结题时间只有4个月,时间紧迫,一些研究还未深入,还需全面展开,一些成果还未扩展、推广。部分理论研究还需要挖掘、提高、充实;实践方面内容还需强化、拓展;总结性结题报告、成果展示等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三)资料缺乏。由于实验研究,尤其是开放式实验研究,我市、我省乃至全国研究者不多,这方面的专著论文、研究课题报告极少,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资料查阅、网上查阅、书刊报纸均难得到一定内容的资料,这就是需要我们在深入的研究和具体实验中去归纳、去整理、去总结,从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然后再用来指导我们的实验教学研究的实践!
(四)少数成员科研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
(五)学校奖励办法未到位。学校对从事课题研究的教师的工作量未作测算(未纳入工作量计算),奖励办法未出台,教师积极性不高。
五、下一步工作要求及设想
1、各子课题要进一步加强研究,充实丰富内容,要有创见、要有新见解、新观点、好方法。
论文要高起点、低落点,多角度,深层次展开阐发论述,应有理论深度、有实用价值,可操作性强。即具有科学性、研究性、学术性、应用性。
2、加强交流与研究,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扩大成果影响,促进成果应用,提高整个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
3、加强教具学具的研制,负责这一课题的老师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在课题结题前再有更多的较高水平的论文和教、学具成品出台。
4、注意课题课件原始资料、图片、照片等收集存储。
5、加强实验教学,这是我们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课题的目标、形式及成果转化都是定位在这个核心上,舍此就失去了课题的实际意义,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实验教学这个载体,不在此进行实际而有成效的研究,我们课题就不可能有较高水平,也不可能有较大成果。
6、各子课题的内容、研究方法仍基本按原规定计划进行。除个别需协调外,一般不应变动。
7、进一步加大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及自主实验、实践活动的力度,全面开放实验室,增加学生自主制作、自行实验的时间。
8、积极向县、市教研室推荐,扩大宣传,推广成果、经验。
庐江二中课题组束义福
2002.5
4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