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0鄂尔多斯化学中考试题
2013-06-21 | 阅:  转:  |  分享 
  
化学

第Ⅰ卷(选择题,共22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16Cl-35.5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1.下列初中常见的实验操作中,其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B.C.D.A.B.C.D.3.下图是在一定条件下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与种类没有改变

B.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与种类没有改变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H2+O2

D.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4.蒸馒头和炸油条是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到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物质是()

A.B.C.D.A.B.C.D.A.B.C.D.A.B.C.D.A.B.C.D.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气体 CO 将气体点燃 B CaO固体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C N2 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D KCl溶液 CaCl3 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0.下列













A.B.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质量的和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D.一定量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硝酸钾晶体A.B.C.D.











⑴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填字母)。

⑵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

⑶D所表示的粒子符号是。

16.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⑴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⑵t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⑶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17.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地震的成因很复杂,据部分研究决定,孕震过程中比较活泼的物质有二氧化碳、氢等。

(1)孕震过程中,在地壳的岩层中碳酸盐受热发生如下反应:①CaCO3=CaO+CO2↑;②MgCa(CO3)2=MgO+CaO+2CO2↑。上述两个反应的类型均为反应,从物质的分类上看,生成物都属于。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上述两个反应式还应补充。

(3)在目前的地震预测中,氢被公认是一种灵敏元素。一般认为,地壳中水蒸气和氧化亚铁(FeO)作用会产生氢气和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18.铬(Cr)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元素,含量一般在12℅以上。铬的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钝态氧化物保护膜,是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性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锈钢是一种(填“合金”或“金属”)

(2)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滑的Cr、Mg、Cu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Cr是+2价),现象如下:

金属 Cr Mg Cu 与盐酸反应现象 放出气泡速率缓慢 放出气泡速率较快 无明显现象 ①上述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②从上述实验可知,Cr(填“能”或“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反应,请说明理由。。

19.已知A、B、C、D、E分别代表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氧化铁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物质。E是实验室一种常见溶液,它们之间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相连环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1)E的一种用途是,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均可用“甲+乙=丙+丁”其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

(3)若B、C、D、E都不变,五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也不变,A可能是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20.下图中A~H是化学实验室中的几种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生成的氧气经干燥后通入E装置中进行实验,来验证日常生活中塑料袋的成分。

查阅资料: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用聚乙烯制成的,也有用聚氯乙烯制成的。聚乙烯燃烧是可生成CO2和H2O,聚氯乙烯燃烧除了生成CO2和H2O之外,还会有HCl气体。无水CuSO4是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

①将装置按E、F、G、H顺序连接好,然后进行实验。连接F、G装置时,正确的接口顺序是c(或b)接(填d或e)。

②实验过程中,若F、G、H都产生明显现象,则F装置的作用是,G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H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塑料袋是用制成的。

21.小同学发现绿色物质探究Cu2(OH)2CO3〕,是铜生锈的产物。

【提出问题】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猜想假设】根据铜绿的化学式,猜想铜生锈可能是铜与氧气、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验设计】小红想通过下图所示装置来探究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⑴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填字母)试管中光亮的铜丝最先生锈。

⑵B试管中光亮的铜丝没有生锈,是因为它没有与接触。

【交流与评价】上述实验中,能否就小红的猜想得出正确结论?(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2题2分,第23题5分,共7分)

22.小明的饮食中,维生素的摄入量比较少,为了补充维生素,他服用××牌多维生素片,该药品的标签如右图所示。计算:

⑴小明同学按标签中所示的用法服用药片,则每天服用的维生素C为。

⑵维生素B2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3.某固体由NaCl和BaCl2混合而成,取65.6g该混合物完全溶于313g水中,向其中加入Na2SO4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

⑴固体混合物中BaCl2的质量是多少?

⑵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是多少?





























5























洁净的燃料---天然气



历史悠久的燃料---煤













使用方便的燃料---液化石油气或管道煤气







献花(0)
+1
(本文系李功随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