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岳阳天下楼
2013-06-22 | 阅:  转:  |  分享 
  
岳阳楼“四绝”宋朝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做太守,在民众支持下,重修<岳阳楼>。楼建成后,特请好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
家范仲淹作记,范欣然同意。于公元1046年九月十五日写成≤岳阳楼记≥。这传世名篇,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后由清书法家张照书写全文
,用12块巨大紫檀木拼成木雕屏,在其上篆刻≤岳阳楼记≥。文章、书法、刻工、木料全属珍品,此即<四绝>,是<岳阳楼>保存最好的文物之
一。岳阳天下楼制作:YMF2013.06岳阳楼,与蓬莱阁、黄鹤楼、滕文阁併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岳阳楼位于岳阳市
西北的巴陵山下,洞庭湖之滨。岳阳楼坐东朝西,面向烟波浩淼的洞庭湖岳阳楼南望湖南湘、资、沅、澧四水,北耽万里长江。楼前两侧,与
楼品字形并列有三醉亭和仙梅亭作陪衬岳阳楼平面呈矩形,正面三间周围廊,三层四角飞檐,通高近20米。屋顶为四坡盔顶。屋面上凸下凹,
这种拱而复翘的古代将军头盔式的顶式結构,在古代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四柱高耸金碧辉煌,远远望去,俨似一只凌空欲飞的鲲鹏。<岳阳
楼记>全文。其中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乐而乐...”传颂千古,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无数文人墨客在岳阳楼留下筆墨,诗词
刻画,至今保存完好的文物是诗仙李白的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岳阳楼1700多年以来,历经沧桑,有史记载共修茸30余次,并儿次更
名。这是过去部分岳阳楼的复制品。岳阳楼的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守巴丘城<今岳阳>的阅军楼。到了西晋南北朝,岳阳称为巴
陵城,故称为巴陵城楼到了中唐,称巴陵城为岳阳城或岳州城,也就称呼为岳阳楼,直到如今≤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到了天下楼,自然
要去欣赏洞庭湖。从岳阳楼遥见洞庭湖君山岛,形成“岳阳楼-君山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君山岛上,有着动人的神话故事,如柳毅井、湘
妃竹等。唐代李朝威写的神话故事∧柳毅传∨就发生在这里。落第书生柳毅从此井至龙宫传书,将下嫁到泾阳的洞庭龙女受到虐待之事告之龙王,
几经周折接回龙女,柳毅成为女婿。为纪念柳毅传书,将此井命为柳毅井,并在井旁建柳毅传书亭。柳毅传书亭与柳毅井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