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识字写字教学
2013-06-25 | 阅:  转:  |  分享 
  
在课标精神指导下,怎样改进识字写字教学?



课程教材研究所崔峦

汉语拼音具有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的功能。一定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认真教学汉语拼音。为了及时、有效地发挥帮助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作用,汉语拼音教学宜早不宜迟。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与识字、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相结合。在教学实施上,提倡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学,在情境中学,以增加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要十分重视并大力改进识字写字教学。

低年级要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所谓认写分开,指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要求会认的字,只要求见其形读其音,即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挪个地方也认识,千万不要逐个进行字形分析,更不要让学生抄写甚至默写。要求会写的字,不仅要会写,还要懂得意思,学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发现识字方法、识字规律。对于要认的、特别是要写的字,对于已学过的字,要引导学生在联系中、在比较中找到汉字的共同点,不断发现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点点滴滴的发现积累起来,就会形成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在校内,在家里,在街道,在社区,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看商标字、招牌字、广告字……只要见到汉字,就有识字的欲望,就自觉地识记。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舞台,让学生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坚持这样引导,学生不仅增识许多汉字(课外识的字甚至比课内识的还要多),而且在学习兴趣、方法、习惯等方面收效良多。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在运用中巩固识字。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的效果最好。教师一方面把识的字编成句子、儿歌、短文,让学生阅读,鼓励学生组词、写句子,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一方面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儿童书面语文学习的最佳时期是6至12岁。开展课外阅读,既能有效地巩固识字,又能使学生及早受到独立阅读的训练,得到良好语言习惯的培养。

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是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体现。要加强写字教学,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要坚持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直至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低年级学生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中年级学生进一步把字写得美观、大方,高年级学生再进一步把字写得熟练,有一点儿自己的风格。教师的示范是最好的指导。因此,教师要苦练写字基本功,加强示范,切不可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取代板书。









怎样改进阅读教学?



课程教材研究所崔峦

阅读教学着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还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培养写作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教师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通过参与对话,扮演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角色。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独立思考,鼓励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

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此外,在整个小学阶段,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词和句的教学。由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到能抓住重点的或有一定内涵的词和句,到能体会词句含着的意思,表达的情感,揣摩这些词句在表达上的作用。各个年级,还要重视引导学生随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

各个年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默读、背诵。小学阶段特别要加强朗读、默读的指导。要重视用指导朗读和学生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方法,用培养语感和感悟力的方法来理解课文。默读,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知道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学过的诗文,要提倡多背诵。背诵是语言和文化的储存、积累,学生不仅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终生。

阅读教学除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还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略读和浏览。在信息化社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手段。略读和浏览,由于能快速了解和筛选信息,培养这两方面读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做如下工作:一是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进而注意收藏图书。二是学会略读,用比较快的速度边读边想,读后粗知大意。三是学会浏览,用更快的速度粗略地读,先了解书报等文本都提供了哪些信息(浏览目录),再阅读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信息,并从中提取关键的信息。四是指导课外阅读,组织交流课外阅读的收获,激励每个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献花(0)
+1
(本文系静心读书35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