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趣的(意料之外)的研究问题设计有趣的(意料之外)的研究问题创设活泼的研究情境,增强学生的研究乐趣用“情理之中”的原理解释“意料之 外”的现象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简介●“瓶子”瓶子发声的音调由什么因素决定?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是孔的大小 还是位置?杯子板棍棒本案例的课程目标分析“知识”目标:音调、频率的概念,管子、瓶子内空气振动的频率分别是由什么因素决定? “过程”目标:由部分事实提出猜想(剪孔可以改变振动空气柱长度);根据控制变量设计实验方案;根据实验数据形成结论。“情感”目标:激 发探究兴趣;增强对科学的求知欲;形成实践是检验结论的科学价值观;把科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实践意识;把学习科学和艺术熏陶结合起来; 弘扬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2)控制教学要求的难度,使学生所解决的物理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让学生 获得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保持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三、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2.帮 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对于新情境的问题的解决,是抽象套用理论还是进行具体分析,这是一个重要的解题习惯。它是影响学生学习“ 后劲”的重大因素。——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把物理问题分成一些类型,让学生感悟和概括某一类问题的 解题思路,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把方法当成知识来灌输,让学生死记一些解题套路来套出问题的答案,这并不是好的教学过程。 甚至于,把各种具体题目的解答也命名为“××法”,让学生记住解答的最后公式在考试中套用。它不仅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更严重的是 对学生正确思维的形成有很大摧残作用。●初中物理“方法”教学的一个调查记录的启示2.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三、优化初 中物理教学的途径例:×老师让学生记住测电阻的各种“法”。方法1:伏安法AVR1R2方法2:双伏法V1R1R2 V2方法3:双安法之一R2R1A1A2方法4:双安法之二R2R1A1A例:×老师让学生记住测电阻的各种“法” 。方法5:单伏法之一V1R1R2方法6:单伏法之二VR1R0方法7:单安法之一R2R1A方法8:单安法 之二R2R1A例:×老师让学生记住测电阻的各种“法”。方法9:单安法之三R1R2A方法10:等效法R1R 2A这种要学生死记题目类型答案的教学方式,它不仅盲目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并让学生产生对物理课“呆板、乏味”的误解,丧失对物理 学的兴趣,致使学生发出“我讨厌欧姆!”的呼声。3.教学联系生活、社会,增强学生实践意识三、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1)实践意 识不仅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也是教学现实中提高纸笔测验成绩所必须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要对2011年新课程高考试题进行 “红黑榜”式点评,为此,中国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在学会网站上举行高考题中的“最佳题”和“欠佳题”评选活动,采用实名制投票的评选方式。 之后,又对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进行了“最佳题”和“欠佳题”评选活动。最佳题之一: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第24题 为提高电网对极端气候、重大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国家电网公司2008年重点科技减灾防灾项目——直流熔冰装置研制成功。该装置需要 1至2万千瓦的功率,最大融冰电流可达6000安,最长融冰距离可达200公里,从而避免因线路结冰而倒杆断线。如图13为位于某电网线路 上相距几十公里的甲、乙两地之间输电线路和处于乙地的熔冰装置示意图,熔冰装置上的“+”、“-”是两个接线端子。(进行熔冰时交流电已切 断)(1)……(2)若要对甲、乙两地之间的“2”和“3”两根输电线同时熔冰,请你在图中以笔 画线代替导线,进行切实可行的连接,实现熔冰。甲乙123直流融冰装置+-具有实践意识的学生,能在考场中“ 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会很自然地想像出甲地离直流融冰装置的距离有几十公里远,而不会犯“纸上谈兵”的错误,糊涂地把输电线的甲端跟直流 融冰装置连接起来。点评文章请见:人教社网站、物理(学会)网页中考题点评(2)选择联系生活、社会的教学内容来增强实践意 识①选择跟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②选择物理知识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内容③选择联系社会热点的问题④选择有趣的、能激发学 习热情的事例⑤用生活中的器具做物理实验3.教学联系生活、社会,增强学生实践意识⑥估计生活中的有关物理量大小三、优化初中 物理教学的途径①教师列举实例进行讲解②让学生列举实例③展示联系生活、社会的图片⑦学术性游戏④演播联系生活、社会 的视频⑤展示实物并进行演示⑧经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⑥学生操作体验优化(3)在联系实际中采用优化的教学方式增 强实践意识3.教学联系生活、社会,增强学生实践意识三、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4.利用物理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实事求是的精神——物理实验●严谨的科学态度——物理实验、物理作图●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探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科学探 究●实践是检验结论的标准——科学探究三、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物理学具有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先天优势。粗心常常来自 于仓促和浮躁。布置过多的习题给学生做,实际上是在浮躁的社会现象中雪上加霜,是在训练学生“粗心”。学习《课程标准》优化初中物 理教学黄恕伯2012.8.3一、学习《课程标准》,优化初中物理教学二、人教版初中物理教科书修订简介内容提要学习《课 程标准》优化初中物理教学一、新课标内容修订的特点1.知识内容和要求适当做了调整(1)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删去了部分内容 ●删去“能从生活或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修订时删去了“颜料混合”的内容;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一、新课标内容修订的特点1.知识内容和要求适当做了调整( 2)个别知识点调低了教学要求●关于“机械效率”的要求,原来是“理解”,修订后下调为“知道”;●关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修订后只要求“列举”,不再强调“说出特点”。(1)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删去了部分内容一、新课标内容修订的特点1.知识 内容和要求适当做了调整(2)个别知识点调低了教学要求(1)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删去了部分内容(3)补充几个知识点使知识结构 文本更完善增加了“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磁场”、“热机工作原理”等知识点,很多都是现实教学中已有的内容。 一、新课标内容修订的特点2.强化了科学探究教学(1)增加了科学探究项目的条目●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 ”条目。一、新课标内容修订的特点2.强化了科学探究教学(2)改写了科学探究实例《标准》原有科学探究实例两个,在当时情况下, 实例的的编写目的,是增强对科学探究要素的认识。修订时,只保留了其中一个作为课外探究的实例;重新撰写了两个课内科学探究的实例,引导 教师认识:怎样处理课内科学探究教学的一些矛盾?新案例原案例(1)增加了科学探究项目的条目一、新课标内容修订的特点2.强 化了科学探究教学(3)规定了学生实验的项目●《标准》对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有31条,哪些应该作为学生实验,过去不明确。●本次修 改明确提出了20个实验项目作为学生实验。31条实验(2)改写了科学探究实例(1)增加了科学探究项目的条目一、新课标内容修订 的特点2.强化了科学探究教学(2)改写了科学探究实例(1)增加了科学探究项目的条目●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用弹 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 电路①基本操作类:7项(3)规定了学生实验的项目一、新课标内容修订的特点2.强化了科学探究教学(2)改写了科学探究实例 (1)增加了科学探究项目的条目(3)规定了学生实验的项目●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固体和 液体的密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②测定性实验:4项一、新课标内容修订的特点2.强化了科学探究教学(2)改写了科学探究实例 (1)增加了科学探究项目的条目(3)规定了学生实验的项目●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 变化的特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③探究性实验:9项学生实验对比一、新课标内容修订的 特点3.强化了物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有关知识条目中强调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运用物体的 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 、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问题二、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思路1.从传统教学的弊端思考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中,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没有足够的重视。 要优化初中物理教学,就要侧重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发掘潜力,进行思考。二、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思路2.从当今 时代特点思考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答案的获得已不再是难事(2)技能的具体内容总是在与时俱进 如果使用电子天平,原来机械天平的操作技能训练便失去了意义。电子天平二、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思路2.从当今时代特点思考优化初 中物理教学的途径(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答案的获得已不再是难事(2)技能的具体内容总是在与时俱进(3)旺盛的求知欲、科学 的态度、全面的能力、良好的习惯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素质二、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思路3.从课标修订特点思考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 《课程标准》修订时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适当减少了内容要求的条目,但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不仅没有弱化,而 且有一定程度的加强。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应该侧重从“过程”、“情感”目标来思考三、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 的学习兴趣●怎样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怎样形成并增强实践意识●怎样养成严谨、求实、认真、平和的科学态度●怎样提高 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知识的缺漏随时可以补足;但兴趣的缺乏、意识的淡薄,能力的缺失、态度和习惯的错误,不是短时间能改善的,它很可能影 响整个高中阶段,甚至于一辈子。初中物理课应在学习兴趣、思维习惯、实践意识、科学态度和基本能力等方面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1.激 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三、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途径(1)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有趣的问题,让学生研究 ●增添联系自然、联系生活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的研究情境和学习氛围●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用“情理之中”的原理解释“意料之外 ”的现象人类通向深海的道路十分崎岖和艰难,其原因之一,是深海的海水压力大得令人难以置信,人要潜入深海,是一个高科技难题。2011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了5km级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秘“龙宫”的大门。深海5km意味着什么?有人说,设想 你在5km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的压力相当于1000个人叠起来踩在你的脚上!海水压力果真有这 么大吗?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增添生动的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图9.1.-1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图9.1.-2重重的骆驼在沙漠上行走时却不会陷在沙中。是沙漠之舟。,,用视频代替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视频代替图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惯性:太空搬运(牛顿第一定律)视频:有趣的惯性物体的相互作用八年级上册教科书为什么要编入以上练习题?把它改造为一个科学探究题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探究题:设法用日常生活中的器具创制一件乐器。要求先通过科学探究,了解该器具发出声音的高低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再根据科学探究结论,把它做成能演奏乐曲的乐器;并进一步探究,改变它的性能。●“管子”管子发声的音调由什么因素决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