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火花水针治疗法脊源性痛证探讨
高频电火花水针疗法简介
n集针灸、针刀、封闭、药物注射、脉冲电磁场疗法于一体;
n创伤小、痛苦少、见效快、副作用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容易掌握;
n高频电火花不同于普通的高频电疗法,是通过高频高压静电击穿空气放电,形成放电电场,高频电流通过注射器针头和药液深入组织内部,将高频能量传输导组织深部,产生良性的光、电、磁性刺激
一、工作原理
振荡电路:电磁吸合白金触点→电路产生高频通断→常压高频电流(20KHz)
升压电路:常压高频电流→电容和升压电感线圈的充放电→高频高压的电脉冲升到2万伏以上(最高达到2.2万伏,见图1)
放电电路:2万伏的高频高压→玻璃放电管(放电管内的气体)→被击穿产生放电→高频振荡生物静电火花→注射器针头(治疗目的)
二、作用机理
高频高压静电击穿空气放电→注射器针头和药液→深入组织内部→将高频能量传输到组织深部
1、施行穴位药物注射,药物在穴位(或病灶处)的持续缓慢的吸收,兴奋、营养受损神经细胞及其纤维;
2、通过施放高频电火花,可将药物电离子在静电磁场的作用下输送到病灶部位,局部产生治疗性磁场,使机体病灶范围内带电颗粒产生带有良性扩散的均衡震荡,增加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缓解组织粘连,使炎性肿胀、充血消散吸收,调整机体机能平衡,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三、治疗方法
1、颈椎病治疗
体位:坐位、俯卧位
针具:10ml一次性牙科注射器
1)选取处方:
康复1号处方:
当归注射液4ml
丹参注射液4ml,
康复3号处方:
川芎注射液2ml
当归注射液2ml
康复7号处方:
曲安奈德0.5ml/20mg
胎盘组织将注射液4ml
0.2%利多卡因注射液2ml
维生素B12注射液1ml
药液量8~10ml。
2)选准治疗点
颈椎病分型繁多,所表现的病灶亦多,颈脊柱旁、肩胛带,后枕部均为颈椎劳损好发部位。应用触摸指压法仔细寻找痛点(阿是穴),并用龙胆紫作好标记。上颈段病灶处枕大、枕小神经点(相当于风池穴)、天柱穴;下颈段病灶处(相当于华佗夹脊穴)、肩井、大椎、肩髃、天宗等穴
3)进针
皮肤常规消毒,以风池穴为例,于风池穴处垂直进针,快速穿透皮肤,逐步深入至枕大神经处时(见下图),患者诉有酸、胀痛感,并向头部放射,将针深入至枕骨面,沿骨面向枕骨大孔后缘摸索,至枕骨大孔边缘骨面,略退针,左右拨动针尖5~6次(类似小针刀操作方法),回抽无血液即可(切勿误入枕骨大孔内)。
4)施放电火花
缓慢注入药液的同时,在针柄或针体上持续施放电火花30~60s,然后将针退入枕大神经处,拨动针尖5~6次,注入药液,施放电火花30~60s。出针,用消毒棉签按压针孔片刻。若颈5、6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可同时在颈6脊柱旁进行治疗,于颈6脊柱正中旁开2cm处进针,快速穿透皮下,逐步深入至颈旁肌,向内侧略下方寻找颈椎横突(见上图),到达骨面后,略退针,拨动针尖5~6次,回抽无血,缓慢注入药液的同时,在针柄或针体上持续施放电火花30~60s。略向下方进针,达颈椎间孔神经根周围,患者诉有酸、胀、麻感,回抽无血,重复上述治疗30~60s。出针,用消毒棉签按压针孔片刻。
5)疗程
用康复1号、3号处方,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用7号处方,每周1次,3次为1疗程。
6)应用体会
风池穴治疗颈性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椎间孔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胛骨内上角处为肩胛提肌附着处,天柱穴(相当于C2-3颈椎横突,肩胛提肌止点处)为常用的治疗点之一。风池穴治疗时,注意针刺角度,熟悉解剖,切勿误入枕骨大孔。以免导致严重后果。针尖触及枕骨骨面或大孔边缘骨面后为安全。椎间孔治疗时,针尖首先触及横突骨面,略向下即下椎椎间孔上缘,向上即上椎椎间孔下缘,有空虚感觉,根据需要,可同时治疗。注意针尖方向,切勿误入椎管。尤其是椎动脉走行于横突孔,切勿伤及。针刺入椎间孔附近,通过药液带电颗粒扩散至神经根周围,安全且疗效切确
注意:颈椎前缘交感神经节,不适宜作电火花水针治疗,因交感神经节发出心支,支配心脏活动,电火花刺激时,导致心支高度兴奋致心率增快。如果需要治疗,仅做水针注射疗法。曾对一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做星状神经节(相当于“缺盆”穴处)治疗时,患者诉说心慌、整个胸廓向上提,立即停止治疗,休息片刻缓解。颈脊柱正中压痛点治疗,从棘突间进针,针尖与棘突顺行,经项韧带达棘间韧带,拨动针尖进行治疗。颈椎病治疗时,一定要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观察询问患者体征、感觉,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治疗,必要时做相应的处理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体位:取俯位,腹部垫枕,侧卧位,患侧在上,下肢屈曲。
针具:20ml一次性注射器,0.7×80TWLB,0.9×80TWLB长针头
1)选择处方:
康复7号或1号,前者在急性期或者在慢性期的第一次治疗使用;后者在间隔期或恢复期使用。药液10~15ml
2)选准治疗点
用拇指腹侧触摸按压,寻找压痛点,找准压痛点后,多有呈下肢坐骨神经走行放射至足踝部。除了压痛点(阿是穴)的检测外,还要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及X线检查、CT扫描以及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情况,综合确定诊断及病变部位。准确定位阿是穴并准确将药液电粒子注射到病灶部位,是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此外还取常取腰痛八针方:肾俞、大肠俞、命门、腰阳关以及委中穴,选准治疗点后,用龙胆紫作好标记。
3)进针
选准治疗点后,皮肤常规消毒,铺好孔巾。采用腰椎椎间孔注射法(见图)。以腰4、5椎间盘突出为例,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2~3㎝,垂直进针,快速透过皮下,逐步深入,到达横突尖后,即有硬物感,患者有酸、胀、痛感觉,针尖略后退,回抽无血液、脑脊液即可。
4)施放电火花
当针尖到达横突尖端略后退,并缓慢注入药液约2ml的同时,在针柄上或针体上施放电火花30s,可减轻患者不适感。然后再针尖滑向横突上缘,并紧贴横突面,以50°左右角向头侧(相当于椎间孔处)徐徐进针,待至一定的深度(一般约60mm左右,体型肥胖者65~75mm,体型瘦者50~60mm),针尖可滑入一阻力减低区,即为椎间孔处。此时患者下肢有放射性酸、胀、麻、痛感,回抽无血液、脑脊液。缓慢注入药液8~10ml的同时在针柄上或针体上施放电火花1~2min。患者诉有患侧臀部向下肢放射酸、胀、麻、痛感直到足跟及足尖。另外,腰5骶1同时有椎间盘突出症时,可同时治疗。针尖抵及横突尖后滑向横突下缘,紧贴横突,以相似的角度向尾侧徐徐进针,待至一定的深度,针尖滑入压力减低区,即达到该椎间孔,回抽无血液、脊液后,重复上述治疗
5)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1疗程中7号处方椎间孔注射仅作两次,其余8次根据情况作痛点或腰痛八针方穴及秩边、环跳、承扶、承山等穴高频电火花水针注射治疗
6)应用体会
①在作腰椎椎间孔治疗结束时,对疼痛严重患者,改变方向,同样方法治疗附近关节突关节、椎旁骶棘肌、髂骨附着部及下腰三角软组织区;
②急性期严重患者可配合扩管、脱水治疗,并嘱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进行推拿按摩和适当功能锻炼;
③由于治疗部位较深,应严格无菌消毒,操作要细心而缓慢,禁止针刺入深部组织后,任意无计划性多方位穿刺,防止伤及蛛网膜下腔、神经根或血管;
④精心选择对神经、血管组织无损害性药物,并防止随便变更处方;
⑤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体征及询问其感觉,治疗结束后,应稍卧片刻(一刻钟至半小时),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去
3、腰椎骨质增生的治疗
体位:取俯卧位。
针具:10ml一次性注射器,
0.7×81TWLB长针头。
1)选择处方:康复1号、2号或3号
药液约8~10ml
2)选准治疗点:用触摸指压法在腰部仔细寻找压痛点,常用的腰部压痛点(阿是穴)。还可选择腰臀部的穴位,如腰痛八针方以及腰阳关、秩边等穴位。选准治疗点后,用龙胆紫作好标记
3)进针
皮肤常规消毒,以第4腰椎关节突关节增生为例。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0.5~1cm(相当于华佗夹脊),垂直进针,快速透过皮下,逐步深入至关节突关节囊,或关节突关节面,觉针刺处有抵触感,说明已达到关节囊或骨面。患者诉说局部有酸、胀、沉痛感,略退针,并拨动针尖5~6次,回抽无血液即可
4)施放电火花:缓慢注射药液的同时,在针柄上或针体上施放电火花30s。然后将针退出,斜向横突方向进针,抵达横突后,针尖有抵触感即达到骨面,略退针,拨动针尖5~6次,回抽无血液。缓慢注入药液的同时在针柄上或针体上施放电火花1min。出针,消毒棉签涂擦针孔并按压片刻
5)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6)应用体会
①本法主要是消除因骨质增生导致周围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粘连所出现的疼痛,而不是直接消除增生的骨刺,临床效果良好。若配合药物薰蒸和腰部运动和功能锻炼效果更佳,恢复更快;
②治疗操作进针时,要熟悉解剖层次,不可盲目进针,尤其是在改变方向时,时刻注意手下感觉,勿伤及神经、血管,勿误入椎管内;
③经穴方面,常选名医王乐亭的经验方“腰痛八针”:方中有督脉的命门、腰阳关;膀胱经的肾俞(双)、大肠俞(双)、委中(双)。督脉起于胞中,贯脊络肾,肾主骨,与膀胱相表里,取督脉之命门、阳关,具有补肾强腰脊、壮筋骨之功;肾俞、大肠俞为足太阳经穴,太阳主一身之表,四穴合伍,统治内伤外感之腰痛;“腰背委中求”,委中穴乃治腰痛要穴。诸穴相配,辅以高频电火花扩散水针药物,扶正祛邪,补气活血,温通经络,通则不痛,故疗效显著
5、小结
①减轻炎症反应,高频电火花可以加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且其产生的臭氧有杀菌、抑菌作用,故有益于控制、减轻局部的炎症、感染。研究发现高频水针疗法能降低或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对神经根性痛有明显的干预作用;
②抑制异常感觉的传导及镇痛:电火花刺激引起掩盖效应或兴奋周围神经粗纤维,当冲动向中枢传导时可干扰、阻断病理性冲动向中枢的传导(闸门学说),并抑制中枢的病理兴奋灶,降低神经兴奋性(痛阈升高),达到镇痛作用;
③高频电火花对皮肤的刺激通过轴突反射,引起局部小动脉和微血管扩张,使局部血液循环、组织营养代谢均有改善;
④高频电火花促进了注射药物的局部快速吸收,并能阻断病灶的病理冲动,使局部的神经兴奋正常化,加之局部组织、神经营养代谢的日趋好转,进而促进了局部感觉的恢复。研究发现本法能提高关节滑膜组织中SOD活力,减少丙二醛含量,并且降低关节液NO的含量,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通过上述途径达到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