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效课堂制度体系
促成教师德业“双发展”
周崇英
学校教育和管理中,如何促进教师自身
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如何对教
师的师德和专业双发展进行考量,通过建立
长效的师德建设培训体系和师德评价体系,
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
专业理想和职业行为,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
师德建设和评价的有效方法及途径。为了构
筑高效课堂,学校有必要创设达成高效课堂
的制度体系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并传递
师生的共同愿景、学校理念与课堂文化。因
为,课堂不仅传递知识,而且将开创一个民
族灿烂的明天。同时,这种制度体系对提升
教师德业双发展的能力有着非凡的作用。这
种制度体系可以包含有“强固课堂制度体系”
与“建立教师课堂发展评价制度体系”两个系
列。
我校尝试通过对构建这两方面制度体系
的研究来引导和促进教师德业双发展,,提升
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课堂育德能
力,从而最终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学
校的知名度。
一、强固课堂制度体系,在提升课堂教
学效率的同时,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做到师德与专业双发展,就要立
足于课堂,在课堂上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育德能力和专业水平。但是教师的教学并不
仅仅体现在分钟的课堂教学上,还包含课
前备课、课后反思和对其他教师课堂教学的
评点能力等。我们试图把这些归纳为一种制
度体系。
加强集体备课制度
备课组活动要求做到“四定、五必须、六
备”。“四定”是指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
内容。“五必须”是指主备教师必须精心研
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
己的观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形成
电子文本预案毕业班除外教师必须对集
体备课的预案进行补改才能上课上课后必
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六备”是指备学
情、备目标、备重难点、备教法、备学法、
备教学设计。
用听评课制度,促进优势互补
师德教育中要重视引导教师在师德实践
过程中进行批判性的自省和建设性的反思,
着重培养和发展教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
能力,这是师德得以不断提高的根本途径。
我校坚持开展大规模的全校听评课活动每
位教师每学期开设一堂校级公开课骨干教
师每学期要开设展示课每学期的教学开放
日要向学生家长展示。开设公开课时,凡是
没课的教师都被要求尽量抽出时间去听课,
然后中午即时评课。由于年级差异、学科差
思想理论教育
异、教育方法及理念的差异,教师间经常会
引发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良好的研修氛围,
激发了教师们参与研修的热情。专业接近的
教师彼此间学到很多教学上的亮点和方法,
而不同学科的教师则拓展了教学视野,在育
德能力方面也有了新体验和新感悟。同时,
学校九年一贯制的特色又使我校教师在校本
研修时获得优势互补,有些善于学习的高年
级教师甚至就把从低年级课堂中学到的方法
在高年级课堂中运用,还收到相当不错的教
学效果。
形成教学开放制度,促成教师能力发展
我校每学期都要进行一次半天的教学开
放日活动,请每个学生家长到教室里听半天
的课,让家长通过这个交流平台了解二期课
改的理念,了解教师的教法,了解孩子的学
习情况和听课情况。家长在听完每节课后还
要填写一张教学评价表,对教师的课堂掌控
力、教学效果、关心孩子程度等方面作出评
价。家长的关注和参与也间接地促进了教师
的德业发展。
二、建立教师课堂发展性评价制度,促
进教师双发展能力提高
为了保证教师课堂教育教学水平的持续
发展,我们觉得有必要建立和设计好评价制
度,尤其是用发展性评价制度来激励教师的
双发展。
用好考核制度
充分重视师德建设和专业发展,在建校
初,即制定了《教师师德考核条例》、《教师考
核办法》、《教育教学事故认定条例》等规章制
度,明确了教师的师德与专业发展是处于同
一水平线上的,教师只有在提高师德的基础
上才能真正提升专业能力。在听课所用的《教
学评价量表》中也着重提到了教师的育德能
力,注重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
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如,语文沈老师在
“花脸”一课教学中,通过人物的分析让学生
认识到作者买花脸、戴花脸源于对花脸的喜
爱之情,那是对于英雄的仰慕和崇拜。通过
这堂语文课,教师渗透了这样一种人生观
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又如,一年级的唱游课上,主题是“一对好朋
友”,老师通过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告诉小
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团
结友爱。我们认为,教育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教育的内容可以层次化,但教育的目标始终
是为了传授知识,更为了传授做人的道理。
通过课堂这一主阵地对学生加强人生观、价
值观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所谓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形成调查反馈制度
每学期通过家长、学生无记名问卷调
查,切实了解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作
为教师学期考评依据之一,也作为教师改进
教学、改善教育方法的参考。我们始终认为,
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最有发言权的是
学生。我们关注的不是一堂课的质量,而是
着眼于每一堂课我们提高的不仅是个别学
生的能力,更期待着所有学生的进步。所以,
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清醒的意
识这不是形式,不是走过场,而是一位教
师教学态度、教学质量的真实反映。在我们
前几次的问卷调查中,家长和学生普遍给予
我校教师很高的评价。我们还通过反馈制度,
让教师们了解到评价实情。可见,通过这种
方式,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促进
了教师自身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我们期待通
过真实的教学让学生受益,让家长满意。
搭设网络交流平台
我校从建校初就建立了学校网站,开设
了“师资培训”、“师德建设”、“学科指导”、“理
论前沿”、“课题研究”、“论文荟萃”、“课例
集锦”等一系列栏目,为教师提供了学习、交
思想理论教育
流与展示的舞台。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为
教师提供了读书书目,要求教师在阅读中不
断提升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不断考
察并反思教育现象,从而使自己处在一个不
断发展、不断超越的过程之中。
校园博客的开通又进一步拓展了教师间、
师生间、家校间的沟通渠道。在这个平台上,
教师可以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共同研讨教学
策略。静得下心来反思,沉得下心来思考,
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非常重要。博客上或许
只有片言只语,但却可以记录下教师的思想
片段和成长历程。通过校园博客,教师还可
以和家长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
况,适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开
展教育教学工作。
我校还尝试利用校园博客这个平台进行
网上评课。老师把公开课的教案放在博客上,
听课的老师在博客中写评课记录,与上课老
师进行交流和互动。同学科的教师必须参加
评课,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可参与。这样的评
课方式优点是可以节省时间,可以随时补充
与交流,还可以方便家长了解教学目标和要
求,提出合理化的教学建议。
我校网络平台和家校互动平台的开通
正是从家校间的及时反馈来达到促进教师
教学、师德双发展的作用,它促使教师不仅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思想道德
品质的发展,更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成
长。
创设教师专业发展电子平台制度
我校十分重视使用本区的教师专业发展
电子平台,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把双发展的
计划、教学计划、精彩教案、课后反思、教
育随笔、教育心得等放到这个平台上,一是
作为交流学习之用,二是作为对教师评价的
依据。教师可以根据评价内容在上面进行自
评和互评,学生也可以参与评价课堂教学、
评价班级管理等。评价遵循公平、公正、公
开的原则,真正体现学校的民主管理。每位
老师可以随时获取来自多方面的客观、深入、
全面的评价信息,进行反思与整改。如作为
任课老师,学生不喜欢你所教的学科作为
班主任,学生的心里话不愿跟你讲……原因
何在这些反馈无疑会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
状况及教育效果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与深刻的
反思,从而促使教师不断调整工作方法,提
高工作水平。
在当今资讯高度发达、知识爆炸的时代,
教师必须成为一个学习型的教师,必须树立
终身成长的理念。知识的单向传递已然不符
合时代的要求,知识反哺与双向互动成为时
代潮流。同时,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应有
心与心的互动。学生不仅接受老师传递的理
念和知识、技能,也接受老师传递理念、知
识的方式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不仅是表
述出来的知识,也包括老师的心性。教育是
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是人与人之
间思想、情感、知识、技能的交流与互动。
教育,作为人对人的影响,需要给予学生尊
重、平等、关爱、呵护、理解、善待、包容
和鼓励。只有当学生获得尊重与价值感的时
候,他才可以对社会表示敬意,对他人表达
尊重,教师的教学才真正变成影响学生一生
的知识。
通过聚焦高效课堂,创设达成高效课堂
的制度体系,是促成教师德业双发展的有效
举措。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不断完善,教师
专业道德的内涵也会不断生长、日益丰富,
师德规范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新的内容。
教师专业道德要真正体现教师的专业精神,
从而实现师德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体化。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附属学校,上海,
本栏责任编辑谢明辉
思想理论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