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警惕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依赖
2013-07-03 | 阅:  转:  |  分享 
  
教师成长不可依赖“快餐”(陈?力)

?

教师的成长本是个古老的话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这个话题又一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从涉及教师专业成长的报刊文章到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快餐式”的内容和应急性的技术训练比比皆是,相比之下更具根本性和长远意义的职业理想激励和职业规划的导引却常遭冷落。

我们生活在一个讲速度、讲效益的时代,速成心理和“快餐”文化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也影响着一线教师和所有关心教师专业成长的人们。大家都希望教师能快速成长,迅速成为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能手。但是人们似乎忘了教育工作的特有规律,忘了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欲速则不达。那些依赖外力的思想、抱怨环境的论调、速成功利的快餐心理等,其实样样都是教师成长的绊脚石;拔苗助长式的短平快集训,对术语理念和技术技巧的片面追求等等对教师的成长无异于饮鸩止渴,从长远来看害多利少!

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身的内在力量,靠升华了教师职业理想、靠科学的职业规划、持久的学习思考以及踏实自觉的实践积累过程。

(不同视角:饮鸩止渴一说有点过了,快餐固然不好,但它毕竟能助长,那也比厌食、绝食强。)

?二、心中有“爱”:教师职业的灵魂

教师要成长,首先必须让自己的职业理想得到升华。在回答“我为什么要当教师?”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假如一个教师仅仅把它看成一种谋生手段――事实上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那么他倒不如及早放弃,去从事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其他工作。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工作是一种艺术,教师的使命是去塑造一个个有灵魂的生命,而不是去装配硬邦邦的机器零件。这一根本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仅仅依靠理论和技术来工作,也就是说教书育人的工作必须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爱”。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有了爱,教师才有灵魂。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心底充满爱的教师:他爱学生、爱自己、爱职业、爱思考、爱创新……其中最根本是爱学生,爱学生、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来思考问题,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点。脱离了学生的需要,孤立地谈教师发展是没有意义的,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如果我们去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哪一个优秀教师不是把学生成长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出发点?我们常说“教学相长”,其中也有这样一层意思,就是教师的成长是建立在学生成长和发展基础上的。不爱学生,教师就不可能爱事业;不爱事业,教师也就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用心思考、追求创新。如果一个教师不是用口号,而是能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关爱每一个学生,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就会成为教师本人的需求。?

既然“爱”是教育的灵魂,也是教师的灵魂,那么“爱”的教育也当然应成为教师培训的灵魂。教师培训不仅要学习理论、训练技术,更要启迪“灵魂”。理想得到升华的教师也许不需要太多的培训,帮助学生成长的强烈愿望会变成对知识和能力的强烈渴求,驱使教师寻求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能力。教师有了这种升华了的理想,他就不再等待,不再依赖外力的督促。他会自主发现身边一切有益于教学的信息和资源,他会在身边的点点滴滴中汲取成长的营养。相反,没有灵魂,仅靠培训恐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发展的问题。因为理论也许可以灌输,技能也许可以培训,而爱,却只能在灵魂深处滋生。

(不同视角:都在强调教师心中应该有“爱”,但说实在的,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如何让教师心中有“爱”,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去探讨,难道仅仅依靠人的本性和良心?)

?三、职业规划:教师发展的蓝图

当我们询问一些年轻教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很自信地说:当然想成为一个优秀教师!但是当我们继续追问这个“优秀教师”的具体所指的时候,他们往往就不那么有把握。优秀教师的内涵非常丰富,在个体上表现出来也有不同的类型。很多年轻教师并不清楚自己到底想想做什么样的教师,也就是他们的榜样(用现在的话说叫“偶像”)是什么样的人,不清楚自己跟偶像之间在各方面的具体差距在哪里,比如在学科知识和素养、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素养、教学经验和课堂操控能力、科研能力、了解学生、跟学生打交道的能力、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等等方面偶像到底有哪些绝活是自己还不具备的。对这些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的老师们来说,虽然他们有的是进取心,但由于目标是不清楚的,他们只能在朦胧的憧憬中浪费青春年华,最终贻误了成长和发展。?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无论这个目标是一个偶像还是一个综合的模型,还是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后定下来的一系列子目标,最关键的是它要能“看得见”,能真正激励着自己去努力,模糊的目标几乎等于没有目标。阅读教育大师的作品、了解同时代教育名家的思想、观察分析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等都是形成明确成长目标的有效方法。

有了目标之后自然要寻找通往目标的路径,目标越明确这个路径也越容易找到。实际上目标和路径两者是互相影响的,而且在实践过程中,目标和路径也总会有不同程度的调整。在选择目标和规划实施计划的时候,目标的逐层分解、具体的时间表、可能遇到的困难、自我激励和内省、获取帮助等策略都是必要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应该跟学校教学的需要和整体发展规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相互促进、并能及时得到帮助和监督。另起炉灶的做法往往事倍功半。

(不同视角:要想让教师心中有“蓝图”,你必须给他们勾勒出美好的愿景,这样,他们的生活才会有奔头,才会自觉主动地描绘心中的蓝图。)

?四、且学且思:教师发展的路径

孔夫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的成长多成同样离不开“学”和“思”两个字。教师要发展,不能闭门造车、孤陋寡闻,而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习惯,不断进行理论学习,留心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学”可以向书本学、向前辈学,也可以向同行学、向学生学……总之,“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留意,生活工作中可以学习的地方处处都是。

学习理论忌讳“本本主义”。教育不断地发展,各种各样的理论和主张层出不尽。这些理论各有特色,有些主张之间甚至针锋相对。因此,理论学习中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可盲目接受,人云亦云。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面对各色各样的理论时,很多人抱着“厚西薄中”“厚今薄古”的成见。认为“国外的”“最新的”“现代的”理论就是好的、先进的;认为传统的、本土的理论理念就是过时的、不好的,其实也是未经理性思考的表现。

借鉴实践经验也不能生搬硬套。比如对公开课的观摩学习,课改以来的多数公开课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活动等都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新课程的特征。这些课堂教学形式如果运用得当,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但也有的教师观摩此类课之后,不经认真思考和分析,就把公开课当成“样板”全面接受下来,搬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更糟糕的是,少数人可能根本没有理解这些课的精华,反倒把一些花哨的形式学了来,反倒把课上得面目全非,背离了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诸如此类的不加思考的“学习”,其效果可想而知。

?五、用“心”实践:教师发展的落脚点

“学”来的理论、“思”得的感悟,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来验证其价值。无论是读书、参加培训还是借鉴他人经验,都必须跟自己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一方面,任何一项理论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局限,理论是否有价值只能在实践中逐渐得到验证。另一方面,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决定了我们无法依赖某一两种理论来解决所有问题,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反思。在实践中实现理论的价值,实践中借鉴他人经验的精华,实践中形成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

一个教师的教学实践是否丰富不是看他教过多少学生、多少门课程,也不是看他当过多少年老师,而是要看他在教学实践中所付出的心思和所领悟到的独特感受。一个有十几年几十年教龄的老教师,假如他仅仅是把教书当成糊口的职业,假如他疏于学习、懒于思考,那么他的几十年教龄本质上也不过是一年教龄的几十次重复。拿他跟一个用“心”、用“爱”来勤恳工作的年轻教师来比,其实践经验的质可能还远比不上年轻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大的职业理想需要在一点一滴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学习和思考也不可能依赖于几个假期的短期集训,而应该作为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一种终生的习惯,融入教师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应自觉远离功利的“快餐”,时时告诫自己“宁静”才能“致远”。

(不同视角:没人天生就喜欢“快餐”,谁不想享受饕餮盛宴,“快餐”流行必然有它的外部环境决定了的,盛宴不提供,快餐又不让吃,那只能看着我们一天天消瘦下去。)



警惕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依赖症”(转载)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育振兴的重要性。丰富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满足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性化需求,满足了教师校本研修的需要,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然而,教师个体教育意识的失落、对自我教育生涯的整体性反思的缺失、对教育资源的依赖日渐凸显出来。它不仅降低了教师的独立性、创造性,稀释了教育的生机,而且使得校园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越发稀薄,工具性、功利性日益膨胀,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品位。

依赖网络,教师成为奴隶

互联网可以使教师获得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更新理念,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网络的确给个人发展打开了方便之门。然而,电脑的普及以及校园网的创建使许多教师患上了网络依赖症,写论文、总结、计划、反思、案例分析等依赖电脑。如果哪一天停电,或者网络出了故障,真不知道该如何做。于是,一些老师成了网络的奴隶。

万事依赖网络,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懒惰,使自己的才智越来越浅薄,使自己的工作停滞在浅表层状态。有些工作要先试着自己完成,再借鉴网上资源,琢磨一下他人的想法和做法的合理性,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然后理智地分析取舍。教师利用网络资源,不能在任务来临之际,而应重视平时的留心,积极主动地进行网上资源的查阅、收集、归类、整理,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用网络资源给自己的专业成长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依赖教参,课堂失去灵魂

曾问过好多老师:怎样备课、上课?老师首先想到的是看看教学参考书。如果自己上了一堂课,却没有看过教参,心中就没有底,怕自己讲错,怕自己抓不住重点与难点。于是,教学参考书成了教师行动的指南针。

教师依赖教参,其思维棱角被它磨平磨光,习惯于依赖,懒于思考,疏于研究。我们只能是走老路、唱老调,教参怎样讲就跟着怎样说,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也就阻碍了教师独立驾驭教材的能力,使教师缺少了质疑、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使我们的课堂失去了灵魂。教师要获得专业成长,必须拥有研究精神。加强教学的全程研究,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能够在学生面前树立真实“自我”的形象,做教学的主人。

依赖教辅,教学成为俘虏

设计作业本来是做老师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学有效反馈的重要手段。它为后期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可遗憾的是,教辅的兴盛使这项工作完全被教辅替代。于是,不再钻研教材,不再研究学生,也不思考教法。这样下去,又怎么能够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持续不断地得到发展与提高呢?教师完全依赖教辅,教学成了俘虏。内容重复,形式呆板,没有学生选择的自由作业,无疑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要重新认识和思考作业的意义、作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善于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寻找、创设可供学生实践的环境。

依赖培训,折断飞翔的翅膀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讲实效的时代,速成心理和“快餐”文化影响着社会各行各业,也影响着教育事业和渴望专业成长的一线教师。当你询问一位教师“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的时候,他一般都会很自信地说:“当然想成为一位名师!”目前,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盼培训、等培训、靠培训的依赖心理。依赖上级教研部门开设培训班,依赖专家讲座,依赖外出观摩名师的课堂。每位教师都盼望自己快速成长为素质教育的排头兵或领头雁。但是,人们似乎忘了教育应有的规律,忘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那些依赖外力的思想、抱怨环境的论调、立竿见影的速成心理等,其实样样都是教师成长的绊脚石。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身的精、气、神,靠教师的职业信仰、科学的人生规划、持久的学习思考。

纵观所有名师的成长经历,发现其成长的历程却是惊人的相似:痴情教育,酷爱读书,勤于实践,善于研究,及时反思,并能随时随地记下那些闪动着灵性的教学故事。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如果缺失了自我发展的原动力,仅仅依靠外推力,教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职业倦怠随之潜滋暗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一点一滴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学习、思考、研究、成长也不可能依赖于几个短期的培训,而应该融入教师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



献花(0)
+1
(本文系雪拥蓝关2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