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0年安徽高考物理试卷
2013-07-18 | 阅:  转:  |  分享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14.伽利略曾设计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将摆球拉至M点放开,摆球会达到同一水平高度上的N点。如果在E或F处钉子,摆球将沿不同的圆弧达到同一高度的对应点;反过来,如果让摆球从这些点下落,它同样会达到原水平高度上的M点。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下滑时,其末速度的大小



A.只与斜面的倾角有关

B.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C.只与下滑的高度有关

D.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15.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P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变小,变大

B.变小,变小

C.变大,变大

D.变大,变小





16.如图所示,在平面内有一个以为圆心、半径R=0.1m的圆,P为圆周上的一点,、两点连线与轴正方向的夹角为。若空间存在沿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则、两点的电势差可表示为



A.

B.

C.

D.



17.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和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和。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A.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C.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18.如图所示,M、N是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为定值电阻,、为可调电阻,用绝缘细线将质量为、带正电的小球悬于电容器内部。闭合电键S,小球静止时受到悬线的拉力为F。调节、,关于F的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A.保持不变,缓慢增大时,F将变大

B.保持不变,缓慢增大时,F将变小

C.保持不变,缓慢增大时,F将变大

D.保持不变,缓慢增大时,F将变小



19.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

A.3B.4

C.5D.6



2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方矩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两个边长相等的但匝闭合正方形线圈Ⅰ和Ⅱ,分别用相同材料,不同粗细的导线绕制(Ⅰ为细导线)。两线圈在距磁场上界面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再进入磁场,最后落到地面。运动过程中,线圈平面始终保持在竖直平面内且下边缘平行于磁场上边界。设线圈Ⅰ、Ⅱ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分别为、,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热量分别为、。不计空气阻力,则

A.B.

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80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21.(18分)

Ⅰ.(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mm。

(2)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_cm。



Ⅱ.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绿色”能源。在我国上海举办的2010年世博会上,大量利用了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在有光照时,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在没有光照时,可以视为一个电学器件。某实验小组根据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方法,探究一个太阳能电池在没有光照时(没有储存电能)的I-U特性。所用的器材包括:太阳能电池,电源E,电流表A,电压表V,滑动变阻器R,开关S及导线若干。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请将图1连成一个完整的实验电路图。

(2)该实验小组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描点绘出了如图2的I-U图像。由图可知,当电压小于2.00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_____________(填“很大”或“很小”);当电压为2.80V时,太阳能电池的电阻约为____________。





















Ⅲ.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试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和下落高度。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测出下落时间,通过

计算出瞬时速度.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通过计算出瞬时

速度.

根据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

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出高度.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根据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

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填入相应的字母)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其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取,求:

(1)物体与水平面间的运动摩擦因数;

(2)水平推力的大小;

(3)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



23.(16分)

如图1所示,宽度为的竖直狭长区域内(边界为),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方向上的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如图2所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表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时,一带正电、质量为的微粒从左边界上的点以水平速度射入该区域,沿直线运动到点后,做一次完整的圆周运动,再沿直线运动到右边界上的点。为线段的中点,重力加速度为g。上述、、、、为已知量。

(1)求微粒所带电荷量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求电场变化的周期;

(3)改变宽度,使微粒仍能按上述运动过程通过相应宽度的区域,求的最小值。





















24.(20分)

如图,ABD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段是水平的,BD段为半径R=0.2m的半圆,两段轨道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场强大小E=5.0×103V/m。一不带电的绝缘小球甲,以速度υ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与静止在B点带正电的小球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均为m=1.0×10-2kg,乙所带电荷量q=2.0×10-5C

,g取10m/s2。(水平轨道足够长,甲、乙两球可视为质点,整个运动过程无电荷转移)

(1)甲乙两球碰撞后,乙恰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D,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

(2)在满足(1)的条件下。求的甲的速度υ0;

(3)若甲仍以速度υ0向右运动,增大甲的质量,保持乙的质量不变,求乙在轨道上的首次落点到B点的距离范围。







































































































































































































































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www.ks5u.com

来源:高考资源网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