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六课第一框《做诚信的人》说课稿八下
2013-07-23 | 阅:  转:  |  分享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课第一框

《诚信是做人之本》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位置:本节课是人民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人际通行证》中第六课《人之根本》第一框内容,即《诚信是做人之本》。

2、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本单元第四课已经学习了与人友好交往合作,也就是怎样与人相处。那本课更深一步谈及此内容,做人应诚信,也就是本课是前几课内容的自然过渡。同时,也是进一步让同学们感悟怎样做人,怎样做诚信的人。

3、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①感知诚信的具体要求。

针对当今社会坑蒙拐骗的现象,屡屡发生。人们越来越觉得这个社会的黑暗、可怕,尤其是现在的青少年看问题不是全面的,很容易效仿这一不良现象,误入歧路。因此教师要引导感知“诚信”的含义;感知诚信是做人之本,把握讲诚信的价值和不讲诚信的危害。??

②学会诚实守信和信任别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但得到他人信任的前提是对他人诚实守信。他人对你的信任来自于你的诚实守信!如果自己诚实守信,你就获得了被人信任的保证书。

(2)能力目标:当今学生由于受社会不良影响,有部分学生不再诚实守信。因此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小事上做起,养成诚信的好习惯。感知诚信是做人之本,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做到讲诚信,不做任何有失诚信的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诚信作为为人处世的道德原则,感悟进一步增加区分诚信与虚伪的能力,初步培养正确表达诚信的能力。

4、学习难点分析:

难点:在诚信的两难问题上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将诚信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同时,让学生感知尊重他人隐私与说些善意的谎言不是不讲诚信。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做一个诚信的人。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由于生活阅历简单,对于诚信品质的重要性仍缺乏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容易引发诚信问题。他们情绪波动性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而又不重视兑现;成人感的产生,具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对问题认识肤浅,他们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我们加强诚信教育。

因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已融入我们民族的血液中,诚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作为中华民族的儿女应该从小做起。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采用“播放视频”导入新课,以此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让同学们初步感知诚信;利用“诚信是桨”的“细细品味”让同学们感知到失去了诚信,将失去你所拥有的一切;

通过播放“曾子杀猪立信”视频、展示“八荣八耻”让学生感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探究如何克服不诚信的行为?让学生感知一个人失去诚信,就会产生信任危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他的行为将会处处受到阻碍、抵制,不仅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将妨碍自己的发展。

通过讨论“无人监考”和“填写我的诚信档案”,培养学生养成诚信的习惯,并且能够拥有诚信的智慧,做一个诚信的人。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学法和探究教学法、事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四、学法分析

1、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发学生课程资源,激发其学习兴趣并转变学生思想观念;通过教材中材料的分析,让学生懂得诚信还需智慧。

2、通过“探究如何克服不诚信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做一个诚信的人。

五、教学程序分析:

1、创设情境“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课。

2、利用幻灯片展示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3、利用幻灯片展示:“人生如舟,诚信是桨”、播放“曾子杀猪立信”视频、探究如何克服不诚信的行为、“无人监考”、我的诚信档案。

4、引导同学观察教材中的漫画“林冬”和同学们阅读“感悟角”,在“一诺千金”让同学受到感染,从而悟出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但得到别人信任的前提是对别人诚实守信。

六、作业:1、设计探究活动题:“填写我的诚信档案”

说明:让同学们体验诚信对我们的重要性,并实践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2、制作诚信档案。

七、板书设计:

诚信是做人之本

1、什么是诚实守信。

2、如何克服不诚信的行为?3、八荣八耻。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后进行教学反思。































2















献花(0)
+1
(本文系春天的幸福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