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gyc723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2013届高考语文必背课外篇目名句(完整版)
2013-07-24 | 阅:  转:  |  分享 
  
高考课外篇目名句集萃

·《论语》·

1、君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4、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5、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7、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38、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9、往者不可谏,来者之可追。

40、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4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2、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3、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45、朝闻道,夕死可矣。

46、道不同,不相为谋。????

4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7、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9、见义不为,无勇也。

5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5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5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5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5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5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60、言必信,行必果。?????????

61、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6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6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6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66、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68、礼之用,和为贵。

68、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69、听其言,观其行。

70、贫而无怨,富而不骄。

71、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7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74、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75、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76、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77、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78、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

79、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80、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81、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82、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83、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84、损者三乐:乐骄东,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85、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8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8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8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89、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孟子》·

1、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4、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5、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8、其进锐者,其退速。

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10、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1、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2、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3、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1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6、故曰,域民不以疆界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8、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1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0、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1、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2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5、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济天下。

27、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2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梁惠王下》)

3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离娄下》)

3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2、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34、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5、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36、如欲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37、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矣。

3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荀子·非十二子》《诗经·大雅·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史记·留侯世家》《史记·勾践世家》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

举世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采桑子重阳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沁园春雪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柳永蝶恋花辛弃疾《青玉案》

洪迈《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于谦《石灰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云:“,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战果策.秦策》)

,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王国维先生纪念碑》)



3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赋》)

39、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40、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41、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李白《与韩荆州书》黄石公《黄石公三略》孙武《孙子兵法·变篇》《三略·上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论语集注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暑期复习系列









第1页共7页







献花(0)
+1
(本文系gyc723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