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吸纳学生操作的数学课
2013-07-29 | 阅:  转:  |  分享 
  
吸纳学生操作的数学课

——《三角形的分类》课后反思

指教者:唐克明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9页例1,61页1、3题。62页1、2、3、4题。

教学目标:

1、知道按角的大小可以把三角形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经历自主确定分类标准 自行分类 统一分类的过程在操作中认识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3、在对三角形的分类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在操作中认识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分清按什么标准分类。

教学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学生用于裁剪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知新:摸一摸,围一围你见过的三角形。

(二)、揭示课题:

师:我们学过了角的分类,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的分类,便于今后的更好的认识他们。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三)、分组探究:

1、交代探究要求:用手中的一张剪成三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不能有一点剩余。

2、小组内讨论统一一个标准,再将剪下三角形分类。

3、确定发言人,带上分好的三角形上台展示。

4、分组汇报后,教师引导总结统一标准,再分类并演示按角分类的方法。

5、总结板书:按角的大小《三角形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6、出示集合图形展示三角形的分类,揭示它们的内在联系。

(四)、巩固应用练习:

1、选择归类:62页1题,课件显示图片和类别。

2、猜一猜:下面三角形倍遮住了两个角,它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3、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先求出第三个角,再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

(1)、25度、65度,( )三角形;

(2)、23度,78度,( )三角形;

(3)、31度,13度,( )三角形;

(五)、知识拓展,操作练习:

1、同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再把正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长方形也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3、去一个直角三角形剪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

(六)、全课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新方法?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七)、布置作业:第62页1、2、3、4题

教学基本理念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因此,我侧重了对学生操作实践的训练;由于现代学习生活都需要一种极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和能力。所以我注重了学生的讨论确定统一标准和合作完成分类的活动训练。力争做到: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乐于学习数学。

教材分析和处理

教材中的例题作为参考和练习,重新设计了活动,让孩子们亲手设计和裁剪三角形。经历三角形的形成过程,达到了重新认识三角形的目的。通过讨论、收集、确定标准、合作分类,再展示、再利用教材中的例题,以张老师说话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更进一步的统一了孩子的认识。让孩子们的能力和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对教材中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并做了形式上的变化,让学生感到更加新颖,更爱动手去做。从而起到了巩固应用的作用。

教学反思和启迪

1、以新课程理念为灵魂。“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我的这节课,学生参与面较大,学生参与学习也较有广度和深度。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让我感到:学生的动手操作真是丰富多彩,精彩过人,让人集思广益,开阔眼见。讨论合作真能让人共同进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丰富精彩,更加吸引学生。能解决许多普通课堂无法解决的问题,能增加学生的练习量。如,对什么叫三角形的教学,我没有采用讲授式,而是充分利用传统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实验等操作活动中,揭示出“三条线段围成”这个过渡性概念,从而水到渠成地导出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在此探究过程中,学生是全身心投入的,学生的思路也是清晰的,自然结论也是学生皆大欢喜的。在这节课上,我还很着力体现了“西师版数学教材的特点”,让“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各小组分类情况的播放展示,由于学生亲手操作的很熟悉,自然兴趣很高,可就在学生喜欢的这实践活动结果中,却蕴含了“三角形的分类”的数学知识。我选用了这个资源引入新课,不仅有效地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达到了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巧妙链接,还激发了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分类”的学习兴趣、学习内在动力。还有“猜一猜”,让学生在“玩一玩”中加深了对三角形分类的理解。

2、以三维目标为核心。这节课中,我较好地达成了三维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的意义理解得比较透彻,对三角形的分类标准的区别与联系也把握得比较准确。整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3、以学法指导为轴心。我在学生理解了什么叫三角形后,没有落入俗套,继续引导学生去探究“三角形的分类”,而是峰回路转,安排学生自学教材第59页例1并要求学生在读一读、划一划、想一想、议一议的过程中尝试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学生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老师适度参与引导,抓住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了三角形的分类标准的区别、联系,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以思维训练为主旨。思维品质的好与差,不仅是数学学科特点的核心,更是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的重要评价指标。我在这节数学课中,也非常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如,为了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的深层次理解,设计了“应用练习”和“操作练习”这一教学环节,都有3个习题非常有针对性,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分类的意义,特别是“操作练习”。“知识拓展”,将“按不同标准分类的三角形”融为一体,找出了不同三角形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似乎猜想探险的历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不同三角形各自不同的内涵,特别是按要求剪不同的三角形,再次激起了学生新的头脑风暴。













2010年12月8日定稿

献花(0)
+1
(本文系唐克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