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xxcd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楚简老子注解(最新修正版)
2013-08-02 | 阅:  转:  |  分享 
  
-1-













-2-

簡本甲

【原文】

智弃,民利百①。弃利,惻亡又②。

弃,民季子③。三言以爲④不足,或命之,或豆⑤:

視索保,少厶欲⑥。[帛書老子第六十三章]

【注釋】

①智弃,民利百:,古“絕”字(在楚系文字中皆

作此形),各本皆作“絕”,斷絕。智,帛書甲本作“聲(聖)”,

帛書乙本作“(聖)”。智,通“知”(竹簡本中多作“知”解,

如下文“智足”等)。弃,即“棄”。,從下、又,通“偏”,似

指副手、助手。,即“倍”。全句意指杜絕自以爲是的人,不任

用自以爲賢能(喜歡指手畫腳)的人,人民就能獲得百倍的利益。

②弃利,惻亡又:,即“巧”。惻,即“盜賊”。

亡,通“無”。又,通“有”。全句意謂杜絕人們投機取巧的行爲,

去除有利他們(偷盜)的條件,盜賊就會絕滅。

③弃,民季子:,音“貴”,意指用心作爲(《字

彙》:用心做事則事成)。,龐樸、夏德安釋爲“慮”,此字亦見

於楚簡《性自命出》、《語從二》,皆作“慮”解。,同“復”,

重復,往還。季,幼小。季子,帛書甲本作“畜兹”,乙本作“孝

兹”。全句意指杜絕人們自作主張的作爲,去除他們思想上包袱,

人民就會如同純樸的孩子。

④:即“吏”,官吏,古代處理文職事務的人。

⑤或命之,或豆:帛書本作“故令之有所屬”。命,通“令”。

,通“呼”,本義呼叫、召喚,這裏或有促使之意。豆,古代一

種盛肉食品的器皿,這裏或通“屬”(“豆”、“屬”上古音近)。全

句意謂或令它們,或使它們有所從屬。

⑥視索保,少厶欲:視,原字似“(上目、下人,區

-3-

別於‘見’字(視,觀察、注視;見,看到)。參見簡本丙‘視之

不足見’句)”,帛書本作“見”。索,各本作“素”,通“素”。,

從臣、菐省,帛書乙本作“樸”,通“樸”。厶,古“私”字。,

《郭店楚墓竹簡》釋爲“須”,疑爲“寡”省,帛書乙本作“寡”,

意指少。

【譯文】

杜絕自以爲是的人,不用自以爲賢能(喜歡指手畫腳)的人,

人民就能獲得百倍的利益。杜絕人們投機取巧的行爲,不給他們

有利(偷盜)的條件,盜賊就會絕滅。杜絕人們自作主張的行爲,

去除他們思想上的包袱,人民就會如同純樸的孩子。這三句話,

自認爲表達得還不充分,或令它們,或使它們,從屬於以下兩句

話:保持謙虛、樸素的本質,減少私心和欲望。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老子提醒人們要“保持謙虛、樸素的本質,減

少私心和欲望。”不給自以爲是的人機會,不給盜賊有利的條件,

不讓人們胡作非爲。

【原文】

江①所以爲百浴王,以丌②能爲百浴下,是以能爲

百浴王。聖人之才③民前也,以身後之;丌才民上也,以

言下之。丌才民上也,民弗厚也。丌才民前也,民弗害也。

天下樂進而弗詀④。以丌不靜⑤,古天下莫能與之靜。[帛

書老子第二十九章]

【注釋】

①:古文“海”。

-4-

②丌:同“亓”。古文“其”。

③才:古文“在”,楚系文字中皆作此形。

④樂進而弗詀:進,帛書甲本作“隼”,帛書乙本作“誰”,

通“推”,意選舉、推薦。詀,帛書本作“猒(通‘厭’)”,從言、

占,音“沾”,意詆毀、議論、閑話。

⑤靜:原字右下部有一“口”字,帛書甲本作“諍”,帛書乙

本作“爭”,通“諍”,意爭執、爭論。

【譯文】

江海之所以能成爲百川之王,是因爲它們能處在百川之下的

位置,所以能成爲百川之王。聖人要走在人民的前面,首先要使

自己處在人民的後面(先人後已);要處於人民之上的位置,首先

要用言語表示自己甘居人下。因此,他處在人民之上的位置,人

民不感到沉重;他走在人民的前面,人民不感到有害。天下人樂

於選舉他而不會詆毀他。因爲他不與人爭執,所以天下沒有人能

與他相爭。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處下”。江海處下,所以有百川的彙聚。聖人

在利益上先人後已,言語上表明自己甘居人下,所以能得到得到

人民支持和擁護。

【原文】

莫厚欲①,咎莫谷②,化③莫大不智足。

智足之爲足,此恒足矣。[帛書老子第九章]

【注釋】

①莫厚欲:,古“罪”字,罪孽、罪惡。,通“乎”。

-5-

,古“甚”字,過分。

②咎莫谷:咎,錯誤。,原字如此,若從僉、朁省,

《郭店楚墓竹簡》釋爲“僉”,帛書甲本作“(慘)”,通“慘”,

意慘重。谷,通“欲”(竹簡本中皆作“欲”解)。,通“得”。

③化,古字像二人相背,以示變化、變故,這裏意指禍患。

帛書甲本作“(禍)”。

【譯文】

罪孽沒有比放縱自己的欲望造成的後果更慘重了;錯誤沒有

比貪得無厭造成的後果更嚴重了;禍患沒有比不知足造成的後果

更大了。(因此)知道滿足就已經足夠了,這是永遠的滿足。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知足”。知足能够保全自己,知道停止而不會

有危險。

【原文】

以人宔①者,不谷以兵②於天下。善者果而已,

不以取。果而弗③,果而弗喬④,果而弗⑤,是胃⑥

果而不。丌事好。[帛書老子第七十四章]

【注釋】

①以人:,帛書本、通行本作“道”,在同時出土的

其它楚簡文獻,如《忠信之道》、《汗簡》中亦見此字,注釋者皆

釋爲“道”,但竹簡本中的“”與“(道)”字形差異甚大,

所以個人以爲其本義也應不同。,當指行道之人。,從來、

左,通“佐”。宔,通“主”,主宰、君主。

②:“强”的古字。

-6-

③:帛書乙本作“伐”。或通“伐”,意自以爲是,任意妄

爲。

④喬:帛書甲本作“”。通“驕”,驕傲。

⑤:通“矜”,自命不凡、自高自大。

⑥胃:通“謂”。

【譯文】

以實際行動輔佐君主(統治)的,並不靠武力逞强於天下。

善於用兵的人只要求在軍事上的取得勝利(獲得成果)就行了,

不可以逞强。取得勝利而不自以爲是,取得勝利而不驕傲,取得

勝利而不自高自大,這就是取得勝利而不逞强。這樣的行事方式

才是完美的。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不逞强好勝”。善於用兵的人即使能夠在軍事

上取得勝利,也不能逞强好勝。應當重視國家的經濟建設,增强

國家的綜合實力,而不是窮兵黷武。

【原文】

長古之善爲士者,必非溺①玄達,深不可志。是以爲

之頌:夜奴冬涉川②。猷丌奴四③。敢④丌奴客。

丌奴懌⑤。屯丌奴⑥。丌奴⑦。竺能以

者,清⑧。竺能以⑨者,生。保此者不谷

呈⑩。[帛書老子第五十九章]

【注釋】

①溺,從水、弱,通“弱”(參見下文“骨溺”的“溺”),

水性柔弱。

-7-

②夜奴冬涉川:夜,帛書本作“與”,從亦、月,天黑、夜

晚,這裏意指前途不明,當小心謹慎。奴,通“如”。

③猷,丌奴四:猷,同“猶”。,通“畏”。,帛

書乙本同,通“鄰”。從吅、文,似有責罵、喧叫之意。

④敢:各本皆作“嚴”,楚簡《語從二》亦見此字,疑爲“嚴”

省,意莊重、嚴肅。

⑤丌奴:,或通“遠”,意注目遠望。懌,原字似“”

形,《郭店楚墓竹簡》釋爲此,音“譯”,喜悅,心胸開闊、心曠

神怡。

⑥屯丌奴:屯,本義指艱難,這裏意指淳樸、敦厚。,

右下部從臣,似有特別的涵義,通“樸”,樸素。

⑦丌奴:,帛書甲本作“湷”,或通“渾”,意指水

流緩慢,這裏似指人性格沉穩。,從水、蜀省,即“濁”,混濁。

⑧竺能以者,清:竺,從二、竹,通“孰”,誰。,

《郭店楚墓竹簡》中釋爲“束”,帛書甲本作“情”,帛書乙本作

“(靜)”,原字若從宀、束,暫讀“束”,意安定、停止,或指

歸宿。,帛書甲本作“余”,帛書乙本作“徐”,通“余”,意慢

慢、逐漸。

⑨以:,疑通“仄”(音“責”),像人侧身在山崖上,

或指處在危險、惡劣的環境中。,即“往”,意指行動、主動。

⑩呈:帛書本只有一個“盈”字。,從立、尚,或通“尚”,

似有立足、站立之意。呈,原字似從口、土,疑爲“浧”省,意

盈滿。

【譯文】

遠古善於行事的人,並不具備至虛、至柔的品性,卻能夠深

入實際並達到很深遠的境界,深遠得一般人難以到達。正因爲一

般人難以達到他能到達的境界,所以只能勉强描述他的容貌:小

心謹慎啊,他好像冬天涉水過河;猶豫啊,他好像害怕四周鄰居

的責罵;嚴肅啊,他好像賓客一樣;注目遠望啊,他心曠神怡;

-8-

淳樸啊,他具有着樸素、謙虛的品質;沉穩啊,他好像混濁的水

流。誰能夠像混濁的水流那樣逐漸澄清,他就會逐漸清醒。誰能

夠積極主動,機動靈活(脫離危險、惡劣的環境),他的生命就會

充滿活力。保持這樣的行爲態度的人,不會驕傲自滿。

【要旨】

本章主要是對“有道之士”的描述。有道之士具有周到、細

緻的工作作風。他行爲謹慎而不盲動,爲人莊重而不輕浮,謙虛

樸素而不驕傲自大,高瞻遠矚而不目光短淺,頭腦冷靜而不衝動,

行動敏捷而不呆板。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和瞭解現實中“有道之士”,

吸取他們身上的優點,加强自身的道德修養,提高個人在實際中

的行爲處事能力。永遠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這樣才能在實際

中不斷地發展和進步。

【原文】

爲之者敗之,之者遠之①。是以聖人亡②爲古亡敗,

亡古亡③。臨事之紀,訢冬女怡④,此亡敗事矣。聖

人谷不谷,不貴難之貨;不,眾人之所⑤。是

古⑥聖人能萬勿之自⑦而弗能爲。[帛書老子第二十七

章]

【注釋】

①之者遠之:,通“執”,掌握、固執。遠,原字如此,

簡本丙作“(失)”,通“失”,失去。

②亡:本章節的四個“亡”字,在簡本丙相關章節中均作“無”。

③:原字難以分辨,參照簡本丙相關字校正,通“失”,意

離散、失去。

④臨事之紀,訢冬女怡:簡本丙中無“臨事之紀”。“訢冬女

-9-

怡(始)”則作“(訢)終若詒(始)”。臨,面臨、面對。紀,

開始。訢,音“欣”,或通“謹”,謹慎。冬,通“終”。女,通“如”。

怡,原字形似“”,同“詒”,通“始”(參見下文“萬勿而弗

怡也”)。全句意指一般人做事情,要謹慎地對待將要完成的事,

如同開始時那樣。

⑤不,眾人之所:不,簡本丙、帛書本皆作“學

不學”。,參見下文“行不言之(教)”而校爲“教”。,簡

本丙作“”,從化、止,通“過”,經歷、經過。全句意指教育

人好像沒有施教一樣,沿着前人所經歷過的道路前進。

⑥古,通“故”。

⑦萬勿之自:,簡本丙作“”,帛書本作“輔”,通

“輔”。勿,通“物”。,通“然”。

【譯文】

恣意妄爲的人必定會失敗,固執保守的人必定會有損失。因

此聖人無所作爲,所以不會失敗;不固執保守,所以不會失去。

一般人做事情,應當謹慎地對待將要完成的事,而如同開始時那

樣,就不會失敗了。所以聖人要求自己沒有欲望,而不看重難以

得到的貨物;教育人如同沒有施教一樣,沿着前人所經歷過的道

路前進。能夠輔助事物的自然發展而不敢恣意妄爲。

【要旨】

本章節的章是“不妄爲、不固執”。主觀盲動、胡作非爲是造

成人們在實際中失敗的原因。固執、保守是造成人們不能在實際

中發展、進步的原因。所以老子主張無爲(不胡作非爲)、無執(不

固執、保守)。理性地對待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永遠像開始時那樣

謹慎,就不會失敗了。

-10-

【原文】

恒亡爲①也。侯王能守之,而萬勿②自。而

③,貞之以亡名之④。夫亦智足,智足⑤以,

萬勿自定。[帛書老子第八十一章]

【注釋】

①恒亡爲:帛書甲本作“道恒名”,通行作“道常無爲”。

這裏意指行道之人應當以清靜無爲爲本。

②:通“將”。

③:,從谷、隹,“欲”的異體字。,同下文“”,

通“作”。

④貞之以亡名之:貞,帛書本作“闐”,通“真”。,

從、又,同下文“(通)”,通“僕”。亡名之,似指無名英

雄、普通勞動者。全句意指將把他們當作無名的英雄來對待。

⑤足:原字殘缺,據帛書本補。

【譯文】

有道之人應當永遠保持清靜無爲的狀態。侯王如果能保持這

樣的狀態,萬物將自覺地、用心地去做他們自己的事情。用心去

做他們自己的事情並且將要實際地作爲,(我)將把他們當作無名

的英雄來對待,他們將會感到滿足。感到滿足是因爲他們的感情

有了寄託。萬物將自然、安定。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無爲”。當政者政治上開放,無爲而治,給予

人們在實際中生存與發展的自由空間。人們就可以用心地去做他

們自己的事情,所以會感到滿足。

-11-

【原文】

爲亡爲,事亡事,未亡未。大少之,多惕必多①。

是以聖人猷之,古終亡。[帛書老子第二十六章]

【注釋】

①大少之,多惕必多:少,通“小”。惕,從心、易,通“易”。

,即“難”。全句意指做大事如果像做小事那樣草率,很容易處

理的事情也變得很難處理了。

【譯文】

有所作爲卻如同無所作爲一樣,做事情好像若無其事一樣,

品嘗美味好像沒有品嘗一樣。做大事,如果像做小事那樣草率,

很容易處理的事情也會變得很難處理了。所以聖人將他要做的事

情當作困難的事情來做,結果反而不感到困難了。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理性行事”。人們在實際中做事情,要充分估

計到可能遇到的困難,而不要輕率行事。事前有所思考,有所准

備,真正去做事的時候,就不感到困難了。

【原文】

天下皆智之爲①也,亞已②;皆智善,此丌不善

已。又,亡之相生也;③,惕之相成也;長,之相型④

也;高,下之相浧⑤也;音,聖⑥之相和也;先,後之相

墮⑦也。是以聖人居亡爲之事,行不言之。萬勿而弗

怡⑧也,爲而弗志也,成而弗居⑨。夫唯弗居也,是以弗

去也。[帛書老子第四十六章]

-12-

【注釋】

①之爲:“”與“”,各本皆作“美”,音“微”,通

美,意美妙。

②亞已:亞,通“惡”。已,停止。

③:從心、(難),通“難”,艱難。

④長耑之相型:耑,音“端”,像草木初生的樣子,這裏通“短”

(與“長”對應)。型,通“形”。

⑤浧,從水、呈,音“盈”,意盈滿、充盈。

⑥聖:在這裏作“聲”解,各本皆作“聲”。

⑦墮:帛書甲本作“隋”。通“隨”。

⑧:即“作”,作爲、興作。

⑨成而弗居:“居”後疑脫“也”字。帛書本作“成功而弗居

也”。

【譯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表現美,則醜惡的行徑就會停止了。都知

道善良,則講此話已經不妥善了。實在的東西是從虛無之中產生

的;複雜的事物是由簡單的事物轉化而來的;長的東西是由短小

的東西連接起來的;高上的地位是從低下的地位逐漸提高起來的;

音樂旋律是由一系列的樂音組合而成的;先進的地步是從落後的

地步追趕上來的。所以聖人以無爲的狀態在實際中理性行事,教

導人而不會以空洞的說教。萬物雖有它們過去的曆史,卻不認爲

是它們的開始。有所作爲,而不認爲實現了它們的意志。事業成

功了而不居功自傲。只有不居功自傲的人,他的功勞才不會失去。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進步”。一切事物的發展、壯大,都是從它們

最初的渺小狀態開始的。作爲人只有脚踏實地,才能在實際中不

斷進步。事業上取得了成績,也不要驕傲。過去的成績屬於過去,

一切從零開始,才能不斷取得成就。

-13-

【原文】

恒亡名,唯妻①,天②弗敢臣。侯王女能獸③

之,萬勿將自④。天相也,以逾甘⑤,民莫之命

而自均安⑥。詒⑦制又名,名亦既又,夫亦智⑧,智

所以不詒⑨。卑⑩之才天下也,猷少浴之与江。[帛書

老子第七十六章]

【注釋】

①恒亡名,唯妻:,從(首)、辵,即“道”,本指

人們所走的道路,老子所說的“道”,是指客觀存在的,博大而虛

無的“空間”。唯妻,帛書甲本作“唯小”,帛書乙本作“樸

唯小”。,即“僕”,臣僕、公僕。妻,似指處於輔佐地位的人。

②:從隊、土,古文“地”。

③獸:通“守”,守護。

④:或爲“賓”省,賓客、歸服。

⑤天相也,以逾甘:,即“合”,楚簡中的“合”,

多作此形。逾,帛書本作“俞”,本義越過、經過,引申爲降下、

降落。,通“露”。

⑥安:原字形似“”,《郭店楚墓竹簡》釋爲“安”。用於句

尾,有疑問的語氣。

⑦詒:各本皆作“始”,或通“始”(從言旁,似與人的言行

有關)。

⑧,從之、止,即古文“止”。

⑨詒:在這裏似指受到他人的詆毀或非議,或通“殆”。

⑩卑:帛書乙本同,甲本作“俾”,通“俾”,意伴隨。

【譯文】

“道”永遠無名地存在。作爲天地萬物的公僕,永遠處於輔

助的位置,而天下人卻不敢輕視它。侯王如果能守着它,萬物將

-14-

自覺地以賓客的身分出現。天地間的冷暖氣流相互交匯,而會降

下甘美的雨露,人們沒有對它命令而能夠自然均勻。經歷了最初

的治理而有了名氣,名氣既已有了,就應當知道停止。知道停止,

所以不會受到他人的惡意詆毀。伴隨着“道”生活在天下,如同

小山川流向江海。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守道”。道,虛無而客觀地存在,給予天地

萬物生存與發展的無限空間而不主宰萬物。管理者遵守“道”的

原則,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所以會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最

初的治理工作做好了,就應當知道停止,而不要過多地干預。政

治上的改革開放,才能有利於國家的全面、快速地發展。

【原文】

又蟲成①,先天生,②,立而不亥③,可④

以为天下母。未智丌名,⑤之曰。⑥为之名曰大。

大曰⑦,曰远,远曰反。天大、大、大、王亦大。

国中又四大安,王居一安。人法,法天,天法,

法自。[帛書老子第六十九章]

【注釋】

①又蟲成:帛書本作“有物昆成”。,從爿、(首),

或通“壯”,本指博大、无限的空間形象,即“道”的原始、渾沌

的狀態。蟲,昆蟲(《說文》: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這裏似

指細微的物質。又蟲成,意指有一個博大而無限的空間(物體),

它是由衆多細微的物質(如原子)混合形成的。

②敚:帛書甲本作“繡呵繆呵”,帛書乙本作“蕭呵謬呵”。

敚,音“奪”,本意强取,從兌,似指風雲變幻。,疑爲“繡(綉)”

-15-

省,似指雲霧繚繞。

③立而不亥:,即“蜀”,通“獨”。亥,通“垓”,意指

邊際、界限。

④可:原字似“(反‘可’)”,參照帛書本校爲“可”。

⑤:各本皆作“字”,從絲、才,通“字”,意指命名、描

述。

⑥:,從虍、土(或士),通“吾”。,古文“强”。

⑦:音義不詳,或通“筮”,占卜。

【譯文】

有一個博大、無限的“空間”,其中充斥着細微之極的物質,

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經產生了。風雲變幻啊,雲霧繚繞啊,獨

立存在而沒有邊際,可以作爲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稱

它爲“道”。勉强描述它的名字就是“大”。“大”就是只能用占卜

的方式估計它的大小。只能用占卜的方式估計它的大小就是很遙

遠。很遙遠就是相對於起點而言的無限距離。“道”大,天大,地

大,而君王也很偉大。宇宙之中有四個大,而君王是其中之一。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要旨】

本章主要是“對道的描述和命名”。“道”的本質是虛無,但

却不是絕對的虛無,其中充斥着細微之極的物質(如原子),就像

宇宙的空間一樣。老子將這個博大無限的空間稱之爲“道”。這個

“道”,滋生了天地萬物,幷給予天地萬物生存與發展的無限空間。

【原文】

天之①,丌猷②與。虛而不屈③,④而愈出。

[帛書老子第四十九章]

-16-

【注釋】

①:若從月、才,此字亦見於《包山楚簡》,通“間”(古

文“間”,從門、)。

②:帛書本作“橐”。,《郭店楚墓竹簡》釋爲此,

讀若“橐”,本義指小型糧倉,這裏似指古代風箱的本體。,通

“籥”,樂器,這裏或指風箱的進出風口(風箱兩端各有兩個孔洞,

內壁有活動的小擋板,有一鼓風用的活塞,就是用家禽的毛扎成,

連接手柄而可以推拉鼓風,鼓出的風通過側面的通道進入爐內)。

,即指古代人用手拉的風箱。

③屈:通“淈”,枯竭、窮盡。

④:帛書本作“”。通“動”,意鼓動、運動。

【譯文】

天地的空間,就像一個巨大的風廂。空虛而不會竭盡,不斷

鼓動而會有空氣流通。

【要旨】

本章是將“天地的空間,描述爲一個巨大的風箱”。風箱出口

的風主要靠人推拉風箱手柄鼓動的結果。而天地間的氣流的形成

(風),主要是冷熱空氣對流的結果。

【原文】

致虛恒也,獸中也①。萬勿方,居以②也。

天員員,各丌堇③。[帛書老子第六十章]

【注釋】

①致虛恒也,獸中也:帛書甲本作“致虛極也,守情表也”。

恒,恒定。中,中心,平和。,音“篤”,忠實、厚道。全句意

指(使自己)達到虛無之極的境界,保持忠厚的品格。

-17-

②萬勿方,居以:帛書本作“萬物旁作,吾以觀其復”。

方,本義並行的兩船,意並行、並列。,即“頒”,這裏或通“觀”。

全句意指萬物不斷運作,我可以觀察它們的往來。

③天員員,各丌堇:帛書本作“天物雲雲,各復歸於其

根”。員,原字似“”型。員員,意指物體紛紜眾多。堇,通“根”。

全句意指天際間的物體紛紜衆多,各自返回到它們原來的起點。

【譯文】

(使自己)達到虛無之極的境界,保持忠厚的品格。萬物不

斷運作,我可以觀察它們的往來。天際之間,衆物紛紜,各自返

回到它們原來的起點。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觀物”。以謙虛、客觀的態度,觀察和了解天

際間萬物發展和變化的情形(或規律)。

【原文】

丌安也,易①也。丌未也,易也②。丌也,

易也③。丌幾也,易也④。爲之於丌亡又也,紿之於

丌未⑤。〔抱之木,生於毫末〕⑥。九成之臺,乍〔於

羸土⑦。百仁之高,於〕足下⑧。[帛書老子第二十七章]

【注釋】

①:從之、木,古文“困”(參見《說文》),意控制、保持。

②丌未也,易也:,帛書乙本作“”,或通“兆”。

,帛書甲本作“謀”,從母、心,古文“謀”(參見《說文》)。

③丌也,易也:,遂州本作“毳”,其它版本多作“脆”,

從雨、毳省,音“脆”,意脆弱、弱小。,《郭店楚墓竹簡》釋

-18-

爲“畔”,通行本多作“破”。畔,或通“判”,意分解、分開。

④丌幾也,易也:幾,從、戌(,音“幽”,微小。戌,

用武力守護),這裏意指微小、渺小。,從彳、戔,音若“散”,

意分散。

⑤紿之於丌未:紿,各本皆作“治”,通“治”(參見簡本

乙“紿人事天莫若(嗇)”句)。,各本皆作“亂”,通“亂”。

⑥抱之木,生於毫末:原文僅存“”,從帛書乙本補。全

句意指合臂環抱的大樹是從很小的萌芽狀態成長起來的。

⑦乍於羸土:原文僅存“乍”,從帛書甲本補,帛書乙本作“作

於虆(音“磊”)土”。乍,當爲“(作)”省。羸,通行本多作

“虆”,通“纍”,意積聚、堆積。羸土,意指小土堆。

⑧百仁之高,台於足下:原文僅存“足下”,從帛書甲本補,

帛書乙本作“百千之高,於足下”。仁,古文從千、心,通“仞”,

周制八尺。台,通“始”,開始。全句意指百仞高的的地方,是一

步步走上去的。

【譯文】

在事物安定的時候,容易控制它們;在事物還沒有出現變化

苗头的時候,容易采取對策;在事物還很脆弱的時候,容易分解

它們;在事物還很渺小的時候,容易分散它們。處理事情要在事

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治理國家要在國家還沒有出現混亂的時候。

合臂環抱的大樹是由很小的萌芽狀態成長起來的。九層高的高臺

是從小土堆上堆積起來的。百仞高的位置,是一步步走上去的。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謀事在先,防患未然”。在事情還沒有發生,

國家還沒有出現混亂的時候,應當有所準備,防患於未然。這樣,

即使事情發生了,國家出現混亂了,也能够及時地應對和處理。

-19-

【原文】

智之者弗言,言之者弗智。丌門,賽丌①,和丌

光,丌,丌②,解丌紛,是胃玄同③。古不可

而新④,亦不可而疋⑤;不可而利,亦不可而害;

不可而貴,亦不可而戔⑥。古爲天下貴。[帛書老子

第十九章]

【注釋】

①丌門,賽丌:原文誤爲“丌,賽丌門”,參照簡本

乙“丌門,丌”及帛書甲、乙本“塞亓悶,閉亓門”、“塞

亓,閉亓門”校改。,從門、戈,似指以武力限制,或爲“”

的誤字,通“閉”。,從兌、辵,通“兌”,似與人的言行有關。

賽,从贝、塞省,本義行祭禮以酬神,或有資助、鼓勵之意。全

句意指關閉他們的門戶,鼓勵他們的交流。

②丌,丌:帛書甲本作“同亓,坐亓閱”,帛書乙

本作“同亓,銼亓兌”。,從同、辵,讀若“同”,意同步、

統一。,似爲“幺”、“”的合字,《郭店楚墓竹簡》釋爲“塵”,

或通“謹”(參見簡本丙的“終若詒”的“”),本義謹慎,在

這裏似指心志、意志。,若通“剉”,音“挫”,像分割田產。

,音“貝”,意指財物、物品。全句意指統一他們的意志,平分

他們的財物。

③玄同:玄,深遠。同,共同。玄同,意指人們共同生活的

博大空間。

④而新:而,原字誤爲“天”。新,通“親”。

⑤疋:帛書本作“(疏)”,通“疏”。

⑥不可而戔:原文“不”前有一“可”字,當爲衍文。戔,

帛書甲本作“淺”,帛書乙本作“賤”,通“賤”。

-20-

【譯文】

有知識的人不言語,言語多的人沒有知識。關閉他們的門戶,

鼓勵他們的交流,調和他們的觀點,統一他們的意志,平分他們

的財物,化解他們的紛爭,這就是玄妙而同一的“道”。所以,不

可以得到了(他們的支持)而親近(他們),同樣不可以得到了(他

們的支持)而疏遠(他們);不可以得到了(他們的支持)而有利

於(他們),同樣不可以得到了(他們的支持)而危害(他們);

不可以得到了(他們的支持)而器重(他們),同樣不可以得到了

(他們的支持)而輕視(他們)。因此,能够成爲天下的可貴之人。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和諧、統一”。對於人與人之間因認識的不同,

而形成的對立情緒,主要是以調和的方式,協調他們彼此之間的

觀點,使他們各自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聖人對人沒有親疏、貴賤

之分。公平、公正地對待任何人,妥善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使

天下人能够和諧、統一地生活在這個博大的世界中。

【原文】

以正之邦,以①用兵,以亡事取天下。可②以智

丌也?夫天下多韋,而民爾③。民多利器,而邦

昏④。人多智,而勿⑤。法勿章,惻多又。是

以聖人之言曰:我亡事而民自⑥;我亡爲而民自⑦;

我好青⑧而民自正;我谷不谷而民自。[帛書老子第二

十章]

【注釋】

①:帛書甲本作“畸”,從戈、奇,似與武力有關,通“奇”,

奇特、奇異。

-21-

②可:通“何”(下文多處“可”字也通“何”)。

③夫天下多韋,而民爾:帛書本作“夫天下多忌諱,而

民(彌)貧”。原句“天”後脫失“下”字,據帛書本補。,

從日、丌,古文“期”,本義約定。韋,意違背。韋,帛書本作

“忌諱”,在這裏似指違背原則、違背約定。爾,通“彌”。,

這裏意指破敗、貧困。

④昏:,從、心,通“滋”,更加,愈益。昏,混亂。

⑤:古文“起”。

⑥:通“富”,意指致富、富裕。

⑦:帛書本、通行本作“化”,從爲、蟲省,或通“(音

‘貴’)”,似指努力工作、辛勤勞動。

⑧青:通“靜”,清靜。

【譯文】

以端正的態度到達任何國家,以奇異的方法用兵,以若無其

事的心態奪取天下。我爲什麼知道這樣做的結果呢?(如果)天

下的當權者多次違信背約,而人民就越貧困。民間的武器越多,

而國家就越容易陷於混亂。人們知道的事情越多,而奇怪的人就

越容易出現。法律制度越完全,而盜賊反而越多。所以聖人說:

我沒有做什麼事情,而人民自然會勤勞致富;我無所作爲,而人

民自然會做好自己的工作;我喜歡清靜,而人民自然會端正自己

的品行;我要求自己沒有欲望,而人民自然會保持謙虛、樸素的

品質。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端正態度”。當政者端正態度是重要的。在政

治上“改革開放、無爲而治”,反而有利於人們在各行各業上的全

面發展;生活上無私無欲,人民自然會保持謙虛、樸素的品質。

-22-

【原文】

酓①之厚者,比於赤子。蠆蟲它弗②,攫鳥

獸弗扣③,骨溺而捉固④。未智牝戊之⑤,精

之至也。終日而不⑥,和之至也。和曰⑦,智和曰

明,生曰羕⑧,心⑨曰。勿⑩則老,是胃不。

[帛書老子第十八章]

【注釋】

①酓:酓,古同“飲”,通“含”,含有、包含。,從直、

心(《說文》:內得於己,外得於人),通“德”。

②蠆蟲它弗:帛書甲本作“逢地弗螫”,帛書乙本作

“(蠆)虫蛇弗赫”。,疑同“”,通“蜂”。,同“蠆”,

音“菜”,毒蟲。蟲,通“虺”,音“毀”,蛇蝎之類的爬行動物。

它,古文“蛇”。,音“喝”,通“蜇、螫”,毒蟲叮刺。

③攫鳥獸弗:帛書甲本作“鳥猛獸弗搏”。攫,音“決”,

抓取。攫鳥,凶惡的鷹隼。,左從丙、口,通“猛”,似指凶猛

的食肉動物。,捕食。

④骨溺而捉固:,通“筋”。,通“柔”。捉,把握、

持有。

⑤未智牝戊之:帛書乙本作“未知牝牡之會而怒”。

戊,音“茂”,古字像人脅,似指擁抱。,《郭店楚墓竹簡》釋

爲“然”,原字似從上、易省,暫讀“易”,意若尋求。,從艹、

恕省,或通“恕”,意母愛、仁愛。,像小兒全力尋求其母哺

育子。全句意指不知道母子間親情關係卻會尋求母親的哺育。

⑥:從頁、心,同“憂”,憂愁。

⑦:若從同、示,各本皆作“常”,通“常”。

⑧生曰羕:帛書本作“益生曰祥”。,通“益”。羕,音

“樣”,通“祥”,吉祥。

⑨心:,通“使”(古文“吏”、“使”同字)。,古

-23-

文“氣”。

⑩:帛書本作“壯”。從臣、戕、土,疑通“壯”,意自恃

强壯。

【譯文】

具有深厚德行的人,可以與初生的嬰兒相比較。毒蜂、蛇蝎

不攻擊他,鷹隼、猛獸不攫取他。筋骨柔弱而把握東西卻很牢固,

不知道母子間親情關係卻會全力尋求母親的哺育,是精氣充足的

緣故。整天喊叫而不知道懮慮,是性情和順的緣故。性情和順,

就是正常。知道和順,就是開明。有益於生命就是吉祥。意氣用

事,就是逞强。物體過於强壯,就會衰老,就是不符合“道”。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修身養性”。含“德”深厚的人,應當如同初

生的嬰兒一樣,精神飽滿、和氣十足。不騷擾外界生物,所以毒

蜂、蛇蝎不會追咬他。生活在安全的環境中,所以凶禽、猛獸不

能攻擊他。精力充沛,性情和順,而不要逞强好勝,這樣才符合

於自然之道。

【原文】

名與身新①?身與貨多?與②?必

大③,④必多。古智足不辱,智不怠,可以長

⑤。[帛書老子第七章]

【注釋】

①新:即“竺”,通“孰”。新,各本皆作“親”,通“親”。

②與:帛書甲本作“得與亡孰病”。,從之、貝,

通“得”,獲得財物。,從亡、貝,通“亡”,遺失、損失財物。

-24-

,或通“病”,此字亦見於《包山楚簡》,皆作“病”解,意病

態,不正常狀態。

③必大:,古文“甚”,過分。,古文“愛”。,

從弼、貝,通“費”,耗費、損失。

④:,帛書本作“多”,通“厚”。,從臧、貝,通

“藏”,意收藏、蘊藏。

⑤舊:通“久”。

【譯文】

名譽與身體哪一個更重要呢?身體與貨物哪一個多呢?獲得

與喪失哪一個不正常呢?過分地追逐名利,必定會損毀更可貴的

身體,過多地收藏貨物必定會失去更多有價值的東西。所以知道

滿足並不恥辱,知道停止而不會有危險,生命可以長久存在了。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珍愛生命、淡泊名利”。人的生命是最寶貴

的,名利、貨物等都是次要的。人們在實際生活中追求物質上的

享受,謀求正當的利益,本身無可厚非。然而,過分地追逐名利,

過多地收藏貨物,而造成自我生命的損毀,卻是不值得的。所以

老子提醒人們要知足。

【原文】

返也者,僮也①。溺也者,之用也。天下之勿生

於又,生於亡。[帛書老子第四章]

【注釋】

①返也者,僮也:帛书本作“反也者,道之動也”。返,反,

意返回、返本還原。僮,通“動”,意動作、運動。

-25-

【譯文】

返歸到根本(返本還原),就是“道”的運動。回到柔弱的狀

態,就是“道”的作用。天下萬物都是由具體的物質産生的,具

體的物質是從虛無之中產生的。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道的作用”。“道”的本質是博大、虛無的,

宇宙間的原始物質(如原子、分子),就是從虛無之中産生的。而

這些物質,是形成天地、萬物的基礎。

【原文】

而浧之,而不若已。湍而之①,不可長保也。金

玉浧室,莫能獸也。貴福喬②,自遺咎也。攻述③身退,

天之也。[帛書老子第五十三章]

【注釋】

①湍而之:帛書乙本作“而允之”。湍,水、耑(通“短”,

参见“長耑相型”句),急速的流水,這裏或指能力有限。,從

尹、羊省,通“群”,意從事。

②福喬:“福”後疑脫“而”字。福,帛書本作“富”。喬,

通“驕”。

③攻述:攻,通“功”,功業。述,完成。

【譯文】

控制得太多,不如安守本分。能力有限卻勉强從事,不可能

長久堅持。黃金寶玉堆滿家中,不能夠長久守護。富貴了而放縱

自己,就會留下禍根。功成身退,才是符合於天道的。

-26-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功成身退”。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事

業上取得了成功,應當知道功成身退。功成身退,是使自己回到

正常的狀態中,回到普通人的位置上。

簡本乙

【原文】

紿人事天莫若①。夫唯,是以〔服〕②。服,

是胃〔重積。重積則亡〕不克③。〔亡〕不克則莫智

丌恒④。莫智丌恒,可以又⑤。又之母,可以長〔⑥。

是胃深固氐⑦〕,長生視之也。[帛書老子第二十二

章]

【注釋】

①紿人事天莫若:紿,通“治”(參見簡本甲“紿之於丌未

”句)。,古文“嗇”,從來、田,本義收獲谷物,引申爲關

注、愛惜。全句意指治理人、做事情不如多加關注。

②服:帛書本作“蚤(早)服”。,從日、棗省,讀“棗”,

通“早”。服,原字形似“”(按字形分析,像是驅趕羊群,使

之服從管理),參照帛書本校爲“服”。

③重積,重積則亡不克:簡本原殘缺“重積。重積

則亡”,參照帛書本校補。克,原字形似“”(楚系文字中“克”

皆作此形)。亡不克,即能力無限,無所不能。

④恒:原字從月、二(二,表示天地),本義恒久、持久。各

本皆作“極”。

⑤:通“國”。

⑥:原缺,參照下文“長生視”補,通“久”。

⑦深固氐:原缺,從帛書甲本。,即“根”。氐,同“柢”,

-27-

根本。深固氐,意指根基穩固。

【譯文】

治理人、做事情不如多加關注。只有多加關注,人們才會早

日服從。(使人們)早日服從,就是重視積累“德”。重視積累“德”,

所以能力無限。能力無限,所以能够管理一個國家了。能夠管理

一個國家的人,就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這就是使他的根基穩固,

並使他的生命長久存在的途徑。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多加關注”。管理人、做事情多加關注(有

所包容),所以人們願意服從。人們願意服從,就是政治上深得人

心的表現。政治上深得人心,所以就有能力統治國家了。正如大

樹的根紮得越深、越廣,它的生命力越旺盛一樣,政治基礎牢固

的人,他的政治生命也能持久。

【原文】

爲學日益,爲者日①。之或②,以至亡爲也。

亡爲而亡不爲。[帛書老子第十一章]

【注釋】

①:《郭店楚墓竹簡》釋爲“員”,帛書甲本“(損)”,

帛書乙本作“雲”,今本皆作“損”,通“損”,意指身心開放,不

斷减損。

②或:通“又”、“有”。

【譯文】

重視學習(的人),每天都有收穫。修行道的人,每天都在減

損。減損又減損,於是重新回到了無所作爲的狀態。無所作爲而

-28-

又無所不爲。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開放”。大道虛無,通達無限(包容萬物),

爲道者應當以虛無爲本(保持謙虛、客觀的態度),思想開放而不

固執、不保守,才能達到無爲的根本狀態。

【原文】

①學亡,唯與可,相去幾可②?亞③,相去可

若?人之所,亦不可不人。[帛書老子第六十四章]

【注釋】

①:原字如此,區別於簡本甲的“(絕)”字,各本皆作

“絕”,通“絕”(楚系文字中的“絕”也寫作“”。而《包山楚

簡》中“”則作“繼”解)。

②唯與可,相去幾可:與,參與。前一“可”字,帛書甲本

“訶”,帛書乙本作“呵”,按文意分析,或通“呵”,喝斥、喊叫。

後一“可”字,應同帛書本的“何”。

③:,疑爲“”省,通“美”。,同上句“與”。

亞,從“惡”省,醜惡。

【譯文】

不學習而無懮無慮,只是喜歡大聲地喝斥,不知道他將來會

怎樣?美與丑,又不知道他會傾向於哪一方?人們所畏懼的,又

不能不讓人感到害怕。

【要旨】

本章主要是老子希望人們“走正道,而不要誤入岐途”。

-29-

【原文】

辱若纓①,貴大患若身。可胃辱?爲下也,

之若纓,之若纓。是胃辱纓。〔可胃貴大患〕若身?

所以又大患者,爲又身。②亡身,或可〔患?古

貴爲身於〕爲天下,若可以③天下矣。以身爲天下,

若可以④天下矣。[帛書老子第五十七章]

【注釋】

①辱若纓:《郭店楚墓竹簡》將上文末字“人”當作本句句

首,其理由是“人”上有斷句的標記。本人推斷此標記當爲抄寫

誤筆(下句“辱纓”的“辱”下亦有同樣的無效標記)。,從

龍、心,帛書甲本“龍”,帛書乙本作“弄”,通行本作“寵”,或

通“龍”。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或指駿馬(《周禮·夏官》:

馬八尺以上爲龍)。纓,從糸、嬰,本指系在脖子上的帽帶,這裏

意指受人牽制。辱若纓,意指龍蒙受恥辱如同受人牽制。

②:即“及”。

③:帛書甲本“”,乙本爲“橐”。從厂、乇,音“托”,

意擔負、承受。

④:若從辵、去,各本皆作“寄”,通“寄”,寄托。

【譯文】

龍蒙受恥辱如同受人牽制,看重大禍患降落到自己身上。怎

樣講龍蒙受恥辱如同受人牽制呢?龍處於卑下的地位,有所得如

同受人牽制,有所失也如同受人牽制。所以說龍蒙受恥辱如同受

人牽制。怎樣講看重大禍患降落到自己身上呢?我之所以會有大

禍患降落到身上,是因爲我過於看重自我身體的緣故。如果我達

到了忘我(無私)的境界,還會有什麼禍患降臨落身上呢?所以

以高貴的身分去做天下的事情,好像可以承擔天下的重任了。願

意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天下的發展、進步事業,那麽你的生命就

-30-

可以寄托給天下了。

【要旨】

本章的要點“忘我”。人們生活在現實中,無論是獲得,還是

損失,都應該有所警覺。獲得了不要驕傲,損失了要查找原因,

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這樣才能在實際中不斷發展和進步。作爲

人不能太自私,過于自私的人要當心受到打擊。作爲國家的領導

者,更應當大公無私,多爲人民群衆作想,多爲人民群衆辦事,

而不計較個人得失。這樣的話,誰願意打擊你呢?

【原文】

上士昏,堇能行於丌中①。中士昏,若昏若亡。

下士昏,大②之。弗大,不足以爲矣。是以建言

又之:明女孛③,女〔類④,進〕若退。上女

浴,大白女辱,?⑤女不足,建女〔揄,質〕貞女

愉⑥,大方亡禺,大器曼⑦成,大音聖⑧。天象亡⑨,

〔亡名⑩。夫唯,善始且成〕。[帛書老子第三章]

【注釋】

①上士昏,堇能行於丌中:昏,當爲“”省(古文“聞”)。

堇,通“勤”。中,原字似“”形,即古文“中”,中間、中位。

②:通“笑”。

③孛:帛書乙本作“費”,通行本作“昧”。孛,音“備”,古

書指光芒四射的彗星(在夜空中雖明亮卻不耀眼)。通“昧”,意

指暗昧。

④女類:帛書本作“夷道如類”。,古文“遲”,意遲

緩,這裏或通“夷”,意指博大而通達的形象。類,原字模糊不清,

從帛書本補。

-31-

⑤?:?,各本皆作“廣”,簡本原字形似“”(像之在

土上),音“皇”,本指草木繁茂,這裏意指豐厚。?,意指德

行深厚。

⑥建女揄,質貞女愉:“揄、質”二字原缺,從河上公本補。

揄,音“愉”,意指牽引,引導。貞,通“真(另參見下文‘攸之

身,丌乃貞’句)”,真實。愉,和悦、快樂,似指性情和順。

帛書本殘缺,通行本作“渝”。

⑦曼:帛書乙本作“免”,通行本作“晚”,從又、冒,本義

長,這裏通“慢”。

⑧大音希聖:希,原字像“”,《郭店楚墓竹簡》釋爲“祗

(音‘之’,意恭敬)”,參照帛書乙本校爲“希”,同“稀”,稀疏、

遠。聖,各本作“聲”,通“聲”。大音希聖,意指大的聲音(頻

率低、聲波長),能够傳播到很遠的地方。

⑨:帛書乙本作“刑”,當爲“型”省,通“形”,形狀、

形象。

⑩亡名:原缺“亡名”叁字,參照帛書乙本校補。,

同“褒”,音“包”,本指寬大的衣襟,衣袍後裾,這裏意指博大

的形象。

【譯文】

上等的士人聽說“道”,能夠努力地實行於其中;中等的士人

聽說“道”,好像感覺到它的存在,又好像感覺不到;下等的士人

聽說“道”,只是大聲地嘲笑;而不笑的人,是沒有能力實行道的。

所以有這樣幾句話說:明白“道”如同暗昧,模仿“道”如同與

“道”相類似,進入“道”如同後退;品德高尚的人如同山澗,

最清白的人好像處於屈辱的地位,德行深厚的人好像永遠不會滿

足;建功立業好像需要不斷引導,質樸純真好像性情和順,穩重

大方而不會猥瑣;最大的器物逐步完成,最大的聲音能夠傳播到

很遠的地方;天的存在沒有具體的形狀,“道”博大、無限而沒有

具體的名稱。

-32-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行道”。“道”的本質是虛幻而不可見的。上

等的士人,通過觀察與思考而能夠理解“道”的存在,明白事物

發展、变化的道理。所以聽說“道”,而能夠努力地實行於其中。

【原文】

丌門,丌,終身不①。啟丌,丌事,終

身不②。[帛書老子第十五章]

【注釋】

①丌門,丌,終身不:帛書甲本“塞亓,閉亓門,

終身不堇”,帛書乙本作“塞亓,閉亓門,冬身不堇”。,古

文“閉”,關閉。,同“賽”(參見簡本甲“丌,賽丌門”

原句),在這裏或有支持、鼓勵之意。,《郭店楚墓竹簡》釋爲

此,從矛、山,通“堇”,似指操勞。全句意指關閉他們的門戶,

支持他們的工作,終身都不必操勞。

②啟丌,丌事,終身不:帛書甲本“啟亓悶,濟亓事,

終身不棘”。,疑作“門”(參見上句“丌門”)。,通“賽”,

各本皆作“濟”,或有資助、接濟之意。,從來、止,通“棘”,

成果、成就。全句意指放任他們自由行動,資助他們做事情,終

身都不會有成就。

【譯文】

關閉他們的門戶,支持他們的工作,終身都不必操勞;放任

他們自由行動,資助他們做事情,終身都不會有成就。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支持”。當政者在政治上開放,却不是放任自

流,而是支持他們的實際工作,正確引導他們在實際中的發展、

-33-

進步,這樣才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就。

【原文】

大成若夬,丌用不①。大浧若中,丌用不②。大

如③,大成若詘④,大植若屈⑤。勝凔,青勝然⑥,

清清⑦爲天下定。[帛書老子第八章]

【注釋】

①大成若夬,丌用不:夬,帛書甲本“缺”,通“缺”,欠

缺、不足。,帛書甲本“幣”,通行本多作“弊”,通“幣”,本

指一片帛,意指有限。

②大浧若中,丌用不:中,帛書甲本“(同‘盅’)”,意

空虛不足。,通“窮”,意窮困、窮盡。

③:通“拙”,笨拙。

④大成若詘:帛書甲本“大直如詘”,通行本作“大辯若訥”。

成,或應作“誠”,意指善於表達個人意見的人。詘,音“屈”,

木訥,不善於表達。

⑤大植若屈:植,直木,意正直。屈,本義彎曲、委屈,這

這裏意指反應遲鈍。

⑥勝凔,青勝然:,通“(躁)”,跑動、運動。凔,

原字像“”形,校爲“凔”,即“滄”,意寒冷。青,通“清”,

清靜。然,炎熱。全句意指跑動可以戰勝嚴寒,清靜可以戰勝炎

熱。

⑦清清:清靜又清靜。

【譯文】

有了很大成功卻認爲還有欠缺,他在實際中的作用就不會渺

小。有了很大滿足卻認爲還存在着不足,他在實際中的作用就不

-34-

會有限。最有技巧的人却認爲自己還很笨拙。最善於表達意見的

人却認爲自己還很木訥。最直率的人却認爲自己還很遲鈍。跑動

能夠戰勝嚴寒,清靜能夠戰勝炎熱。清靜又清靜,才能成爲天下

最安定的人。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謙虚”。保持謙虛的態度,而不要驕傲自滿,

這樣才能在實際中不斷進步。以清靜無爲爲本,避免主觀、盲動,

急躁、冒進的行爲,這樣就能理性地處理好天下的事情。

【原文】

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兌①。子孫以丌祭祀不屯②。

攸③之身,丌乃貞。攸之,丌又④。攸之⑤,丌

乃長。攸之邦,丌乃奉⑥。攸之天〔下,丌乃⑦。

以觀〕,以向觀,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可

以智天〔下之然?以此。〕[帛書老子第十七章]

【注釋】

①善建者不拔,善保者不兌:拔,意指拔起,動搖,或可理

解爲浮誇。保,原字像“休”字形,疑爲“保”字(參見簡本甲

“視索保”一句),意保持。兌,從人、囗、八,象氣之舒散,

或通“脫”,意脫落、散失。全句意指善於建設的人不浮誇(不會

動搖他的建設根基),善於保持的人不會脫失。

,善於擁有的人不脫失。②屯:《郭店楚墓竹簡》釋爲此,帛

書甲本,乙本作“絕”。屯,本義指艱難,引申爲阻塞、停止。

③攸:本義指水流,這裏或通“修”,意指修行。

④攸之,丌又:,“家”的异體字,楚系文字中多作

此形。,從八、舍,即“余”,通“餘”,積餘。帛書甲本、乙

-35-

本皆作“餘”。

⑤:古文“鄉”字。此字另見於楚簡《緇衣》中。

⑥奉:原字不清,《郭店楚墓竹簡》釋爲此,帛書乙本作“”,

通“豐”。

⑦:通“博”,廣大、普遍。

【譯文】

善於建設的人不浮誇,善於擁有的人不脫失。子孫後代永遠

祭祀(他們)而不斷絕。個人遵循他們的原則,他的“德”就真

實了;使一家人遵循他們的原則,他的“德”就有餘了;使一鄉

人遵循他們的原則,他的“德”就長遠了;使一國人遵循他們的

原則,他的“德”就豐厚了;使全天下的人遵循他們的原則,他

的“德”就博大了。用觀察自身的眼光觀察自身,用觀察家庭的

眼光觀察家庭,用觀察鄉里的眼光裏察鄉里,用觀裏國家的眼光

觀察國家,用觀察天下的眼光觀察天下。我爲什麼知道天下的存

在和發展之理呢?就是用這樣的方法。

【要旨】

本章主要是“提倡後人遵循先輩爲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善於

建設的人能够脚踏實地、打好根基,所以他的建設基礎牢固。善

於擁有的人能够把握自己所擁有的東西,而不會輕易丟失。這就

是先輩爲人處事的兩條基本原則。不僅個人要遵循這兩條原則,

還要將這兩條原則貫徹到全家、全鄉、全國、全天下,這樣你的

“德”就能長遠、豐厚和博大了。

簡本丙

【原文】

大上,下智又之。丌即①,新譽之,丌即之,丌即

-36-

②之。信不足安又不信。猷丌貴言也。成事述,而

百省曰我自③也。[帛書老子第六十一章]

【注釋】

①丌即:即,本義接近、靠近。丌即,相當於“其次”。

②:帛書本作“母”,通行本作“侮”。或通“侮”,意指輕

慢、不敬重。

③成事述,百省曰我自:,通“功”。百,原文從一、

自,同“百”。百省,即百姓。全句意指事業完成了,而百姓却認

爲:是我們自然做成的。

【譯文】

最偉大的領導人,人民只知道他存在。其次的領導人,人民

親近、贊頌他。再次一等的領導人,人民畏懼他。最差的領導人,

人民只會輕視他。信譽不足,所以人民不信任他。謹慎啊,他們

(領導者)的言論很重要。事業完成了,而百姓卻認爲:是我們

自然做成的。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以道治理天下”。老子認爲最好的統治者應當

以“道”治理天下,政治上開放(無爲而治),順其自然,而不要

干涉人們的正常工作與生活,這樣才有利於人們在各行各業上的

發展。統治者的言論對社會影響巨大,所以要謹慎地發表自己的

言論。

【原文】

古大①,安有義②。六新不和,安有孝③。邦

④,安又正臣⑤。[帛書老子第六十二章]

-37-

【注釋】

①:帛書甲、乙本皆作“廢”,原字似“”形,參照帛書

本校爲“”(另見簡本甲“果而弗”句),音“潑”,意踐踏、

衝動。

②安有義:安,帛書甲本“案”。,或同“仁”(古“仁”

字從千、心),帛書甲本作“仁”。

③:帛書甲本“兹”,通“慈”。

④:,通“昏”,此字亦見於楚簡《六德》。,原字

僅存叁點,參照簡本甲“(治)之於丌未”的“”校補,

通“亂”。

⑤正臣:正,帛書本作“貞”。正臣,忠貞、正直的大臣。

【譯文】

因此,大道被踐踏,還會有仁義之人。家庭不和睦,還會有

孝順、慈愛之人。國家處於混亂的狀況,還會有忠貞、正直的大

臣。

【要旨】

本章主要是强調“人的作用”。在大道被踐踏,家庭不和睦,

國家秩序混亂的時候,就會有人站出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維護

國家的正常秩序,確保人民的安定團結)。

【原文】

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坪②大。樂與餌,

③客止。古〔之出言〕:談可④,丌無味也。視之不足

見。聖之不足。〔用之〕而不可既⑤也。[帛書老子第七

十九章]

-38-

【注釋】

①大象:似指“道”的形象。

②坪:音“平”,平坦之地。

③:各本皆作“過”,通“過”。

④談可:帛書甲本作“談”,帛書乙本作“淡”,談,本義談

論,或通“淡”。可,在這裏相當於“啊”。

⑤既:窮盡。

【譯文】

掌握着“道”的形象而遊歷天下。遊歷天下而不會危害天下

百姓平安、祥和的生活。有了音樂與美食,就可以暫時停止前進

了。所以“道”的形象就在言談之中表達出來了:平淡啊,它一

點味道也沒有;注視它,不能看見;聆聽它,不能聽到;利用它,

不會用盡。

【要旨】

本章的要點是“宣揚道德”。老子遊歷天下的目的,主要是宣

揚他的道德思想理論。“道”的本質是虛無,所以“視之,不足以

看見。聽之,不足聽到。”道,博大無限,給予萬物生存與發展的

無限空間,所以說“利用它,而不會用盡。”

【原文】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古曰:兵者,〔不祥之

器也,不〕已而用之,銛爲上①,弗也。②之,

是樂殺人。夫樂〔殺人,不可〕以志於天下。古吉事上

左,喪事上右。是以軍③居左,上軍居右。言以喪

④〔居之也。古殺人眾〕,則以悲位之⑤。戰勝,則以

喪居之。[帛書老子第七十五章]

-39-

【注釋】

①銛爲上:銛,原字從金、頁,《郭店楚墓竹簡》釋爲此,

帛書本作“銛”,音“先”,本指利器。,通“襲”,帛書甲本“襲”,

帛書乙本作“”。銛,意若穿插襲擊。

②:似從、口省,同“”,通“美”,贊美。

③軍:,帛書甲本“便”,帛書乙本作“偏”,通“偏”。

,“醬”的古文,通“將”。軍,原字形象人手持兵器立於車上。

軍,即“偏將軍”。

④:古同“禮”,古代祭祀用的禮器。

⑤以悲位之:,通“哀”,楚系文字皆作此形。位,通“蒞”,

到達。

【譯文】

君子平時重視左邊(輔助)的人,用兵打仗時則重視右邊(善

於指揮)的人。所以說,軍隊的存在是會給人帶來不祥預感的,

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使用他們。穿插襲擊爲上策,不要贊

美這件事。如果贊美這件事,就是樂於殺人。而樂於殺人的人,

是不能夠得志於天下的。所以處理吉利的事要重用左邊的人。處

理喪亡的事要重用右邊的人。所以偏將軍處於左邊,上將軍處在

右邊。言語(如戰時宣言)要用處理喪事那樣(沉重)的心情去

表達。所以殺人太多要以悲哀的心情到達現場。戰爭勝利了,要

用處理喪事那樣的禮儀處理後事。

【要旨】

本章主要講的是“用兵之事”。國家的軍隊肩負着保家衛國的

重任,所以動用軍隊會給人帶來不祥的預感。只有在迫不得已的

情況下才使用軍隊。用兵打仗不同於平常的事,所以要用右邊(能

够調動和指揮軍隊)的人。兩國交兵難免傷亡,所以戰爭勝利了,

要用處理喪事那樣的禮儀處理後事。

-40-

【原文】

爲之者敗之,之者之。聖人無爲,古無敗也;無

,古〔無也〕。終若詒,則無敗事喜①。人之敗也,

恒於丌成②也敗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戁③之貨;

學不學,眾之所④。是以能⑤勿之自,而弗敢

爲。[帛書老子第二十七章]

【注釋】

①終若詒,則無敗事:終若詒:簡本甲作“冬女怡”,

帛書本作“慎終若始”。喜,原字似“”《郭店楚墓竹簡》釋爲

“喜”,用於句尾,如同文言助詞“矣”。

②成:帛書本作“成事”。,從虎、省(或從虘、又),

音“昨”,或讀“痤”,意取得。

③戁:從心、難,通“難”,困難。

④學不學,眾之所:學不學,帛書本同,但簡本甲作“

不(教不教)”。,通“過”,經過。全句意指學習而不刻意模

仿,沿着前人所走過的道路前進。

⑤:,通“輔”。,同“萬”。

【譯文】

胡作非爲的人必定會失敗,固執保守的人必定會損失。聖人

無所作爲,所以不會失敗;不固執保守,所以不會失去。謹慎地

對待將要完成的事,而如同開始時那樣,就不會有失敗的事了。

一般人做事情,往往是在他們將要完成的時候才失敗的。所以聖

人要求自己沒有欲望,而不看重難以得到的貨物;學習而不是刻

意去模仿,沿着前人所走過的道路前進。因此,能夠輔助萬物的

自然發展,而不敢恣意妄爲。

-41-

【要旨】

本章節的內容與簡本甲中“爲之者敗之”一章的內容基本相

似(其內容更接近於帛書本內容)。可能是來源於兩個不同的版本。

本章的要點就是“以無爲爲本,在實際中理性地作爲”。

作者:張駿龍

郵箱:zjl2@sohu.com

博客:http://hi.baidu.com/jblaozi

二○○八年十二月

献花(0)
+1
(本文系xxcd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