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制作:青苹果2012.1P-061自动翻页文化广场,这看似静谧的地块,承载着上海滩八十多载的历史风云。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是上海法商会赛跑会,逸园跑狗场,号称“远东第一大赌场”。解放后,逸园饭店由职工组织维持营业,出借 会场和展览会。照片来自网络1952年4月陈毅市长批准改建逸园为人民文化广场,1954年竣工,文化广场成为上海政治文 化中心场所。1966年,那不堪回首的岁月,给广场带来一场浩劫,批斗、打派仗、搞打砸。1969年12月,大修时因工程队违规操作,引 发一场罕见的大火,14位居民在救火中牺牲,350人负伤,损失达500万以上。天灾人祸,祸不单行。照片来自网络 1970年周总理亲笔批示,重建文化广场。当年9月竣工,三向管式网架结构,整个5700平方米封闭式观众厅无一落地立柱 ,建成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文化广场。照片来自网络1973年5月朝鲜大型歌舞剧《卖花姑娘》,让文化广场哭声一片。 1977年7月上海乐团钢琴协奏曲《黄河》和大合唱《长征组歌》演出场景。文化广场曾是上海最大的电影院,但因无空调而 逐渐淡出。照片来自网络从政治集会大会场到文艺演出大剧场的转身九十年代,这里是上海最早的临时证券交易市场。1 992年投资者在此排队一天一夜申领股东卡。1997年,文化广场成为15000平方米的精文花市,是华东地区最 大的花卉交易市场,但人们盼望它更华丽的转身。照片来自网络2005年9月市发改委批准立项改造,方针是“文绿结合,以 绿为主”,11月爆破拆除,续写文化广场的新的篇章。2006年9月动工,2011年全面竣工,新的文化广场是大型开放 式公共绿地,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大堂只有7000多平方米,地下5.7万 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音乐剧剧场。大部分在地下的建筑设计使文化广场犹如破土而出的新生物体。照片来自网络文化广场凤凰涅磐,火中重生 ,成为绿化丛中的艺术殿堂。120多米的金光大道直通正门,墙上有陈毅市长的题字“上海文化广场”。羽毛尾翼覆盖的顶棚颇有动感的斜 形窗框结构流线形围栏硕大的柱形花根植于地下,冲破园顶,向天开放。天光泄露窗格的韵律眼花缭乱的地面装饰16 米高,300多平方米的巨幅玻璃画《生命之源》,由30万块切割成形的彩色玻璃组成,整幅画充满蓬勃生机,它出自画家丁绍光之手。对称结 构和精致的羽翼雕塑凤凰羽毛的装饰图案和流畅的线条体现了文化广场凤凰涅磐的设计构思。地下剧场拥有高科技、多变幻、 多功能的舞台,有推移、升降、旋转、喷泉和制冰效果,特别适合演出大型音乐剧。暖色调的玻璃和木质饰板墙面,羽毛般的灯 饰极具飘动感,营造了剧场温馨的氛围。世界上最具规模的地下剧场,2010座的观众容量和高科技炫动舞台,舞台深度36米,全数字化音响系统。摄影者寻找最佳视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