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欧楷技法
2013-08-07 | 阅:  转:  |  分享 
  
《九成宫醴泉铭》技法指导《九成宫醴泉铭》临习工具选择字帖的选择:《九成宫醴泉铭》字帖近年出版较多,质量良莠不齐,较好的版本有文物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华夏出版社等几家大型出版社出的本子,对初学者来说最实用的是华夏出版社的版本,且附有释文。毛笔的选择:临习该帖宜
用加健羊毫笔或弹性不大的狼毫笔,锋颖要尖锐,不宜用太软或太硬的且锋颖已秃的笔。纸的选择:最好是半生半熟纸,不宜用吸墨太强的生宣或
不吸墨的熟宣。墨的选择:不要用太差的普通墨,要用专用的书画墨,墨色宜浓不宜淡,焦墨或过夜墨也不要用。如有条件可买高档的油烟墨和
质量好的砚磨墨书写《九成宫醴泉铭》艺术风格《九成宫醴泉铭》为欧阳询七十五岁时书。此碑是奉诏而作,又当其书艺
已臻炉火纯青境地之时。因此,全碑笔笔不苟,刚劲精密,历来被认为是欧书代表作。此碑点画方圆兼备,稳健含蓄,较之《皇甫诞碑》显得丰腴、
浑厚。在淳厚匀整中寓以深厚功力。横画布排严整,微微上翘,竖笔挺拔劲健,竖弯钩保留了隶书笔意。结构看似乎稳端正,而其横画的上翘与结构
组合使人感到险峻欹斜。这种稳中寓险,险中求稳的结构特点,正是欧书的鲜明个性。此碑竖画伸展,结构长方;左右对应竖画往往呈内凹之势,更
显得字形耸立挺拔修长,唐张怀瓘形容欧书“森森焉若武库戟”,并认为“风神严于智永,润色寡于虞世南。”非常准确地评价了欧书的艺术特征及
其艺术成就的优劣得失。初唐书风受李世民影响,表现为崇尚二王。欧阳询书学二王,又深受北碑影响,在当时浓烈的社会审美趋向左右下,法兼
南北,融清雅秀丽与遒劲雄强于一体,使刚劲与平和、端稳与险峭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书风,确是难能可贵。尤其他在自己的实
践中,使楷书的法则得到了相当的完善。因此,后世把“欧体”楷书视为书法学习的最佳范本。正如明代杨士奇所说:“询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
论者谓虞得晋风之飘逸,欧得晋之规矩。……初学者师此以立本,而后入虞、入永、入钟王有所持循,而成功不难也。”《九成宫醴泉铭》
笔法分析1起笔规律分析:首先应在写点之前加上反向的空中发笔动作,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接着写点,受北碑
影响,《九成宫》笔画起笔写点时也有“横画直下笔,直画横下笔”的特点,所以写横(提与之同)起笔时点的方向较陡,与水平线呈大于60度左
右夹角(左尖横除外),竖(撇与之同)起笔时点的方向较平,与垂直线呈大于60度夹角(上尖撇除外)。后面带笔和转笔步骤可借鉴楷书入门教
材介绍的相应方法。图1横起笔角度图2竖起笔角度一、起笔规律:点、带、转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
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
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
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
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
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
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
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二、行笔规律:中锋铺毫起笔三步完成后,紧接着中锋铺毫行笔
,在行笔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笔锋指向与运笔方向正好相反,同时要求笔锋始终保持在笔画的中央,随着手腕的运动,笔杆可以倒向笔锋所指方向(
不能往运笔方向也不能往笔画两边倒,否则会造成拖锋或偏锋),笔杆倾倒幅度越大,笔锋与纸面的摩擦力越大,笔毫克服阻力前进,写出的笔画自
然就有力度美(见下图)。三、收笔规律(一)藏锋收笔:弹、挑、折、转中锋行笔到末尾,收笔第一步是笔锋反弹提起(越是弹性小的笔
或按笔幅度大的情况,越要反弹提起),因为象横、垂露竖或短竖以及反捺的收笔需要较轻的笔触才能圆满完成收笔。所以反弹提起是圆满收笔的关
键一步。这里用一个“弹”字概括反弹提起这一步。第二步“挑”概括的是笔锋上挑(对横而言)或笔锋左挑(对竖而言),这一步的目的是同第三
步“折”配合形成棱角,以强调笔画的造型效果。注意:挑时要用一分笔轻挑,不可用很重的笔触。第三步“折”概括的是笔锋在“挑”之后折笔
(方向与起笔点的方向保持平行)向右下形成方角,与下一步圆转形成的圆弧收笔构成方圆对比。注意:这一步依然要用一分笔轻折。(二)露锋
收笔:弹、倾、踢露锋收笔是要写出笔锋。与藏锋收笔相同的是第一步也需要反弹提起(此步也称“弹”),不过
这种反弹提起是反复且连续进行,运笔一次比一次轻,直到写出笔锋为止。伴随着反复多次反弹提起,为使笔毫能渐渐收拢,笔杆必须向笔锋所指方
向倾斜,(此步谓“倾”),最后一步笔尖快速从纸面踢出,形成笔锋(此步谓“踢”)。基本笔画中如悬针竖、撇、捺、提及钩的收笔全用此法。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收出漂亮的笔锋,起笔时转笔就要到位,只有转笔到位,才能在收锋时将笔锋写到笔画的中心线上,从而产生美的外观(见图)
。《九成宫醴泉铭》笔法分析2一、折和钩的书写规律分析:(一)起笔折法,这种方法是把折看作上一笔收笔和下一笔起笔的相连,上
笔收笔反弹转换和轻挑完成后紧接着下一笔起笔的点、带、转,巧妙地完成折的过程。二、折钩的书写规律折钩(横钩、竖提、竖钩)的书写
规律与折的三角形法基本相同,都可按“弹、挑、折、折、转”五个步骤书写,不过竖钩应按“弹、折、折、转”四个步骤书写更合理,因为如果竖
钩也写出同竖提一样的“脚后跟”,其效果必然难看而且拖沓累赘。竖提更适合用弹、挑、点、带、转法书写。(见图)。三、弧钩的书写规律
——弹、弧、折、转弧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的写法同折钩略有不同,如用三角形法书写,钩的背部多出一个拐角
,因而特别难看,所以要用“弧”代替折钩的“挑、折”两步,这样,写出的弧钩才有美感。弧钩的书写规律可以用“弹、弧、折、转”四字概括(
见图)。?难写笔画的技巧点拨一、长横除了按起、行、收笔的一般规律书写之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拱形造型。左半段略
向上?倾斜,与水平线的夹角在5°左右,右半段在行笔刚过左半段及时压平,收笔时自然有拱形造型。2、中段略细。行笔时笔锋略提,笔画自
然变细,但不可太细,否则成为“蜂腰”横病笔。3、收笔上方下圆。收笔的“挑”和“折”形成方角,使横神采顿生;最后“转”一定要圆,与方
角形成对比,即和谐又有变化。二、左尖横三、悬针竖1、收锋要在正中。收笔完成时,笔锋要在笔画的中轴线上,这就要求起笔转
笔时要到位,保证笔锋的方向指向正前方且在笔画正中央。2、笔画要饱满。铺毫行笔要写到整个笔画的四分之三或五分之四方可提笔收锋。3
、收锋动作小。反弹转换动作幅度要小,写出的笔画才能精致利索。四、短平撇1、角度要平。取决于带笔方向,所以点之后要向左
平缓带笔,而不是斜下带笔。2、转笔变大。随之而来的是转笔幅度加大,笔锋由向左前转为向右,写成的撇自然是较平的(不需要绝对水平)。
五、竖弯撇1、转弯幅度大。由起笔的垂直向下到收笔的水平向左,靠腕的灵活转动控制笔锋转弯。2、锋向要跟踪。由于转弯幅度大,所
以转弯时笔锋指向也要用手指顺时针捻动笔杆跟踪调节。否则写撇拐弯时笔画变粗而不协调。3、手腕转动和手指捻动要同步进行。六、斜捺
1、捺脚拐弯处下方上圆。此处用长横起笔的带、转法,即换向时保持原来的按笔力度水平向右带笔,形成下方上圆的效果。2、捺脚既饱满
又锋正。刚才讲的换向带笔也是达到饱满的关键一步,接着逆时针转笔调锋继而中锋收笔,写出的笔画自然神完气足,给人以美感。七、平捺
1、起笔用横的点带法。注意不要粗、长、斜,应略细、短、平。2、第二段下坡要长要缓勿陡。3、捺脚稍长上边沿要平。八、竖钩1
、钩要平。出钩上边沿勿要左上斜,应稍平。2、不要挑。反弹提起后笔锋不要右下挑,以免出现难看的脚后跟。九、卧钩1、出钩前
要上抬。否则雷同于斜钩,且容易将钩写得大而空,使点的位置不好安排。2、钩要长。钩写长并同起笔保持平行,这样钩很紧凑,也显得小巧。3
、钩之拐角要突出。钩之拐角不突出则无神采,其它弧钩拐角也要突出。?十、竖左弯钩十一、横折钩1、横细折粗。横要提笔写,折要
按笔写,不可横粗折细或横折粗细相等。2、钩要弧钩。出钩前先画弧,即用竖左弯钩的写法。不要写成折钩或带后跟的钩。3、要有变化。横折钩
可根据不同的字写成长短不同的变化。如“同”、“四”、“句”三字对钩的横折长短要求就不同,要灵活处理,切勿千篇一律。十二、横折折
撇由横折和撇折加撇组成。横折折钩折法与此相同。十三、竖折折钩由竖折和横折钩组成,注意横还要细,而且横折之折可写圆
折。(见“马”字的第二笔)十四、左点起笔用垂点法。即垂直下笔由轻到重写点,之后向下(略向左偏)带笔,收笔与垂露竖相同。
如从背面横着看,它变成了左尖横,说明它与左尖横的书写规律是相通的。《九成宫》一般笔画及字例一、点点是八种基本笔画中最小的
基本笔画,是字的眉目。一个字乃至通篇,都可以因为点的矫健和灵动而使上下左右顾盼如神。点画虽小,却包含着运笔的三个过程。它的延伸能变
成别的笔画。点画的运笔方法是:二、横横画是汉字中使用最多的笔画,在字中起骨架、横梁的作用。横画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字的结
构和重心平衡。虽然强调横平竖直,但横画多呈左低右高、微微向上倾斜之势。横画的运笔方法是:向左上方逆锋起笔,也可取逆势之笔
,向右下方转笔顿之,稍驻,即向右平方向行笔,至横画末端,笔锋转向右上方,略提笔即下按,稍顿,就势向左上方回锋,形成圆点状。三
、竖竖与横同样为字的骨架,如同支柱。根据“横平竖直”的原则,通常要求竖画要直立。但是,过于垂直,就显得呆板,而缺少力度。最好是直
中求曲,曲中有直;既保持平稳,又强劲有力。竖又有垂露竖和悬针竖之别。四、撇撇画一般处于一字或一部分的左侧,它同捺画相配合,不
仅具有修饰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字的重心和神态。撇画要求写得活泼舒展、出锋劲健、风韵潇洒、遒劲有力。五、捺捺画一般处于一
字或一部分的右侧,同撇画一样,具有修饰作用,且直接关系到字的重心,气势和风度。捺画也是较活泼的笔画,捺画要“一波三折”、蹲锋蓄势,
行笔要雄健有力。捺画的运笔方法是:逆锋起笔,向右上方转锋稍顿,即蓄力向右下方斜势行笔,渐行渐加力按笔,行至出捺驻笔加力,
并就势向右水平方向出锋,使捺脚呈雁尾状。收笔要稍快空回。六、提提,又称为“挑”,是向右斜上方挑出的一种笔画,一般在字的左下侧。
挑画写得好坏,直接关系着字的造型和取势,因而要顿挫有力。提画的运笔方法是:逆锋起笔,转锋向右下方顿笔,然后转锋、收住,并蓄
力向右斜上方行笔,并渐行渐提,减力快挑出锋。七、折折画是由两种基本笔画组合而成,由于组合的成分和方式的不同,因而其写法也不
相同。折画要写得曲折刚劲,雄健有力。折画种类较多,但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连笔折和断笔折。连笔折起笔画横至折笔处,压笔略向内推并迅
速下行。断笔折分两笔书写,注意用笔的准确和迅速。八、钩钩画犹如鸟之嘴,是附属笔画,一般和别的笔画组合而成,由于
其组合的笔画不同,故出钩的方向不一。写好钩画,对提高字的力感和气韵有着重要的作用。《九成宫》特色笔画及字例组合点的用法及
写法1、两点水:用作左偏旁。上为斜点,下为提点。这个部首一般用在字之左,故右边沿要垂直对齐。以避免提点过长占用右偏旁的空间。2
、三点水:用作左偏旁。在两点水之间再加一个斜点,这个点应靠近第一点并呈斜对齐,便于提点收笔延伸到它留下的空白区,以保证右边沿垂直对
齐,道理同上。3、相向点:用作字头。左为斜点,右为撇点。为保证下边沿整齐,故撇点起笔要高于斜点。4、顺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
中间插入一个斜点,分布原理与三点水相同,是为保证下边沿整齐。5、相背点:用作字底。左为撇点,右为斜点,起笔平齐,是为保证上边沿整
齐。6、隔三点:用作字头。在相向点中间插入一个竖点,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7、四点底:用作字底。按对称辐射分布原理写,左边两点
为左点,右边两点为斜点,中间两点要稍小而垂,两边两点应稍长而斜,上边沿要整齐。8、向心四点:用在字的两边。左为两点水,右为撇点和
斜点。右下部斜点稍大。笔画组合系列一虚接法字例分类临习《九成宫》接笔以虚为主,实接不多。这是一条重要
的规律。如实接太多,字必闷塞,缺少空灵,无法产生美感。如单人旁里撇和竖的接笔,卧人头里撇和横的接笔以及卜字旁里竖和反捺的接笔等等,
都要用搭尖法(在此即下一笔起笔露出的笔锋与上笔边缘搭尖),这样写出的字就有空灵的感觉;还有一种虚接是上一笔收锋与下一笔边缘搭尖,如
字例中的“为”字,如全用实接(即下一笔起笔全部隐没在上一笔中或上一笔收笔全部隐没在下一笔中),写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笔画组合系
列二主笔长横字例分类临习长横在字中作主笔,分三种情况:长横作天覆,放开写长,除了覆盖下面的部分;还要注意右端适当下压,
以平衡整个字的重心。为突出长横,下部应写窄写小。长横作地载,放开写长,除了承托上部之外,还要注意右端适当下压,以平衡整个字的重心
。为突出长横,上部应写窄写小。长横作腰横,放开写长,注意右端适当下压,以平衡整个字的重心。为突出长横,上下部应写窄写小,如笔画多
还应向中部紧收。如“響”和“樂”的上部。笔画组合系列三主笔竖弯钩字例分类临习竖弯钩是《九成宫》中富有鲜明特色的笔画,在
欧字中均作主笔,写含有该笔画的字,字中从属笔画尽量左让和上让,留出足够的空间突出这个主笔。如左部有撇画,大多写成斜撇,不可写成弯撇
或竖撇。如上部有横,均写成左低右昂的短横,目的也是让出下部空间以突出这个主笔。笔画组合系列四主笔斜钩字例分类临习斜钩
在欧字中均作主笔,写含有该笔画的字,字中从属笔画尽量写得紧凑,留出足够的空间突出这个主笔。如上部有横,均写成左低右昂的短横,目的也
是让出下部空间以突出这个主笔。而斜钩起笔应尽量左靠,与之相交的撇画尽量上靠,使中宫更紧凑,主笔更突出楷书部首组合规律一、左右
结构字的组合规律(一)、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比例规律多数情况下,左右结构字左偏旁占1/3,右偏旁占2/3,这是因为主笔(横
向主笔,如长横、斜捺、平捺、斜钩、竖弯钩、横折钩、竖折折钩等)一般都在右偏旁中,所以右偏旁占空间比例要大一些。还有一类
情况,就是当左偏旁笔画多于右偏旁,且右偏旁没有横向主笔时,左偏旁就可以写宽,甚至超过右偏旁的宽度。如:影、到、耐、部等字。一、左
右结构字的组合规律(二)左右结构字的高低变化规律这里有左右偏旁的大小、长短、高低的巧妙搭配规律在起作用,称作左右偏旁的高低变化
规律。大多数初学者都容易把这类字写得左右平齐,以为方块汉字就应该写成正方形才好看,王羲之曾说:“……上下方整,前后齐平,此不是书,
……”所以,真正的楷书很少有写成正方形的,绝大多数都是不规则的形状。这样才有可能把字写活。下面分四种情况介绍:右偏旁中有纵向笔
画如悬针竖、竖钩、斜钩及上纵下纵笔画或左小右大时,应写成上高下低。这类字左偏旁不要写得太长,应当收敛而留有余地,重点是突出右偏旁
的纵向长度。同上面相反,右偏旁中上下皆有横向笔画如横、横折或左大右小时,应写成上低下高。这类字很容易将右偏旁写得同左平齐或上沿
低下沿齐,如“仁、江”等字。应该将右偏旁上下压缩,放在中间。粗细平衡规律(一)密细疏粗。笔画多的字为了能写在格子正中且不拥挤,
就要将笔画写细些;相反,笔画少的字虽然很容易写在格子正中,但如果也写细就会有寒俭之感,所以要写粗。(二)长细短粗。初学者写字遇到
长短笔画时总是忽略这一规律。不是长短一样粗细,就是短细长粗,这样写不符合视觉平衡原理,长笔画相对于短笔画来说,其视觉张力大,即它比
短笔画显眼,只有将其写得比短笔画细,才能让短笔画也较显眼,从而取得视觉平衡。(三)横细竖粗。这可用建筑学中的道理来解释,横相当于
房梁,竖相当于顶梁柱。如果顶梁柱细了,而房梁很粗,会给人以不安稳的感觉,只有将顶梁柱加粗,房梁变细,才有安稳的感觉。
(四)左细右粗。这是对字的左右两边都是竖而言的,因为这样写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习惯。(一)密细疏粗(二)
长细短粗(三)横细竖粗(四)左细右粗主笔优先规律-1以长横为主笔的组合很多初学者为什么在写楷书时,把字写得四平
八稳,老气横秋?因为不懂得这一重要规律,所以写楷时犹如布算。要想把楷书写得有生气,耐人寻味,掌握这个规律是主要途径。主笔即字中的
主题笔画,一个字只有一个主题笔画,其他笔画皆为从属笔画。从属笔画应让位于主笔,不可喧宾夺主、抢占空间,只能烘云托月,以突出主笔。相
对从属笔画而言,主笔占的空间要大一些。所以写主笔时应张扬放开,写从笔时应抑制收缩。这就是主笔优先规律。基本笔画中作主笔的有长横、悬
针竖、斜捺、横钩、竖钩、斜钩、横折钩、横折斜钩、竖弯钩、竖折折钩等。主笔优先规律1-2???主笔优先规律1-3主笔优
先规律-2悬针竖作主笔有以下规律1、悬针竖相当于大厦的顶梁柱,与长横(相当于大厦的横梁)搭配时要写得比横粗,这样才觉得大厦很稳
固。2、有悬针竖的字,悬针竖都是最后写。所以“车、军”等字先写竖后写横是不符合笔顺规律的。主笔优先规律-2主笔优先规律-
3以斜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以“戈”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斜钩”: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
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2、撇的位置应尽量靠上,将斜钩拦腰截成两半或接近两半;3、先写撇后写点;4、戈偏旁的字
,如左下部首有捺画一律以点代之。如“栽”等字。?主笔优先规律3主笔优先规律?-4以斜捺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一、斜捺与撇的相接
组合:以“大”为典型字的系列1、撇要用竖弯撇,不可写成长斜撇或竖撇(这些笔画的不同见下图),否则难以表现捺主撇从的关系;2、捺
上横不能写成很平的长横,一般是写成短横,如欧体字;在颜柳中可写成长横,但要斜——左低右高,不能写平;而且要写在方格的偏左位置而非正
中;3、撇捺是实接关系,不是虚接关系。实际在写时是交叉关系,即捺起笔在撇之左,横之中,由于横掩盖了捺的起笔,所以看起来像实接关系
。主笔优先规律-4主笔优先规律-5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以“己”为字根的组合系列规律与斜捺大同小异,为突出主笔
“竖弯钩”:1、钩上横应左低右高,而且位置偏左,不能写成很平很长的长横;2、与撇搭配,撇应写成斜撇不要写成弯撇。主笔优先规律
5-1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主笔优先规律5-2以竖弯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主笔优先规律-6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1横折钩有
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以横长折短式横折钩为主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与撇搭配时,撇不可过长,撇收笔一般高于
钩的最低点;撇与钩基本保持平行;钩内其它部首应偏左偏外,不能放在钩内。主笔优先规律-6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1主笔优
先规律-6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2横折钩有两种,一种是横长折短式,另一种是横短折长式。横长折短式横折钩和横短折长式横折钩用
在口字框中,应注意:扁口框应上宽下窄,长口框应上下等宽;封口横末端架在钩上,但不相连,故折钩应长于左竖;扁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
左,长口框内部首应适当偏上;框内如有捺画,应写成反捺。主笔优先规律-6以横折钩为主笔的组合规律2重画变异规律(一)重横变
异规律:一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横时,要写出起笔的平斜点、收笔的俯仰及长短粗细之变化;重画变异规律(一)重横变异规律重画
变异规律(二)重捺变异规律重画变异规律(三)重折变异规律重画变异规律(四)重钩变异规律写《九成宫》,十之有九不成
功的原因?有人概括说:“学《九成宫》,十个有九个不成功”。说明欧字难学,成功率很低。究其原因,本人归纳为以下几条:
1、《九成宫》中字的短横皆左低右高,倾斜角较大,就是长横,右端也略有上抬;垂露竖不直,多有弯弧。如果按横平(水平)竖直
的原则学欧,根本就写不像。“横平竖直”是对小学生或从零开始的菜鸟讲的。而写《九成宫》,横平则死,竖直则僵(悬针竖除外)。
2、《九成宫》中绝大多数字主笔特别突出,收放对比强烈。如含有“斜钩、竖弯钩、斜捺、平捺”等主笔的字就是这样,要想学到“神”,在空
间的布局上就要按主笔优先原则写——从笔收敛紧凑,主笔舒展洒脱。如“光”字上部的中竖点,不能写在中间,要偏左,左右两点跟着往左让,横
不能写成水平的长横,应写成左低右昂的短横,之所以这样写,都是为了让出更多的空间以突出主笔竖弯钩。但我发现不少朋友写这类字时都是以中
线为对称写的,所以不能突出主笔,要么就是左部空间浪费,右部出格占用下一字的空间,字的神彩写不出来,相反只能写成形呆神滞的字。3
、合体字中也有主笔。但很多人写左右或左中右结构的合体字时想当然的用“对称原则”处理,左右偏旁各占格子的一半,左中右结构三偏旁各占三
分之一,结果是有主笔的偏旁写得很拘谨、压抑,主笔无法伸展,没有主笔的偏旁写得松散或紧凑而浪费空间。实际上,大部分字都不是左右均等的
,多数字左窄右宽,只有小部分字左右均等或左宽右窄。4、接笔以虚为主,实接不多。这是很多学欧朋友没有悟出的重要规律。如实接太多
,字必闷塞,缺少空灵,无法产生美感。如单人旁里撇和竖的接笔,卧人头里撇和横的接笔以及卜字旁里竖和反捺的接笔等等,都要用搭尖法(在此
即下一笔起笔露出的笔锋与上笔边缘搭尖),这样写出的字就有空灵的感觉。如全用实接(即下一笔起笔全部隐没在上笔腹中),写出来的效果可想
而知……5、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选帖、选笔、选墨、选纸不当诸因素,也是很难学好欧字的重要原因。谢谢观看制作:宋显星电话:13838956015???主笔优先规律1-1宁驼背勿弯腰。起笔右下行急转左下行,转弯处方圆并用,犹如驼背,但不弯腰,无伤大雅。如写成半圆形,犹如弯腰,则有疲软无力之感。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笔可类推。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看下表。第四步“转”概括的是圆转回收,完成“折”后,手腕带动毛笔,使笔锋轻松一转,从下方轻轻收回,整个笔画到此圆满结束。垂露竖、短竖、反捺都可以此法收笔(见图)。?(二)三角折法,这种方法除了写折便于操作之外,最宜写钩。当然写时不宜夸张做作,把三角形画得很空,然后慢慢去填。要轻松自然,一气呵成。1、起笔写点要水平、左要尖。笔锋调好后沿水平方向由轻到重顺锋而下(手指执笔的轻重感要敏锐),略拉长形成左尖右圆的杏仁点。2、收笔仰势上抬。反弹转换笔锋提起后,提锋由下边沿向前向上延伸,再左上折与起笔下边保持平行,最后从上边收锋。3、笔画左低右高。与长横略斜带笔相同,带笔后保持斜向直接行笔(由于平点起笔笔锋指向已达到横的中锋运笔要求,故省略转笔调锋这一步而直接行笔),收笔后必然左低右高。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