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教师用)
2013-08-13 | 阅:  转:  |  分享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技法讲义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第一招开门见山法

技法讲解:

开门见山法,就是写文章像开门一样,一打开门,就看见远处的山峰。意思是说,文章一开始就直接人题,导向主要内容,不转弯抹角,不旁逸斜出。这种方法干脆利落,人题快捷。从写作的角度,它能确保将主要篇幅用于文章的主体部分;从阅读的角度,它会使读者免于迂回曲折的阅读迷雾。因此特别适合考场作文,大部分作文水平中等、心理不是特别沉着自信的考生,应该将开门见山法列为首选。开门见山不等于随意开头,它需要在全局在胸的基础上,提炼出能总揽全篇的句子;开门见山法,还要考虑为后文留下铺展的充分空间;开门见山法,还要配合使用一些灵动的修辞,以驱散直接人题可能产生的单调乏味。

拟写方法主要有:

1.设问法:用设问句直接点出记叙的对象或论述的问题,如“老班怎么有‘阎罗王’这个雅号呢?且听我慢慢道来——《阎罗王逸事》”、“有些书为什么不能读?——《开卷未必有益》”。

2.要素法:用记叙要素概括全文的主要事情或情节,如“那一次,我伤害了我最亲的人——《爸爸,对不起》”。

3.点题法:在开头设置与标题同样的词句或者标题里的关键词,以此清晰行文的脉络。如“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婉转的歌声又萦绕在耳旁,再一次唤起了我对小草的无限崇敬之情——《小草》”。

4.主旨法:用一句精辟的句子凝聚全篇的主旨,简洁明了。如“所有美的事物,都应该是和谐的——《美是和谐》”。

5.衬托法:在直述自己的意思之前,先从正面或者反面加以衬托,如“有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条路,有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杯酒,有人喜欢把人生比作一团麻。我却喜欢把人生比作花——《人生如花》”。



技法实例:

(一)落笔入题,说明缘由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透彻、最明亮的语言与树木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战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雷抒雁《阳光是一种语言》节选)

◆晨光来临的时候,我就听见银子的声音,它来自曾祖父的挂钟。从什么时候就开始了?暖暖的阳光里有钟声的温柔。(萌娘《秋天的钟》节选)



技法点拨:

有些文章,你写作的内容表达的主题,读者未必一下子理解领会,这就需要说明缘由,让读者从缘由里更好地理解你的情感,你所彰显的意蕴。比如上面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另外一些文章,你的题目包含某种隐喻,比如“阳光是一种语言”“秋天的钟”,这时也最好落笔入题,缩短读者费解的时间和空间。



(二)开宗明义,揭示主题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节选)

◆对没去过南极的人来说,南极永远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对没去过南极的人来说,南极永远是一个无法割舍的梦。(《去南极》节选)

◆没有什么可以如中国足球一样更能折磨人心的了!中国足球,对于球员也好,对于球迷也罢,都是一出悲剧。(肖复兴《足球悲剧》节选)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泰戈尔《告别》节选)



技法点拨:

一些文章,表达的主题很震撼,或者是公共性的重要议题(肖复兴《足球悲剧》),或者是独特的生命体验(茅盾《白杨礼赞》)。把这种震撼在文章开始,就用开宗明义的方式,直接推向读者,比先藏着掖着,中间再告诉读者,效果显然要来得好,道理不言自明。



(三)单刀直入,快速入题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之间建立友善关系,双方必须彼此了解才行。这种了解的方式,一般地称它为禽言兽语。(苏联·阿基木什金《禽言兽语》节选)

◆燕子很喜欢到奶奶的老屋里筑巢。奶奶说,燕子进屋,一年有福。(方远《燕子》节选)

◆世界并不是由原子构成的。世界是由故事构成的。(钱定平《世界是由故事构成的》节选)

◆如何捕猎大象?(张治国《捕象之道》节选)



技法点拨:

讲解型的文章,比如上面几篇,读者最需要的是得到解释,知道为什么,所以开头不要兜来兜去,单刀直入,快速开讲,最符合读者的阅读期待,也最符合开头的简约原则。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第二招情景开头法

技法讲解:

情景开头法,即开头不直接人题,而是先创设一种情景,再叙事议论的文章写法。其特点是曲径通幽、由远及近,使读者不知不觉地进人作品的思想境界或自然而然地为文章的思想观点所吸引。情景开头法,其目的是渲染铺垫,因此不宜拖沓,尤其不能将渲染情景的铺垫句子写得过多,将延伸叙述的相关事件说得太杂。

拟写方法主要有:

1.渲染式:利用特定的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感情。如写萧飒的秋风,来衬托乡愁之思。

2.对照式:利用与人物心情、情节发展相异的景物描写,从反面衬托人物、推进情节,如用环境的热闹衬托人心的悲凉。

3.直抒式:作者直接走到前台,用直抒胸臆的方法,表达自己鲜明而浓烈的情感,创设劈空而来开启心扉的艺术效果。

4.激趣式:先进行情景、场面描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再推出说明的对象或者论述的问题。



技法实例:

(一)开篇抒情,奠定基调

◆美国不是一个适于老年人居住的地方,一棵大树,从土里挖出来,移植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都不容易活,何况人?人在本乡本土的文化里根深蒂固,一挖起来总要伤根,到了异乡异地水土不服自是意料中事。季淑肯到美国来,还不是为了我?(梁实秋《槐园梦忆》节选)

◆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她哭起来。我心里难过,就醒了。(巴金《再忆萧珊》节选)



技法点拨: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有真情自动人。任何一篇动人之作,都是作者内心波澜起伏汩汩滔滔的结果。所以,如上述两例,“季淑肯到美国来,还不是为了我?”“我心里难过,就醒了。”把自己内心强烈的感情直接抒发出来,不仅可以为全篇定下感情基调,也容易让读者心灵为之震撼,眼眶为之湿润。



(二)以我观物,情景交融

◆我悲秋,我亦恋秋。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陈薇莉《两片秋叶》节选)

◆发现月亮竟然是橘黄色的时候,我正在南去的路上散步。它就挂在我的前方偏西的天空中,弯弯的,细细的,温柔和煦的样子,令人心生希望。这个发现让我感动非常:呵,这是个多么温馨的秋夜啊!(九月《我把希望挂在橘黄的月上》节选)



技法点拨:

一切景物皆情语,用温柔的眼光抚摩景物,景物就会生动起来,会沾染人的灵性,呼吸人的气息。上面几个例子,“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宛如一堆堆淋不灭的火焰”“又似乎有声有色,斜斜着涌动不已”“弯弯的,细细的,温柔和煦的样子”,这样的开头方法,会让读者的情绪也温润起来。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第三招欲扬先抑法

技法讲解:

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欲扬先抑是在作文开头时作者想褒扬某个人或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让读者产生一种既在意料之外,却又是在情理之中的感受。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扬”和“抑”,在艺术上都是一种强调手段。古人做文章强调“蓄势”,讲的也是欲扬先抑、先抑后扬的道理,这类例子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并不少见。

用“欲扬先抑”开头要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选准人物或事物不协调的两个对立面,渗透截然相反的两种情感。抑就要抑得充分,抑得到位,不惜笔墨;扬就要扬得突如其来,酣畅淋漓,让人出乎意料,感叹不已。

拟写方法主要有:

1.对比烘衬:通过细致的描写,写出人的缺点。如外貌的丑陋等等,或者写出“物”的不让人喜爱之处,或直接抒发对人或物的不满,从感情上贬低所要写的主要事物,这样才能在后文的情感变化中更好地抒发喜爱,尊重等情感,更好地突出主题。总之要从贬低的角度描写,这样才能和后文的“扬”形成对比。

2.逆向起笔:即欲正故反,逆锋起笔。或简单介绍一下写作的主体,当然是不被认可的事,让读者大概了解人或物,给人第一印象不好。这样在后文的写作中才能有波澜,吸引人。如:如果不是发生了某些事情,也许这一天也就和其他三百六十四天没什么区别,如流水般淡淡流去,慢慢消逝在记忆和历史之中。可是,历史选择了这一天。

3.比兴映衬:即欲言此意,先言他物。如:小草吸取雨露的甘甜,向辽远的平野吐露一片苍翠:花蕾接收阳光的温暖,为广阔的川原绽开一片绚烂:飞鸟沐浴东风的和悦,在高旷的天空唱响一片欢歌。大自然因拥有生机而气象万千,人类社会因充满爱心而美好温馨。



技法实例:

(一)由反入正跌宕多姿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贾平凹《丑石》节选)

◆我对花的感情,一直很淡漠。虽然说爱花的父母在院子里养了很多花,使得不大的庭院一年四季都孕育着盎然的生机,但我还是没有因此而对花产生好感。尤其是那株去年才移植来的白兰,由于它太柔弱太不起眼了,我几乎忘却了它的存在。没想到今年夏天,白兰花竞婷婷袅袅地绽放了不少,院子也就弥漫着清香。(《白兰花的清香》节选)



技法点拨:

这两个开头作者的本意分别在说丑石之美、对白兰花的感情之深,却先说丑石之丑,对话的感情淡漠,这样对比写,既突出了旨意,又使文章结构跌宕多姿,产吐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二)比兴开头涵蕴丰厚

◆“天空没有不逝的彩虹,人生也没有永远灿烂的风景。圆满很美,残缺遗憾有时也很美。”(《残缺之美》节选)

◆小草吸取雨露的甘甜,向辽远的平野吐露一片苍翠;花蕾接收阳光的温暖,为广阔的川原绽开一片绚烂;飞鸟沐浴东风的和悦,在高旷的天空唱响一片欢歌。大自然因拥有生机而气象万千,人类社会因充满爱心而美好温馨。(《人生因传递爱心而美丽》节选)



技法点拨:

这两个开头作者的本意是要说社会人生,却先从自然事物引起,比喻社会人生,增加文章的蕴含美。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第四招设置悬念法

技法讲解:

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起首提出疑问,或是设置一个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的悬念,再在后文阐释,慢慢揭开疑团。开头设置悬念,可以是情节方面的,可以是感情方面的,也可以是人物方面的。开头设置悬念,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去思考.起到引人人胜的效果。

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就这样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看似一句不起眼的话,却能让人思绪万千:作者先前肯定是在散步,什么样的奇景能让他把脚步留住,什么样的瑰丽能把他的心挽住.什么样的仙境能让他留下永久的惊叹,读者的心一下子被抓住了。

拟写方法主要有:

1.设置问题,引出下文

用问题开头,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心,激发人们的思考兴趣,起到引人人胜的效果。如: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你才义无返顾地投落这峭壁?(《峭壁上的树》节选)

2.巧用省略号(该省略就省略)

我们常常看电视剧或电影,往往为了情节的发展,剧中的某一个主人公快要死的时候,对着旁边的人说两话以后,没有说完就断气了……,这种手法在我们写作时同样具有魅力。且看,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吃酒,劈头就遇到掌柜讨账,面兜里只有四个铜板,处境十分狼狈,却又不能不开口,“这……下次还清吧!”这句中一个间断,就把说话人的狼狈处境和状况活画出来了。随后掌柜又逼问偷窃和断腿的事,孔乙己窘到极点,也慌到极点,本想说:跌断的。可是不惯撒谎的读书人孔乙己只说出了三个这的两个这就结巴了,结果成了:“跌断,跌,跌……”这里运用省略号,创造出语言的情韵义,让人读后回味思索。曹雪芹《红楼梦》写道: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这里黛玉临终有满腹话儿要说,但是体力不支,欲说又止,只表现在“你好”二字上,这后面有多么丰富的潜台词,让人去品味。

3.进行倒叙(巧设悬念法)

倒叙开头,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同时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示文章的布局之美。这种开头技法在中考作文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但大多数同学的表达角度常以显示文章结局的角度为主,这样的形式出现得多了,就往往显得比较单一。

其实,倒叙开头的角度是很丰富的,如:

(1)先摆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2)先截取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段。

(3)先交代一个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4)先安排一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5)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人物。

(6)先显示故事或人物的结局。



技法实例:

(一)巧设问题激发思考

◆梁山智有吴用,文有公孙,武更是好汉如云,英雄如雨,却以宋江为首。蜀国谋赖孔明,勇让关张,却以刘备为王。东木西金,南水北火,却以戍土居中。何也?

◆是什么,来得悄无声息,走得不留痕迹,却激起所有色彩的轻舞飞扬?

是什么,走得不留痕迹,来得悄无声息,可留下穿越一季的倾情歌唱?

是什么,轻轻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在收获的季节留下飘垂的金黄?



技法点拨:

这两个开头都采用设置问题的方法,激发读者的好奇心,从而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统摄下文内容。



(二)设问烘托吸引注意

◆我的明天是什么样的?当我奔波于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当我挣扎在无边的题海里,我常这样问自己。

◆英国的皇冠是伊丽莎白女皇的财富;《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财富,“奉献我一人,方便千万家”是徐虎的精神财富。那么我的财富又是什么呢?



技法点拨:

第一个开头采用了自问自答的设问开头法,第二个开头用伊丽莎白女皇、鲁迅、徐虎烘托自己的财富,内含对比,引人注意,加强了表达效果。



(三)高潮结局悬念引人

◆在争夺诺贝尔奖的特殊比赛中,上帝看到有那么多国家的科学家均有所斩获,而唯独缺少中国科学家席位的时候,上帝想,也许是中国人在这方面的潜质太差了,于是,他把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物理学奖的爱因斯坦、化学奖和物理学奖的居里夫人等三人降生中国,并希望他们三人能够帮助中国实现获得诺贝尔奖的梦想。(《上帝也困惑》节选)



技法点拨:

读到“上帝”把“泰戈尔”“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三人“降生中国”,“并希望他们三人能够帮助中国实现获得诺贝尔奖的梦想”时,读者不禁会产生“这三人”到底会有怎样的“经历”,他们能否帮助“中国”实现“获奖梦想”等疑问,这些疑问就是悬念。而悬念会“迫使”读者将文章读下去。像这样的,作者采用设置悬念法开头,成功地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很有特点。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第五招旁征博引法

技法讲解:

旁征博引,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综观以往的中考满分作文,我们发现很多优秀习作都能在开头通过旁征博引的手法使文章极具文采和魅力。我们依靠旁征博引,既能显现自己的博学,更能堆积起恢弘气势,给文字以灵动,给情节以曲折,给情感以细腻,给思想以深刻,给文章以魅力。这就是旁征博引。

1.点明主旨式:通过对精美的诗句、典型的事例、众所周知的形象的引用,直接点明文章的主旨。所引用的内容既是论点也可作为论据,一举两得。

2.设置悬念式:通过引用给读者设置了一个阅读悬念,以吸引读者继续去阅读。

3.揭示高潮式:就是借助于旁征博引,在文章的开头先展开高潮,以提升读者进一步探究阅读的好奇心。通常用在小说或记叙类的习作中。

4.对比烘托式:就是对所引用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与之相反或相对的观点。这样亮出主题的方式非常直观,易于让读者理解和接受。



技法实例:

(一)直入主旨,简明快捷

◆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曾子杀猪为一“信”字,孔明接受“托孤”为一“诚”字;因为有了“诚信”二字,百年的老店得以顾客盈门,刘邦的约法三章得以千年传为美谈。

◆演员们说,人生如戏;歌唱家说,人生如歌;爱好旅行的人说,人生如旅;喜欢做梦的人说,人生如梦;我说,人生就是一场挑战。

◆哈姆莱特曾高呼:“人啊,看清你自己!”而我要说:“人啊,看清这个世界。”



技法点拨:

经典的名言、传承已久的诗句、琅琅上口的俗语无不蕴涵深刻的意蕴,都能从不同的侧面、相异的视角支撑你的观点。引用它们,既可作为文章的主旨,也可作为主旨的论据,在开门见山中呈现出简明的节奏,快速入题的效果。



(二)妙笔起承,开启下文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成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

◆上帝知道人们喜爱奇迹却苦于不知道如何去创造奇迹的烦恼后,便打造了一扇“奇迹”之门,人们只要通过这扇门,愿望就能实现。闻讯后,人们蜂拥而至,一个个都欣喜若狂。



技法点拨:

文章结构的完美,在于中间部分的巧妙传承。通过引用名言警句、经典诗词、人所熟知的现代诗句,在对比、并列、转折、承接中自然过渡到另一块内容。所引内容既是对上文内容的形象总结,又是对下文的精辟开启。文章也因此而显现出多姿的色彩。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第六招比喻排比法

技法讲解:

活用修辞法是指在作文开头部分运用修辞手法,或交代观点,或渲染环境,或抒发情感。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对比等修辞格。在实际运用中,有时单用,有时综合运用。这种开头语言优美,富于文采,议论语势充沛,描写形象逼真,抒情动人心魄。无论在形式上,还是思想情感上,都给人以很大的美感享受,是一种非常具有冲击力的开头方式。

活用修辞法常见的运用形式有以下几点:

1.活用比喻,阐释观点。即用比喻修辞形象地点明话题,亮出观点,使话题更加形象,使观点更为清晰明白。

2.铺陈排比,造势明旨。是指在开头部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进行铺排,借以加强语势,强化情感,渲染气氛,明示观点。

3.综合运用,巧饰风头。指不单用一种修辞,而是综合运用排比和比喻修辞手法,来巧饰风头,一方面能增强文章的文采,另一方面也利于实现各种文体的开头部分的功用,增强表现力。



技法实例:

(一)形象比喻

◆小鸟要飞翔在蓝天,需要有一对翅膀;实践要发挥它的作用,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就是实践的翅膀。

◆青春的风铃,吹开了心扉,青春的彩笛,吹动了梦想,青春的音符带动我奔向希望。青春,这个美好的季节,正是我们播种希望的时候,珍惜它,把握它,让它在我们手中放出夺目的光彩。

◆自负,像一个泥潭,陷进去就难以自拔;自卑,像一根受了潮的火柴,难以把希望之火点燃。所以,我们既不能自负,也不能自卑。



技法点拨:

上面的这些开头都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或暗喻,或明喻,把“理想”比喻为“实践的翅膀”,把“青春”比喻成“风铃”“彩笛”,“自负”比作“泥潭”……这些比喻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便于理解,形象生动,很好地阐释了话题.使议论说理更为有效。



(二)铺陈排比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日余晖,我拥一缕最暧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的。



技法点拨:

以上这些开头都是运用了铺陈排比的方法,组成排比句的分句,或是写景寓意的句子,或是假设论理的句子,,或是借物抒怀的句子,或是引用譬喻的句子,这些句子在文章开头铺陈造势,彰显中心,既很好地阐释了文章的主旨,又使文章文采斐然,增色不少。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第七招总领开头法

技法讲解:

总领开头法就是指作文的开篇内容能够在作者观点上、写作内容上、情感表达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即能够对文章的观点起到总结作用,能够对文章中的情感起到奠定基调的作用.能够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作出总结性概括的作用。可以这样说,在不同的文体,总领开头法有不同的运用手法。要注意总领开头法不是对作者观点、写作内容、情感表达的简单概括,如果总领开头法运用得好,开头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精华所在,是文章的亮点之一。

拟写方法主要有:

1.创设情境法:就是在文章的开篇对环境进行基调式描绘,为抒发感情渲染气氛、设定情境。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开头的环境描写,就属于创设情境法的具体实例。

2.自问自答法:顾名思义,就是在文章的开篇运用设问的手法,提出对论证自己观点起到决定性作用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总结性回答。这个回答的内容就是全文的总纲。

3.故事梗概法: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这种做法类似于剧本中的剧情介绍。在内容上可以涉及故事的梗概、人物关系、活动场景等等。



技法实例:

(一)创设情境,总领全文

◆海水翻腾激起千层浪时我们不在岸滩,红日喷薄于东方的地平线时我们合紧眼帘,清晨的第一滴露珠滑落叶片时我们在林子里打转,雄鹰振翅高翔,盘旋九天时我们没有看见……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潮起潮落,雨雪缠绵,一次次地经历,一段段的遗憾,这一切,只是因为,我们在生命的四季中错过了那一瞬间的花开时间……

(《花开时间》节选)

◆告别黑夜。那是一抹绚丽的色彩。春天的裙摆百花争艳,千蝶飞舞,但一朵朵的腊梅都在寒冷的深渊中破土,发芽,它躯体的上面是一方坚硬的岩石,黑暗呀,无穷无尽,它落泪,它哭喊,它颓废,它惆怅,但生长的步伐从未停止,生命的光就这样一丝一缕地映亮了胸膛,当寒风凛冽,万木枯荣,它挣扎着开出自己的花,风为它止步,叶为它飞舞,腊梅用浑身的伤与满心的痛告别黑夜,那一抹明丽的黄,如阳光般清清亮亮地散下,美丽流芳……



技法点拨:

上面第一段开头的文字以“海水、红日、露水、雄鹰”等意象为下文文字的展开、作者的情感抒发、主旨的表达营造了一个特别的意境,下面笔锋一转,紧扣作文的标题——《花开时间》。第二段文字意境深远,写出告别“黑夜”迎向美好春天的图景.也为下文写“告别黑暗,走向光明”的文章主旨作了极好的铺垫。



(二)类比推理,总领开头

◆雄鹰之所以能振翅高飞,是由于它的羽毛丰满了,翅膀硬了,是因为它经过无数次尝试,积累了足够的自信心。由此可见,成功的秘笈在于积累。

◆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她会没命?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她会饿死?不,她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山林;石子告别高山,你认为他会孤独?不,他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技法点拨:

上面的语句都从类比推理的形式,一步一步地为文章的主旨的展开作了铺垫。这些文字放在文章的开头,不仅能够为文章增添文采,也能够使文章的主旨表达得生动形象,最重要的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为整篇文章的打分留下一个极好的印象。



(三)开篇明理,总括全文

◆清醒的人生可能是一种不幸,因为它会充满坎坷与泥泞,却是一种意志的磨练,坎坷是通向平坦的路,泥泞是成功前的黑暗,只要我们清醒地认识自己,磨练自己,在清醒中奋斗拼搏,人生就会无怨、无悔、无憾。

◆在跋涉的道路上,跌倒时希望有人扶持;忧虑时希望有人分忧;寂寞时希望有人陪伴;失败时希望有人鼓励。这都需要倾听陪伴。



技法点拨:

在文章的开篇将要表达的文章主旨以说理的形式进行表达,不仅仅是向读者明确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文章下面的内容表达指出方向,为进一步说理留下空间。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第八招倒叙开头法

技法讲解:

所谓倒叙法就是把事件的高潮或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段放在前面先写,然后再按顺序法写。这是我们写作时常喜欢运用的技巧之一。倒叙结构的特点是,以往事为中心,但却以现在为开端,最后又回到当前,把过去的事情经过放在眼下的时间里加以叙述。这样写,能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和抒情性,能更好地突出主题,并能使文章前后衔接自然,文气贯通,首尾呼应,结构紧凑,给人以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倒叙开头法就是在文章一开篇就采用倒叙的手法来开头。开篇倒叙,能一下子给人以悬念,让人(读者)能急着往下读文章倒叙开头,既可以交代结果,亦可以把后发生的精彩材料提上来先写,拟写方法主要有:

1.突出式:突出地介绍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或突出地显示一个想要交代的起线索作用的物件。

2.衬托式:用一个精彩的事件片段的截取来为下文做映衬或衬托。

3.摹景式:描摹一个场景,用它来引发故事,进而为文章的铺叙作好安排。



技法实例:

(一)出奇效的倒叙开头

◆这是我的老师的故事,至今珍藏在我心里,让我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改变一生的闪念》节选)

◆想写写母亲的念头已经很久了。母亲患病住院期间,常常神志不清,不知道站在她眼前的人是谁。那一天,当父亲满含泪水,让我为母亲准备后事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母亲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在漫长的黑夜,我总是紧紧地抓住母亲的手,生怕一松手,母亲就这样离我而去……(王宏伟《母亲我集邮》节选)



技法点拨:

这两个片段开头的共同特点是以情感为线索,追忆从前。这样写的好处是渲染氛围、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感情共鸣,使结构紧凑完整,便于引出下文内容。



(二)传神而具吸引力的对比倒叙

◆声乐家苏林教授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在这次参加考试的二百多名考生中,有一个二十岁的女生陈伊玲,初试成绩十分优异,声乐、试唱、练耳和乐理都列入优等,尤其是她的音色美丽、音域宽广,令人赞叹。而复试时却使人大失所望。苏林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但这样年轻而又有才华的学生却还是第一个,这样的事情也还是第一次碰到。(何为《第二次考试》节选)



技法点拨:

通过对比激发读者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急于阅读下文。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第九招序引题记法

技法讲解:

序引题记法就是在文章题目之后、正文之前写上文字的开头方法。序,即小序;引,即引子。小序和引子实际都是题记的一种,它们的作用是相似的。因此下文以题记总起来说。序引题记既可以是交代写作缘由,亦可以是创设环境,应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好的题记要做到“小、巧、趣、精、新”。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美,富有文采。

拟写方法主要有:

1.映衬式:利用名言警句作题记,映衬人物形象的精神内核与人格品质,亦映衬出潜隐文间的浓郁情感与审美取向,凸显出作者的是非观点和爱憎情感。

2.诠释式:籍用题记,对题目内涵作具体的解释,让人对其内涵有更为清晰的把握。

3.悬念式:以题记创设一个富蕴悬念的氛围,吸引读者。

4.点题式:以题记来点文旨,让人对文章承载的思想与情感有个明确的领会。

5.交代式:借助题记交代文章的写作目的或写作背景,使读者能迅速进入角色。



技法实例:

(一)象征立骨含蓄隽永

◆“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伊犁,伊犁河水流在我心里。”

◆这是一条彩色的河,在无际的沙漠中缓缓流动,变换着颜色。我赤足在河边,用透明的玻璃瓶盛满我喜欢的色彩。

◆这滴水,请捡起来。

◆拉开窗帘,阳光只有一种颜色。



技法点拨:



上面题记中“伊犁河水”象征对“伊犁”梦绕魂牵的感情;“赤足在河边小‘透明的玻璃瓶”象征朴素纯净的心灵;“这滴水”象征下文将要写到的人物、事件、感情等:“窗帘”象征遮蔽心灵的偏见,“阳光”象征光明美好的事物。运用这种象征手法作全文题记,含蓄而耐人寻味,对文章主题起到暗示作用。



(二)因理设象造境烨然

◆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

◆生命有时就如一场雨,看似美丽,但更多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

◆人的一生,如同四季,春种,夏耘,秋收,冬藏。

◆生命的意义不在美丽的言辞中,不在空洞的追求里,而在于实实在在地谋求自己的生存,同时也帮助别人生存中。

◆生命如同一幅画,可以没有色彩铺张的轰轰烈烈,但不能缺少美的意境。



技法点拨:

上面这些靓丽的题记文采沛然,光彩夺目,一下子就抓住了阅卷老师的眼睛,其技法在于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要表达的哲理、意义形象化,从而使理趣的意蕴美与形象性的文采美融为一炉。



中考作文开头结尾专项训练·第十招另类开头法

技法讲解: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规定,开头是指该事与其他事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但会自然而然地引发后继事情的发生。而另类开头法,顾名思义就是有别于寻常的开头方法。这里的“另类”并非指那些乌烟瘴气、乱七八糟的另类,而是指在常见开头方法之外的别的类型。现在是创新时代;另类的要求本质上就是一个创新的要求,是言人人心中皆有,而个个笔下皆无的新的开头方法。

拟写方法主要有:书信体、日记体、实验报告、课堂实录、访谈式、病历诊断式、戏剧式、BBS论坛等。



技法实例:

(一)日记体法

小序:吾班王某,孤独无友,性格抑郁,嗜上网,建--BBS,名日“人性的刀片”。一日,吾窥之,其中不乏趣语。今摘辑几则,供方家玩赏。

2007年2月阴天有小雨

朋友来作客。我切好一个橙子,准备端上去,却发现它竟这样小。想换一个,家里已没有了。我犹豫了,如果端上去,朋友会怎么想呢?我故意请他吃小的,不欢迎他?抑或说明我小气?如果告诉他家里没有大橙子了,他会相信吗?

一番思索,我吃了它,没有端给朋友。(《人性的刀片》节选)



技法点拨:

要符合日记格式。日记是个人行为和思想的记录,便于剖白心声,令人信服。



(二)书信体

尊敬的监考老师:

您好!

看到这个题目,立刻就想写点东西来感谢您,您知道吗?刚进考场的时候,我是多么的紧张,我无法忘掉正在考场外等着我的爸爸,更无法忘记家里人上百遍的嘱咐。这次中考,爸妈让我一定要考入重点中学。我感觉压力太大,很胆怯,甚至有点想放弃。(《感激》节选)



技法点拨:

要符合书信格式。书信是私人间交往的秘密形式,便于剖白心声,表露真情,增加真实性和情感感染力。



(三)访谈式

本报讯:被抛落水的诚信,已被人救起送往医院。今天下午他在医院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这几天不断有读者打来电话,询问诚信的健康状况。下面本报全文刊登这次专访记录。(记:记者,诚:诚信)

记:这几天休息得怎么样?身体有没有恢复过来?

诚:我已经好多了,谢谢。

记:你落水的经过大家都已经了解了,可是那个年轻人已经没入人群,无从查找了。我们现在都很想知道对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诚信专访》节选)



技法点拨:

围绕整个话题,假托一个或几个访问者,从不同角度展开中心话题:假托一个或几个回答者分别表达自己对各个侧面的笑点、看法、见解。



中考作文结尾专项训练·第一招顺其自然法

技法讲解:

文章的结尾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是“顺其自然法”,所谓顺其自然,也就是指文章的结尾随叙事的结束而自然形成,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请看下面的例子:

听到这,克雷斯的内心非常激动,眼里顿时有种湿热的液体奔涌而出……他觉得,这几年他努力“传递”的承诺,在今天已经连缀成一条美丽的水晶珠链。(《承诺,连缀成美丽的水晶珠链》节选)

上面这段文字,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自然地得到结论,水到渠成,不加雕饰,简洁自然。

但是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的发展自然趋势结束全文。



技法实例:

(一)前面铺陈,水到渠成

◆世界,因为有了责任而美好;家庭:因为有了责任而温馨;事业,因为有了责任而蒸蒸日上。这,就是责任的力量。

(凤山云《责任的力量》节选)

◆黑暗中.我看见无数双眼睛亮晶晶地凝视着同一个方向。于是我无法不改变视线,无法不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众目所视的方向上一在布满裂缝的残垣脚下,绿草正在悄悄蔓延。用不了多久,古老的废墟便会被清新的绿色包围……(赵丽宏《小草和绿洲》节选)



技法点拨:以上两段,都是在文章前面内容铺陈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得出的结论,紧扣上文的内容,有一种水到渠成般的自然,给人很和谐的感觉。



(二)感悟深刻,情感流溢

◆一直喜欢这么质朴的话语:“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内心期望你和我,不管生命的年轮走得多久多远,而心底,将永远拥有一片绿色的芳草地。(钟雪燕《生命的绿草地》节选)



技法点拨:这种自然的结尾,往往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把眼前的景和作者心中的感受结合了起来。这种结合又往往突破了自我的小范围,给人的感受也就很深。结尾对文章主题的提升作用,从这也可以看出。



(三)顺手一点,留有余香

◆来到这里,或许不是为了渡河。渡El或许也并不存在。(程福康《在水之湄》节选)

◆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张晓风《月,阕也》节选)



技法点拨:这种自然结尾的方式,往往是就文章多元的主题,阐发作者自己的看法,结尾给人一种诗意挥洒的感觉,很飘逸,往往给人以美感的享受,也显示着作者的语言才气。



中考作文结尾专项训练·第二招呼应开头法

技法讲解:

此种方法是指结尾与题目或开头遥相呼应,既能紧扣题旨,又能给读者一种结构严谨、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是最实用的一种结尾方式。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是那些用“引用”手法开头的文章,即开头引用一种素材,如歌词.、诗句、名言、警句等,结尾也相应地引用一段素材,两段素材首尾并举.也可以运用景物的发展顺序呼应,也可以用作者的叙述重复。其拟写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题目作结尾旬,使结尾与题目遥相呼应。

如:题目:做一片云,真好

(开头:做一片云,那感觉真好!)

结尾:任思绪飞扬,品味有生以来的宁静与淡泊,体验那种种神奇的万象,一切默默地开始,默默地结束,这就是云。

做一片云,真好!

2.甩开头的点题旬作结尾旬,使文章的结尾与开头遥相呼应。

如:(开头:老师,宽容我们一些吧!您:总是苛求完美,光看我们的缺点,其实,多看看我们的优点,我们会更加努力。)

结尾:老师,宽容我们一些吧!



技法实例:

(一)回忆开头现实结束

◆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是,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

(刘秀新《一件珍贵的衬衫》)



技法点拨:结尾与开头相照应,使得文章结构完整,也让作者对周总理的感激和敬仰之情溢于言表。



(二)点题呼应深化中心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茅盾《白杨礼赞》)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郭沫若《白鹭》节选)



技法点拨:这两个结尾不是对开头的简单重复,而是在与开头的遥相呼应中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分别表现了对白杨树和白鹭的赞美。



(三)线索照应.升华主题

◆秋是怀人的季候。深宵里,床头上叫着蟋蟀,凉风吹一缕明光穿过纸窗来。在我这没法合紧双眼的当儿,一个意态龙钟的老人的影像便朦胧在我眼前了。

◆又是秋天了。秋风最能吹倒老年人!我已经能赚银子了,老哥哥可还能等得及接受吗?

(臧克家《老哥哥》节选)



技法点拨:以上这篇的开头与结尾都饱含深情,与开头照应,更是文章内容上的升华,臧克家对他家的老哥哥、在开头与结尾的呼应中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的心灵产生共鸣。



中考作文结尾专项训练·第三招画龙点睛法

技法讲解: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结束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

1.照应式:一般情况是作者先在开头提出文章的中一心,然后在结尾时再次强调,照应开头,从而使文章的中心鲜明突出。

2.呼唤式:就是在文章结尾发出真挚的呼唤,号召大家一起去追寻真善美,一起去鞭挞假丑恶,直接点明文章的中心。

3.引用式:古今中外,名言佳句很多,作文结尾之时,若能巧妙引用名言佳句来点题定能使文文章增色许多。

4.议论式:用议论直接点明主题,给人干净利落的感觉。

5.总结式:通过对全文的总结,来点明文章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技法实例:

(一)运用排比突出中心

◆青春是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的琼浆——历久弥香;青春是用不凋的希望和不灭的向往编织的彩虹——绚丽辉煌;青春是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的一道铜墙铁壁——固若金汤。

◆信念是巍巍大厦的栋梁,没有它,就只是一堆散乱的砖瓦;信念是滔滔大江的河床,没有它,就只有一片泛滥的波浪;信念是熊熊烈火的引星,没有它,就只有一把冰冷的柴把;信念是远洋巨轮的主机,没有它,就只剩下瘫痪的巨架。



技法点拨:从不同角度对话题展开,联合起来就构成话题的涵义。



(二)巧用比喻凸显主题

◆如果说生命是一座庄严的城堡,如果说生命是一株苍茂的大树,如果说生命是一只飞翔的海鸟。

那么,信念就是那穹顶的梁柱,就是那深扎的树根,就是那扇动的翅膀。没有信念,生命的动力便荡然无存;没有信念,生命的美丽便杳然西去。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技法点拨:比喻能使文章形象生动,增加文采;能使话题意义显豁,直观易懂。



中考作文结尾专项训练·第四招诗情画意法

技法讲解:

此种方法是指作文结尾或如一幅生动形象的画给人美感,或如一首激情昂扬的诗让人奋进,或如一曲扣人心弦的歌令人陶醉。此种结尾主要从语言上取胜,在词语的运用、句式的变换、结构的安排等方面别具特色,给人耳目一新、如入画境的感觉。

拟写方法主要有:

1.引用佳句。在作文结尾,巧妙引用诗文佳句、名人言论、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既增添文章文采,又加深文章意境。

2.妙用修辞。在作文结尾,使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可以打造出语言的亮点,给文章增色添彩,产生人画的效果。

3.景物烘托。以景物描写结束全文,使情景交融,既照应主旨,又情韵深厚。如:雨住了,青草、绿树,还有闪亮的水珠……我真不敢相信,先前的阴晦在顷刻间全部消失了。天气能驾驭自己,那人(《心情变奏曲》结尾)

4.情感动人。以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感叹祈使的旬式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抒发文章的感情高潮。如:酸甜苦辣咸,人生百态,只有自己体会,才能品味其中的真谛,但愿你能乐观,能将人生变为永远的甜!(《品味人生的味道》结尾)



技法实例:

(一)巧用佳句,富有诗意。

◆从此,我开始很快乐地生活,见鸟斜飞天空,便有“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感慨;见草木枯荣,便想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摆脱了林妹妹,和简·爱交了好朋友,打开那扇快乐之门,我好幸福。

◆我不悔。在这儿,我可以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景;在这儿,我可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林清玄说:“生的路上,并不是你在哪里放一个门框,哪里就是唯一的出口,你可以向左向右转个弯,去寻找生命的出口。”我不悔,是的,愿做罗布泊的一棵枯立的胡杨,笑看风景,体味生命的真谛。



技法点拨:两篇文章的结尾都是引用诗句名言作结,表现了大善寺的雄伟、“我”的快乐和“我”对生命的乐观态度。



(二)景物烘托,如在画中。

◆天渐渐地亮开来。我的眼前异常明亮。泥沼没有了。我前面横着一片草原,新绿中点缀了红白色的花朵。我仰头望天。蔚蓝色的天幕上隐约地现出淡黑色的龙影,一身鳞甲还是乌亮乌亮的。(巴金《龙》节选)



技法点拨:这篇文章以景物的烘托结尾,以天幕上隐约现出的龙影表现对龙的景仰。



中考作文结尾专项训练·第五招总结归纳法

技法讲解:

总结归纳结尾法,就是用简练的语言对全文进行小结归纳,揭示文章中心。总结全文,概括文意用精炼的语言对文章作一个概括性的结尾,总结全文,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

如:

“质本洁来还洁去”,七个字写尽了黛玉的一生,她的品韵成全了一个久远的梦,无尽的黛玉情……(《质本洁来还洁去》节选)

包容是一把双刃剑,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包容是一把双刃剑》节选)

在文章结尾时把全文的内容加以总结,得出结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收束了全文,有利于读者从宏观上把握全文内容,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上面的例子,很形象地说明了这点。

总结归纳性结尾因为文体的不同,也就有了记叙归纳性结尾,说明归纳性结尾和议论归纳性结尾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在使用时因文体而定,没有什么难度,不再赘述。



技法实例:

(一)散文笔法,流韵悠长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也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罗兰(《秋之歌》节选)

◆如果我们的内心就是一个花园,人生的哪一天不是最美的花季呢?

如果我们的内心春风洋溢,人生的哪一个时候不是最好的春天呢?

如果我们有着怜爱、珍惜、欣赏的心,即使在人生的无寸草处行走,也会看见那美丽神奇的一瞥。

所以,花季的时候,不要忘了在自己的心里种花。(林清玄(《逆风的香》节选)



技法点拨:对秋进行总结式的赞美,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在很自然地总结全文的基础上结尾,给人以美的回味。而对人生花园的经营,作者在反问对比的基础上,也就自然有了总结。



(二)叙述结尾,情真意切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姨爹摆手的动作一直深深藏在我心里。它像一根软鞭时时鞭打着我的心灵,我不会做姨爹那样的手势。给一个女孩子的记忆抹上灰色的印痕。我相信,我今天的饺子将给孩子留下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爱心的力量总比伤害的力量大得多。

(苁蓉《穷人的自尊》节选)



技法点拨:在把故事叙述清楚完整的前提下,对故事蕴涵的深层次内涵进行了归纳提升,情感真挚的结尾语言,使文章的深度又加深了一层。



(三)总结陈词,简洁收束

◆所以,我们应该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不管是看得到的,还是看不到的。(赵磊《感恩的心》节选)

◆凶残可以夺走生命:却夺不走永恒不变的一个字:爱。(佚名《把生命送进狮口》节选)



技法点拨:这种总结归纳的结尾.语言干净利落,不给人任何拖拉的感觉,在对全文总体把握的基础上,一语中的,有一种豹尾横扫千军的力感。



中考作文结尾专项训练·第六招别开生面法

技法讲解:

所谓别开生面是指另外开辟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而不同于一般。别开生面的作文结尾总是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或者是内容,或者是形式,总是不落俗套,别出心裁,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往往是作者精心构思的展示,也可以是灵感火花的闪现。于文章终结处,宕开一笔,补完题蕴,做到别开生面,既出人意料,与读者的阅读期待相差甚远,却又完全在情理之中,可以被读者所理解,所接受,所欣赏,意蕴深远。

1.悬念揭示法:文中设置悬念,于结尾处揭示悬念,让读者有恍然大悟之感。

2.后记补充式:用后记或画外音等比较新颖的形式,交代写作目的,补充故事之外的情节,深化拓展主题。

3.妙用修辞式:在文章结尾处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既能给文章增色,又能恰到好处地点题,升华了作者的情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出奇制胜式:这种方法就是打破常规思维方式,不按人们常有的逻辑来安排故事的结局,而是用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局来引人深思,既新奇又有力。这种结尾被称为“欧·亨利式”结尾。



技法实例:

(一)“欧·亨利式”,出奇制胜

◆下午苏跑到琼西的床前,琼西正躺着,安详地编织着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毛线披肩。苏用一只胳臂连枕头带人一把抱住了她。

“我有件事要告诉你,小家伙,”她说,“贝尔门先生今天在医院里患肺炎去世了。他只病了两天。头一天早晨.门房发现他在楼下自己那间房里痛得动弹不了。他的鞋子和衣服全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搞不清楚在那个凄风苦雨的夜晚,他究竟到哪里去了。后来他们发现了一盏没有熄灭的灯笼,一把挪动过地方的梯子,几支扔得满地的画笔,还有一块调色板,上面涂抹着绿色和黄色的颜料,还有——亲爱的,瞧瞧窗子外面,瞧瞧墙上那最后一片藤叶。难道你没有想过,为什么风刮得那样厉害,它却从来不摇一摇、动一动呢?唉,亲爱的,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的杰作——就是在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的晚上,他把它画在那里的。”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节选)



技法点拨:上面的结尾中,琼西在最后一片藤叶的激励下,奇迹般地战胜病魔,而在雨夜中把藤叶画到墙上的老画家,却在完成了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之后,染疾而终。这些打破常规的思维规律,出人意料的“欧·亨利式”结尾,引人深思,让人在惊讶之余,回味无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形式创新,别具一格

◆画外音:随着时间的流逝,是否发现你的心灵已粘满尘埃,那么用友善把心注满,用爱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你会发现世界依然美丽如昔!

◆后记:写这篇作文时,一直在想非洲的干旱地区,想着那些为了暴利而滥挖乱采的黑心煤矿矿主,想着以后的日子会怎样,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我们都该如何应对?摆在眼前的唯一办法是节能,我想呼吁所有的人都来节约能源,否则到能源耗尽的那一天,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技法点拨:画外音的出现恰到好处,指出了各部分的写作意图,深化了主题。后记通过“一直在想”“想呼吁”深切地表明了对人类前途的忧虑。这些别具一格的结尾形式,在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交代了写作目的,揭示文章主题,使文章更有深意,成为很靓丽的看点。



(三)妙用修辞,别开生面

◆瞧,这位时尚、幽默、好学的老太太,让我们如何不爱她!

◆学会付出,你才能笑到最后,你才能锋芒毕露,你才能拥有机会。让我们牢记这句话吧: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你付出时,你的人生便已准备好了相应的回报。



技法点拨:这些结尾或引用,或排比,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增添了文采。其共同点在于形象生动地点明题旨.,突出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中考作文结尾专项训练·第七招引申升华法

技法讲解:

哲理升华,即在文章的结尾用带有深刻哲理见解的精警语言,给人以教诲和启迪,或使人幡然醒悟,或使人顿开茅塞,令人回味无穷,收到“巧蓄余酿,以味见长”的效果。

这种结尾方法是从作品出发,让读者在感受材料的基础上,用简练的语言对全文进行小结归纳,揭示文章中心。它是文章主体的自然延伸,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瓜熟蒂落,止之当止,必须精心打造。结尾要充满哲理,委婉含蓄,使人深深思索,回味无穷,真的是有画龙点睛之妙。总之,具体使用时,可以巧妙含蓄,余音袅袅,也可以饱含感情,总结全文;既要富含哲理,又发人深省,使主题得到升华。

1.联想法:即在前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简单描绘。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主题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

2.发问法:在问题中结束,可以是疑问句,也可以是反问句。这样可以让文章的主题不只停留在某一层面,让人在思考中体会更深刻的内涵。

3.总结法:在文章的结尾处,用言简意赅的语言。深化文章的中心,既明确又有力。在总结中挖掘主题的深刻含义,使之升华。

4.名言警句法:用名人名言或诗词结尾,既显得简洁,又可以画龙点睛,意味深长,卒章显志。



技法实例:

(一)合理联想引申升华

◆这黑夜,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杨朔《荔枝蜜》节选)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的童话,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赵丽宏《周庄水韵》节选)



技法点拨:杨朔在梦里想到自己变成小蜜蜂,是对蜜蜂的赞美,更是自己感情的升华,他也要做勤劳的奉献者。赵丽宏《周庄水韵》结尾对这个梦幻的周庄刻画得如仙境一般,给人无尽的遐想。这些联想,由表及里.深化主题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



(二)发问收束引人深思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爸爸、妈妈,我多想有一个家,一个温馨又快乐的家,我多想有父母的疼爱,可我却得不到。

爸爸、妈妈,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的远去,给我带来的是无限的悲伤和怨恨,让我饱尝了失去亲人的苦楚,让我这个虽有父母却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孩子经历了多少人间的坎坷!我再一次发自内心的呼唤:“爸爸,妈妈,可怜可怜我,复婚吧……”然而,回答我的,却只有那一阵阵回声,和那离我愈来愈远、在我眼中越来越渺小的背影……

(《无情的背影》节选)



技法点拨:朱德直接和母亲对话。想报答母亲的深恩,可这种愿望永远不能实现了。作者的发问,感情真挚,充满愧疚和遗憾。《无情的背影》结尾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渴望父母复婚的真情呼唤好似余音绕梁,久久回荡在我们的耳畔,令人难忘,给人留下不尽的思索.无穷的回味。



中考作文结尾专项训练·第八招巧用后记法

技法讲解:

后记,写在文章正文后面的文字,后记可以代替结尾。多为扼要说明文章的内容或主旨,有的是引用经典的名人名言,有的是正文的后续,还有的是交待写作此文的目的等等,不管是哪种形式,它都具有意蕴丰厚、情味绵长、语句精美等特点,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一篇文采飞扬的正文,再加上一段精练出彩的后记,就像画家“画龙点睛”一样,必能使文章通篇生辉,让人耳目一新。后记一方面可防止自己行文时偏离中心,一方面有利于读者抓住文章中心,另一方面还能使阅卷老师眼睛一亮,一举三得。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因而我们在构思后记时,一定根据文章表达的需要确定,要有深刻的思想、广博的知识,要认真构思、反复推敲,力求表达恰切妥当、精练有力,让你的考场作文——风采尽展,光彩照人。



技法实例:

(一)巧用比喻,形象含蓄

◆日子像手中的细沙,一不留意,就纷纷从指间流逝,而且义无反顾。(《翻检日子》节选)

◆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



技法点拨:示例一,正文中小作者又以意识流的手法翻检日予中的零乱碎片,以自省的姿态思考成长的话题。接着,又巧用后记将日子比作滑滑的掌中细沙,这本身就很富有动感和美感,点出日子之本质,贴切而又饱含哲理。示例二,将人生喻为花朵。鲜明生动地亮出观点,总结全文,使文章增加了浓郁的诗意与深邃的哲理,说理精彩,使主题得以升华,善于用诗化语言抒怀议论,显示了考生开阔的视野与丰富的积累。



(二)对比反衬,凸显主旨

◆高楼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小。冷漠越来越多,温情越来越少。然而,感动,正以它清淡却足以令人动容的方式,诠释人文的内涵。(《感动,点一瓣心香》节选)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只失去了一小部分:如果你失去了健康,你只失去了一小半;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节选)



技法点拨:示例一,考生采用两组对比,客观而冷静地展示了残酷的现实,表现了物质空间与心灵空间双重狭小的处境。但考生高扬主旋律,看到了时代的亮色,“悲”而不“怨”,“暗”中有“亮”,在这样的危机之中,凸现了“感动”的意义,令人眼前一亮。文章用后记的形式,亮出自己的观点,为读者阅读全文提供了明晰的思路。示例二,为突出主旨,考生用对比的方式层层推进,先言钱之重要,继而写健康之重要,最后一句用“如果你失去了诚信,那你就几乎一贫如洗了”,将考生的思想一目了然地推到了读者的面前,便于读者宏观把握。



中考作文结尾专项训练·第九招耐人寻味法

技法讲解:

文章的结尾有很多种,但是精妙的结尾,能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能够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人如品香茗、如嚼橄榄之感。让人回味无穷。文章在收尾一般不会太直白,往往能给人留下余味!收尾的语言不直白,不浅露,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富有意蕴,启迪人思考,给人以教益。优秀的文章不管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其收尾的文句往往是言简意赅,辞约旨丰。或蕴含生活哲理,人生真谛,给人以理智的启发,使人深刻地思索;或饱含深厚的情感,独特的体验,使人感悟到人生的况味,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

拟写方法主要有:

1.联想想象法

这种结尾,语言含蓄,余味无穷,促使读者去思考,去想象。如《凡卡》一文的结尾不但衬托出凡卡命运的悲惨,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余地,添加的两个省略号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妙处。

2.引申法

结尾或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主题;或总结提高,使主题得到升华,形成一定的耐人寻味的想象空间。如《高大的皂荚树》的结尾:“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3.抒情法

结尾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中受到感染,余味无穷。如《再见了,亲人》的结尾:“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4.启发法

即结尾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发,作者用恰当的词语能使读者思考回味,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无穷”的感觉,例如:《小马过河》结尾:“……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深深思考:不论做什么事,不能光听人家怎么说,而应该自己去试一试。

5.展望法

即在叙述现状之后结尾展望未来,鼓舞人心,激励斗志。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结尾“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交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这样结尾紧扣题目,照应文章的开头,衔接文章的重点和主体,不仅能引起读者对文章全文的回味,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印象,而且会使读者受到启示和鼓舞。



技法实例:

(一)引用结尾,余味袅袅

◆年轻人,来生要记住,在迷津渡口千万别选错。诚信是人生幸福的源泉,不可丢。仅以此诗作结:迷津渡口诚信抛,一生苦恨悔难消。且将虚伪付江澜,斩闯红尘任逍遥。(《代抛弃诚信者拟墓志铭》节选)

◆陆游曾说:“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即使你没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意识,也就拥有了发言权,站起来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样,舞出自我生命的亮点。(《吐出自足成虹霓》节选)



技法点拨:运甩引用结尾,或承上启下,引出主旨;或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既能收到比直接抒情议论更有力的表这效果,又展示了自己的人文积淀,增加文章的厚度。



(二)呼唤号召,发人深省

◆别让生命去等待,正像馅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一样。生活靠我们的双手去创造。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让我们去热爱生命,去奋斗,去进取,切莫等待!(《别让生命去等待》节选)

◆假如生命不再拥有绿色,依然还在求索的我们,为什么不行动起来,保护绿色,保护环境,让我们永远都拥有绿色。到那时,绿色才会高唱:“我轻轻地来,正如你(沙漠)悄悄地走……”(《假如生命不再拥有绿色》节选)



技法点拨:运用呼唤号召结尾,便于表达强烈的感情,引起读者共鸣;又能呼应开头,照应题目,深化中心。



(三)自然收尾,淡而有味

◆“得意个啥,活该受穷的命。”桂芬的心里还是解不开这个疙瘩。(《我们该留给明天什么?》节选)

◆有人说,诗人的感情是十分丰富的。就让我们走进诗人的感情世界,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吧!(《直面人生的挫折与痛苦》节选)



技法点拨:自然收尾就是承接上文,或交代结果,或留有余味,启迪读者思考。



中考作文结尾专项训练·第十招奇思妙想法

技法讲解:

奇思妙想法是一种突破常规的结尾方法,顾名思义,就是运用自己的智慧,另辟蹊径,选取一个新颖的角度来收束全文,让自己的文章能够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轻取临场作文的高分。

拟写方法主要有:

1.标点式:这种结尾一改传统的句号结尾形式,或使用问号来发人深思,或使用省略号来让人回味。

2.妙转式:不按情节发展的一般逻辑来处理人物或事情的结局.而用意想不到的结局戛然而止,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3.点评式:在文章结尾用议论或抒情的语言简要概括全文中心或对文中的人物、事件加以点评,表达作者的看法,突出文章的中心。

4.链结式:运用时下流行的网络链结形式,在文章结尾加上一个或几个链接,或佐证观点,或丰富情节,令人耳目一新。



技法实例:

(一)矛盾开头悖谬生真

◆有些事,错过了就是永远;有些人,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不要忽略任何爱,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桃子,因为毕竟有多少爱能够从头再来呢?(2006扬州中考满分作文《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节选)

◆我捏着钥匙,伸过手去开那扇紧锁的门,钥匙刚一触到门——啊,门竟然没锁!原来我一直认为紧锁的门,根本就是开着的。(2006邢台中考满分作文《门·钥匙》节选)



技法点拨:桃子的“小”与“爱”之“大”,门的“紧锁”与“开着”,矛盾并举,增加张力,使主旨更凸现。



(二)造语新颖别开生面

◆创新使这个时代日新月异:创建特区,古老渔村变成繁华的现代都市;改革开放,文明古国焕发新的生机,一国两制,两个“儿子”回归祖国。(2006武汉中考满分作文《酷》节选)



技法点拨:恃“信”放旷、两个“儿子”回归祖国,出语惊人,吸引眼球。



(三)对比映衬惹人关注

◆微笑吧.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美德——跌倒时,它给人们阳光般的援助;迷惘时,它给人们波涛般的勇气;失落时,它给人们清风般的慰藉;冲动时,它给人们天空般的胸襟……(2006荆州中考满分作文《把微笑带给生活》节选)

◆看浮云般的人生,.望江南,江南的味道是什么?甜还是苦?那应该是诗人的事情。(2006深圳满分作文《江南的味道》节选)。



技法点拨:跌倒、迷惘、失落、冲动的映衬,江南的味道的甜与苦……丰富了文章内容,突出了观点。



(四)留有悬念,形式新颖

◆我把我对你的呼唤写进了我的博客,期盼你早一天走进我的世界,让心灵的旋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的博客:http://www.blogcn.com/xinlin9998(2006安徽中考满分作文《渴望共鸣》节选)



技法点拨:“我把我对你的呼唤写进了我的博客”,留有余味,耐人想象;博客地址,形式新颖。















































献花(0)
+1
(本文系宝丰寺学校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