潄兰年丈来主闽试,喜晤感赋
别梦江南逐去潮(1),别后作梦都乘着海潮去到江南,
却从乌石话金焦(2)。却在乌山相聚谈起金焦二山。
战场极目涛犹怒(3),极目这里的战场,波涛还怒卷,
时事填膺酒易消(4)。谈论时事,感慨填胸,醉酒都惊醒。
三径蓬蒿容仲蔚(5),我这里蓬门蒿径隐居如张仲蔚,
满山藜藿待宽饶(6)。满山野菜接待盖宽饶似的友人。
日华转眼开春殿(7),春天转眼间到了,阳光会照射皇宫,
天上风珂想早朝(8)。想起京城马上铃声,趋奉早朝的情景。
[题解]
漱兰,黄体芳(1832—1899),字漱兰,自署东瓯憨山老人,瑞安人。清同治二年(1863)中二甲进士,初授翰林。四年散馆授编修,六年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七年擢侍讲,八年视学福建,十二年为山东学政,十三年转翰林院侍读,九月转右春坊右庶子。光绪二年(1876),学政任满还朝。三五年,擢侍讲学士,转侍读学士,迁詹事府少詹事,折参工部尚书贺寿慈,劾使俄大臣专擅误国,言人所不敢言,和张佩纶、张之洞、宝廷合称翰林四谏。光绪六年,提督江苏学政。七年,转詹事,续擢内阁学士。八年,筹建江阴经古书院,擢兵部左侍郎十年,建议朝廷索还琉球,并进经划越南之谋。十一年调京,升兵部左侍郎忤旨,左迁二阶,次年补通政使。十四年,任福建乡试正考官。次年六月,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十七年四月,告病辞官。二十一年,张之洞等组织上海强学会,体芳及子绍箕、侄绍第均曾参加。同年先后主讲开封信陵书院和江宁文正书院。十一月,归居瑞安。二十五年五月初九日卒于里第。刊有《漱兰诗葺》、《江南书文牍》等。金山与焦山的合称两山都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元萨都剌《题喜寿里客厅雪山壁图》诗:“大江东去流无声,金焦二山如水晶。”指归隐者的家园晋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高士传张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泛指粗劣的饭菜。《韩非子·五蠹》:“糲粢之食,藜藿之羹。”《文选·曹植〈七启〉》:“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刘良注:“藜藿,贱菜,布衣之所食。”《汉书·盖宽饶传》是时上方用刑法,信任宦官,宽饶乃奏封事。上以宽饶怨谤终不改,下其书中二千石。时,执金吾议,以为宽饶指意欲求禅,大逆不道。谏大夫郑昌愍伤宽饶忠直忧国,上书曰:臣闻山有猛兽,藜藿为之不采;国有忠臣,奸邪为之不起。司隶校尉宽饶居不求安,食不求饱。进有忧国之心,退有死节之义。职在司察,直道而行,多仇少与。上书陈国事,有司劾以大辟。臣幸从大夫之后,官以谏为名,不敢不言。上不听,遂下宽饶吏。宽饶引佩刀自刭北阙下,众莫不怜之。马勒上随风摆动的玉制装饰品午夜起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