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宋诗三论
2013-08-19 | 阅:  转:  |  分享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2005年4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April,2005

第41卷第2期JOURNALOFGUANGXINORMALUNIVERSITYVol.41No.2

[收稿日期]2004-10-21

[作者简介]莫砺锋(1949-),男,江苏无锡人,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宋诗三论

莫砺锋

(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在宋代特定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宋代诗歌在继

承唐诗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呈现出求新求变的风气,表现出迥异于唐

代诗歌的审美观念和美学境界,出现了许多优秀诗人,形成了许多流派。就宋诗的发展脉络及宋诗所取得成

就的阶段性来看,宋诗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

[关键词]宋诗;唐诗;继承;发展;新变

[中图分类号]I20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6597(2005)0220045205

自从产生宋诗以后,唐诗和宋诗便成为诗歌史

上双峰并峙的两个典范。宋代以后的诗歌虽然还在

继续发展,但再也没能超出唐宋诗的风格范围。元、

明、清的诗坛上有时宗唐,有时宗宋。或同时有人宗

唐,有人宗宋,甚至在一个人的诗集中,也有时学唐

体时效宋调的现象。那么,唐、宋诗的主要差异是什

么呢?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又何在呢?清人蒋士铨

的《辩诗》对此作了简明中肯的回答:

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

复出不得已,运会实迫之。

格调苟沿袭,焉用雷同词?

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

要对宋诗进行深入的研究,当然有许多具体的微观

的课题要做,但也有必要对它进行宏观的观照。笔者

长期从事宋诗的微观研究,在此不揣浅陋,试从三个

方面对宋诗作一整体性的观照。

一、宋诗的思想文化背景

儒、道、释三派是中国传统思想最主要的组成部

分,虽说早在唐代就已有了“三教论衡”的现象,但它

们真正在思想层面上融为一体却是到宋代才实现

的。北宋建立以后,一反前代北周的灭佛政策,对佛

教采取了保护、鼓励的措施。在晚唐、五代受到打击

的各种佛教宗派,又重新兴盛起来,其中最为流行的

则首推禅宗。虽说禅宗的某些思维模式已被宋代的

儒学——理学所吸收,从而不再具有理论优势,但禅

宗本身也采取了更加主动地吸收儒、道两家思想并

力求适应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态势,从而使士大夫

在接受禅学时的心理障碍消除殆尽。所以宋代士大

夫的习禅、信禅成了随处可见之事,即使是口头上仍

然排佛甚力的理学家其实也颇倾心于禅宗,更不用

说与禅师交往密切的苏轼、黄庭坚等人了。

上述思想背景对宋诗有多方面的影响,比如以

《沧浪诗话》为代表的以禅喻诗说的流行便是一个显

例。然而最深远的影响则是通过创作主体的中介而

发生的,那就是它引起了宋代诗人的人生观和审美

情趣的转变。禅宗原是充分中国化、世俗化的佛教宗

派,尤其是慧能开创的南宗禅,经过南岳、青原一二

传以后,越发将禅的意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形成了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宋代的禅宗进一步从

注重外部事功转向注重内心修养,它以内心的顿悟

和超越为宗旨,轻视甚至否定行善、诵经等外部功

德。与此同时,儒学思想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宋代

理学家虽然并不否定齐家治国等外部事功,但他们

最注重的却是诚意正心之学,所以对四书的重视竟

凌驾于五经之上,而对日常人伦中的“孔颜乐处”的

追求便成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三教合一的思潮使宋代诗人的文化性格迥异于

前代文人。他们对传统的处世方式进行了整合,使承

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成为互相排斥的两

极。宋代诗人大多走了经科举考试而入仕的人生道

路,入仕以后也多能勤于政务,勇于言事。然而他们

54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在积极参政的同时仍能保持比较宁静的心态,他们

把自我人格修养的完善看作人生的最高目标,他们

善于向内心去寻求个体生命的意义。宋人有很强的

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道统和文统的观念深入人心,

结盟结党的做法为大家所接受。宋人认为个人的努

力和贡献是整个传统或整个阶层中的一部分,而且

都应受到理性和道德的节制。于是,宋人的个体意识

不像唐人那样张扬、发舒;宋人的人生态度倾向于理

智、平和、稳健和淡泊。宋人在事业顺利时并不“仰天

大笑出门去”(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在命运坎坷

时也很少“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孟郊《赠崔纯

亮》)。王安石拜相之日即惦念着“霜筠雪竹钟山寺”

(见魏泰《临汉隐居诗话》),相业正隆时又追忆“江湖

秋梦橹声中”(《壬子偶题》),苏轼暮年贬往荒远的海

南,却并不戚戚于个人忧患,食芋饮水,吟诗作文,实

现了平生创作的最后一个高潮。与唐人相比,宋代诗

人的生命范式具有冷静的、理性的、脚踏实地的特

征,呈现为一种超越了青春躁动阶段的成熟状态。与

唐诗相比,宋诗的情感强度稍嫌不足,但思想的深刻

则独臻高境。宋诗不追求高华绚丽,而以平淡美为艺

术极境,这些特征都植根于宋代的思想文化背景。

与此同时,宋人的审美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

化,他们认为审美活动中雅俗之辨的关键在于审美

主体是否具有高洁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

体是高雅还是凡俗之物。苏轼说:“凡物皆可观,苟有

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超然台记》)黄庭坚说:

“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题意可诗后》)这两位宋

诗的代表作者的话,正是宋代审美情趣的体现。

在古代,诗一向被认作最高雅的艺术殿堂,凡俗

的题材和语言在诗中是没有立足之地的。即使在诗

国疆域极为广阔的唐代,除了杜甫、韩愈等少数诗人

外,诗坛对平凡、琐屑的题材是不甚注意的,也不允

许俗字俚语进入诗歌。然而到了宋代,诗坛风气发生

了变化。首先是俗字俚语不再受到诗人的排斥,苏轼

认为:“街谈市语,皆可入诗,但要人熔化耳。”(见《东

坡诗话》)在苏、黄等人的诗中,俗字俚语大量入诗,

到了南宋杨万里更是满纸俗语。其次是平凡琐屑的

题材开始受到诗人的青睐。从欧阳修、梅尧臣开始,

诗人们把审美的目光投向生活的每个角落。虽然梅

尧臣的尝试有时不很成功,例如他写“有鸦啄蛆”之

诗便缺乏美感,但继之而起的苏、黄等人则最大程度

地使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内容升华进入诗的境界,

从而为诗国开拓了更广阔的题材领域。

应该注意的是,宋诗的上述转变并不是由雅趋

俗,而是“以俗为雅”。梅尧臣、苏轼、黄庭坚都曾提出

“以俗为雅”的命题,所谓“以俗为雅”,就是以更为广

阔的审美视野和更为敏锐的审美趣味去审视世界,

从而实现由俗向雅的升华,或者雅对俗的超越。在古

代诗人的心目中,庸俗的趣味是诗歌的大忌。然而宋

以前的诗人主要是通过回避俗来达到雅,那事实上

是一种作茧自缚的消极态度,因为那样势必把许多

平凡的题材和语言排除在诗歌之外,从而限制了诗

歌的表现范围。南朝的诗几乎成为高门贵族的专利

品,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到了宋代,诗人们采取“以

俗为雅”的态度从事创作,这不但扩大了诗歌的题材

范围,增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同时也使诗歌更加贴

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从而真正使诗歌走向民间。只

要把苏、黄的送别赠答诗与李、杜的同类作品相对

照,或者把范成大、杨万里写农村生活的诗与王、孟

的田园诗相对照,就可清楚地看出宋诗对于唐诗的

新变,而实现这种新变的关键正是宋人“以俗为雅”

的审美观念。

二、宋诗对唐诗的继承和革新

自从宋诗以迥异于唐诗的面貌出现于中国诗史

之后,人们便把批评的焦点集中在宋诗与唐诗的关

系之上。由于唐诗是诗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由

唐诗所奠定的美学风范已经成为历代读者的心理定

势,当人们以唐诗为参照来衡量宋诗时,便不免贬多

于褒了。两宋以降,对宋诗的一切批评责难几乎都是

在这种前提下产生的。所以要想真正领略宋诗的滋

味并实事求是地批判其价值,就必须弄清宋诗与唐

诗的各种关系。

唐、宋诗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它们赖以生存的文

学史背景是迥然不同的。当唐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

们面临的形势是诗歌已经历了长期的积累而尚未达

到高峰,诗歌发展的内在逻辑正呼唤着巨人的出现。

从建安时代开始,诗人们对五七言诗的形式进行了

多方面的探索,这种探索主要是沿着骈偶丽辞和声

律谐和两个方面进行的,从曹植、陆机到沈约、谢

月兆,诗人们花费了巨大的努力,暗中摸索,筚路蓝

褛,等到南朝后期及隋代,五七言诗距离格律化只有

一步之遥了。同时,诗人们在题材内容方面也进行了

不懈的探索、开拓。建安诗人用力描摹社会画面,正

始作者着意刻划内心律动,这两种取向基本涵盖了

诗歌所能表现的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这两大领域。

如依具体题材而分,则乐府诗、咏怀诗、咏史诗、游仙

诗、田园诗、山水诗、咏物诗、拟古诗乃至玄言诗、宫

体诗都已出现,五七言诗的题材种类已经大致齐备。

然而由于种种局限,先唐的诗歌尚未达到最高境界,

先唐诗人积累的丰富艺术经验尚有待于总结、提高。

64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唐代诗人正是在这种局势下开创一代新风的,唐诗

正是在八代诗的坚实基础上建造起来的一座大厦。

极盛之后难以为继,宋代诗人面临的历史条件

远不如唐人来得优越。充分发达、登峰造极的唐诗只

给后人留下很狭小的发展余地,唐诗的巨大阴影给

宋人的创作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宋人必须另辟

蹊径才能走出唐诗影响的阴影,他们的创新也就具

有很大的难度。以题材为例,宋代的社会生活并未比

唐代增添多少新的内容,而唐诗表现社会生活几乎

达到了巨细无遗、各臻其妙的程度,当宋人要想写某

一题材时,几乎总能发现唐人已经留下同一题材的

名篇或名句。例如宋初王禹在春日清晨发现园中

花枝被春风吹折,写出“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

数枝花”二句,本以为景奇语新,却不料唐诗中早已

有“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种花”之句了(见

《蔡宽夫诗话》)。无怪熟读唐诗的王安石要发出“世

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世间俗语言已被乐天道尽”

之叹了(见《陈辅之诗话》)。再以体裁为例,由于唐代

诗人在声律、丽辞上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丰富经验,

唐人就水到渠成地实现了诗歌的格律化,从此奠定

了五七言诗的古体、今体诸形式。但由于唐人对这些

诗体都已掌握得得心应手,宋人在体裁方面就很难

再作什么创新了。除了拗律和对仗手法的灵活多变

之外,宋人在诗歌形式方面基本上是沿袭了唐人的

手法而无所变化。所以说,当我们比较评判唐、宋诗

之优劣高下时,尤其是衡量它们的创新程度时,千万

不要忘了它们所处的不同的文学史背景,否则这种

评判将是没有意义的。

持续了很长时间的唐宋诗之争造成了一种错

觉,仿佛宋诗与唐诗毫无共同之处,事实上唐诗从中

唐开始就有向日后的宋诗演变的趋势,而宋诗的许

多特征都可在杜甫、韩愈的诗中找到滥觞之源。从整

个诗歌史的角度来看,宋诗正是唐诗自身发展的必

然结果,唐、宋诗之间存在着一脉相承的密切关系。

清人吴之振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

皮毛落尽,精神独存。”(《宋诗钞序》)正因为宋诗对

唐诗有因有革,它才能取得与唐诗双峰并峙的历史

地位。

当宋人登上诗坛时,唐诗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

巨大山峰,所以宋人对唐诗的最初态度是学习和模

仿,从宋初到北宋中叶,诗人们先后选择白居易、贾

岛、李商隐、韩愈、李白、杜甫作为典范,表现出对于

唐诗的崇拜心理。即使当元年间宋诗特色形成之

后,唐诗也仍然是宋人的主要借鉴对象。当然,更值

得注意的是宋人的创新精神。从欧阳修、梅尧臣开

始,宋人就试图摆脱唐诗的藩篱。他们在诗国中很难

发现未经唐人触动的新的宝藏,他们所能做的是在

唐人开采过的矿井里向深处发掘。宋诗较成功的题

材开拓是向平凡的日常生活倾斜,唐人注意不够的

琐事细物都成为宋人笔下的诗料,比如苏轼有咏农

具之诗,黄庭坚多咏茶之诗。有些生活内容唐人也已

写过,但宋诗的选材角度更趋向世俗化和平凡化,比

如唐代的山水诗多咏幽静绝俗之境,而宋人却喜写

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更

像平凡的普通人。

宋诗在艺术上的任何创新都是以唐诗为参照对

象的,宋人惨淡经营的目的便是在唐诗美学境界之

外另辟新境。宋代许多诗人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他

们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生新的,比如梅

尧臣诗的平淡,王安石诗的精致,苏轼诗的畅达,黄

庭坚诗的瘦硬,陈师道诗的朴拙,杨万里诗的活泼,

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的陌生化的结果。然而宋代诗

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为美。苏

轼和黄庭坚一向被看作宋诗特征的典型代表,苏轼

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

淡境界。他们的诗美理想是殊途同归的,他们追求的

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

火纯青的美学境界。以平淡为美的诗学观点显然是

对以丰华情韵为特征的唐诗美学风范的深刻变革,

这是宋代诗人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如果说唐诗是

以丰神情韵见长,那么宋诗则是以筋骨思理取胜的,

更简洁的说法是唐诗主情,宋诗主意。宋诗并不缺乏

情感,但是宋诗的情感内蕴大多经过理性的节制,比

较温和、内敛,不如唐诗那般热烈、外扬。所以宋诗的

特长是思虑深刻而外表平淡,它是宋人对生活的深

沉思考的文学表现。唐情、宋意既互相对立,又互相

补充,它们是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

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宋诗的发展历程

宋代长达320年,宋诗经历了波澜壮阔、高潮迭

起的发展历程。然而宋诗发展的阶段性不如唐诗那

么明显,后代学者也没有就其分期达成共识。笔者认

为,如果从宋诗的发展脉络及宋诗所取得成就的阶

段性来看,宋诗的发展过程可以分成以下六个阶段。

从北宋初建到真宗末年(960~1021年)是宋诗

的初期。虽然北宋王朝一开始就很注意文化建设,但

是文学的发展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所以此期的宋诗

基本上呈现为晚唐五代诗风的沿续,诗坛上因在唐

诗中选取不同的模仿典范而分成三个流派。最早出

现的是“白体”,即以白居易为学习对象的一批诗人。

74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这些诗人主要是朝廷的馆阁文士,他们常常作诗唱

酬,内容多为杯酒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则仿效白氏

近体诗之浅切清雅,代表诗人有李日方、徐铉等。与

李、徐同中有异的是王禹,他虽然也仿效过白氏的

闲适诗,但更重视其讽喻诗,并学习白氏新乐府诗的

精神,写了一些忧国忧民之作,诗风也微呈散文化、

议论化的端倪。稍晚,出现了专门模仿贾岛、姚合的

一批诗人,由于宋人常把贾、姚看成晚唐诗人,故此

派诗人得名为“晚唐体”。这是一个成员身分混杂的

松散流派,其中“九僧”即惠崇等九位僧人是最恪守

贾、姚门径的,林逋、潘阆等隐逸之士则兼学贾岛和

白居易。身分迥异的是寇准,他曾任高官,又与上述

两个群体都有交往,故隐然成为此派盟主,其诗也喜

写山林之思。晚唐体诗人追求精炼整饬,但格局比较

狭小。

宋初诗坛上声势最大的一派是西昆体,此派诗

人由《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表诗人是杨亿、刘筠、

钱惟演。他们不满白体诗风之浅近,改以李商隐为学

习典范,其诗除了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外,主要以

怀古和咏物为题。西昆诗人学习李商隐颇有所得,尤

其是在七律的整饬、典丽、深密方面颇有矫正五代诗

风之浅陋的意义。然而他们专事仿效李商隐诗的艺

术外貌,却缺乏李诗的深情实感,所以形貌相似而神

采不足。西昆体在当时曾风靡天下,然而他们专事模

仿而缺乏创新精神,故不久即被讥为剽窃。再加上其

诗缺乏时代气息,所以未能承担振作一代诗风的任

务。

在宋仁宗统治的时期(1022~1063年),文坛上

出现了诗文革新运动,宋诗在此期内得到了长足的

进步。诗文革新运动本是配合范仲淹等人的政治革

新而开展起来的,所以欧阳修等人对文学的社会政

治功能有清醒的认识,对振作一代诗风也怀有充分

的自觉。在诗歌方面,成就较大的有欧阳修、梅尧臣、

苏舜钦等人。这些诗人的风格并不一致,但在革新五

代以来的诗风上有共同的趋势,对扭转西昆体脱离

现实的不良倾向都有所贡献。他们都主张诗歌要有

为而作,提出了“诗穷而后工”(欧阳修《梅圣俞诗集

序》)的观点。欧诗着重写个人的生活及情怀,含有较

深的人生感慨,诗风平易委婉,善于以散文手法和议

论入诗。苏舜钦早年喜欢痛快淋漓地反映时政,被贬

后则多抒愤郁不平之情,感情强烈,风格豪迈雄劲。

他也长于写雄奇阔大之景,意境开阔,风格奔放。苏

诗的缺点是伤于直露,不够精炼。

此时成就最高的诗人是梅尧臣,他写了许多关

心时政和民间疾苦的诗,秉笔直书,感情愤激,继承

了杜甫、白居易的传统。他还喜写日常生活琐事,虽

然有些尝试不很成功,但总的说来是开辟了宋诗贴

近日常生活的题材走向。梅诗在艺术上比较自觉地

追求平淡之美,在平直质朴的语言中渗入劲健老辣

的因素,有时甚至不避枯涩之笔。显然,梅诗是有意

识地以偏离唐诗风格为方向的,这固然给它带来了

词句枯淡缺乏韵味的缺点,但它最终会导致新诗风

的形成。所以他的后辈对其开宋诗风气之先的贡献

有很高的评价。

欧、梅、苏的创作和理论都为宋诗的健康发展开

辟了道路,继之而来的便是宋诗的鼎盛时期。

以宋神宗、宋哲宗时代为主的北宋中后期,是宋

诗最终形成一代新风的关键时期。近人陈衍论诗,倡

“诗有三元”之说,即诗史上有三个鼎盛期,它们是唐

代的开元、元和及北宋的元(见《石遗室诗话》卷

一)。元(1086~1093年)是宋哲宗的年号,实即北

宋中后期的代称,这是宋诗的极盛期,故可与盛唐、

中唐并称。北宋诗成就最高的三大家——王安石、苏

轼、黄庭坚的创作高峰都在这个时期,他们以精妙的

艺术成就和鲜明的风格特征使宋诗达到了足以与唐

诗媲美的高度。

王安石的年辈稍晚于欧、梅,但他的创作盛期则

在神宗时期。他早期的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咏史抒

怀之作也多寓政治情感。晚期诗则改以写景抒情为

主,风格也从早期的直截刻露变为深婉精工。王诗的

特点之一是长于议论,像《明妃曲》二首即以议论精

警而成为宋诗名篇。王诗的成就已跻身于宋代一流

诗人之列,然而他的诗风较多地体现出向唐诗的复

归,所以最能代表宋诗特色的诗人不是他而是苏轼

和黄庭坚。

苏轼是宋代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在诗、文、词诸

方面都堪称北宋第一大家。他继承并超越了欧、梅、

苏等前辈,把晓畅、明快、奔放的风格推向极高的艺

术境界。苏诗姿态万千、风格多变,虽然鲜明地体现

着宋诗特征,却又避免了宋诗的主要特点即尖巧生

硬和枯槁乏味,从而得到后代广大读者的喜爱。苏轼

才力充沛,兴趣广泛,感受敏锐,生活阅历又极为丰

富,所以苏诗在题材之广阔、形式之多样及情感内蕴

之深厚几个维度上都傲视一代,成为诗坛公认的领

袖。

黄庭坚与苏轼齐名,但诗风相异颇大。他虽然也

崇尚平淡之美,其晚年诗作且有复归质朴自然的倾

向,但他的多数作品则呈现生新瘦硬、奇峭老健的风

格。黄诗偏重于与文化活动有关的题材,又多用典故

成语,所以有浓厚的书卷气。他在艺术上追求戛戛独

造的境界,语言新奇生动,结构转折陡急,音调拗峭

劲挺,凡此都鲜明地呈现与唐诗相反的倾向。如果把

84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宋诗视作与唐诗异趣的一种风格之载体,那么黄庭

坚可称最能代表宋诗特征的诗人——尽管他的创作

成就比不上苏轼。

元时代的著名诗人还有陈师道,他以朴拙平

淡的诗风自成一家,只是他才力较小,成就不能与

王、苏、黄相比。

元以后,诗坛上崇尚黄、陈诗风,并形成了以

黄、陈为宗主的江西诗派。他们在创作上继续走黄、

陈的路子,取材则更加缩于书斋生活。然而靖康事

变打破了这种局面,国破家亡的形势使诗人们转而

以国事民生为题材,爱国主义的主题开始成为诗坛

主流。被后人视为江西诗派后劲的吕本中、陈与义、

曾几是此时的代表诗人,他们的创作上继元诗人,

下启南宋四大家,从内容到艺术都呈现转折中介的

状态。

南宋偏安局面形成以后,诗坛上出现了陆游、杨

万里、范成大、尤袤等“中兴四大诗人”,也称南宋四

大家。由于此时抗金复国的主题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所以最能代表这种主题倾向的陆游也就成为诗坛的

代表。陆游的过人之处在于,其他诗人的爱国吟唱在

绍兴和议达成后逐渐低沉,而他却使这种主题贯穿

了终生的创作。陆游对抗金复国的正义事业充满胜

利信心,而且以雄伟奔放的风格对之作了酣畅的表

达,他那些气势磅礴的名篇把爱国主题提到了诗史

上空前的高度。陆游也长于写其他题材,长期乡居的

生活使他留下了许多写田园风光和闲情逸趣的好

诗,而不幸的婚姻则使他写出了为数不多但极为感

人的爱情诗。陆游勤奋过人,留下的诗作近万首,居

宋代诗人之冠。此外,杨万里的诗以活泼风趣的风格

自成一体,范成大的诗以描写农村的真实生活图景

和沦陷区的风土人情而著称。陆游等人活跃于诗坛

的南宋孝宗至宁宗前期(1163~1210年),是南宋诗

史上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四大家之后,宋诗进入尾声阶段(1210~1279

年)。此期诗坛上以江湖派诗人最为活跃,其中的佼

佼者如刘克庄、戴复古等人部分地继承了陆游的精

神,对国势衰危的时代有所反映,艺术上也颇有成

就。但大多数诗人则沉溺于吟风弄月、叹穷嗟卑,等

而下之者则以诗为干谒权贵的工具,诗坛的总体趋

势萎靡不振。直到宋末亡国之际,才由民族英雄文天

祥及谢枋得、谢翱、郑思肖、汪元量等爱国诗人以悲

愤慷慨之声振作了诗风,为宋诗画上了光辉的句号。

ATHIRDREVIEWONPOETRYOFTHESONGDYNASTY

MOLi-feng

(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Abstract:TheSongPoetrywasanotherclimaxaftertheTangPoetryinthehistoryoftheChinesepoetry.

UnderthespecificideologicalandculturalconditionsoftheSongDynasty,TheSongpoetrydevelopedon

thebasisofthefinetraditionoftheTangPoetry,showinginnovationinideologicalcontentsandartistic

expressions,differentfromtheTangpoetryinestheticconcept.Asaresult,manyexcellentpoetscame

outtoformmanyschoolsofpoetry.Viewedfromthetrendofitsdevelopmentanditsachievements,poet2

ryoftheSongDynastydevelopedin6stages.

KeyWords:poetryoftheSongDynasty;poetryoftheTangDynasty;development;innovation

[责任编辑阳欣]

94

献花(0)
+1
(本文系疏帘邀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