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探索科技成果评价与应用转化相结合的有效模式
2013-08-23 | 阅:  转:  |  分享 
  
探索科技成果评价与应用转化相结合的有效模式



阮航伍晓强史云娣焦玉蕾

摘要: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科学技术管理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国内科技成果评价及应用转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针对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评价与应用转化相结合提出对策建议。



Abstract:Acceleratingthetransform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ologicalachievementsintorealproductiveforcesisanimportantmeanof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Thepaper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anddevelopmenttendencyofscientificandtechnicalachievementevaluationandapplicationtransformationinChina.Inviewoftheexistingproblems,thepaperproposesmeasuresandsuggestionsinordertopromotethecombinationofscientificandtechnicalachievementevaluationandapplicationtransformation.



关键词:科技成果评价;应用转化;对策



Keywords:scientificandtechnicalachievementevaluation;applicationtransformation;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020-02



0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果转化是落实科技发展的关键。有效结合科技和应用转化,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目前我国科技政策的新趋势,也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源头,科技成果评价是评价科技成果质量和水平的方法之一,是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建立完善的政策性科技金融服务支持体系的有力支持。为了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金融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应深入探索科技成果评价与应用转化相结合的有效模式。



1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自科技成果评价工作开展以来,为了推动应用成果率,我国部分城市积极探索评价工作思路、评价方式和组织方式,以科技成果评价为契机,通过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支持相结合的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四川省为例,2009年,四川省建立了我国首家科技银行,根据风险水平、管理成本、贷款目标收益等要求及当地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对借款人实行差别利率,旨在通过科技金融体制解决企业资金需求问题,加快成果转化。为了进一步推动该地科技成果转化力和区域带动力,2011年,四川省还发布《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方案(2011-2015



年)》,力争到2015年,启动实施1500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



1.2科技成果评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青岛



为了加快高新技术高端产业发展,青岛市积极探索适合本市发展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按照《青岛市科技成果评价工作规程(试行)》组织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开展,严格遵循受理评价申请、审查评价申请、签订委托合同、组织科技成果评价、形成评价报告、科技成果登记的流程,保证了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有序、规范和顺利实施。此外,自2008年以来,市政府每年与中科院共同举办"中国·青岛产学研合作洽谈会";2011年,科技成果评价整合科技创新资源,通过联合科研院所,协助科技成果委托方掌握成果的最新研究方向和技术发展趋势。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向生产力中心和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进行针对性的推荐,如利用计划窗口向区市两级主管部门推荐计划项目立项;利用技术交易窗口向青岛技术产权交易所推荐转化项目,发挥青岛技术产权交易所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国家专利技术(青岛)展示交易中心的专业技术服务优势,促进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与此同时,青岛结合实际规划了今后试点工作的蓝图。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了产学研合作链条的形成,为成果应用转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2成都



作为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单位之一,成都市科技评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长期以来致力于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成都市科技评估手册》、《成都市科技项目立项评估规范》、《成都市科技评估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等工作文本,为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成都市科技评估中心还走出了一条"成果评价与科技金融结合"的新路子,力求实现新突破。



1.2.3苏州



2009年10月,苏州市被授予科技成果评价试点机构以来,从组织机构、工作规范、专家团队、服务能力四方面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评价试点工作的开展。通过"集体讨论、专人协调管理"理念,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强调评价程序的规范性和透明性,对评价参与者的责任与义务、评价指标与标准、评价程序等给予明确规定,保证成果评价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章可循。



近年来,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薄弱,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较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转化。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提法,与国外实施的技术转移,即技术从产生的单位转移到使用的单位,也包括技术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并没有较大的区别,但更有现实针对性,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高度重视。



2存在的问题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科研方向与市场需求脱钩,科技成果成熟度差



科技成果应根据市场需求,具备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的可行性,然而长期以来,大多数科技成果忽视市场导向,与当前需迫切解决的关键技术相脱节,不能适应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以技术研发为例,其针对性较强,须源于产品需求。然而,实际中,部分成果在立项阶段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对接渠道,导致市场无法找到合适的科技成果,应用价值偏小。



2.2成果转化的投入相对不足,缺乏有效的金融通道



科技成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我国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一般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再到产业化,我国的投资比例是1:0.7:100,而发达国家是1:10:100,对成果转化投入的不足限制了企业自主研发。此外,转化过程中金融支持通道的欠缺,也加剧了科技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以湖南省为例,200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筹集的科技经费中,企业自有资金占87.2%,政府资金占3.6%,金融机构贷款占6.4%,其他渠道筹资占2.8%。由此可见,湖南目前金融机构贷款只占一小部分,而民间资本尚没有完善的回报机制,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微乎其微,导致科技资源浪费增大。



2.3缺乏行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我国技术市场发展虽快,但大学、科研院所尚未找到与企业的结合点,各地为"科、企"搭桥的科技交流会、成果发布会多,但成交项目偏少,满足企业需要的项目更少,产学研合作的脱节关键在于缺少统筹协调的管理机制。目前,与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机制较分散,如科技中介机构的社会地位尚不明确;缺乏促进产学研结合的财政支持政策;尚未出台支持产学研技术联盟的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益分配的相关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等。



3对策



3.1从科技创新的全过程研究成果转化问题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进程中,有效结合科技成果评价,深入研究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根据企业不同的实际需求,采取不同的政策引导,从项目立项、研发、中试、产业化等方面进行全过程评价。构建完善的评价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对项目产品全方面、多方位、多功能综合评价。



3.2探索多元化的评价与成果转化相结合模式为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全面开展,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以需求为导向,多措并举,通过委托、联合等方式,尝试多元化的评价组织模式。通过整合青岛市科技成果转化资源,与各区域性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建立协作联系,联合或委托行业协会、专业研究(检测)机构、高校院所等进行科技成果评价。同时,与社会认可度高、专业技术性强、机制健全的行业协会/学会建立联合评价机制,通过明确的责权利划分,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全方位开展。



3.3构建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公平合理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体系,将"科技成果转化率"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的主要指标,全方位评测各项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科研成果。此外,将科技攻关与市场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的纽带,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联合的新模式。



3.4加强成果产业化的服务力度对科技成果评价按照委托方评价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工作方式,即对社会公益类成果评价侧重评价与奖励评审的衔接;对技术开发类成果评价侧重评价与应用转化相结合。探索评价机构与技术产权交易所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通过评价挖掘产业化前景广阔的成果与项目,利用技术产权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资质,开展项目对接并促成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此外,积极探索成果转化与金融支持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通过与生产力中心建立应用转化和金融扶持的合作模式,在评价中引入金融、投资机构,为成熟的、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提供全方位成果转化服务,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3.5推进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化管理以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为主线,开发地方科技成果评价管理系统。中国期刊库最权威期刊论文发表网。系统应包括专家库、科技成果项目库和成果转化数据库三大库,其中专家库与科技成果项目库管理功能应满足科技成果评价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成果转化数据库主要以服务项目产业化、促进技术转移为宗旨,注重推动技术产权交易,实现成果转化。成果项目库与成果转化数据库应以成果评价为介入点,实行数据动态管理与共享,贯彻成果转化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冯倬琳,赵文华.Therolesofresearchuniversitiesinindigenousnationaltechnologicalinnovation[J].FrontiersofEducationinChina,2003,3.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1.



[3]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107/04/t20110704_22-520000.shtml.



献花(0)
+1
(本文系网罗期刊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