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余江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考地理试题
2013-08-24 | 阅:  转:  |  分享 
  
余江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选项)

图1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30米。读图回答1~2题。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鞍部 B.山谷

C.山脊 D.山顶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高差可能是

A.156米 B.178米

C.220米 D.255米



图2-1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图2-2为该河段河曲水流速度等值线分布(①﹥②)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题。

.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A.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甲—流速快—侵蚀作用—水利设施(防洪堤)用地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对图3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回答4~5题。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当地政府计划将图3中a、b、c、d四处居民点集中到一处。地理小组建议居民点集中建在水源最丰富的地方,该地应选在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3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读图4,回答第6~8题。

.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5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6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

图7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月牙泉(见图4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读图回答11~12题。

.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



.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图8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8,完成13-15题

.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台风 B.海陆分布

C.地形 D.大气环流

.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图9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10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16~17题。

.图9甲处的洋流与图10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著名的渔场

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11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9—11题。

.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图12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21~23题。

.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A.地热能 B.风能

C.水能 D.太阳能

.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A.冰川与岩浆相映B.极昼

C.成群的企鹅 D.台风

图13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24~26题。



.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

.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二:综合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后)

27.图14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⑴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⑵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⑶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发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⑷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图15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6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6分)







29.(11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1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

(1)读图1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4分)





(2)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3分)





(3)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





30.(13分)图17为某河段示意图,图18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年流量变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17中A、B两点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__________。(1分)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2分)

(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________。(1分)其原因是_______。(1分)

(3)请在答题卡的图上绘出图18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趋势曲线。(2分)

表1

年份 人口数量(万人) 农作物 常住人口 其中:

城镇人口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总产量

(万吨) 播种面积

(万公顷) 播种面积

(万公顷) 2000 1013 346 364 62 10 2010 1149 651 275 45 15 (4)表1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表1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2分)并分析原因。(4分)





余江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D A C D A D C A B D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D C D C D D A A B B C

27(1)东部多,西部少地形大气环流(海陆位置)(2)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

(3)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广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4)不可行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

28(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3分)(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风沙在此沉积。(1分)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1)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沼泽萎缩。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发展造纸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我国西南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低于热带雨林区;(有旱、雨两季之分,)旱季时间较长,降水较少。

(2)【答案】大(多)乙河道的分流作用

(3)【答案】

(4)【答案】粮食总产量和播种面积减少原因:城镇人口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减少,耕地面积减少;生产技术进步较慢,单产提高不明显;种植结构调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

















































5























































































































































































































































































































献花(0)
+1
(本文系心不在 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