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rjhm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珍爱生命
2013-08-24 | 阅:  转:  |  分享 
  
体验生命最后的成长--读《每天拥抱死亡》文章信息

死亡虽然同出生一样是世界上每个角落时刻都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它的发生,与出生所带来的喜悦相反,带给人类的是痛苦和悲哀。我们无数次听过这样的誓言:我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付出生命;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我们也每每为此而感动落泪,但是我们很难真正把它们和真实得可以触及的死亡联系在一起。和活着相比,死是孤独、无助、伤感、恐惧的,当死神逼近时,有谁可以作伴?又有谁能真正了解临终者的感受?

《每天拥抱死亡》的作者李松堂,受早年在内蒙古插队时一段特殊经历的影响,选择了临终关怀这一特殊的职业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事业。17年来,他所在的松堂关怀医院接待、照护并陆续送走了约16000名临终病人,他目睹了他们在生命最后阶段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为了减轻临终者的孤独和恐惧,在他们告别人世的一刹那,他会紧紧握住他们的手,给他们最后的拥抱。看惯了生死无常的李松堂,并没有因此变得麻木和淡然,相反他对人生的态度依然积极而健康,乐观而豁达,他对生命的领悟和认识更丰富、更深刻。在他看来,死亡并不是一个遥远而可怕的话题,它是每天都在发生、都必须面对的事实,是每个人必经的"生命最后的成长"。无论年长年幼,也无论尊贵谦卑,面对死亡时都会表现出最真实的内心愿望和强烈的求生本能。了解死亡,应该珍爱生命,让生命在尊严、舒适、微笑、快乐中延伸并最终结束,成为我们共同的心愿和理想。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还想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传达给更多的读者。在本书中,李松堂以亲身经历为主线,从发生在国内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松堂关怀医院的16000例临终病例中精选出十多个病例,展现了人们在临终时的众生相,惆怅的、焦灼的、仇恨的,也有从容的、珍惜的、热爱的,让读者认知到生命终结时的另一种美丽,和读者一同探讨生命的存在意义。那些故事提醒我们,生命在任何时刻都应该是璀璨的、闪光的,哪怕只剩下最后的一分一秒;而所有人生命的尾声都需要我们用心聆听,生命终结前夕的人群需要我们正确对待和关注。

《每天拥抱死亡》一书所展现给读者的是来自当今为社会最少关注的弱势群体--临终病人的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他们因为疾病、衰老、意外事件等不同原因而被医院"宣判"了"死刑",等待着死神随时降临,站在生命的终点,用切身体验告诉我们生命到底是什么,意义何在。它们不是简单的故事,而是特殊的生命个体对生命本质的诠释和解读。这些文字将告诉我们能好好地活着是件多么幸运而且幸福的事,是多么令人感激、值得珍惜。它会让我们对自己生活的现状开始新的认识和思考,启发我们去挖掘文字背后潜在的深刻话题。

人生的确如白驹过隙,但是对于仍然在享受生命却总是不知满足的我们而言,死亡依然是神秘而恐怖的。面对死亡,人们可以逃避,可以无视它的存在,却无法对它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做出任何改变。生命如同一条线段,当我们以一声稚嫩的啼哭从起点出发,就注定要一步步走向那个不可预知的终点。死亡面前没有贫富贵贱,因为这是自然的规律,任何人都不可逆转。那么,就像我们面对生一样,也用最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死亡。当死亡与我们触手可及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想些什么。科学地认识死亡,最大限度地缓解死亡降临前的忧虑。换言之,让人类对死亡的认知程度与对死亡的恐惧指数呈反比。

《每天拥抱死亡》是一本送给所有热爱生命、真诚地对待生活的人们的礼物,在它看似沉重的主题下,洋溢着的是对生的赞美,对更好地活着的提醒,是对珍重生命的呼唤。(张淑芳)

(故事一)

留下最美的容颜松堂关怀医院来了一个32岁的舞蹈演员。看得出她是个很幸福的女人,清秀,文雅,高挑的身材、白皙的皮肤,水汪汪的眼睛,身旁陪着她体贴的丈夫。谁能想到她已是肺癌晚期,只剩下一个多月的生命!

进院后,她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和丈夫的温柔体贴中,静静地休养着。身为舞蹈演员的她,舞台就是她的全部,而如今,当她不得不离开那个展示自己的天地,呵护那份与生俱来的美丽是她延续自己艺术生涯的唯一方式。每天她都会对着那面古色古香的梳妆镜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素雅的淡妆掩饰着她那张略显病态却仍不减姿色的脸。她饶有兴致地告诉我,那面精致的紫檀木梳妆镜是从祖母那里代代传下来的。她把镜子宝贝一样收藏着,有它就能看到镜子里依旧那么靓丽的自己。那一刻我知道,在她眼里,美丽和生命一样重要,当生命必然要在不久的某一天枯萎,她衷心的希望她的美丽还在。但是,一天,护士突然报告说看见她在病房里嚎啕大哭,拒绝任何治疗。我赶到的时候,她正抱头蜷缩在病床上哽咽着。顺着工作人员示意的方向,我看到了那面已经摔得粉碎的镜子,我突然明白了,她一定是看到了自己面部的溃疡!癌细胞的迅速扩散,她脸颊上原有溃疡面积已经开始增大,原来的小块药敷纱布已经无法遮盖曾经美丽无瑕的脸上那块丑陋的溃疡。我当即集合全院医护人员,召开一个临时会议,“一块敷料对我们或其他病人来说,只是消毒治疗防止感染而已,可对她来说,美丽是她的第二生命。今后再为她换药,一定要用一块大的药敷,应该把她面部的溃疡完全遮盖住。”当班护士将这次粗心作为一次深刻的教训始终铭记着。自此在她依旧白皙漂亮的脸颊上总有一块特制的敷料为她遮盖着日渐扩大的溃疡。她应该是美丽的,任何时候都应该是美丽的,维护这份珍贵的美丽,就像卫护着每一个珍贵的生命一样,就算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

(故事二)

你想活到哪一天不幸和死亡从来都不讲求怜悯和公平,不管你曾经是幸与不幸、无知还是博学、贫穷还是富有、卑琐还是善良、成功还是一败涂地。就像这个留洋学成归来的年轻博士,在专业方面卓有建树,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又有谁可以料想游泳时的一次意外竟把所有的成功和希望碾成粉碎。他成了植物人,经多方诊断已经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性。就算是父母不愿相信眼前这个怎么也呼唤不醒的木头人就是曾经何等光彩照人、令无数人艳羡的儿子,也还是无法改变这不争的事实。入院前,博士的家属跟我进行了多次的交涉,提出几十项要求:儿子喜欢听音乐,早晨习惯在六点半听小提琴独奏,晚上二十一点,习惯听贝多芬和柴克夫斯基的交响曲;儿子总是在中午的时候洗澡;儿子喜欢的色调是暖色……我一一答应下来,把病人安排在一个环境比较清静的病房,按照家属的要求交代所有医护人员必须把工作按时保质地做到最好。每天清晨和夜晚我都能听见博士的病房里传出美妙的音乐,医院所有的人都和他一起聆听着,祈祷着他能感受到周围这美妙的一切……

(故事三)

信仰陪伴最后时分医院有一个老太太是位虔诚的佛教徒,癌症晚期的疼痛使她寝食难安,一刻也舒服不得,医院决定注射强阵痛药物。随着癌细胞不断扩散,疼痛袭击的频率越来越高,最后我们每隔一小时便为病人注射一次镇痛药物,持续了一段时期,老人终于无法忍受剧痛带来的身心之苦,请求院方停止一切治疗允许其等待死亡,院方征求家属意见,家属亦同意尊重老人的意思。老人信佛并有很多教友,在等待死亡的时候,她希望能有教友们为她助念祈祷。

病房里,老人的病床被放在了中央位置,九个佛教教友围着病床助念,家属们静静地站在周围,老人闭目安详地平躺在床上。我推门欲进,又退了出来,从老人的表情看得出来我的进入是一种打扰,

12个小时过去了,我轻轻地走到老人床边问:“您疼么?”老人缓缓睁开眼睛低声说:“不……。”继而又闭上了眼睛。助念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歇,第二天中午,此时老人已经绝食绝水近四十个小时了,我实在忍不住,又一次进去问老人:“您渴么?”老人这次没有睁开眼睛,也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摇了摇头,神情依然那么平静安详。就这样持续到第三天清晨,护士告诉我老人恐怕不行了,我一路跑到病房附近,然后悄悄走进屋里。家属们流着泪却没有任何声响,老人眼睛睁得大大的,似乎要把这世界上的一切融进自己的眼睛里。教友们助念的频率明显加快,当加快到极致的时候,老人平静的去了,教友们指着老人头部喊:“你们快看,她头顶上的光圈!”“你们闻闻空气中的香味……”虽然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和闻到,但我知道老人是非常平静、安宁地离开我们的!

在认识张老师之前,年轻的我从未设想过生命会如何终结,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活着。一句善意的谎言,慰藉了遭受磨难的张老师,让他带着微笑离开人世,也让我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比安乐死更好的选择她经历过生活的不幸,在动乱的年代曾被无情地批斗,豁达和乐观帮她战胜了一切。然而面对癌症的侵袭,她却要求安乐死。我所能做的,是帮助她减轻痉,“缓安乐死”也许更文明、更人道
留下最美的容颜
靓丽、优雅的舞蹈演员江娜竟然摔碎了漂亮、心爱的红木镜子。对于年仅三十二岁、处于癌症晚期的她来说,美貌是她不想放弃的“第二生命”。
长这么大,第一次知道我们这个生存的世界存在着这样的医院--临终关怀医院。第一次知道我们这个知识的世界存在着这样的学科--临终关怀学。第一次知道我们这个广大的社会存在着这样特殊的群体,名叫--临终者。1987年,李松堂创办中国首家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关怀医院。(临终关怀,即对临终者的帮助与关怀。)才知道,临终关怀也是一种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我知道死亡是人一生的必然,知道作为一个人必须要有对待死亡的应该态度,也知道我们身边的那些年老者需要温暖与关怀,可是知道也只是知道,与那些正在行动着的证明着的人相比,根本没得比。单单只是知道,并不能说明什么。行动的证明,才是铁的道理。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所学着的,懂得太多,能说很多,却不及一次行动来得实际。一句问候,能给他们欣慰;一次握手,能让他们安心;一首歌,带来感动;一个微笑,是永恒的铭记;一个拥抱,是一生的幸福。在那里,爱心,无须放大,随时随刻随处可见。阳光始终灿烂。生命得到尊重。无须用文字修饰。就是那样的存在着。人间真情,实实在在。

有个叫真雅美子的日本学生,在给李松堂院长的笔记本上对松堂关怀医院进行总结:

·世界上照顾临终老人最多的一家医院。

·拥有14项世界第一。

·世界上唯一安排过男女混合病房的医院。

·这里的老人在死亡的时候如果家属不在身边,松堂关怀医院的医护人员都会紧紧地握住他们的手。

·这里有社会志愿者开设的爱心小屋,医院接待了来自二百零七所大、中专院校和社会团体的志愿者。

·每间病房都是一个家庭,医院安排的工作人员二十四小时陪伴、照护病人一直到他们生命的终结。

·这里每位老人在临终时享受的治疗医生、临床心理医生、护士、生活护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服务,是世界上临终关怀机构提供人员最多的。

·对不同宗教信仰的临终者都能提供他们各自需要的临终的宗教服务。

·曾经接待了来自世界五十二个国家的志愿者来看望老人,是世界上能得到最多国家关爱的医院。

·又是一家得到社会拨款、捐款最少的慈善机构。

·坚持每天的综合查房制度,坚持每天慰问病人。

·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曾经带着一百多位生命垂危的老人搬过七次家--这打破了世界纪录,没有任何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如此干过。

·这里的院长十七年来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是世界上所有医院院长中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

·院长感受过四百多位临终者的死亡经验,世界上没有哪位学者在探讨死亡经验时能站在他的平台上。

以上总结属摘抄。

这些总结,也许与2008年的现在有所不一。又或许,在2008年的今天,曾经的“第一”已不是“第一”。但是在那时,的确是精辟的!我们无须探究当中的是是非非,也不执著于当中的名誉与否。只要相信,他们的关怀是真实的。只要相信,现在,他们仍传承着。并且相信,有千千万万的他们在爱着,在关怀着,在希望着,在祝福着。

在她的笔记本上还写有,“院长拥抱过一万六千多位生命即将终结的老人。它是世界上每天都在拥抱生命的人。”(人们惧怕死亡,尽量地远离死亡,只有他,伴随着死亡在愉快地生活着。)院长李松堂相信,有过那么多老人生命终结时的体验,他们都能微笑地面对,他更能平静、安详地面对死亡来临的那一刻。那样的“每天拥抱死亡”,是勇敢?是豁达?是爱心?是感动?无论如何,他的“每天拥抱”,直接的表现了他对所有临终者的恳切对待及真切关爱。死亡面前,每天地,拥抱着。相信所有的人,都会感到温暖,不再孤单。生命,如此被捧在手里。老来的孤单是人生最终的遗憾。无憾,生的安慰,莫过有人来关心问一声,莫过有人在身边倾听,莫过有人深深握紧了自己的手。

院长,所有的医护人员,所有的爱心志愿者,都强烈的震撼了我。1987年,我才出生。2004年,《每天拥抱死亡》出版时,我不知道。2006年,我踏入大学校门,而那本书静静躺在图书馆里,我未触及。2008年,我才发现“临终关怀”的存在。回首二十多年的岁月,……,无言。惟有李松堂院长给大学生写的那首诗,愈来愈清晰,愈来愈强我站在大学生面前,告诉他们生命还有一万多天,惊愕撒了他们一脸,怎么从来没有思考过,生命应该用天计算。
认知世界的方法太多,我们选择了唯物主义世界观,脑子里怎么那么多唯心的观念,第一个最唯物的问题,应该知道自己生存的期限。
浑浑噩噩中,多少人卸下了光环,盖棺时留下的都是遗憾,在虚度中画上了生命的圆。
生命是什么--线段。是出生、死亡两点中我们享受的时间,提高我们生命的质量,是延长生命的最好手段。

“了解死亡,珍爱生命,让生命在尊严、舒适、微笑、快乐中延伸并最终结束,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心愿和理想。”死亡并不可怕。“人之将尽其言也善。”会发现,每一个生命,都是值得珍重的,每一个人生,都是值得尊重的。爱,在每一个生命的每一天的每时每刻。
他留给自己和临终者的,都是生时的快乐而不是死后的痛苦。他知道自己改变不了谁的命运,但是他相信活着就要快乐。


献花(0)
+1
(本文系rjhm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