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历书的由来-1
2013-08-31 | 阅:  转:  |  分享 
  
历书的由来-1

[位置:鹤翁历书·历书的由来][字体:大中小][颜色:红绿蓝黑][中文简体中文繁體]



历书的由来

历书是编排年、月、日、节气等以供人们查考的工具书,历书也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之一。

相传在很久以前,由於历法定得不准,天时与农事往往不能正确地配合,农作物的收成因而不理想。当时的天子祖乙(约公元前1450年)见到节令紊乱导致民生不聊生,也非常忧虑。当时的人们也以为是得罪了天神,於是祖乙亲自率领百官,董香沐浴,前往天坛祭祀天神,并传喻全国百姓设坛祭天,祭拜天神,请求宽恕,使节令恢复正常,可是节令还是照样的紊乱。

当时在定阳山下,有个青年樵夫名叫「万年」,平日以打柴采药为生,平时对历法及节令很感兴趣。有一天,万年上山砍柴,砍完了就坐在树下休息。他望着树影出神,不知不觉过了大半个时辰,发现地上的树影已悄悄地移动了方位。万年灵机一动,心想,可不可以利用日影的长短来计算时间呢?回到家後,万年就设计出一个「日晷仪」。可是,一遇上阴雨天,日晷仪就失去效用了。有一次,万年在溪边喝水,看见崖上的水很有节奏的往下滴,规律的滴水声又启发了他的灵感。回家後,万年就动手做了一个五层的漏壼,利用漏水的方法来计时。这麽一来,不管天气阴晴,都可以正确地掌握时间了。有了计时的工具,万年更加用心的观察天时及节令的变化。经过长期的归纳,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覆一次。只要搞清楚日月运行的规律,就不用担心节令不准了。

於是万年就带着自己发明制造的日晷仪及水漏壼进见天子祖乙,说明节令不准与天神并不相干。祖乙觉得万年说的很有道理,就把万年留下,并在天坛前盖起日晷台、漏壼亭,又派了十二个童子供万年差遣。从此以後,万年得以专心一意地研究时令。

过了一段日子,万年根据推算出的初步成果报告祖乙:「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荣枯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现在申星追上了百星蚕百星,星象复原,子时夜交,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恭请天子定个节名吧!」祖乙说:「春为岁为,就叫春节吧。」

於是万年留在宫中继续推算,修改不够准确的太阳历草历。这样经过了几十年,万年精心制定的太阳历终於完成了。当他把太阳历献给祖乙时,已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祖乙深受感动,就把太阳历定名为「万年历」,并封万年为「日月寿星」。直到今天,人们也习惯将阳历称为「万年历」,并在春节时挂上日月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功高德重的万年。

不过这些朝代所使用的历元都是一致的,历元就是将冬至作为一节的开始,将阴历初一作为一月的开始,将夜半子时作为一天的开始,将甲子日定为天干记日周期的开始。

在早期的农业社会里,耕作的进度往往依天时为准,历法自然就成了农民作息的依据。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历法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国计民生,所以历代天子,都十分重视修订历法一事。在战国时期之前,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朝代,所使用的历法,皆为「四分历」,其中黄帝、周、鲁三种历法以子建月,即以仲冬月(阴历十一月)为一岁之首。殷朝历法以丑建月,即以季冬月(阴历十二月)为一岁之首。夏朝历法以寅建月,即以孟春月(阴历正月)为一岁之首。颛顼时历法以亥建月,即以孟冬月(阴历十月)为一岁之首。到了汉武帝时,已出现了历法与天象不符的偏差。《汉书》「律历志」形容此时为:「朔晦月见,弦满望高」。武帝下令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人改秦「颛顼历」,另订「太初历」,仍以夏历的孟春之月为岁首,并将廿四节气列入历法。这套历法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民国以後,才改用阳历。

在西周时,人们已将沿着黄道赤道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後来并命名为:

东青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南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西白虎:奎、娄、胃、昂、毕、觜、参。

北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在择日的应用上,人们早就有择良辰吉日的做法,司马迁说:「当窥观了阴阳之术,大详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畏,然其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可见择日中许多名目作法在古代是一种阴阳之术,并非全是无稽之谈。古代历法选择日课上,主要包括二十四节气、五行用事或土王用事。直到魏正光历法,才加上七十二候、四正卦、上朔等。在唐朝以後,各种历法注解项目更为繁多,而吉凶神煞更是让人眼花撩乱,不过,大抵上仍可分为六类:

一.由太岁干支决定。

二.由月名(日行十二宫)决定。

三.由月名及日干支决定。

四.由日名决定。

五.由年和日干支所决定。

六.由四季和日干支所决定。

历书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时称「通书」,或称「时宪书」。我国远在古代就已设有观察天象、推算历法的官职。秦代有太吏令,唐代设太吏局,宋、元代有司天监,明清改为钦天监。最早的历书是装裱成轴,用毛笔书写。到唐朝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已有木板刻印的历书出售了。帝制时代,历书是由皇帝颂布的,并规定只许官方印,不准私人刻印,从此历书又叫「皇历」。现存最古老的历书是唐僖宗(公元805年)时印制的。而真正古老的历书产於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当时在皇宫中出现的是记事日历,共分12册,每月一册,一天一页,记载日、月、国家、朝廷大事和皇帝言行。後来发展到把干支、月令、节气,以及各种术数如择日、星相吉凶、卜卦等内容都印在日历上面了。

历书在民间流传和普及是宋代以後的事。据说,宋代有个考官叫学政,他在批阅考卷时,发现秀才大都把日期写错了。查问原因,秀才答:「学生昼夜读书只能观星月计算日期,那有不差一二天的」。於是学政奏明朝廷,请翰林院年年修撰历书,售给秀才掌握日子。後来历书由宫廷逐渐发行到民间,成为劳动人民的历书流传至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历书也逐渐普及、更新,种类就有年历、月历、日历、怀历、台历、挂历、袖珍历、万年历及农家历等。而内容更是多采多姿,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欢迎。

朔望:

月亮本身并不能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月亮在绕地球运转的同时,也随地球绕太阳转。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被太阳照亮的部分也在不断变化着。当月亮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这时月亮以背着太阳光的黑暗半球对着地球,我们就看不见月亮了,这叫做「朔」,这时的月亮叫新月,一般出现在农历的每月初一。当地球处在太阳与月亮之间,这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正对着地球,正当太阳落山时,月亮就从东方昇起,我们整夜都可以看到一轮圆形的明月,这叫做「望」,出现在农历的每月十五日,这时的月亮叫望月。月亮的圆盈亏变化周期,也就是由朔到望,再从望到朔的时间,称为「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平均时间是29.5306日,也訧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

阳历:

阳历称「太阳历」或「纯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是365.2422日,为了简便使用,制历家们只取回归年的整天数即三百六十五日为历年的长度,称为平年,分为12个月,1、3、5、7、8、10、12月为大月,各31天;4、6、9、11月为小月,各为30天;2月为平月,28天。另每4年增加1天,编在2月的第29日,以弥补时间上的差异,称之为闰年。但乃有稍微偏差,於是规定逢百年时需被400年整除为闰年,不能整除时乃为平年。历月的长短则是人为规定,与月相盈亏无关。

农历:

农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准确、巧妙、谐趣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

农历在我国使用久远,旧称夏历,或称阴历,实际是阴阳合历。它把阴历朔望月的时间作为历月的平均时间,又运用了阳历设置闰月的办法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历年的平均时间等於回归年,农历比纯粹的阴历实用方便。

根据我国历史记载,从黄帝时起到清明未年间,一共使用过102种历法,基本上都是属於阴阳历的性质。这说明了我国人民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经把纯粹的阴历和阳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了。

农历的特徵是既重视月相盈亏的变化,又照顾寒暑节气,年月长度都依据天象而定。历月的平均值大约等於朔望月(约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每月以月相为起迄,朔为始,望为中,晦为终。农历年的平均值大约少回归年(长365.2422日)10日21时。这样,需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十九年七闰,闰年十三个月全年384或385日。我国古代科学家早就提出了391年中设144个闰月的方法。

随着历法的逐渐精密,安置闰月的方法也有了新规定,秦代以前,是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未尾,叫做「十三月」。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後,叫做「後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把闰月分布在一年之中,并颁行《太初历》,规定把不含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这个置闰规则直到今天仍在使用。

四季的形成

地球,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着,我们就居住在这大气层的底部。而在这大气层中,有晴阴冷暖、风雨雷电、雾露霜雪等各种天气和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都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冬时候,北国大地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干冷的西北风直吹的人们手脚冻裂,一场风雪顷刻之间就把周围变成了白茫茫的冰雪世界,给人们带来乐趣,但也会给生活带来种种困难。冬去春来,芳草嫩绿,杜燕翻飞,大地铺满了绿油油的麦苗、金黄色油菜花,加上明媚阳光,充满着无限生机。夏令时节,烈日当空,暑气逼人,热风豪雨,枝茂叶盛,一派繁荣景象。炎夏一过,秋风送爽,天高云清,气候宜人,每当寒霜初凝大地,漫山枫叶红似二月花,黄澄澄的稻谷堆满场院,成熟的水果散着甜香,更加深了秋色美景。这四季交替的风光景物,是有规律的自然现象。而这四季是怎麽形成呢:

地球每365日5时48分45~46秒绕太阳公转一周,称为一年;同时地球本身每24小时自转一圈,也就是一天,它的旋转轴和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面有66.5°的交角,公转过程中有半年是北半球离太阳近些,有半年是南半球离太阳近些。我们居住的北半球,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纬23.5°的纬圈上,冬至时太阳直射在南纬23.5°的纬圈上,其它时候,太阳直射在这二个纬度带之间,春分和秋分,太阳二次过赤道天顶,直射在赤道上,所以地球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个来回,世界各地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会随之出现有规律的变化,这就形成了有规律的季节交替。

而用法也有所不同,天文学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而风俗习惯则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端。又以1、2、3月为春季,分别称为孟春、仲春、季春,或称始春、早春、暮春,4、5、6月为夏季,7、8、9月为秋季,10、11、12月为冬季。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实践中,逐步认识并掌握了气候条件和农业生产之间关系,而这二十四节气正是经验结晶品。地球公转轨道的圆周是360°,每转过15°,定为一个节气、每个节气相隔15日左右,全年恰好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指一年之中气候寒暑的变化,每个节气名称都分别代表或反映出它的不同意义,古代农民把它当作农务稼穑的标准时钟,从中凭个人直觉亦可得知天时和物候变更的大概,此乃我国古代历法家独家之创作,非任何国家的历法所能及。有谓节气的功用可包含阳历或优胜於阳历,尤其在我国以前使用农历的日期,与季候变化无一定关系,必须靠着二十四节气来补救,使得农作物与季节变化不致於脱节,所以说节气对於农业社会的农民而言,实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大事息息相关,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准则。

节气在我国华中较为应验,秦汉时代前後,领域大部分地处黄河流域,气候相差有限,以二十四节气代表节候尚不至有太大差误。後因幅员扩大,南北相距约三千公里,满蒙地区自农历十月至四月均属寒季,华南地区,包括台湾地区,处於亚热带气候,除高山外,终年不见霜雪。如黑龙江的瑷珲与广东的高临,全年平均气温相差至摄氏三十九度之多,气候相差如此之甚,农作物与节候关系自无相同一致之标准,且气候产物,因地而异,自不能一概用节气来应验。

我国以农立国,自古代代相传,至今还不能随时代更新的一句俗语:「种田无定例,全靠着节气。」即使是当代的农民,对於节气仍然是相当重视。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准则。

古代人们注意到一年四季中,在不同季节所见到中午时太阳的位置,其仰角的高低并不相同,人们在地上竖立一根竹竿,根据全年观测的结果发现,夏季时其阴影似乎较短,冬季时则较长,显然随着季节的变化,竹竿受阳光照射造成的阴影,其长短会跟着变化,因此取中午时分竿影最短的那天为夏至(至就是到顶的意思),又称日北至或日长至,取竿影最长的那天为冬至,又称日南至或日短至,在春秋两季里发现,各有一天昼夜时间相等,便定这两天为春分和秋分,有了二分二至以後,虽有利於农业生产的安排,但一年中气候变化很大,且二分二至之间相隔时间很长,依然无法满足农民生产上的实际需要,因此陆续又制订了一些节气,即是合称四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与二分二至称为「分至启闭」,亦称为八节,随着农业的发展,指导农事所需的节气数目越来越多,到了秦代,吕氏春秋中已经载有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处暑、白露、霜降等节气名称,到了两汉时期,由於农业已有进一步的发展,在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书中的天文训篇里,二十四节气已齐备且和现在的名称完全相同。

二十四节气时间的推算,古代的方法是将该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个回归年的时间,平分为十二等分,每个分点称为中气,再将二个中气间长度等分,其分点称为节气,十二个中气加十二个节气,俗名统称二十四节气,此种将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节气称为平节气,但由於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速率并不是等速,以二十四等分回归年时间所得平节气的日期,并不能反映地球在轨道上真正的位置,因此从清初的时宪历(西元1645年)起,节气时刻的推算由平节气改为定节气,所谓定节气是由春分开始,将地球公转太阳的轨道每十五度定一节气,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节气,以此方法推算出来的节气日期,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反映当时的气候状况。

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代订定时,是反映黄河流域之气候变化及气候与农作物的关系,但历经各朝各代的经营,现今我国幅员广阔,南北相距约三千公里,不但各地气候差异甚大,而且各地农作物种类、生态及进行农事的时间也不相同,所以二十四个节气字面的含意并不是各地皆适用,不过由於每个地方整年气候变化几乎是固定的,各地农民依长期经验的累积,知道到了甚麽节气,该地就会出现何种气候,因此沿用节气名称,但不拘限於节气字面上的意义,归纳出不同节气到来时气候将产生的变化,以调整生活起居,且适时进行农事,故二十四节气至今仍常为一般农民所应用。

二十四节气有节气和中气之分,从立春数起,单数为节气,双数为中气。实际上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并不平均,两个中气间的间隔也不相等。有时一个月含二个中气,有时一年内不含中气的月份不只一个,月份与中气亦不能完全对应,如雨水不在正月而在十二月等等。因此置闰规则改为冬至固定在十一月,如二个冬至之间隔12个月,其中必有一个月不含中气,即为闰月,如不含中气的不止一个月,则以前面的作为闰月。

「候」,是气候的意思,古时定五日为候,每个节气有三候,二十四节气共有七十二候。而六个节气「气」为一季,四季「时」为一年。

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365.2419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西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

这二十二个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天干地支是古人们用来记年、月、日和时的一种符号。而天干和地支相搭配,循环相配,就产生了「六十甲子」。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後,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後依次与天干组合;

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

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後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公元年份干支换算法

公元0003年是干支癸亥年,是60甲子的最後一年;

公元0004年是甲子年,是一个新的循环开始。

计算法:

公元年份减三除十(天干),不计整数,取余数X,依序号等於该天干。

公元年份减三除十二(地支),不计整数,取余数Y,依序号等於该地支。

例:公元2003年的干支:

2003-3=2000

2000÷10=200余数0(0=10)

2000÷12=166余数8(0=12)

123456789101112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公元2003年即是癸未年。

廿四节气歌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至多不差一两日,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廿四节气所介绍地区包括的范围:

华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

江南: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南部、安徽南部。

江淮:江苏、安徽二地内长江与淮河之间的地区;

湖南内淮河以南地区、湖北省。

西南:四川、云南、贵州。

西北:陕西、甘肃、宁下、青海、新疆。

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献花(0)
+1
(本文系郭先生86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