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时间深处的细节追问——对蔺相如形象的另一种解读
2013-09-03 | 阅:  转:  |  分享 
  
时问处的细节追问

——对蔺相如形象的另一种解读

《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经典

篇日,对每一届学生都教读这篇传记文章,次数多了,

居然生些许疑问=在浩森苍茫的时间之河上,蔺相

如形象只是历史深处的一处经典细节,然而就是这细

节,在今天的我反复读来,却是意味悠长。



、“完璧归赵”事件是否可以不发生?

思考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把“廉蔺列传”中人们

通常说的“完璧归赵”故事定性为一个事件(因为在历

史中,它是一次冲突的发生,尽管司马迁可能对它进

行了艺术加工):这一事件尽管对赵国的历史走向没

起到根本性的影响,但对一个人来说,却是命运转折

的分水岭。“完璧归赵”事件直接让“舍人”蔺相如变成

了“大夫”蔺相如,让一个人从社会的底层迅速站在了

权力舞台的中央:

经验告诉我,历史往往是经不住细看的,“完璧归

赵”事件,是否可以不发生呢?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下去分

析:在整个赵惠文王时代,赵罔尽管数次东击齐国,

但却无力与秦国抗衡,“秦强赵弱”是历史的选择=也

就是在这种前提下,当强秦以“十五城请易璧”的国书

到达赵目后,才使得赵困上下一片混乱,明知“易璧”

为假,“索璧”为实,却只能焦急得团团转。这个时候,

赵国需要一个头脑冷静者,需要一个能对形势作出准

确的预判者,可惜此时君臣相觑,六神无主。现在,我

们可以从容地进行一番假设和推断:假设赵国不同

意“易璧”,其结果会如何?无非两种,一是秦王暴怒,

遣重兵打击赵国;二是没事儿,秦王并未派兵惩治大

胆的赵国。假设赵国同意“易璧”,其结果会如何?也

无非两种,一是秦王十分高兴,接下来相安无事;二是

秦王兴奋,接下来再提m割地(割城或其他秦王认为

必要的要求):既然赵圜所有的恐惧都是建立在秦有

可能打击自己的前提下,不论这次同不同意“易璧”,

最终受打击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除非举国降秦。以

强秦的野心与作派,同意不同意“易璧”不是避免被打

击的办法。也就是说,此时的赵国围君如果明白自己

国家的处境,可断然拒绝或以外交辞令婉拒秦的无理

张克中

要求。果如此,“完璧归赵”事件就可以不发生

而从蔺相如“奉璧使”到达秦同后的具体情况

看,似乎“完璧归赵”也可以不发生相如“奉擘”至秦

后,秦昭襄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在蔺相如以

言语巧骗重新拥有和氏璧并指责其不当举止后,昭襄

王“召有司案图”割城、斋成五日,最后在朝堂上设儿

宾大礼重新迎接蔺相如:然而,一个让阅读秀最为担

心的事情此后并未发生,即当秦昭襄王得知蔺相如背

信,已差人“怀其璧,从径道亡”时,并未动虎狼之威杀

掉这个巧舌如簧不讲信用又动不动以命相搏的赵使

者。面对既成的事实,他竟然说出“今杀相如,终不能

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

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这样的话,尽管言语中透着

无礼与傲慢,但也并未有具体的言语斥责:秦昭襄王

不仅轻轻放过了如此胆大妄为的蔺相如,而且坚持在

朝堂之上二接见了他,礼毕后让其返回了赵同。为一璧

之故,秦王修国粥,斋戒五日,行九宾大礼,召有剐案

图佯装割城这表明,秦昭襄rf的确喜欢且想得到和

氏璧:但从他在章台突见和氏璧的“大喜”来看,似乎

对赵国会派人专程奉送宝璧并没有充足的思想准

备而从蔺相如暗中派人怀璧归同后秦王的言行看,

正如秦王自己所说,和氏璧仅一璧而已:所以,从事

件的实际发生看,既然璧到秦王之手得而复失强秦都

并未动怒,赵国不“奉璧”遣使似乎也应该不会遭致重

兵打击=如此,“完璧归赵”委实应该发生不了。

另外,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如果赵惠文王最初担

心因璧惹事会遭到强秦的武力打压,那么蔺相如的完

璧归赵岂不是更让秦国恼羞成怒?当蔺氏在朝廷之

L当着君臣说m“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的豪言壮语

时,赵王就应该清醒地知道蔺相如的使是在玩火,

这样的使尚不如不。如此的话,“完璧归赵”事件

似乎也不应在历史中发生。

这样说来,我们至少能从三个方而判定“完璧归

赵”事件可以不发生:但历史不是假设,弱势的赵闺

在想象的危险面前不可能做l叶l清醒的判断,这在同家

层面就奠定了事件发生的基础。而当宦者令缪贤口

q

中说出蔺相如的名字时,就已经注定“完璧归赵”必将

成为千年流传的历史定格,门客蔺相如以冠冕堂皇的

理由为自己的横空出世争取了这一事件的发生。

明凌稚隆的《史记评林》中有一段引同朝前人邵

宝点评这一事件的话,现辑录如下:

赵王知相如之必能完璧乎?日:不知。相如

能知秦之必归璧乎?日:不知也。然则何以使

之?日:相如以死殉赵,王以意气任相如。璧完

而相如归,赵重矣;璧不返相如死之,赵亦重

矣。国势之重轻,于是系焉。

我很难同意这样的出使价值判断。实际上,当赵

王做出了奉璧出使的选择时,就已经没有了国家的尊

严,还谈什么“国势之重轻”呢?璧归与不归,与国之

轻重没有任何干系,只对蔺相如个人的命运发生意

义。但其中的一点邵宝说得很正确,蔺相如也不知道

和氏璧能否完归。他在赵王面前信誓旦旦地保证只

是在争取一次人生的冒险机会而已,尽管这次机会风

险极大,自己的身家性命十之八九要留在秦国,但不

去冒险,自己只能久居人下。永无出头之日大概是智

勇双全的蔺相如无法忍受的,因此,他宁愿拿性命豪

赌一把。于是,当国势弱小、群臣无谋、求使者不得的

窘境让赵惠文王焦急万分、六神无主之后,蔺相如用

简洁有力、条理清晰、信誓旦旦的言辞给自己争取到

了一次历史事件的发生。

细究赵王与蔺相如的对话,处处留下蔺相如不能

自圆其说的事理逻辑,只是此时的赵王已无心细究,

他需要的仅是此时有一个人能给他作保证。赵王问: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蔺相如的回

答是:“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这是建立在“不许”就

要遭受军事打击的假设前提之下的,然而假设的依据

何在?我们从蔺相如的话语里找不出答案,他只给了

赵王一个貌似肯定的判断,而这样的判断也恰是赵王

的担心与判断。赵王再问:“取吾璧,不予吾城,奈

何?”蔺相如回答:“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这是一个急于寻找人生出口的人脱口而出的

妄语,赤裸裸地站在了秦的立场上发表意见。什么叫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呢?以物易物也须

是两厢情愿的事情,这样的强盗逻辑居然从蔺氏的口

中替秦说出,让人哑然失笑。什么叫“赵予璧而秦不

予赵城,}由在秦”呢?对一个强盗国家谈曲直,如果蔺

相如不迂腐,那肯定有他自己的企图。“均之二策,宁

以负秦曲”,在内心已乱的赵国君臣面前,蔺相如用

ll/、_0ll、_

ll“0

’i、…$#

简洁、清晰、貌似合理的言辞亮出了自己的立场,并最

终以“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

样毫无保障的豪言壮语搏得了改变人生轨迹的冒

险机会。

综上所述,尽管“完璧归赵”事件的发生完全应该

在历史中避免,但由于弱国心态特别是一个蔺相如的

出现,秦王的无理要求最终演变为一段流传千年的智

勇故事,“完璧归赵”事件的发生也就只能成为历史的

必然。这一事件虽然没有改变赵国的历史轨迹,但却

改变了一个人的根本命运。不要说群雄纷争的春秋

战国时代,个人命运的重大转折往往建立在偶然的事

件上,即便今天也同样如此。只是,个人机遇的把握,

人生机会的选择,许多时候往往是道德与价值观念的

考量,人与人之间有着巨大的选择差异。至于蔺相如

对此等机会的创造,相信不同的人也会做出不同的价

值判断。在我看来,蔺相如只是一个政治投机者。

=、“将相和”事件中的主观动意与客观结果

“将相和”或日“负荆请罪”是“廉蔺列传”中的另

一著名事件,千百年来,在人们的口头、文字或舞台演

绎中,蔺相如总是一个胸襟坦荡,不计个人得失,忍辱

负重,一心为公的君子。太史公对蔺氏的评价是:“相

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其处智

勇,可谓兼之矣!,.然而,每读此传,我总想,在朝秦暮

楚、人格弱化、国家道德观念淡薄的春秋战国时代,在

一个为实现自我抱负挤入上层社会而不惜创造“完璧

归赵”事件的个人面前,后人给予的礼遇,是否有些过

头了呢?

在整个“将相和”事件中,冲突是因廉颇不甘居于

蔺相如之下挑起,廉颇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获

此消息的蔺相如为此做了三件事,一是不上朝,“每朝

时,常称病”;二是路遇廉颇,“引车避匿”;三是面对舍

人质疑,慷慨陈辞,说出“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人恩怨

的至理名言。结果,听说此事的廉大将军“肉袒负

荆”,至蔺相如府门谢罪。宋人黄震在《黄氏日抄》中

有一段对廉蔺二人的评价,抄录如下:

蔺相如庭辱强秦之君,而引车避廉颇;廉颇

以勇气闻诸侯,而肉袒谢相如。先公后私,分弃

前憾,皆烈丈夫也,勇气各得其所矣。

我的体会是,“先公后私”对廉公来说十分恰当,

放在蔺氏身上未必合适。观整个“负荆请罪”事件,我

始终有一个疑问,就廉颇闻他人所言即负荆道歉的举

止看,这是一个耿直、爽气、知错即改、毫无心计的大

丈夫,也是一个心无城府、简单、意气用事的武夫,以



聪明的蔺相如多年对廉颇的了解.以蔺相如的口才与

勇气,若其亲赴廉府,晓以利害,没理由说不通廉颇

直接的沟通不比别人间接的传言更好吗?蔺相如为

什么不这么做呢?

这得从蔺相如的主观动意来分析。门客出身的

蔺相如不仅有“完璧归赵”“渑池会”中不怕死的勇与

澡,从他力阻自己最初的主人缪贤“亡赵走燕”看,他

还是一个能审时度势、有战略眼光的谋家。以他的聪

明才智,对付正直、简单的廉颇应该是易如反掌的

事蔺相如的绝顶聪明之处在于,他知道什么才是一

劳永逸地解决廉颇仇恨的最佳方案。因此,蔺相如要

让全朝廷的君臣知道自己怕廉将军,要让社会上更多

的人知道自己怕廉将军,连走路遇到都怕得“引车避

匿”他要逼m舍人的质疑,从而以光辉的道德高标

昭示天下,让所有的人明自蔺氏的“怕”原是为赵圉的

安宁而息事宁人:这种计谋果然轻而易举地降伏了

简单、耿直、心无城府的廉大将军。蔺氏知道,对待廉

公这样的人,只须如此一次,之后他就只会因佩服而

对自己言听计从、肝脑涂地,今后,自己再在赵国朝廷

上行走,绝无吹胡子瞪眼睛的拦坝之人。可以说,整

个事件的发展完全依照了蔺氏设计的轨道。在强秦

面前,蔺相如需要视死如归的勇气加智谋,在廉颇这

里,蔺氏只能用也只需用一点心计即叮。

对一个政治投机者来说,解决“将相危机”的主观

动意很难说是“先罔家之急而后私仇”,它只是解决个

新教村

人危机的一次恰当的智谋应用。然而对于这一·事件

的客观结果,则应另当别论。不论}“于什么样的动

机,蔺相如运用谋略化解危机,事件最后得到完美解

决,这在客观效果上既化解了个人恩怨,又保令了国

家利益,使得强秦不敢加兵谋赵十余年或许正是在

这个角度上,后人才对“将相和”中的蔺相如溢荚不

绝,赞赏有加。我以为,对生命个体的评价似乎还不

能完伞根据他造成的某种结果和结局来衡量,若如

此,我们实在无法理解在今天的法闰诺曼底,每年的

六月五日,都有当年的盟军老兵为战死在这块沙滩

的德国士兵默默献上鲜花。

太史公在《史记》中说蔺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

国,退而让颇,名重太Ilt,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我

虽然无法赞同太史公对蔺氏“名重太山”的评价,但也

不会认为蔺氏为一恶人、小人,是为达到个人口的不

择手段之人。在远去的历史和不断叠加的时间面前,

我们最好还是把蔺相如看成一个“人”,凡人皆有优劣

之品、好恶之性,彻底的完人没有,彻底的恶人难寻,

蔺氏有才,勇谋兼具,善于捕捉人生机缘,但也城府极

深,极喜投机。在人格弱化、斟家道德观念淡漠的那

个时代,对蔺相如的评价,我以为如此已足够。

这样的追问,不具代表性,只是个人教书读史中

生发的点滴疑惑后的思考,呈示于此,谨供交流批判。

o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214174)

献花(0)
+1
(本文系海00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