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汉子石成才剪刀起落裁出纸中乾坤
2013-09-05 | 阅:  转:  |  分享 
  
汉子石成才剪刀起落裁出纸中乾坤

:德州新闻网--长河晨刊2010-05-14

近日,笔者来到陵县剪纸艺人石成才的家,他正忙忙活活地和家人在为参展作品做准备。“我要拿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亮相文博会。”石成才充满信心地说。

谈起石成才从事剪纸艺术,颇具传奇色彩。最初,作为一名下岗工人,为解决生计问题,他选择了“女红”——剪纸,不仅成功缔造了自己的剪纸事业,更把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从传统历史文化中寻求突破,让民族文化在剪刀中流光溢彩。

下岗工人为生计学剪纸

石成才1963年生于陵县神头镇纪家村,1983年到陵县供销社上班。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供销社改革分流,他一夜之间成了下岗职工,一家人的生计问题顿时严峻起来,无奈之下他去了天津打工。一个偶然的机遇,他看见一家超市玻璃墙的精美剪纸,立刻被深深吸引,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心头升起。

几经思考之后,他下定决心,带上家里仅有的400多元钱,踏上了求艺之路。他先后结识了天津、滨州等地的剪纸名家,观摩了不计其数的剪纸作品。

1999年,石成才开始自己创作,先后有近千幅作品问世。订单也雪片般飞来:北京客户预订寿图、杭州客户预订仕女图、河南客户预订长城图……原本拮据的日子也慢慢宽裕了,生活有了根本好转。之后,他更加看重作品的艺术文化含量,不管有多少订单,他都不会降低作品的艺术水准,而是要让作品体现出更多的历史文化内涵。

一份真诚换来2万美元订单

2003年春天,石成才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摆起地摊,他高超的手艺得到了肯定,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挤满了小小的地摊。曲阜的一位商人看中他的剪纸后,打电话订购了1000套。石成才通过通宵加工,提前3天完成了任务,获得了3000元的收入。

当年9月份,德州市召开了第七届经济贸易洽谈会,石成才把他的剪纸展办到了洽谈会上,《大观园》《仕女图》《清明上河图》赚足了参观者的眼球。一位澳大利亚商人看了石成才的作品后,连声说妙,通过洽谈,他选择了100张作品,每张价格是120元。徐州一位字画商人一下订购了8000元的作品。最大的一笔买卖来自一位美国字画商人,他第一次参加洽谈会,深深喜欢上了中国剪纸,他想要一套剪纸取样品回国推销。在石成才的展摊前,他刚表达了自己的意思,石成才立即拿出一套《仕女图》相赠。美国人用怀疑的目光说“白给吗?”“留个纪念吧!”简简单单的一段交流,石成才也没太在意,没想到会后他接到了来自美国的电话。“我把你的作品带到美国后,同行人爱不释手,我预订2万美元剪纸。”石成才激动了很长时间,2万美元啊,这应该是对家人的一个交待,也是对自己这些年所有心血的一个肯定了。

潜心创作精品不断问世

2008年,一上海收藏家向他寻求“红楼梦人物”剪纸。他知道《红楼梦》人物众多,对自己也是一个挑战。整整3个月,他没出过自家小院,整天在剪刀、纸张与图像之间忙碌。500个人物,他先后修改了40多版,仅纸张费用就花去了近2000元。当客户看到这500个“红楼梦人物”时,被它的细致精美所折服,当即买断了版权。

同时,他创作的36米长的剪纸长卷《一百单八将》、6米长的《清明上河图》、18米长的《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等作品先后获得国内大奖,国家博物馆予以展出并收藏。石成才还多次应邀赴法国、德国等地参加巡展。

2009年春天,石成才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成功地创作出了气势恢宏的历史长卷《洛神赋》。该卷长740厘米、宽38厘米,用一幅幅连续的画面展示了从曹植见到洛神,直到洛神离去、曹植返回的全部过程,整体构思巧妙,画面生动感人,反映了人物悲欢离合的复杂感情,是我国剪纸界难得的经典之作。

为了迎接德州市文博会召开,他历时半年时间,成功地创作出了气势恢宏的剪纸长卷《百吉图》、《长城》和《中华大家庭》,画面惟妙惟肖,生动感人。剪纸《百吉图》长5米,寓意吉祥如意,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长城》长3.5米,气势恢宏,形象逼真;《中华大家庭》长18米,精心刻画了56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场景。为赶在文博会前期制作完成,他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有时还带病坚持上阵。届时,市民将有幸欣赏到这些高水准的艺术作品。

一位民间艺人的心愿

说起以后的心愿,石成才信心十足,他要成立中国朔之乡剪纸研究会(其家乡为东方朔故里),把石氏剪纸做大,加强与中外文化商人的联系。他还想加大培训力度,把残疾人、下岗工人作为传授技艺的对象,让他们自食其力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批量生产提供条件。

■通讯员任相国秦国华摄影报道



?



献花(0)
+1
(本文系老刻刀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