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刘诗英:山村走出的剪纸传承人
2013-09-05 | 阅:  转:  |  分享 
  
刘诗英:山村走出的剪纸传承人

刘诗英老人正在翻看她的剪纸册。

江西文明网通讯员张功和?魏东升

近段时间,瑞昌剪纸在全国各大媒体出尽了风头,先是剪纸作品《八十七神仙图》亮相世博会;近日从瑞昌市农业局、文化馆又传来好消息:由瑞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诗英等农民艺人创作的《春耕图》、《农闲时节》等10幅剪纸作品已经正式入选进京,参加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6月中旬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联合举办的首届农民艺术节。据了解,瑞昌剪纸此次参展,是江西省唯一剪纸作品,也是九江市唯一参展作品。为此,记者特地采访了此次参展作品的主要作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诗英老人。

剪纸:缘于一双绣花鞋

5月3日和4日,记者两次来到刘诗英老人的家,听老人讲述她和瑞昌剪纸的一世情缘。

刘诗英老人今年74岁,出生在瑞昌市乐山先锋村一个贫苦的家庭。在她3岁的那年,就被抱养到邻村一户李姓人家做童养媳。因为家里穷,老人从没上过一天学校。从七八岁开始,小诗英就开始干起了农活,砍柴做饭,养猪放牛,只要是贫苦人家该要做的事,她全做过。

瑞昌民间素有“无户不剪纸,无女不绣花”一说,可见民间剪纸和绣花在瑞昌之盛行。1972年11月,从瑞昌境内发掘的西汉古墓墓砖纹饰上,就找到了瑞昌剪纸的雏形,这足以说明瑞昌剪纸早就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在过去的瑞昌,剪纸是必不可少的营造气氛的物件,无论婚丧、红白喜字,乡村里的妇女都要聚集起来,为举办仪式的一家准备剪纸作品。

刘诗英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10岁那年,因为非常想要自己绣一双绣花鞋,由于剪不出鞋面的花样,于是就跑到村庄上一个会剪花样的细姑家,央求她帮忙剪一个小梅花的花样送给她。或许是因为刘诗英那时候年龄太小而受到忽视,亦或是细姑真的很忙,刘诗英在她家整整等了一天,最后还是没有帮她剪出花样来,只是叫她明天再来。第二天,小诗英又早早地去了细姑家,同样等了一天,细姑依然以同样的托词让她明日再来。一连三天,小诗英都无功而返。回到家中,刘诗英的心里感觉特别不是滋味,自尊被深深刺痛的同时,心里也暗暗发誓一定要自己学会剪花样。

在决定不再去找细姑帮忙后,刘诗英在家里东翻西找寻到了一张旧草纸,凭着这张宝贵的草纸,刘诗英剪出了她平生第一幅剪纸作品:一朵小梅花。自己私下里偷偷地审视了一番后,觉得也不是很满意。于是再次动手,又剪出了第二朵,这一次,看起来还像模像样,于是就用这幅图案做了双漂亮的绣花鞋。就是这双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绣花鞋,小诗英一下子在村里有了名气。开始的时候,碰到别人夸奖,刘诗英还有些不好意思承认是自己亲手做的,说是细姑帮她剪的花样,可是自己内心却是美滋滋的。有了这一次剪花样的经历,小小年纪的她,开始变得大方和自信起来,此后所剪的各种花样,也越来越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夸奖。就这样,十里八村的人都慕名而来,找她剪帽花,粘围兜,做鞋样。



刘诗英老人的剪纸画:牛和猪。

创作:想到什么都能剪

为了提高自己的技艺,刘诗英在生活当中,不放过任何练习剪纸的机会。小的时候因为没有纸张,出门放牛,打猪草时,她就找些桐子、芭蕉等大片树叶,然后照着山里野花野草的形态,用指甲在叶子上掐出来,也都像模像样。没有剪刀,她还求着自己的哥哥帮她打了一把铁剪子,就是这把手工制作的剪刀,陪着她度过了人生最美好时光,用了几十年,现在不能用了,成了古董。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她所剪的花草,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至今仍是刘诗英剪纸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因为出生在农村,老人的作品几乎全都取材于农村的生产生活,处处透露着乡土气息。

刘诗英告诉我们:“我剪的都是生产劳动中我所干过的、见过的。比如挑担、舂米、犁田、花草、虫鸟等等。”老人说,她的剪纸非常随意,常常是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随手拿起剪刀就剪,从来不打草稿。可以说,只要是想得出来的内容,她的剪刀肯定能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翻看老人的作品,我们发现,打谷、耕地、养鸡、建房等等一个个鲜活的农村劳动场景和生活画面,都被她用剪刀生动的记录了下来。该市文化馆范雪明馆长介绍说,刘诗英的剪纸在瑞昌可谓是家喻户晓,最大特色是老人创作时不打底稿,信手拈来,全凭心中构思妙剪生花、一气呵成,因此现场表演性极强。也正如此,老人的作品只要创作完成,都可以说是绝版原创,再难复制。这样的作品,如果和现在有些人将传统技艺剪纸的优秀作品用电脑复制、再通过机器来批量生产来相比,多的不仅仅是原生态的韵味,还有深深根植于作品当中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

如今,刘诗英的名气越来越大了,但是她并没有自我陶醉,依然保持着勤奋创作的激情。剪纸对于她来说,已经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几天不拿剪刀,心里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就在接受我们采访的时候,老人的手上正剪着一副快要完工的《二龙戏珠》剪纸作品。

2009年,刘诗英老人光荣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瑞昌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近几年来,她创作的《狮子滚球》、《鸡斗蜈蚣》、《喜鹊采梅》等作品在国内相继展出并获得大奖,多幅作品还被北京等地的美术馆及知名人士收藏。当地的不少文化经纪人还把她的作品精心装裱,当做贵重礼品出售、赠送。



刘诗英老人向记者展示她的剪纸。

未来:遭遇后继乏人困境

现在,虽然瑞昌剪纸已跻身国家级非遗名录,但和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这门艺术也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领域内的一个符号元素之一,如何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现在成了刘诗英老人的一块心病.。这些年,陆陆续续也有不少人提出来要跟她学习剪纸,老人全都欣然答应,而且不收分文,虽然尽心尽力,但所学之人个个半途而废,没有一个人能坚持到最后。刘诗英的小女儿雷爱荣从小跟着她耳濡目染,有较深的剪纸基础,但因为剪纸的“清贫”和清苦,最终也放弃了剪纸而外出打工;儿媳妇有空时也跟着学剪纸,但不能持这以恒。

“也难怪现在的年轻人,学剪纸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加上收入低,如今,想教都没人学。”谈到剪纸传承的现状,老人有些无奈。刘诗英告诉我们,剪了60多年,凭的全是自己的爱好,要说赚钱,一年几乎都没超过千元。最大的一笔收入,就是去年被列为国家级“非遗”瑞昌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后,有关部门补助了10000元。因为不可能把创作和经营相结合,平时创作的作品,几乎全交给了当地的文化馆。而文化馆除了每年免费提供数十张红纸,给的稿费也是少得可怜。采访过程中,我们和刘诗英一起算了一笔账,老人每年所创作的作品数量和她拿到手的报酬,平均每幅剪纸仅十几元钱!

有业内人士说,传承人的保护首先是解决他们的基本生存,只有在解决传承人生存问题的同时,才可能将他的技艺传承下去。除了经费扶持方面,最关键的就是鼓励其发展。如果做成一个产业后,受益的不仅仅是传承人,而是一大批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关键是政府要重视。

瑞昌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蔡茂平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人为载体,保护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应给予重点关注,不但要为传承人的传承创造条件,同时要组织展示、交流活动,在提高技艺的同时,保证他们的技艺传承下去。”

稿源:江西文明网

献花(0)
+1
(本文系老刻刀首藏)